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已变成“万金油”词汇?

责任编辑:editor004

2014-06-06 17:11:05

摘自:新民晚报

有数据说:在过去两年,全人类生产的数据是人类文明史上所有数据总和的90%,即过去一万年产生的数据也只占整体数据的10%。百度联盟峰会,一度被互联网行业公认为行业风向标,包括李彦宏率先在会上提出的“互联网思维”,后来亦让同行甚至政府高官们广为引用。

“大数据”,是否已经变成一个“万金油”词汇?日前,作为国内互联网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巨头”之一的百度掌门人李彦宏,就在一年一度的百度联盟峰会上炮轰“大数据”:“过去不管产生了多少数据,其实都浪费掉了。从这个意义来讲,传统产业在数据上没有优势,互联网公司目前在数据上也没有优势。”

作为一个以搜索为主业的海量数据公司,百度对大数据的“Say No”是出人意料的。取而代之,李彦宏提出,互联网下一个方向是慢数据,“慢数据会对消费者有很大的价值。”比如,通过刷牙收集每天唾沫的检测结果,持续检测半年之后就可以知道癌症可能会发生。据透露,百度此前曾内部立项过一个叫“筷搜”的项目,就是用筷子检测食物,在吃饭的时候就能知道菜里有没有用地沟油或者蔬菜是不是重金属超标了。李彦宏承认:“这个东西确实还没做出来,但代表了方向。”

有数据说:在过去两年,全人类生产的数据是人类文明史上所有数据总和的90%,即过去一万年产生的数据也只占整体数据的10%。这样的数据爆炸,就一定能产生翻倍的价值吗?李彦宏认为这不过是一个幻觉:“只有不同领域的人能够进行交叉、进行相互的激励,通过跨界的合作,才能产生大数据时代的创新。”而就在三个礼拜前,百度任命前“谷歌大脑之父”吴恩达为百度的首席科学家,作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最权威的学者之一,吴恩达是中国互联网公司迄今为止引入的最重量级人物。人工智能加上可穿戴设备,难道是百度今后的秘密武器?

百度联盟峰会,一度被互联网行业公认为行业风向标,包括李彦宏率先在会上提出的“互联网思维”,后来亦让同行甚至政府高官们广为引用。这次在黄山上的峰会,李彦宏对行业的判断还会持续精准吗?价值中国会联席会长张晓峰认为,BAT今后十年的竞争,将分三阶段:当前阶段,还是基于“入口”和“社交”因素进行区分的;第二个阶段,会是基于专业人士和工具的“大数据”;而到了第三个阶段,重点将在基于机器学习、人机交互的“人工智能”。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