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知情人士透露,芯片巨头高通近日向竞争对手英特尔提出了收购意向,这可能成为近年来最大且最具影响力的交易之一。
英特尔的市值约为900亿美元,而这笔收购恰逢该公司正经历其五十年历史上最严重的危机之一。
知情人士提醒,交易尚未确定。即使英特尔愿意接受,这样规模的交易几乎必然会引发反垄断审查,不过也有可能被视为增强美国在芯片领域竞争力的机会。为了促成交易,高通可能会计划向其他买家出售英特尔的部分资产或业务。
曾经是全球最有价值的芯片公司,英特尔的股价在今年已下跌约60%,直到《华尔街日报》报道了这一收购消息,该公司在2020年时的市值曾超过2900亿美元。周五,英特尔的股票在该报道发布后收盘上涨了3%以上。
市值约为1850亿美元的高通,其股价周五收盘下跌约3%。在此之前,今年该股价已上涨约17%。
高通是智能手机芯片的主要供应商,其中包括用于管理手机与基站通信的芯片。它是Apple iPhone等多种设备最关键的供应商之一。
此次收购将极大地拓宽高通的业务领域,除了现有的手机芯片业务外,还将补充英特尔在个人电脑和服务器中广泛应用的芯片产品。
高通和英特尔也都希望通过AI的蓬勃发展获利,随着AI功能逐渐应用于手机和电脑,但两家公司在AI芯片领域的表现都被巨头英伟达所掩盖。
随着芯片制造变得日益政治化,英特尔和高通都成为了某种程度上的“美国国家冠军”。英特尔正在获得高达85亿美元的潜在工厂补贴,这也是其首席执行官Pat Gelsinger努力为外部客户代工芯片业务的一部分。
高通首席执行官Cristiano Amon曾与英特尔接洽,计划在英特尔的工厂制造其芯片。但正如《华尔街日报》去年报道的那样,由于技术失误,高通中止了这一计划。
高通的这一举措是在Gelsinger领导下英特尔历经三年多的转型努力后做出的,但迄今为止尚未取得显著成果。
多年来,英特尔曾是全球市值最大的半导体公司,但现在它落后于竞争对手,包括高通、Broadcom、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和AMD等。
今年8月,在发布糟糕的季度报告后,英特尔表示计划裁员数千人,并暂停股息支付,作为广泛节省成本行动的一部分。
上个月,Gelsinger提出了一项计划,预计到2025年削减超过100亿美元的成本。当时该公司报告第二季度亏损16亿美元,而去年同期则盈利15亿美元。
随后,董事会成员Lip-Bu Tan在8月底突然辞职,这令许多人感到震惊,因为他们曾认为他可能会在英特尔业务拆分后成为其中一个部门的领导者。
就在本周早些时候,英特尔宣布将进一步分离其芯片制造和设计业务,暂停在德国和波兰的工厂项目两年,并搁置在马来西亚的制造项目,直到需求回升,同时采取了一系列其他措施。
这些举措,包括与亚马逊的云计算部门达成的一项数十亿美元的协议,即在英特尔工厂制造芯片,都是在9月初董事会会议讨论战略之后做出的。
今年早些时候,英特尔开始单独报告其制造业务的财务结果,华尔街的许多人认为这可能是公司分拆的前奏。
一些分析师认为,英特尔应该拆分为两部分,反映出行业向专注于芯片设计或芯片制造的趋势,然而,Bernstein Research的分析师Stacy Rasgon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表示,立即拆分可能并不可行。自从Gelsinger三年前开放工厂给外部芯片设计者以来,英特尔的制造部门一直在亏损,且除了自身外,尚未能在客户中取得强劲的市场吸引力。
Gelsinger一直在加大对公司工厂业务的投入,近年来计划在美国、欧洲和以色列建造新工厂,预计支出数千亿美元。
考虑到英特尔的市值,成功收购整个公司将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科技行业并购交易,超过微软以690亿美元收购Activision Blizzard的交易。
企业网D1net(www.d1net.com):
国内主流的to B IT门户,旗下运营国内最大的甲方CIO专家库和智力输出及社交平台-信众智(www.cioall.com)。旗下运营19个IT行业公众号(微信搜索D1net即可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为企业网D1Net编译,转载需在文章开头注明出处为:企业网D1Net,如果不注明出处,企业网D1Net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