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移动化 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责任编辑:cres

2017-07-20 16:46:19

来源:企业网D1Net

原创

超越移动化 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2017 CIOC全国CIO大会7月20日在青海·西宁盛大举办,来自全国的300余位CIO共聚一堂,最接地气的观点、最实用的实战经验、最前沿的技术、最新的产品在此汇聚,碰撞出属于CIO的精彩火花。
 
以下为现场速记。
 

云适配创始人兼CEO 陈本峰
 
陈本峰:我来这个大会希望多学习、多交朋友,能够用我过去积累的一些技术知识,能够跟各位所在的行业相结合,一起创造更大的价值。所以一如既往,我还是在我的PPT首页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一直做浏览器技术,在国外做了十几年的浏览器,也参与了整个HTML5国际标准制定。大家要记住我很简单,应该看过IE404浏览器该页面无法显示,这个页面是我写的。如果以后大家上网看到这个页面就想起我,就比较容易记住我。大家知道我的专业特长之后,如果你们公司以后有HTML5的问题、有浏览器兼容的问题、有上不了网的问题、有网线的问题,都可以来找我,我来帮你解决。
 
今天我想跟大家探讨的一个话题是,我们整个互联网已经从PC时代转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现在马上就会进入万物互联时代。那么在这个万物互联时代,企业的IT将会面临什么样的挑战,我相信这些挑战今天在座的各位都有所感受。第一个,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相信大家也都看到,我们的办公设备有AR、VR设备,很多传统企业都利用AR/VR设备更好地实现业务。另外还有IOT物联网,这个也在飞速发展中,三大运营商最近发布了大量物联网的基站,这个能够帮助我们实现智能制造、实现很多业务上的创新。这样我们的困扰就来了,这么多设备,我们在上面开发应用,成本是很高的。我相信在座各位很多公司内部过去都有一个维护PC系统的团队,你们又开了一个专门做移动业务系统的团队,接下来AR/VR还要再开一个团队,物联网还要再开一个团队,这么多团队,你要招这么多人,不同技能,你怎么管理。而且每个设备上会出现大量问题,你怎么解决,这么多应用你怎么保证它的数据安全,这些都是大家今天很困扰的问题。所以我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设备多样化,应用需要跨设备。
 
第二个挑战,其实刚才叶老师也提到了,过去企业的IT安全其实主要是通过墙来保证的,不管是物理的墙还是虚拟的墙。所有的人,内网的员工、内网的办公设备、内网的应用,通过一个墙把他围起来了,只要我们保证这个墙足够牛,这个安全就能保证了。但是大家知道今天的时代已经发生变化,移动互联网的出现让你的设备从墙内转到墙外,基本上移动设备都是在外网的。云的出现、SaaS应用的出现,让你的应用也从内网变成外网。另外今天是非常分工合作的社会,你的用户也不仅仅是你的企业员工,你还会有合作伙伴,上下游的合作伙伴、甚至你的客户可能都会访问你的业务系统,所以你的用户也跑到了外网。
 
过去企业这套IT安全措施已经不可能把墙修到整个互联网的边界上,把整个互联网都包进你公司的墙,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要考虑是不是有新的手段解决企业的安全问题。针对这两个挑战,另外新的IT架构,我们云适配提出的解决方案,我们把它叫做“浏览器即服务”统一应用平台,它是由两部分组成的,第一部分大家看到中间这一块,我们基于HTML5加上我们自己的跨设备的浏览器内核,在不同的设备上构建一个H5应用平台。比如说在移动端,我们有Enterplorer,在PC端有红芯办公浏览器,在物联网有红芯OS。通过HTML5跨设备的应用平台,你只要用HTML5一种语言就能开发应用,而且这些应用是可以横跨所有设备的。
 
第二种挑战是安全问题,你的应用可能在外网、可能在不同设备上,你怎么去解决?刚才叶老师提到,有很多用户可能不是你想要的,他进来访问你的东西了,这些应用的权限也是我们要管理的。所以我们有一个统一的管控平台,这是后台系统,跟终端浏览器内核是连接在一起的。通过后台管控平台,第一你能控制谁能够去登录我们的应用,比如说像浏览器也好、还是移动工作平台也好,必须要用公司账号登录以后才能使用,登录以后就是他的身份ID,你就能规定哪些人能访问什么样的系统。刚才也讲到,因为这是我们自己完全可控的浏览器内核,所以我们能做很多私有的东西,比如我能做私有的域名解析,能让用户访问你的业务系统的时候不走80端口,能在服务器上安装插件,走完全的私有的端口和连接协议,这样就能保证你想让谁在什么地点用什么设备打开这个应用系统都能够控制,上面所有的行为都知道,因为这是基于我们的浏览器的,浏览器掌握了所有的行为。如果发生黑客入侵的事件,你第一时间就可以知道。
 
