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无人缺席的掘金战。在传统产业的互联网突围中,O2O成为了迷雾中的新大陆。
一方面,在探路O2O模式上,如何利用大数据打通线上线下的信息闭环,发挥它的隐形作用,一些佛企已经“在路上”。
而另一方面,如果说“粉丝经济”已经成为了很多偶像电影的救命稻草,那么会员制以及社交网络为主的传播渠道,则很可能成为打开O2O局面的灵丹妙药。
在传统的电商模式中,已不乏电商在会员之中获得成功。而会员模式与O2O的天然联系,既基于实体体验店的“近距离”特色,也与目前电商推广成本节节高升、收益却不成正比有关
大数据背后的大利润
对于走个性化定制家具之路的维尚家居和走标准化家具之路的林氏木业来说,对数据的充分挖掘和应用成了这两家看似完全不一样的家具企业的共性,而这种共性背后的逻辑也是源于大数据创造大利润。
同样位于南海,一家是个性化定制家具,一家是标准化家具,两个截然不同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下,维尚家具和林氏木业不约而同地把今年的销售目标定在了20亿元。
在同一个数字的背后,这两家企业还存在另一个与数字相关的巧合—对大数据的管理和应用。个性化定制一直被认为与规模化生产之间存在天然矛盾。正如不走个性化定制的林氏木业掌门人林佐义所分析,个性化定制对于产品的生产效率、生产过程中的材料利用率要求极高。
但维尚家具则利用大数据打消了这对天然的矛盾。
在维尚的生产系统中,所有订单都转化成不同数字被录入。定位于制作板木全屋家具的维尚,在订单录入后,对所有订单进行“拆单”和“合单”。一套家具中需要涉及不同材料和规格的则“拆开”,再把有相同要求的拆单结合在一起,组装成新的订单。
这种做法其实是维尚内部生产中,对全数据的整合和应用。而大数据之所以被称为“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正是因为数据的“全”。
林氏木业对大数据的应用则拓展到对员工的管理。每一位员工从进入林氏木业后,都有着自己的“数字档案”。
以一位前端客户为例,除了常规的订单转化率、客单价等,林氏木业还专门设计了正能量和负能量指标。所谓正能量指标是与客户的肯定成正相关,负能量则与客户的投诉、不满成正相关。这些数字会依据林氏木业不同阶段的发展需要而发生淡季的时候,林氏木业注重员工的客单价和转化率,旺季的时候则关注他的正能量和负能量指标,以提高客服的服务质量。
借“大数字”打通信息闭环
大数据的应用除了帮助维尚解决个性化定制与量产之间的矛盾,更重要的是,在维尚的整个O2O链条中,成功通过大数据打通整个线上线下链条中的信息闭环。
在O2O模式中,如何把大数据嫁接其中?
从成立之初起就采取O2O销售模式的维尚家具,已经摸索出了自己的路子。
大数据的应用帮助维尚成功通过大数据打通整个线上线下链条中的信息闭环。
这种信息闭环的形成,首先源于维尚每一步“别有用心”的信息采集方式。按维尚的模式,以旗下品牌尚品宅配为例,客户在登录进入尚品宅配新居网后,几乎每一个无意识的行为,都在为尚品宅配沉淀数据。
比如说,当客户在网站上填写出自己的楼盘位置,所选户型的方向、面积等,维尚家具的后台就能依据这些信息测算客户的基本购买力。而结合客户填写的喜好情况,维尚家具还会根据客户的数据库,找到与这位客户喜好相似的其他客户,参考他们对于家居设计的想法,以及过去哪一位设计师可能更受他们喜欢,以此来推送更符合客户需求的设计方案。
而一旦初步的设计方案出来后,利用免费提供设计方案的方法,维尚家具又把客户从线上引流到了线下。
据维尚家具董事长李连柱介绍,维尚家具一天需要处理的数据量达到了1万个。而这种对大数据的掌控和运营能力,有助维尚家具打造自己的“生态圈”,即往平台商的角色发展。
基于对大数据的应用,在李连柱看来,未来维尚要做的是类似于“医院”的方案提供商,而不是像“药店”一样单纯销售产品的商家。
他认为,基于经验主义为客户提供的方案,正如药店的做法,很多时候推荐三款药只能卖出一款;而如果是“医院”的角色,“那么,只要人们有这样的需要,就会主动走过来,并对我们提供的方案照单全收,不敢质疑。”李连柱说道。
纵深
会员制+社交网络=O2O灵丹妙药?在实体商场和店铺中,基于微信、APP的电子会员卡也正悄然铺开。他们的野心,也许远远未停留在营销模式变革的层面上,而更大的可
