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大数据”分析“履行力” 破解“执行难”

责任编辑:zsheng

2018-08-20 20:53:58

摘自:中国法院网

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孟祥明确要求“探索运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对失信被执行人消费习惯和行为规律进行智能分析,为执行法院寻找下落不明的被执行人、发现隐匿的财产线索、收集和固定打击拒执违法犯罪的证据提供便利,最大限度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如何通过大数据技术,采集、整理、归类、分析每天产生的海量信息及人、财、物等碎片化信息,挖掘数据可利用价值,为执行法官提供案件查询、核实线索、财产分析、违法惩处等执行办案中个性化、精细化、智能化功能,是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智慧法院”建设过程中一直思考的问题。2017年,通过到贵州、上海等地实地考察,无锡中院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目的,深入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分析,自行成功研发并使用“被执行人履行能力大数据分析系统”(以下简称大数据分析系统)。

“大数据分析系统”的研发,坚持问题导向,秉持新的发展理念,实行重点突破。而目前全国执行工作面临最大的难点和问题在于案多人少的矛盾日益尖锐,高科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执行人员认知操作能力薄弱之间的矛盾突出,人民群众对执行案件到位率的期望值与案件实际执行不能之间的矛盾非常尖锐,对被执行人“规避执行”、“抗拒执行”行为查处不够,打击不够, “违法高消费”与“有能力而拒不履行”等情节认定存在难度,运用大数据软件来替代人工手动操作,势在必行。

大数据分析系统功能丰富 助力分析“履行力”

据悉,大数据分析系统具备模糊(精准)查询功能、被执行人信息展示功能、关联案件分析功能、资产分析功能、资金流分析功能、轨迹分析功能、 综合研判报告功能、告警管理功能、 监督管理功能及数据筛选功能,让无锡法院实现了运用“大数据”分析“履行力”。

模糊(精准)查询功能。输入被执行人名称或名字的关键字可以实现对被执行人的模糊查询;输入准确名称(名字)、统一信用代码或居民身份证可以实现对被执行人的精准查询。系统会显示所查询被执行人在全江苏省涉及被执行人案件总数。查询功能有利于执行法官随时查询个案情况及被执行人在全省的涉案情况,无须进入办案系统查询;如无锡市市梁溪区法院是由原南长区、北塘区、崇安区人民法院合并而成,以前查询案件需在原三个法院的办案系统中分别进行查询,费时费力,利用本大数据分析系统查询功能,案件查询问题则迎刃而解。

被执行人信息展示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基础信息。主要包括主体类型、名称、证件号码、民族、性别、出生日期、住所地、是否纳入失信、联系电话等。第二、统计信息。主要包括涉执行案件金额、可执行财产金额、房产预估金额、车辆预估金额、银行存款及理财产品金额等。第三、统计示意图。主要是用各种图形描述各类财产占比情况,预估可履行能力比例。第四、电话直接拨打功能。可通过点击系统显示的电话号码,直接拨打给被执行人,并将通话过程自动录音。

关联案件分析功能。系统自动收集涉被执行人在审或审结的审理案件、在执或执结的执行案件、作为原告或申请执行人的在办案件明细及案件详细情况(包括涉案法院、案件状态、案号、案由、承办法官、立案时间、结案时间、结案方式),并可以调取相关法律文书;可以根据案件状态、涉案法院、案号等各类情况单独查询个案的详细情况;并可以将涉被执行人查出的审判、执行案件信息导出到Excel文档中。这项功能主要在于统计被执行人在全省总的涉执行案件总金额;了解其作为原告或申请执行人的债权金额。综合分析被执行人的欠债情况。

资产分析功能。将执行办案管理系统中通过“总对总”和“点对点”查控系统查询到的资产进行价值分析。如银行存款分析包括开户银行、帐号、余额、交易明细等信息;车辆分析功能根据系统内置的二手车辆交易市场信息及车辆销售部门的同类型车辆价格初步预估查询到的被执行人车辆价值。房产分析功能则根据同地段相近户型、面积的二手房交易记录,对被执行人房产进行对比分析,初步预估房产价值。同时执行法官另行调查了解到的被执行人的相关财产,可以及时将相关数据信息上传至系统中,保证被执行人相关信息的完整性。形成对被执行人主要资产情况的综合分析。

资金流分析功能。通过对被执行人帐户以及可疑帐户往来明细记录的分析,系统对相关帐户之间形成的资金回路信息进行警示提醒,执行法官对相关资金回路信息进行重点研判,确定被执行人是否存在通过他人帐户故意转移资产、隐瞒财产的行为,有力打击被执行人抽逃注册资金等规避执行行为。

轨迹分析功能。可查询被执行人出行记录、出行方式,用图形立体展示被执行人的出行轨迹,并可根据时间段、出行地点等进行分段查询。分析被执行人是否存在违法高消费行为,是否存在有能力而拒不履行的违法行为。

综合研判报告功能。通过对被执行人可供执行资产、所欠债务情况、财产权利限制或处置情况、社会信用情况等,根据预设大数据分析模版,综合分析被执行人履行能力情况及需要急于处置的财产等综合情况。最终形成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简单明了的被执行人履行能力分析报告,供执行法官对案件进行繁简分流,依法执行,并根据调查情况继续完善被执行人财产信息。

