南部:领导干部要树立“大数据”思维

责任编辑:editor004

2017-08-04 11:45:19

摘自:中国网

目前,我国信息数据资源80%以上掌握在各级政府部门手里,但很多数据却与世隔绝,“深藏闺中”,成为极大的浪费。2015年,国务院正式发布了《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其中明确提出“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管理机制”。

目前,我国信息数据资源80%以上掌握在各级政府部门手里,但很多数据却与世隔绝,“深藏闺中”,成为极大的浪费。2015年,国务院正式发布了《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其中明确提出“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管理机制”。(8月3日新华网)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人们之间越来越密切的交流,产生了异常庞大的信息数据量,我们把这样的海量数据称为“大数据”。有人把大数据比喻为蕴藏能量的煤矿。煤炭按照性质有焦煤、无烟煤、肥煤、贫煤等分类,而露天煤矿、深山煤矿的挖掘成本又不一样。与此类似,大数据并不在“大”,而在于“有用”,价值含量、挖掘成本比数量更为重要。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谈创新发展理念时,首次提出了要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实现基于数据的科学决策,推动政府管理理念和社会治理模式进步,逐步实现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就要求各级党的领导干部改变过去的传统惯性的思维方式,要学会用大数据的思维方式去思考解决问题,不断提升为民办事服务能力。

领导干部如何树立“大数据”思维,有效利用大数据呢?笔者认为,作为一个新鲜事物,大数据可以在很多党政领域进行现实应用。例如,大数据可以促进领导干部决策由“经验主义”向“数据主义”转变。过去领导干部决策多数凭借自身经验,不管多大的事,涉及多少方面、多少群众的利益,心头一热,一“拍脑门”就决策。大数据的出现可以转变决策方式,形成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的新机制。又如,大数据可以促进干部评价由“差不多”向“精细化”转变。传统干部评价包括“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但由于对指标没有分层细化,定性评价多,定量评价少。在大数据时代,可以建立干部信息量化数据库,通过关键字把不同系统分立的数据联结起来,进行多维度评价分析干部,实现“精细化”管理等。

数据只有与应用结合才产生价值。如何树立数据思维,在浩如烟海的数据洪流中挖掘有用信息,并在自身领导范畴内进行合理应用,对新时期的领导干部是一个巨大考验。因此党的各级干部要切实树立“大数据”思维,善用大数据带给我们的洞察力,不断推进党和政府现代化治理水平。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