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随着大数据的深入发展,P2P行业也呈爆发式增长,除了各大主流平台交易量激增,传统企业和银行也陆续入局,共同抢滩P2P市场。行业开始呈现百花齐放,热闹非凡的场面。经过了两年的野蛮生长之后,P2P市场逐渐清晰,拨云见日。
线上互联网化,线下金融化
随着市场的分化,专注于不同客群的P2P企业将在业务模式、业务流程、风险控制、市场策略等方面展现出更加明显的差异。专注于线下业务的平台将与民间小额信贷企业结合甚至趋同;线上P2P企业则更加倾向于扁平化的平台化路线,风格愈加短、平、快。从P2P的市场形态而言,未来的线上市场和线下市场将出现明显的划分:线上将互联网化,以轻为主;线下将更金融化,越来越重。
行业垂直细分化是大势所趋
移动互联网时代P2P面临很多机遇和挑战。如何实现P2P平台互联网化是个颇具深意的课题。在前移动互联网时代,以银行为例,贷前通常需要采集新用户百余项个人信息,再基于此进行风险建模;而如今,依托移动互联网,可参考的用户信息大大增多,P2P平台根据用户信息进行画像,再对其进行用户细分,针对不同的行业用户推荐或者量身定制相应的借款服务。以宜人贷推出的一款专门针对程序员的借款服务码上贷为例,其核心思路就是针对程序员群体设计的定制化服务。
P2P行业平台甚多,竞争也渐趋激烈。从这个思路我们可以想像未来会有平台朝着细分领域去做切入,可能会出现精细到某一类人群服务的平台,如专门为女性服务的平台、专门为学生服务的平台等。不难发现P2P企业面临转型,精细化、专业化是必然趋势。
基于数据和技术做风控创新
P2P平台以解决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为使命,而借助移动互联网生产更多真实信息的天然属性,如今的P2P平台可通过采集用户移动互联网信息和行为,进一步消解信息的不对称,有效规避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促进平台的健康发展。移动互联网技术可全方位搜集到用户的信息集合,不仅提供用户“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还能提供用户的“所在”及“所知所感”。手机上记录用户行为的各类移动终端沉淀了大量的用户数据,P2P平台可以通过这些数据进行预测,结合技术手段规避风险。
D1Net评论:
在大数据时代下,互联网渗透一切颠覆一切,相信对于P2P行业也是如此,各大主流平台和野心勃勃的“搅局者”纷纷拉开线上市场抢滩大战。深耕垂直细分市场,运用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借助大数据及技术创新持续提升服务的互联网化,这些技能,P2P平台你get到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