同时C/S比B/S有天然的优势,导致这个行业是这样发展的。这是国内移动信息化研究中心的调研报告,大家可以看到,在移动化选择过程中,大多数部门都选择HTML5作为开发语言。浏览器服务产生的意义在哪儿呢?你要构建一个高效的数字化企业,首先你必须要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后台、平台在支撑。这就好像你要盖一栋摩天大楼,首先你必须要有一个非常扎实的地基。大家都知道,企业级应用是分两部分的,一个是后台、一个是前端。后台这部分大家都会用Java这些去开发,今天有IaaS/PaaS云计算服务。大家有没有发现,其实在前端这部分,你们是缺乏一个平台的。今天在客户端基本上是一盘散沙,PC端来一套、IOT物联网上又来一套,是一盘散沙的情况。所以我们认为今天在客户端这一块,也同样需要一个平台,帮你解决所有关于客户端的一系列问题,比如设备兼容问题、安全问题,所以在云计算这边也是解决这些技术类的问题。因为这些技术类的问题,其实我认为,作为一个企业的IT部门,做这些事情是不产生价值的,真正产生价值是做跟你企业核心业务相关的事情,而不是说花一个月的时间解决一个设备兼容性的问题,你不是一家技术公司。所以我们把我们的“浏览器即服务”比作什么呢?我们叫做客户端的云计算。我们在设备端给你解决所有技术类的问题,让你100%的专注于企业的核心业务。这就是我们的“浏览器即服务”的意义。
 
HTML5很好,但是我只有开发新的应用才能用HTML5,我是一家大型企业,我的内部有很多应用了,这都是停留在过去PC端的时代,我怎么做到HTML5上呢?这里有一个解决方案,我们叫做Enterplorer平台,它是面向中大型企业的,这里有一个非常核心的功能,叫做移动适配技术。在讲到移动适配技术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因为我们云适配是非常专注于做中大型企业的,我们不做中小企业,我也不像钉钉什么的做中小企业,我们考虑的是中大型企业。只有这样,你把需求定位准,你才能做出好产品。
 
我们看一下中大型企业的信息化特点是什么,首先时间很长、成熟度很高、数据积累多,不可能信息化推翻重来,一定是复用PT系统。同时应用非常多,几十套、上百套,需要快速低成本的方式能够实现移动化。同时对于稳定性要求很高,不能说今天为了实现移动化,我把一个系统关几天升级,PC是不能关的。最后大家知道大型企业对于安全的性能要求很高,所以需要非常完善的数据安全保护。
 
基于这些需求,我们去设计我们的产品。大家看看今天大型企业的移动化是怎么做的。基于API接口开发APP,这个周期很长,成本很高,同时开发API的过程中要对后台进行系统升级,这里面会产生稳定性的问题,以及新的API也会产生新的安全隐患。不管在招人方面,还是后期运维和成本方面,问题都是非常明显的。所以我们这套移动适配技术就是解决刚才那几个问题的,我们能够非常简单快速地把现在PC的业务系统直接从PC端转移到移动端,不需要任何API、不需要任何系统升级,让你的业务系统是完全没有业务中断的,零业务中断。我们没有引入任何的安全隐患,你原来PC是什么样的,我们就复用它,我们不会引入任何的安全问题。
 
这个是怎么做到的呢?接下来我放一段视频,在放视频之前,大家想一想,你会怎么做,你会找到厂商,同时要招聘安卓开发人员,同时要测试一个系统,足够好才能上线,这个过程起码十一个月的时间。用我们的移动适配技术要多长时间,这个视频就可以告诉你。这是一个简短的视频,我们以一个PC业务系统OA的请假报销单来演示一下是怎么做的。这是表单的网址,左边是PC端的业务表单,右边是移动端的模拟器。大家可以看到,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把PC端的功能直接拖到移动端。右边的东西不是简单的设计工具,上面的功能是马上可以用的一旦拖过去上面的功能就是可以用的。我们也是用了这套东西,帮助叶老师实现移动化。所有样式都是可以定制的,可以做得很漂亮,我们这边只是做一个简单的演示功能是怎么做到的。这边也有一些默认的样式,你可以选。这个表单移动化就已经做完了,这边演示了一个员工请假,上级就在手机端看到这个表单,他点下了同意。
 
