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到2016年我国车联网用户规模将达4000万,未来五年我国车联网产业的产值有望超过1000亿元;也有人说,车联网尚属新兴产业,目前仍是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
不管怎样,车联网最终买单的都是消费者,不过在他们现在的认知当中,或许会认为,车联网离我们还有段距离。其实不然,车联网已经成梦想照进现实中。
车联网离我们很近
如移动2G刚开始发展的上世纪90年代,曾经被国人认为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高档消费品,谁曾想十年后,3G就已进入了普遍百姓的生活。因此,车联网很有可能成为生活刚需。因为它具备了成为新兴产业的主客观条件:
技术基础
车联网是基于汽车标准信息源技术,而此项技术又是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 开发的涉车信息资源的应用技术。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在实际应用中,就是通过车辆收集处理,并共享大量信息,让车与车、车与道路的行人和自行车,以及车与城市网络互相联结,从而实现更智能更安全的驾驶。目前,我国已经实施了车辆射频电子标签自动识别系统。
产业政策
当前,我国的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国家也对新能源领域非常重视,积极推进新能源技术的使用与发展。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国家对于汽车研发企业和消费者双方面都给予了很大的政策优惠。未来城市交通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能源消耗、尾气排放、安全及拥堵。针对上述挑战,未来汽车的供应能源也将发生大的变化,将会从传统的以石油为能源转变为风能、太阳能、二氧化碳的吸收转化后的电能等。车联网的发展则能够有效缓解资源、环境的压力。智能交通能够帮助人类对资源进行有效控制,有利于实现低碳经济。
改善民生
车联网将可以实现任何人都可以开车,而且在车联网的保护下理论上可以实现零交通事故率,堪称绝对安全。通过车联网,汽车具备了高度智能的车载信息系统,并且可以与城市交通信息网络、智能电网以及社区信息网络全部连接,从而可以随时随地获得即时资讯,并且作出与交通出行有关的明智决定。未来的汽车将可以实现智能停泊,通过建筑外墙的轨道直接停在自家阳台上,或者进入高速火车的车厢中。由于每辆车都采用了自动驾驶技术,老人、孩子、盲人也可以开车穿行于城市中。智能的车联网,甚至可以帮助司机订票、寻找停车场,以及自己找到充电站完成充电。
OBD成为车联网主流应用
既然车联网从梦想照进现实,那么,它必然能改变我们生活。谈到车联网,有众多应用,因为其有很多发展方向。笔者认为,OBD将成为今后五年车联网最主流应用。OBD车联网则是大数据的整合分析挖掘与利用,也是一个大平台的互联系统。深圳市北斗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OBD车联网是国内领先、快捷、时效性强的车联网应用开发应用互联。它有多重功能,体现为:
尾气故障检测
2007年执行国三排放标准以后,各种机动车强制安装OBD故障检测及尾气排放监测系统,2007年以前车辆,大部分也有OBD故障检测接口。通过 OBD接口,系统可以自动获取汽车尾气处理部件的工作状况,工作正常即认为尾气合格,出现故障即认为尾气不合格。尾气处理故障信息自动上传网络系统,并可以自动发送短信通知信息,要求快速检查处理,逾期不处理的可以发出处罚通知。通过与位置相结合的区域性尾气处理故障信息,可以分析区域性油品质量,指导对加油站进行油品质量检查。
行车抽样数据
对行车过程的瞬时速度、转速、瞬时油耗、油量、水温、发动机故障等等行车过程数据抽样存储,一般每分钟一组数据,用于对行车过程的各种分析。
驾驶习惯数据
建立多种模型,用于记录驾驶过程的各种驾驶习惯,其反映驾驶水平的高低,用于分析安全驾驶、省油驾驶。
里程油耗数据
记录每一行程的里程、平均速度、平均油耗、耗油量等数据,用于改进驾驶习惯及车辆管理。
车辆性能数据
可以统计车辆行驶速度与瞬时油耗曲线;瞬时转速与油耗曲线;平均速度与平均油耗曲线;平均转速与平均油耗曲线;车辆油耗趋势统计曲线。这些统计数据可以分析车辆状况及性能,用于改进驾驶习惯或指导车辆维护保养、修理。
统计分析及数据服务
可以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形成报告,针对不同对象,用于各种数据服务。
结束语
车联网,梦想照进现实,如果有哪一家厂商可以抓住机遇,颠覆传统,那么也可能会像“苹果”那样迅速得到消费者认可,进而彻底改变汽车生活。我们相信,一切可以创造,一切都可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