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科技的创新时代:拥抱创新迎接挑战! —— 长城人寿总经理助理施洪琦专访

责任编辑:jcao

作者:曹建菊

2019-07-24 09:36:33

来源:企业网D1Net

原创

施洪琦外表温文尔雅的背后有一颗积极进取的心,他对保险科技在公司应用的看法是:“对待创新技术在思想上要勇于探索、大胆尝试、不能保守,但在具体的落地实施行动上,还必须应该严格按照金融行业软件工程项目管理的规范扎实和稳妥地推进。”

施洪琦,长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人寿)总经理助理,主管公司IT、运营与客服工作。在此之前,他历任民生人寿、利安人寿与光大永明人寿等公司信息化负责人。2016年加入长城人寿,推动了公司IT、运营与客服三方面的统一融合及一体化运作,在这个舞台上,他正积极准备着迎接新的挑战!

上图为:长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施洪琦

始建于2005年的长城人寿,是一家全国性人寿保险公司,目前已在北京、山东、四川、湖北、青岛、河南、河北、江苏、天津、广东、湖南、安徽等地设立了12家分公司,并形成了沿海、中部和西部相结合的全国性机构布局。公司注册资本逾55.31亿元,经营范围包括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各类人身保险业务及上述业务的再保险业务。

长城人寿目前处于行业中游,属于中等规模的寿险公司。前十年采取了相对稳健的发展模式,随着近年来股东大幅增资后资本实力的不断增强,未来将在业务规模、机构批设、队伍培养及渠道拓展上加快发展速度。尤其在保险科技和保险后援体系建设方面,长城人寿这两年做了很多探索。

严谨与开放 保险数据的“稳“与业务的”多变“

施洪琦外表温文尔雅的背后有一颗积极进取的心,他对保险科技在公司应用的看法是:“对待创新技术在思想上要勇于探索、大胆尝试、不能保守,但在具体的落地实施行动上,还必须严格按照金融行业软件工程项目管理的规范扎实和稳妥地推进。”在长城人寿两年多的保险科技创新中,他与公司科技团队将软件工程管理的严谨与“开放“的思想进行了很好的平衡。

长城人寿建立了双模核心系统的IT架构体系,将互联网核心业务系统搭建在云平台上,期望未来打造成混合云的SaaS,为将来其他集团化业务板块提供技术输出服务。核心业务系统基于PaaS平台,使用K8S作为支撑,构建了私有云架构,建设了自动交付和自主运维平台,实现系统化调度,同时开展了自动化测试,加快了保险产品的快速迭代。上述架构既使用了容器技术,也对关键应用系统进行了微服务化改造,最终目的既要保证保险数据的“稳“,还要兼顾业务的”多变“。

长城人寿业务数据之“稳”从公司整体规划上便做了重点安排,软件开发、硬件部署和运维管理三方面都要稳健可靠。长城人寿数据中心目前拥有40个左右机柜的规模,部署了高性能小型机、虚拟化服务器和全闪存储及备份等质量好、性价比高的各类硬件设备;软件系统采取以外包开发为主、自主测试与监控为辅的模式;在运维管理上也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标准的保证体系。

而在“稳”与“多变”两者平衡的把握上,施洪琦认为:”保险公司与互联网公司的业务属性有极大不同。互联网公司的试错成本相对较低,而保险公司因为金融本身安全性的考虑,不允许在业务处理方面进行试错,“零差错“是这个行业的最基本要求。但这并不妨碍保险公司通过严谨的技术分析和论证,在局部领域和外围系统积极采用互联网公司的成熟技术。“

长城人寿还将云计算技术应用于灾备建设,以前将生产机房托管在IDC,灾备机房建在写字楼,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和管理难题。现在通过引入云模式作为灾备中心,同时定期对灾备云上的数据进行恢复演练以确保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大幅降低了运营成本和管理风险。

数字化转型先要转变思想 数字化落地应是项目和举措

施洪琦认为:“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不仅仅在于理论体系是否完整,系统架构是否完善,技术方案是否先进。从源头来讲,数字化首先是思想的转变,即从传统思维转向数字化思维;从效果来说,数字化要落实到具体的项目和举措上,用行动和结果来支撑和体现。

他用数字化如何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来举例:先从思维方式入手,深入思考和研究怎样做到从客户视角看问题。从微观数字的角度,要详细采集客户在与企业互动过程中的各种碎片化信息,比如客户使用APP的时间、客户使用的设备型号、客户的操作习惯、客户的产品偏好等等尽可能细致详尽的信息;从宏观数字的角度,要广泛对接客户在其他相关行业比如银行、证券、电信、医院等的全面客观的消费和信用数据;然后把这些微观和宏观的信息进行结构化、定量化和差异化的整合分析;最后模仿客户的思路去回顾自己的产品是否设计合理、销售是否存在误导、服务是否令人满意;从而真正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目标,协助管理层做出决策。

在数字化思想的落地方面,施洪琦已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引入到长城人寿的具体业务当中,赋能业务更智能、更便捷、更高效的拓展和增长。

在人工智能方面,长城人寿已将人脸识别嵌入微信保全等多个系统中。客户通过人脸识别功能进行身份的核实,然后在线上自助完成保全操作,不仅大大提升了效率,而且降低了人工成本。在智能核保的应用上,通过客户在线回答几个简单的问题,智能核保引擎自动匹配承保条件,即时反馈承保结论。当需要客户提供体检等资料时,利用OCR识别技术,提取出关键的医学信息,对数据进行判断,快速给出核保结果。在智能客服的应用上,引入智能机器人即时解答客户在微信公众号里提出的各种业务问题,不仅减轻了人工电话坐席的压力,而且提升了移动端的客户体验。

以上视频为:引入了人工智能的长城人寿投保业务

在大数据技术方面,长城人寿已经对接了行业意健险大数据系统,可以针对“是否多家公司承保、是否多次赔付、是否密集投保”等8大类承保风险做出准确的提示,后台风控人员根据提示信息进行快速准确的核实和判定。该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已经对医疗类保险产品(低保费高保额)的风险防控起到了关键作用。

保险科技创新中有所为有所不为

施洪琦认为,保险科技相比金融科技可能涉及到的技术领域更广,除了众所周知的已经广泛应用的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5G和网络安全等技术外,保险科技还包括很多基于人的科技,比如基因测序、生物识别、医疗制药、健康管理等保险行业特有的技术范畴。

施洪琦认可上图中的趋势预测: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五大技术将对保险业带来巨大改变,但他也认为:不同企业的发展阶段存在差异,在特定阶段内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长城人寿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已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区块链、物联网等领域尚无相关应用,但同时也在这些方向上积极研究,待时机成熟将适时跟进。

“科技赋能服务,创新助力发展。”在当前保险科技蓬勃发展的大潮中,只有积极拥抱创新,才能心中有底地去迎接挑战。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