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Google一名高管在社交网上展示了一款基于IBM芯片的服务器主板。而这高管的一阵感叹却引发了业界对英特尔的广泛猜测。原因很简单,Google是英特尔第五大服务器芯片客户。在PC市场不景气、服务器芯片利润可观情况下,一旦Google转投IBM,对英特尔来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何况不仅Google,近日亚马逊、Facebook等互巨头也传出要转向ARM技术服务器。
“巨头们很清楚,如果没有其他选择,他们与英特尔的议价空间将变得越来越狭窄。”一位分析人士称。
英特尔雄踞PC与服务器芯片市场霸主之位多时,但是一些合作伙伴已经开始对这位霸主产生警惕。然而,英特尔最主要的麻烦还不是这些巨头们的谨慎,毕竟毫无疑问,英特尔在技术上遥遥领先于对手。
其实,英特尔真正威胁在于智能移动终端崛起,导致PC市场不振。今年初,英特尔决定关闭位于亚利桑那州的晶圆厂Fab 42。这座工厂在两年前初建时由于奥巴马命名而名噪一时,且原计划在去年底开始生产英特尔最先进的芯片,现在却成了一个尴尬。
今年4月,英特尔公布2014财年第一季度财报。其显示,英特尔第一季度营收127.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25.8亿美元增长1%;净利润为19.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0.5亿美元下滑5%。
利润下滑正迫使英特尔寻找新的增长点。而现在这家世界最大的芯片企业正借其庞大的现金流,豪赌智能移动终端业务。虽然英特尔曾经在PC与服务器领域击败过摩托罗拉、IBM、DEC、SUN等强大的对手,但是在移动领域它要面对的敌人—高通、联发科、博通等一样不容忽视。
霸主依旧
英特尔一直是PC 芯片霸主,曾一举击败IBM等劲敌,只留下一个AMD作规避反垄断法对手。但在近两年,由于CPU性能大幅提升乃至某种程度上的“过剩”,且iPad等智能终端崛起,导致PC市场不景气。而工厂关闭、利润下滑似乎暗示了,英特尔已不得不重新思考怎样面对挑战。
不过,即使英特尔不改变,前景也没有像一些分析师认为的那样糟糕。据IDC统计,2013年计算机产业惨淡度创历年之最,PC出货量衰退值高达10.1%。不过,2014年跌幅缩减至3.8%,2015年将出现转折,会呈现0.1%正成长,到2017年升至0.4%,尽管去年是最差一年,但最坏时刻已过去。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财报显示,英特尔的个人电脑业务营收较去年同期只下滑1%。
“芯片制造方面,英特尔起码领先2年以上,现在其他厂家还停留在20nm试产的时候,英特尔已经将制程推进到了14nm甚至10nm。更高的制程意味可以容纳更多的晶体管,更高的性能与更低的功耗。”一位半导体业内人士称,“事实上,从这点上来看,只要人们还需要PC,英特尔依然会保持霸主地位。”
其实,英特尔的这种霸主地位不仅在PC上。研究机构Mercury Research指出,英特尔在服务器硬件上具有绝对领导地位,其服务器芯片的市场份额已经高达97%。而前两年,AMD还有2成左右份额,但现在由于AMD处理器研发进程缓慢,这些份额基本已转到英特尔手上。昂贵的服务器芯片是一块利润丰厚的肥肉,而且帮助英特尔缓解了PC市场不景气的冲击。比如,虽然第一季度英特尔利润同比下滑5%,但包括服务器芯片在内的业务部门的营业利润增长15%,占利润的一半以上。
与此同时,Mercury Research称,受市场竞争和制造技术进步的影响,大多数类型芯片的价格都在逐步下跌。但第一季度英特尔服务器芯片平均售价由2007年第一季度的429美元上涨至629美元,涨幅为47%。相比之下,同期内英特尔笔记本芯片平均售价下跌33%至88美元。不过,英特尔日前已经否认了上浮服务器芯片价格。英特尔发言人曾表示,服务器芯片平均售价上涨表明客户喜欢高端型号产品。
