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监测身体健康状况、量身定制培训计划、提供合适交友对象、进行个性化理财、安排适宜出行线路……
“大数据”已深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诸多领域,在许多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大数据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不再是原有的因果关系,而是相关关系,它的核心是预测,并且不是基于随机样本,而是全体数据,利用计算机技术强大的处理和分析能力为人们提供决策。
通过大数据,医疗机构能根据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公共卫生及综合管理等数据实时监测用户的身体健康状况;教育机构可以为用户量身定制喜欢的培训计划;社交网络能提供合适的交友对象;政府能预防刑事案件的发生;金融机构能帮助用户进行个性化的理财计划和使用建议;道路交通、汽车租赁及运输行业可以为用户提供更适宜的出行线路和路途服务安排。
最近一则关于大数据的经典案例在网络上广为流传:
某顾客给比萨店打电话预购一份比萨,刚报出会员卡号,客服人员就说:您好!您是住在××路××号××楼××室的李先生吗?请问您想要点什么?
顾客:我想要一个海鲜比萨……
客服:李先生,海鲜比萨不适合您。
顾客:为什么?
客服:根据您的医疗记录,你的血压和胆固醇都偏高。
顾客:那你们有什么可以推荐的?
客服:您可以试试我们的低脂健康比萨。
顾客:你怎么知道我会喜欢吃这种的?
客服:您上周一在××图书馆借了一本《低脂健康食谱》。
顾客:好。那我要一个家庭特大号比萨,要付多少钱?
客服:99元,这个足够您一家六口吃了。但您母亲应该少吃,她上个月刚刚做了心脏搭桥手术,还处在恢复期。
顾客:可以刷卡吗?
客服:对不起。请您付现金,因为您的信用卡已经刷爆了,您现在还欠银行4807元,而且还不包括房贷利息。
顾客:那我先去附近的提款机提款。
客服:先生,根据您的记录,您已经超过今日提款限额。
顾客:算了,你们直接把比萨送我家吧,家里有现金。你们多久会送到?
客服:大约30分钟。如果您不想等,可以自己骑车来。
顾客:为什么?
客服:根据我们全球定位系统的车辆行驶自动跟踪系统记录,您登记有一辆车号为SB-748的摩托车,而目前您正在解放路东段华联商场右侧骑着这辆摩托车。
顾客当即晕倒……
故事让人觉得很恐怖,里面集中体现了基于大数据日常生活的很多特征:每个人都可以享受个性化的服务,但同时也没有了个人隐私,这一行为已渗透到每个行业和领域。
“今日头条”为何能表现得如此“懂你”?原因就在于它会采集海量信息,它的推荐引擎会分析用户的社交网络和阅读行为,智能地为用户推荐相对精准的个性化信息。
网购时,页面下方常常会跳出来“看了该宝贝的人还看了”“买了该宝贝的人还买了”这些选项,这其实是调用了别人的数据。
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对消费者购物行为分析发现,男性顾客在购买婴儿尿片时,常常会顺便搭配几瓶啤酒来犒劳自己,于是推出了将啤酒和尿布摆在一起的促销手段。“啤酒+尿布”的数据分析成果成了大数据技术应用的经典案例。
乔布斯支付了高达几十万美元的费用,对自身所有DNA和肿瘤DNA进行排序,得到整个基因数据。医生按照所有基因按需下药治疗癌症,延长了好几年的生命。
以上事例无不是大数据在日常生活中的典型应用。大数据的起源虽然要归功于互联网与电子商务,但大数据最大的应用前景却在传统产业,传统产业互联网化,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可以有效利用的部分用于品牌营销,会是企业制胜的法宝,应用前景十分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