大家可以看到,过去用API的方式要用一个月的时间来做,现在可能就是视频所花的时间。这是通过修改了浏览器的内核引擎来实现的,在全球范围内只有云适配能够做到,我们是独一无二的专利技术。大家猜一猜,浏览器内核一共有多少万代码?50万?浏览器内核是1000万代码。虽然说中国有很多的浏览器厂商,像腾讯、360,但是多数都是拿国外的内核套一个壳来做很多外围的功能。而我们云适配是真正意义上具有创新技术的,在浏览器内核上面真正做到了创新技术,这个需要我们对浏览器内核有一个非常深入的了解。
 
这个就是一些对比,对比原生APP的开发方案,我们的开发成本、运维成本至少节省60%。大家可以看到原生APP开发需要这么多人,我们不需要那么多人,我们就需要一个H5的工作人员和一个测试就够了。时间上面大家也可以看到节省很多,那边需要16周,我们这边4周就搞定了。大家可以看到,这个解决方案带来很大的生产力的提升,尤其是几千个流程一个一个做,你用API的方式可以想像这个工作量有多大。另外,我们还有一系列的安全上面的功能,我就不一一讲了。还有我们的一个统一的应用门户,可以实现单点登录的功能。
 
总结一下。刚才讲到大型企业的信息化特点是什么样的,移动化需求是什么样的,它们需要复用、快速、低成本、无风险、安全保护,移动适配技术刚好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的整个浏览器内核的数据加密,可以很好地保证数据安全。大家可能会说,你自己说得这么好,到底行不行,有没有人在用。所以今天我在这边摘了一些Logo出来,这些Logo都是我们可能在会场的CIO,我可以很大胆的把我们签约的客户放在这儿,可能这些CIO也在现场,你们也可以交流一下,到底好不好。而且这里有很多是行业的领军,像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三花等等,都是行业里面非常领军的人物。我这里也贴几张图给大家看看,这是我们给比亚迪22万员工做的统一移动办公平台,这是浙江三花集团的、上海城市建筑设计院的,这几位CIO今天应该都在现场。你们说有的系统能不能做,我们用数据告诉你,我们已经适配了100多个各种不同的业务系统。其实只要一点,只要用浏览器能打开的,我们就能适配,因为我们的整个原理是基于浏览器的。如果是Windows程序,我们是做不了的,这些我们都可以做,像BI、OA等等,大概100多个,我们都尝试过。
 
云适配是一家非常注重客户价值的公司,我们一直坚守的理念叫“共赢”,只有我帮你赚到钱或者省到钱,我公司做业务才是心安理得的。所以我们非常专注于这一点,我们不希望把移动化变成一个噱头、一个面子工程,别人说你做移动化吗?我说是做移动化的,做移动化干什么呢?请假报销,这种事情是我们不愿意做的。我们希望通过移动化,真正帮用户改变他的业务流程、业务模式,产生真正的商业价值。所以你看我们做的都是客户内部非常核心的业务系统,这是我们给中船海运非常大的集装箱公司做的业务系统,标红的都是我们做的,整个公司的架构图都是在非常中心的部分。
 
另外一个问题,刚才讲客户价值要用什么来表达呢?我认为用数据来表达才是最真实的,因为老板肯定会问你,你做移动化了,花了这么多钱,到底为公司创造了什么价值。肯定会问这个问题,没关系,这个问题我来帮你回答。我们做任何一个客户,我们都会去做很多访谈,我们会收集很多数据,我们会告诉客户,你在做移动化之后,你产生什么样的具体价值。比如说比亚迪、中国远洋海运等等,审批效率提高了,任务完成速度也提高了。过去通过PC端一天只能拜访2家客户,用了云适配之后,一个销售一天能够拜访3到5家的客户,这是老板看到实实在在的价值。我们给上海城建做的审批也是这样的,过去一天能够做5个,现在能做6个,产生20%的改变。对于一家1000人的公司来说,如果能够提高20%的工作效率,就等于多出200人出来,这也是实实在在的价值。
 
我们除了注重客户价值以外,也注重客户满意度。我们今天之所以敢在这边贴,而且这些客户也都在现场,我们都把它贴出来。因为我们认为,这是我们公司应该做的,我们希望看到客户满意度和客户价值,你看基本上都是在很满意的状况。去年我在演讲的时候,我最后讲过说,我每年都会带一个新的技术、新的产品过来。刚才讲到“浏览器即服务”,大家只看到移动端,还有一块是PC端,这是我们今年还没有发布的,只是一个戏透的产品。
 