同时,有PC厂家指出,由于单芯片效能比更高,高端至强芯片更受客户青睐,但客户仍希望有更多的服务器技术可以选择。在这背景下,越来越多互联网巨头开始尝试使用英特尔之外的服务器技术。日前,负责为Google构建服务器系统的戈登 麦基恩,在Google+上盛赞一款采用IBM 而非英特尔芯片的服务器主板。
鉴于戈登在Google的地位,这事件也被业内解读为Google可能转向基于IBM芯片的服务器系统。而Google从创立之初到现在,服务器都是基于英特尔芯片,目前,Google已是英特尔全球第五大服务器芯片客户。在这事件中,戈登表示,“暴增需求促使我们这么做。谷歌增长十分巨大。”
除Google外,Facebook、亚马逊等也传出有计划采用ARM服务器芯片消息。比如,在LinkedIn的招聘信息显示,亚马逊Web服务部门最近招聘了有ARM芯片经验的设计工程师。
ARM与英特尔的芯片相比,特点是功耗低。这对具有多个大型数据中心的互联网巨头来说相当具有吸引力。目前,英特尔老对手AMD已发布新一代芯片计划,其就融合了ARM技术,以此争夺服务器市场。“在大规模数据中心里面,数万个处理器在运行。同等性能下,ARM服务器在能耗上不一定比英特尔的更有优势,但巨头们很清楚,如果没其他选择,他们与英特尔的议价空间将变得越来越狭窄。”上述分析人士称。
豪赌移动
尽管PC与服务器市场霸主地位依旧,但移动领域英特尔却一直在寻求话语权。不过,经过几年的努力,英特尔依然没有站稳脚跟,迄今为止,移动市场仍是ARM的天下。而且这个市场的利润压力,也成了英特尔的一个重担。
季报显示,英特尔移动通信集团第一季度净营收为1.56亿美元,去年同期为4.04亿美元;运营亏损高达9.29亿美元,而去年同期运营亏损为7.03亿美元。另外,2013年,英特尔移动通信部门亏损达到了31.5亿美元。不过,英特尔似乎没有放弃移动市场的打算,而且做出了在外界看来是孤注一掷的行动。
近两年,在与高通、联发科等智能手机芯片厂家短兵相接失利后,英特尔转向了移动领域另一大战场—平板电脑,并且放下身段直接与深圳的中小品牌厂家合作,同时强化与零件厂商、方案设计商、ODM/OEM等供应链各成员间的关系。为此,英特尔甚至将其最为重要的技术峰会(IDF)从北京搬到了深圳。IDF上,英特尔全球CEO科再奇表示,英特尔曾经错失了平板电脑的机会,而现在要重新夺回这个市场。而且2013年英特尔的平板电脑出货量要达4000万台,即3倍于去年。
英特尔移动通讯中国区业务高级总监郝德琪曾表示,今年英特尔目标是在中国大陆拥有20个以上的ODM伙伴、60种以上产品设计,并向全球超过80个国家出货。同时她强调,英特尔在PC市场已建立品牌信任感,而这份优势将延伸至移动市场,再加上完善技术支持,客户将更易打造性价比高产品。
但英特尔在移动市场的亏损依然是投资者一块心病。且有分析师指出,亏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英特尔给予终端厂家过高补贴造成的。
日前,有媒体曾报道,英特尔对深圳平板厂家支持可谓空前,比如,英特尔对每颗Atom平板芯片给予高达30美元的补贴,并根据出货量大小,在方案商和终端品牌厂商之间分配。报道中引述了一位代理商的话,“低端的Z2520,整套主板以前为19.9美元,现在免费供应给厂家,高端的Z3735,单价22美元,但经补贴后基本等于免费。”
不过,疯狂的补贴却引起了分析师们的质疑,巴克莱分析师在一季报的问答会上向科再奇提问,“英特尔的定价压力似乎很大,必须给予补贴。你们是否在寻求某些特定的转折点,让这些业务实现盈利?”但科再奇回应,英特尔是不会进入一个他们相信会一直亏损的市场的。“我们是有在这一业务领域实现盈利的路线图的。”他表示,这些转折点会是各种新型芯片的不断推出,这一工作在当前季度已经开始,会一直延续到2015年下半年,乃至2016年。“长期角度,这些就是我们将走向盈利的里程碑。”
此外,日前有传言称,英特尔将参股国内芯片企业瑞芯微,初步估值20亿美元。上述分析人士认为,“目前瑞芯微出货量达到了4000万,与另一家国内芯片厂家全志,几乎占据Android平板市场的大半壁江山,且瑞芯微拥有更多的中高端份额,如果收购成行,将可能对ARM阵营造成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