能是为O2O的潜在前景,预先打下基础。
实体店的“互联网化”逆袭
周末,市民黄小姐走进桂城一家著名连锁餐厅,服务员用空前的热情推销该餐饮品牌的电子会员卡。在用微信扫过二维码后,黄小姐获得了长期的9.5折会员专项折扣。
此外,以往只有用餐消费结束后,才会获赠的纸质优惠券,现在也可以直接通过微信获得电子版,并凭券消费。另外随之而来的,是该餐厅微信上的各种菜品新信息。
在越来越多人手机不离身,接受微信支付、支付宝钱包的年代,传统实体店开始在会员制这个已经发明多年的营销手段中,寻找新的空间。在这一“互联网化”过程中,无论单一的商家,还是综合载体,都希望抢占更多手机屏幕。
在黄小姐的手机里,另一个有关消费的佛山本地APP来自季华路上鹏瑞利商场。其中除了可以与手机号绑定、享受优惠的电子会员外,还有整个商场入住商家的信息、电话、最新折扣。
显然这个商场非常注重“手机占有量”,为此愿意把更多甜头送给高频率使用客户端的手机用户。点击APP的相关按键,会员可以点击“签到”,获得积分,藉此兑换各种礼品。
不过,仅仅制作一个APP,还不能算是“互联网化”。整个商场也在从其他硬件建设中,拉动更多人在手机上与其建立关联。例如,针对商场地下停车场很难辨识方向的常见问题,这个APP设有“记住车位”功能,可以通过扫描车位二维码,帮助顾客记住停车的位置,并且能为顾客返程时“导航”取车。
此外,商场WiFi实现了全覆盖,更重要的是下载APP后,走入商场后就可以迅速接入WiFi,而没有APP就必须发送短信进行验证,远远不如前者方便。
尽管真正的移动支付还很少在这些实体店中出现,但用户人群、平台搭建和习惯培育已经开始,也许佛山实体商场的O2O交易模式已经距离不远。
让会员成为购物社交圈里的“自媒体”
对于缺乏实体根系、紧靠网页和客服软件维系消费者全体的电商来说,会员制更被视为发展O2O过程中的主动力,甚至也是其主要目的之一。
在传统的电商营销交易中,会员制已经被一些成功崛起的品牌作为制胜法宝,运用得炉火纯青。
“国内某知名网络服装品牌去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他们建设了近600个会员群,拥有约10万个会员。”璐薇女鞋运营总监陆鹏对此羡慕不已,“你想一下,这是多大一个群体,每次只要有一小部分比例的会员购买某几个产品,那就会堆一个‘爆款’数据出来。”
某种程度上,陆鹏举出的例子,是购物社交圈和“粉丝经济”的综合成果。而电商建设线下体验店,很大的一个目的就是要以“耳闻目睹”的实体体验,来提升品牌影响力,吸引更多生活圈内的消费者。
“我们也准备以会员为切入点,对我们满意的消费者,自然会成为我们的‘自媒体’,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晒出自己的消费体验。”陆鹏说。而璐薇也将不吝于为这些会员做出优惠让利。
会员模式与O2O的天然联系,既基于实体体验店的“近距离”特色,也与目前电商推广成本节节高升、收益却不成正比有关。
“今年很多电商加大了推广投入,但可能花了100元也只有去年花30元的效果。”凡卡家具总经理方文彬说,“既然广告费这么贵,那商家还不如把成本用在发展、维护会员上。”
而在线上积累的会员,也将成为未来可能会实施O2O计划中的资源,“我们已经有了八万线上会员,虽然还没考虑好怎么做O2O,但这都是一笔宝贵财富。”一位不愿具名的女鞋电商负责人说。
聚焦
缺“指挥者”也缺“先头部队” 佛山打响电商人才战
从长三角阿里巴巴总部出发,转战南中国制造业腹地珠三角,面对佛山这座制造业城市的“电商富矿”,“80后”电商人徐浩敏言语中透出对于发掘事业富矿的激动与期待;电子商务时代的全面来临,也让在佛山人力资源领域创业十年的领航人力资源公司负责人汪国洋,看到了新的事业空间。举办电商专题招聘会,开办电子商务人才培训班……佛山企业纷纷踏足电商,但面临的人才稀缺问题,也让创业者心中充满悸动。
站在平等起跑线上的电商人才者得先机
“有家就有佛山品牌”,徐浩敏和他的阿里巴巴城市服务团队一进入佛山,第一印象就是这句广告语。事实上,不论是家具、陶瓷、建材行业,还是鞋包、童服、制衣行业,对于佛山庞大的制造业群体来说,品牌触“网”已成为佛山制造业“大佬”以及年轻贸易团队口中出现频率颇高的话题。而一起出现的另一话题是:人才从哪来?
