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大数据提升企业安全实力:要具备开放、法律和技术三大因素

责任编辑:editor008

2015-01-12 09:39:47

摘自:金融界网站

在信息化时代下,大家都知道,科技是把双刃剑,当工业4 0时代来临,我们的生活行为普遍联网,智能化的机器生产和服务会让我们尊享“主人”般的操控方式,但同时,我们的行为也在网络上留有了数据痕迹,每一个动态皆是可追溯的,对于我们的隐私而言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在信息化时代下,大家都知道,科技是把双刃剑,当工业4.0时代来临,我们的生活行为普遍联网,智能化的机器生产和服务会让我们尊享“主人”般的操控方式,但同时,我们的行为也在网络上留有了数据痕迹,每一个动态皆是可追溯的,对于我们的隐私而言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好莱坞明星艳照门知道吧?最近发生的索尼公司被黑事件知道吧?棱镜门事件听说过吧?还有更多事儿,小编就不一一列举了,咱们在看个热闹的同时,有没有意识到自身的隐私数据也会暴露在网络之上呢?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安全是在互联网进化过程中怎么也绕不过的问题。

当大数据引擎成为企业服务创新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正在影响企业安全市场的格局生变。由于利用系统漏洞的网络攻击范围更广、危害更大,企业安全攻防强度和防御难度全面升级。对于企业来说,大数据变成了重要的生产力因素,在散发出不可估量的商业价值的同时也存在巨大安全隐患,因而要求企业决策从“业务驱动”转变为“数据驱动”。在整个数据生命周期里,企业需要遵守更严格的安全标准和保密规定,对数据存储与使用的安全性和隐私性要求越来越高。

先唠唠索尼被黑出翔的破事儿

据美联社的消息,索尼被黑可以称之为企业安全史上损失最惨重的黑客攻击事件,这次事件对索尼造成了严重的创伤,黑客获取了索尼内部大量内部资料,包括员工及明星信息、合约和其他敏感文件。有关事件的幕后黑手以及攻击方法仍众说纷纭,从索尼被黑等一系列近期的安全事件看,现在真正的安全威胁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攻击者不再是一个个个体,而是有组织的团队;攻击目的也不再漫无目的,而是瞄准特定目标;攻击表现也不再是炫技,而是潜伏窃取;攻击工具也很少利用已知工具和漏洞,而是利用未知工具、零日漏洞甚至社会工程学。

但真正可怕的是,“攻”进步了,“防”却没有跟上。不可否认,无论是防病毒还是防攻击,无论是已知威胁检测还是未知威胁检测,安全似乎一直处于后知后觉的状态——发现威胁、分析威胁、形成具体的或通用的特征规则,然后才能对这个威胁进行防御。所以,在面对复杂、未知、定向攻击等高等级安全威胁时,传统安全产品频频失手,缓不救急。

在此种背景下,传统的端级防护、单点布防安全解决方案能起到的作用甚微,任何一家企业都无法单独对抗大数据安全的全面挑战,安全产业链协同成为必然趋势。由于安全产业链过于复杂冗长,任何一个环节受到网络攻击都将给整个产业链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D1Net评论:

利用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提升企业安全实力,“开放是前提、法律是保障、技术是支撑”,信息安全需要在政府主管部门的统一协调管控之下,由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企业开放安全数据和技术能力,而要想实现最终的产业协同,互联网巨头的示范责任将颇为重要。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