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开启“智能预测客户”时代

责任编辑:editor007

2016-09-20 20:29:48

摘自:重庆晚报(重庆)

近年来,各大大数据服务提供商越来越关注利用人工智能(AI)来帮助分析大规模的数据,从而获得预测性的洞察,从而帮助B2B企业更好的完成销售。

近年来,各大大数据服务提供商越来越关注利用人工智能(AI)来帮助分析大规模的数据,从而获得预测性的洞察,从而帮助B2B企业更好的完成销售。虽然这背后的逻辑——深度学习算法几十年前就已诞生,但直到最近才能够在足够便宜、足够快速地应用到大规模数据之后发挥它的最大潜能。可以预见,数据科学家的部分工作将会越来越自动化,边际成本将越来越低,从而可以极大提高生产力。

智能预测B2B企业客户在做的事情很像B端的搜索引擎,我们用百度这样的C端工具获取我们要的信息,而企业可以通过预测服务提供商搜到他们想要的目标客户。在国外,智能预测行业已经发展了好几年,类似Everstring、6Sense、Mintigo等预测服务提供商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业务模式和稳定客户群体。

中国在大数据方面的应用和美国还相差了5-10年。最大的原因是企业级的SaaS应用还远远没有发展起来。如果一个企业连内部销售,市场营销,HR,财务数据都还没有,那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是无从谈起的。虽然差距非常明显,但是我们已经欣喜地看到这一年来中国的预测服务已经慢慢起来,例如前不久,国内首家与Everstring、6Sense、Mintigo等公司类似,为B2B企业提供智能销售预测的SaaS平台“探迹”正式上线,不到半个月时间已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其中探迹的“企业潜在客户挖掘、企业潜在客户评分”等多项智能化功能受到销售管理者的重点关注。据了解,目前探迹已积累数千万企业画像数据,在结合企业内部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后,即可利用机器学习自动建立和量化客户模型,轻松实现精准挖掘企业潜在客户,从而帮助企业提升销售转化率及收入。

但是,通常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往往都要面临的外界所不知的压力和挑战,除了要应对像Everstring、6Sense、Mingtigo等国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可能性外,探迹面临的挑战还很多,比如目前市场第三方数据在中国还是缺失的,即使有,很多公开的数据真实性有待考量。在潜在客户预测领域,挖掘和分析第三方互联网信息是非常关键的,国外有非常成熟的B2B企业营销数据供应商,整个产业链条非常完备,但是中国目前这块还亟待规范化。开放和充分市场化的数据环境才能让数据更加真实,也才能让大数据真正发挥价值。

再者,从竞争角度出发,虽然传统的BAT在短时间内不会让我们觉得带来太大的威胁。但是我们已经看到了阿里推出了钉钉,并与阿里云、OA、CRM等厂商联合推出了企业办公的终极大Boss——阿里云办公。意图控制所有中小企业的工作流,如果他们真的做到了,未来是很有可能自己做人工智能这方面产品的。目前智能预测企业客户这个市场还很新,就是因为这些大厂商也还在试水,不断在摸索。那么一些中小型的创业企业(如探迹)可能在早期会更有优势。

可喜的是,目前国家层面也开始关注大数据领域,各项政策也在不断制定和完善,这都为大数据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真正的大数据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空间巨大。目前探迹已开通申请试用入口,全面开放功能模块,接受企业免费试用。期待探迹在企业智能销售预测市场中,打好这场让销售更精准的攻坚战,真正解决B2B营销难题。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