同行业电商人才“挖角”的矛盾已然凸显出来。
“有企业看到我们电子商务做得不错,就暗度陈仓高薪挖角,但是我常常会问他们,我们的模式是不是一定适合你们呢?”一家在“天猫”上建立新的瓷砖背景墙品牌、并连续三年拿下网销冠军的80后老板这样表示。虚心求教、紧抓住一切交流机会学习电商,是陶瓷界对这位借电商东风崛起的80后的印象,通过网络定制沙发背景墙、玄关背景墙、电视背景墙等,他的团队致力于“让每个背景墙都有一个好故事”。
佛山电商人才的缺口究竟有多大?有统计显示,如果以企业“触网”建立最基本的四人电子商务团队计算,电商人才缺口应该达到一万人。
但禅城电子商务协会副秘书长、陶瓷资深人士蓝卫兵对该数据并不认同。“我们以建陶为例,仅佛山就有4000多个成熟的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品牌,2013年是建筑卫生陶瓷企业‘触网年’,因此我认为,电商人才缺口远远不止一万人。佛山未来若能将陶瓷行业的电商做好,就厉害了。”
同样令禅城区人社局副局长于湘虹印象深刻的是,2014年春季的多场招聘会上,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延伸出了对新岗位、新型人才的需求热,纷纷为组建或者完善自己的淘宝天猫团队“招兵买马”。当然,这些岗位又无一例外地在人才招聘会上以颇具竞争力的薪资待遇,吸引了不少求职者的目光。
就在华夏陶瓷城春季人才招聘会上,佛山环桥建材公司打出高薪诚聘电商人才的启事,美工待遇最高7000元甚至上万元,吸引了不少求职者。
“现在品牌做得还不错,那是因为一些一线品牌上网触礁,一旦行业的一线品牌‘交过电商学费’回过神来,小微企业的网店盈利增速势必会遭遇瓶颈,而且电商人才的流动将不可避免地出现,现在加紧对于人才的吸收和培训,正当其时。”同样打出“高薪诚聘”启事的淘陶易建材公司人力资源负责人告诉记者。
电商培训班佛山广“撒网”
刚刚过去的周日,多场瞄准不同人群的电商培训班正在佛山展开。
你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在精英小组讨论形式的课室里,专业讲师的声音抑扬顿挫,“你们公司现在这个阶段,到底有没有必要花这么大精力请这些美工?做电子商务,是不是一定要先请到美工?”很多学员睁大了眼睛,他们中大多来自于企业中层管理岗位,为企业电商发展专程来“补课”。
从长三角来到佛山的徐浩敏,就把培训和业务拓展的对象盯在了针对企业电商“指挥官”上,他说:“电商更多时候是对生产全产业链的整合,我们鼓励佛山老板以‘空杯心态’参与培训。只有老板具备了电商意识,才能懂得对全产业链的整合和‘人才端’的控制,才能做出企业的整体电商战略规划。”
当然,同一时间,你也可以看到这样的镜头:一个两百人的大课室里,电商培训老师讲完课后,年轻的学员们意犹未尽,一拥而上,把讲台围得个水泄不通。这位从深圳来佛山讲课的老师向记者感慨:“佛山的年轻人渴望从电子商务中找到发展机遇,在我授课的所有城市中,我遇到的最热情、学习愿望最强烈的就是佛山的年轻人。”
“佛山电商人才大军正在蓬勃发展,尤其是作为‘指挥官’的电商运筹人才与作为实际执行者的‘先头部队’,二者组成的电商人才大军,都在为佛山企业转型电商补充给养。”于湘虹说,该局通过调研发现,与单纯的网络营销专员或者淘宝、天猫客服等岗位不同的是,企业“触网”后,对于复合型人才和电子商务领军人才的需求显得尤为急迫。
张槎一家大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马先生,正在为招募电商总监而奔波。他认为,目前这个阶段,企业最需要、也是最难招聘到的就是既有专业能力又有实际经验的复合型人才。
与此同时,由政府买单的电子商务培训课程也正式起航。周末,看着课室里挤满的前来听课的数百位年轻人,于湘虹说:“我们希望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介入电商培训的方式,加大培训力度,为企业搭建起公开透明的电商人才交流平台,并希望能缓解一些企业抢才挖角的苦恼,缓解佛企对于电商人才的饥渴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