我今天想跟大家讲一个新的概念“企业浏览器”,大家所熟悉的360、QQ这些浏览器,它们是2C的产品,本质是给消费者用来做娱乐或者用来做社交的一些上网工具,它的商业模式是通过收集用户行为给你做广告。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东西跟你企业内部的需求是背道而驰的,首先你不希望员工在上班的时候娱乐,这是降低工作效率的。第二你不希望员工在上班的时候社交,因为很可能会泄漏公司的数据。第三你不希望这些浏览器厂商收集你的数据,这些数据可能是企业很敏感的数据都丢出去了,你希望你的IT部门能够完全管控你的每个浏览器客户端。
 
所以这就是我们整个设计的产品理念,它有几个核心功能。第一是多内核,相信在座各位都有这样的痛点,有的系统要用IE8打开,有的要用IE6打开,我们希望一个浏览器兼容多个内核,一个系统归到一个浏览器里面,全部都能打开。第二是单点登录,很多企业是有多套系统的,其实那不是真正的意义上的单点登录,单点登录真的是一次登录,所有系统都能访问。我们这个浏览器能够聚合所有单点登录的能力,做到一次访问。我这边还有一个简短的视频,给大家看一下,这就是我们的红芯办公浏览器。一个浏览器可以访问所有的办公系统,兼容IE6、IE8,不是单点登录的也聚合进来。因为浏览器可以在底层,帮你实现通过用户密码登录的能力,所以一次登录访问所有系统。IT管理员可以对客户端做管控,什么用户能访问、什么用户不能访问,多层次的用户管理。你在后台可以看到所有访问过的系统,我们可以在所有网页上加水印。我们能实现国密的加密,我们改成国密的加密算法,你可以进入到很多功能。这是我们希望把它做成一站式的工作终端,跟我们的移动端配合起来,它就是一套完整体系。
 
这就是我们的“浏览器即服务”的全景图,可以看到,通过我们跨设备的浏览器内核,我们能在所有的设备上都能运行HTML5的应用。我们有一系列的功能,帮助你更快地开发这些应用。我们有一系列的安全管控的能力,能够保证在所有的情况下的数据安全。最后其实你也看到,今天HTML5也不是静止不动的,每次新的版本出来都会带来一些新的功能,比如下一个版本HTML5支持AR、VR等等人工智能的东西,也会进入HTML5国际标准里面去。做到“浏览器即服务”,以后你的公司就只有一个团队,就是HTML5开发团队,不管在什么平台上、什么设备上,不管是AR/VR、IOT,全部都可以做,这样可以大幅度降低开发成本和人力成本。
 
“浏览器即服务”有什么样的意义呢?有什么价值呢?我把它定义成“浏览器即服务”就是企业内部人与数据的连接器。我们知道,过去的企业主要是由人驱动的,大家今天都在做数字化转型,未来的企业一定是数据驱动的。所以人跟数据一定是未来企业的两大核心驱动力,就像飞机的两个发动机引擎一样。但是只有它们很好地配合在一起,飞机才能飞上天,如果一个转得快、一个转得慢,飞机就掉下来了。但是今天这个事情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如果在座各位想拿起手机访问某个公司的业务系统的数据,我相信不是全部都能访问到的。如果你今天马上就来了一个1000万的合同,你在今天现场审批跟你开完会下周一到公司审批,这里面的经济效益就完全不一样了。包括我们的工人在外施工,如果未来有AR设备,可以把全部参数投射出来,你的维修效率会高很多。所以智能设备一定能够促进企业生产力,但是前提是你能够通过这个设备很方便地访问你的数据、很安全地访问数据。而我们的“浏览器即服务”平台就是干这个事情的,连接人与数据,成就领先的数字化企业。
 
我还有最后一张PPT,你可能会说,这个“浏览器即服务”的概念听起来挺新的,那么为什么这个概念是你云适配提出来的,不是什么IBM国外的大厂商提出来的,凭什么是你云适配提出来的?这是最后一张图,我想以这张图结尾。在我回国创业的时候,记者采访我的时候,经常会问我这个问题,说你在国外已经有非常优厚的待遇和生活条件,你为什么要回国创业?我在国外的时候,我问国外的朋友,你对中国的印象是什么。他们认为对中国的印象就是made in China,很多中国的商品标牌都是这样的,包括我今天穿的这身衣服,上面的标牌都是made in China。他们认为中国就是加工厂,只能做劳动力加工的事,这一点我是非常不服气的。所以我回国,你会发现云适配的产品全部都是原创的,不是说学习国外任何一家公司的产品。其实今天中国已经不是made in China了,像比亚迪和三花已经有很多自己的技术了,我们变成Invented in China,为什么IT行业做不到这一点?所以云适配的使命包括我自己的愿景,我希望我们的IT行业向中国的制造业学习,我们要把made in China变成Invented in China,我们要实现从中国制造迈上中国创造。谢谢大家!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