告警管理功能。对于同一被执行人案件在全市超过一定数量时,系统会自动告警并予以提示,便于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及时进行统一管理,对相关执行案件进行协同执行、指定集中执行。同时列表数据可以分组列出每个基层法院针对该同一被执行人的执行案件数量;执行法官也可以根据证件号码、被执行人名称、执行法院等实时查询被执行人分散在各个法院的案件数量,方便财产处置等协调工作。

监督管理功能。系统自动记录每个用户、每个IP地址的任何操作记录,并形成完整操作日志。可以有效防止相关功能的滥用和违规操作,确保系统正确使用和数据的安全;也可以监督执行法官、执行法院对系统的使用行为。

数据采集功能。除查控系统外,执行过程中查询到的财产线索或凭证,包括从各部门调取的书面材料,可以单独上传或批量上传。尤其对于有些基层法院相关被执行人财产几年的台帐都可以一次性批量导入。

数据筛选功能。将采集信息进行自动筛选,如将被执行人已经履行完毕的案件予以涤除,只显示未结案件标的;将被执行人子女的学籍信息与被执行人身份证号码自动匹配,展示被执行人的高消费行为;将被执行人申报财产信息与系统数据进行对比,获取被执行人申报财产是否属实的证据,并根据相关情形对申报不实的被执行人作出处罚;将人大、政协候选代表身份信息等导入系统后,系统自动筛选出被执行人的匹配项,及时报送有关机关取消资格。真正实现对被执行人高消费行为及身份限制的精准打击。

大数据分析系统运行效果显著 有效破解“执行难”

通过系统日志记录及两级法院相关统计报表显示,“大数据分析系统”运行以来,无锡市两级法院已通过大数据分析系统对32541个被执行人的信息进行分析,对相关被执行人的财产及时采取查封、扣押等执行措施45281次,执结案件21012件。对被执行人采取罚款、拘传、拘留等强制措施人数增加357%,移送和判处“拒执罪”的被执行人同比上升150%,被执行人自觉履行率提高45%。无锡法院大数据分析系统大大提高了执行工作效率,有力打击被执行人规避执行、拒不履行判决、裁定行为,有利于消除当事人合理怀疑,有效地为第三方评估提供最科学的依据,有利于加大联合惩戒力度,促进诚信体系建设,助力破解“执行难”。

大数据分析系统大大提高执行工作效率。通过系统分析报告,可以清楚知晓被执行人的财产情况、欠债情况,有利于给执行法官提供办案思路及反馈财产线索,及时有效处置被执行人财产,提高案件的执行效率。同时对于被执行人通过查控系统查询的信息无须人工查阅,节省执行法官的工作时间,也有利于执行指挥中心在执行案件启动过程中,根据系统提供情况及时对案件进行繁简分流。

大数据分析系统有力打击被执行人规避执行、拒不履行判决、裁定行为。通过对被执行人财产转移、资金流向等大数据分析,可以形成清晰明了的资金回路,使任何“合法的形式”都掩盖不了被执行人转移资产的非法目的,有效遏止目前事实存在的大量规避执行行为。大数据分析系统进一步完善了对被执行人失信、限高行为及时取证的有效性。通过消费记录、出行记录等分析,基本可以固定被执行人拒不履行或规避执行的证据,为执行法院采取强制措施、追究被执行人违法责任或刑事责任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大数据分析系统有利于消除当事人合理怀疑。系统最终将被执行人的资产情况、债务情况、法院执行等情况进行立体展示,并形成详实的研判报告,供当事人查阅,使当事人更加直观地了解被执行人的总体情况;对穷尽传统查控措施,且经大数据系统综合分析,判断属于执行不能的案件,把所有的财产过滤一遍,给当事人打出一个清单,查到了什么财产,没有查到什么财产,用确凿详实的数据告知当事人,给当事人一个交待,使相关当事人更信服法院的工作,更能理解执行不能案件,支持法院的执行工作。

大数据分析系统有效地为第三方评估提供最科学的依据。社会科学院等组织近期将对法院“两到三年基本解决执行难”的相关情况进行第三方评估,评估过程同样会对被执行人履行能力问题及法院是否穷尽执行措施产生合理质疑,因此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对被执行人是否具有履行能力的分析模式及运行结果将成为第三方评估有效的参考依据。

大数据分析系统有利于加大联合惩戒力度,促进诚信体系建设。运用大数据推动诚信体系建设,是改变社会治理结构的重大举措,必将对整个经济运行和现代社会治理都将产生深刻影响,大数据分析系统集合财产、信用、司法案件信息等多方面、多部门集成数据,必将成为我国诚信体系建设重要的资源平台。今年,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首次将全市私立高收费学校招生名录导入“大数据分析系统”进行自动比对,显示有11名失信被执行人子女准备就读私立高收费学校,属于违反限制高消费的行为,遂及时将相关情况反馈无锡市教育局,并向其发出协助执行书,通知相关学校停止招录;同时向被执行人做好相关法律宣传工作。8名被执行人当即履行了义务,3名被执行人子女重新选择公立学校就读,起到了良好的震慑效果及联合惩戒作用。

能否如期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事关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事关宪法和法律权威的树立,事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无锡中院将坚决实施大数据工程,用数字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破解执行难题。切切实实使执行法官产生获得感,使当事人形成信任感,提高人民群众对法院执行工作的满意度,为进一步促进和完善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进而全面推进法治建设提供坚实的科技助力。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