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发科与晨星合并 意在平板电视

责任编辑:qzhao

2012-06-26 08:53:47

摘自:《运营与增值》

台湾两大重量级的电视与手机芯片设计公司在2012年6月22日宣布了合并的计划,不只在半导体业界投下一颗震撼弹,也将牵动到目前整体液晶电视...

《运营与增值D1Com》 6月25 日北京

中国半导体市场竞争激烈,在基频市场主要的国外芯片企业如德仪、ADI等均推出中国市场,只有联发科、晨星在市场战斗。并且今日联发科宣布收购F-晨星。此外,国内企业更加大了对芯片的投入:浪潮宣布其在山东省首个高端集成电路产业园区正式奠基,项目总投资50亿元,预计年销售收入100亿元。

联发科收购F-晨星意在多元化的产品战略。联发科目前在手机芯片的业务占到总业务的60%,而看好未来智能电视、机顶盒发展的新契机,首先于今年上半年涉入机上盒(STB)芯片持股扬智,现今又收购F-晨星,在扣除电视品牌厂自制后的全球电视芯片市场占有率超过七成。

而在网络存储方面,浪潮更抓紧布局半导体产业。为浪潮服务器、存储、云端产品实现芯片级的研发、制造能力提供支撑。浪潮称,园区建成后,将形成涵盖芯片设计研发、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原材料及生产设备配套在内的较为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成为具有世界级水平的集成电路研发中心和规模化芯片生产基地。该园区总占地295亩,规划总投资50亿元,项目建成后年产6亿颗高端芯片,年销售收入100亿元,利税总额10亿元。其中一期为规模化高端芯片封装测试厂,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总投资7.5亿元,预计2013年底竣工投产,将主要引进先进的BGA和倒装工艺,以封装测试45nm及以下线宽先进动态随机存储器芯片和系统芯片为主要产品。

中国企业的并购、建厂加剧了整个半导体产业的竞争格局。就拿手机基频芯片设计来说,外国厂商纷纷推出市场。手机芯片设计企业锐迪科执行长戴保家总结道:在中国市场,手机芯片设计企业必须具备以下四点才能生存:

第一,中国手机市场的产品生命周期特别短,当中国以外的厂商花六个月的时间(或是像Nokia是花一年)设计出一款新手机,中国手机市场则是每三个月就会推出新机种。第二,中国手机市场提供给晶片供应商的有关市场需求资讯非常少,因此晶片供应商必须“与市场密切接触”才能在市场需求高峰期准备就绪,速度是一大关键:“你需要能够与中国市场的高低起伏保持一致。”戴保家表示。第三,中国市场的晶片厂商必须要能在较低的毛利下存活;戴保家指出,很多中国本土晶片厂商能在35%的毛利率之下生存,然后达成20%的营业利润,但大多数的跨国晶片公司如果要达成相同的营业利润,通常需要50~55%的毛利:“这样无法与本地厂商竞争。”第四,中国的系统产品供应商技术水准较低,需要晶片供应商更多的支援;台湾的联发科能取得成功,就是归功于该公司能提供中国系统厂商完整解决方案。

芯片业是我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之一,在探矿、钻油、天气预报等计算机的应用都离不开集成电路芯片。集成电路芯片在信息安全、经济、生活中的位置十分重要,成为了战略性基础产业。随着信息化和智能化的不断深入,便携式电子产品广泛使用,使用者要求电子产品的性能越来越高、功耗越来越小。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