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Reldresal的一些可视化数据图,包含人口密度、海上与空中交通、公路里程等多种数据,能够让我们更为形象、直观地认识人类的足迹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从宏观来看,人类的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其实就是在处理人与环境关系的过程,也是不断与地球建立新的连接方式的过程。而在这一个过程中,诞生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人类的足迹及影响
截止到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角落都有了人类的足迹地方,但是人口的世界分布却差别很大。请看下图,大河流域是明显的人口聚居地。
世界人口密度
没有大河的国家,像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本身人口也稀少,所以也就看不到大量人口在某一点的高度聚集。
世界城市人口密度
如果具体到城市的人口密度分布,从上图可以看到,东亚与南亚有着众多人口密集的大城市,这里有地球上人口最多的五个城市:东京、雅加达、首尔、卡拉奇和上海,共有1亿4450万人。
人类从诞生开始,就在不停地运动当中;从陆地到海洋,从经贸往来到互联网交流,人类一直在与世界建立各种各样的连接。
从很早的时候开始,人类就用公路改变着内陆地区的连通性。目前,中国公路总里程469.63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3.1万公里,均位居世界第一。
世界上的公路
中国的高速公路十分发达,但世界上仍然有一些地区连基本的公路都没有通车。我们可以看到,上图中的撒哈拉沙漠地区,就荒无人烟。这里自然条件恶劣,要想建造一条公路并保养好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陆上的连接毕竟也只是有限的,海上运输和空中交通的发展,则是极大地推动着人类及货物的流动,促进了人类的贸易往来与交流。
世界海运航线
世界商业航空航线
上图给我们的突出感受是,北半球的航空线十分密集,而南半球则显得十分冷清。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历史课本中总是把发展中国家称为“南半球国家”,于是才有了“南南合作”“南北对话”等等。
如果说交通线路、贸易的联通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那信息的联通是不是一定就是虚拟的呢?其实不是,因为信息的传递同样需要载体,那就是电缆。
世界海底通信电缆分布
自19世纪50年代英吉利海峡铺设全世界第一条海底电缆以来,人类就一直寻求通过海洋来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如今,光纤电缆已经成为因特网的主干,并传输着大约99%的所有数据。
同时,目前世界上有420多条海底电缆,在全世界延伸超过70万英里(110万公里)。如果没有它们,我们传输数据的能力将受到严重影响。
可以说,连接能力日益成为一国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支柱。
如果将眼光放到太空,也有这么一副图示,我们还将看到人类在太空探索中的足迹,看到人类如何在地球与月球、火星乃至更多星体之间建立连接。那也会是一副奇幻、瑰丽的画卷。
上下五千年,弹指一挥间。人类的活动已经创造出一个高度连接的世界。无论未来如何变化,更高的连接性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并且这一趋势还将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