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聘用高通高管加强移动芯片业务;新iPhone六大猜想

责任编辑:editor004

2014-08-30 22:33:07

摘自:元器件交易网

更多消息微信关注“jiweinet”,发送”今日焦点“更多手机资讯关注手机中国联盟微信平台:zengshouji  1.英特尔聘用高通高管加强移动芯片业务;分析师预计,蓝宝石屏幕的制造成本约为16美元,远远超过当前康宁当前为iPhone显示屏提供的大猩猩玻璃的约3美元

1.英特尔聘用高通高管加强移动芯片业务;2.新一代iPhone六大猜想:更大、更贵、更抗摔;3.手机预装软件市场规模超过30亿元;4.运营商补贴政策大变:手机厂商迎来大洗牌;5.IDC:联想超越华硕跃居平板电脑第三名;6.4K TV超威!Q2单季出货量超越2013全年总和;7.IDC下调今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预期

更多消息微信关注“jiweinet”,发送”今日焦点“更多手机资讯关注手机中国联盟微信平台:zengshouji

1.英特尔聘用高通高管加强移动芯片业务;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8月30日早间消息,英特尔(34.92, 0.27, 0.78%)已聘用其竞争对手高通(76.1, 0.18, 0.24%)的高管Amir Faintuch,以便加强其移动及互联设备业务。

对英特尔来说,从主要竞争对手聘用高管是很罕见的,这家芯片巨头以其“与世隔绝”的文化而闻名于硅谷。业界人士指出,英特尔聘用Faintuch之举反映了该公司改善其移动芯片业务的迫切愿望。

Faintuch此前担任高通创锐讯(Qualcomm Atheros)总裁,负责管理高通旗下的网络和互联业务。英特尔发言人查克·穆罗伊(Chuck Mulloy)周五称,他在加盟英特尔以后将出任平台工程集团高级副总裁兼联席总经理。Faintuch将成为英特尔的10余名顶级高管之一,与约什·沃尔登(Josh Walden)联合管理平台工程集团。

穆罗伊表示,除了拥有优秀的网络技术能力以外,Faintuch还将为英特尔带来设计“片上系统”的丰富经验。英特尔在开发笔记本和台式机芯片方面处于优势地位,但在广泛用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片上系统设计方面则经验较少。穆罗伊称:“我们想要提高片上系统的成功率,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良好的进展,但还有更多工作要做。Amir拥有广泛的管理经验,他的工作经历也很吸引人。”

高通发言人则仅证实Faintuch将会离职,除此以外并未发表其他言论。

自2013年出任英特尔CEO以来,布莱恩·科兹安尼克(Brian Krzanich)已对该公司进行了多项改革,目的是对PC销售量的下降作出反应,包括面向愿意付费的其他芯片厂商开放其尖端工厂等。今年5月,英特尔与中国片上系统专业厂商瑞芯微电子达成协议,为基于谷歌(571.6, 2.40, 0.42%)Android操作系统的低价平板电脑生产芯片。

英特尔面临着PC销售量下降以及在移动芯片方面进展缓慢的不利局势,而与此同时高通的智能手机芯片则占据了行业领导地位,近年来一直都被众多工程师视为理想的工作场所。2012年,在英特尔供职长达25年的资深高管阿南德·钱德拉塞卡尔(Anand Chandrasekher)转投高通,出任其首席营销官。(唐风)

2.新一代iPhone六大猜想:更大、更贵、更抗摔;

腾讯科技 臧金明 8月30日综合报道

腾讯科技 臧金明 8月30日综合报道

苹果已确定将在9月9日举行新品发布会,虽然媒体邀请函上没有披露多少信息,但根据以往惯例,每一代的iPhone多是选择在秋季发布,这一次应该也不会例外。

我们仍不确定苹果会为新一代iPhone取一个什么样的名字,但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都喜欢将这代手机命名为iPhone 6。与对名字的共识不同,各家媒体对新款iPhone的新特性却都有着不一样的看法与猜测。

更大的屏幕?

来自苹果代工厂商的消息显示,苹果已要求代工厂商在年底前制造出7000万部至8000万部大屏幕智能手机。据悉,苹果将向市场推出4.7英寸和5.5英寸两种尺寸的大屏幕智能手机,以吸引三星电子和其它智能手机制造商当前同类产品的消费者。已推向市场的iPhone 5s和iPhone 5c屏幕尺寸为4英寸。

自从2012年第二季度后,iPhone销量的增长速度出现了很大滑坡,虽然后续几个季度有升有降,但始终没有达到曾经的高点。与iPhone增速下滑形成鲜明对比,大屏手机展现出来旺盛的生命力。市场调研公司iSuppli的数据显示, 2012年大屏智能手机的出货量为2560万台, 2016年将达到1亿4600万台,增长率达到了470%。

虽然一直固守着小屏幕iPhone生产线,其实苹果也曾尝到过增加手机屏幕尺寸的甜头。2012年9月,iPhone 5增加了尺寸,由过去的3.5寸增加到了4.0寸。在当年的第三、四季度,iPhone销量增速缩小了与全行业的差距,甚至一度反超。

市场调研公司Canalys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5英寸以上的智能手机已占据34%的市场份额,出货量增幅达369%,远高于智能手机市场整体增长速度,这说明消费者对大屏手机有很强的购买需求。

更贵还是更便宜?

去年9月11日,苹果发布了iPhone 5s,9月13日(周五)开始接受预订,9月20日(周五)开始发售。若苹果今年继续延续这一规律,则9月12日(周五)起可预订新款iPhone,正式发售时间会在9月19日(周五)。

价格方面,去年16GB版的iPhone 5s发售价格为5288元,据腾讯数码的预测, 16GB的国行iPhone 6售价或为5998元,高出的价格体现在了更大的屏幕、更高的性能上。

iPhone 5s屏幕尺寸为4英寸,iPhone 6屏幕尺寸则会达到5.5英寸,而且屏幕还可能会采用成本更高的蓝宝石玻璃屏,此外,还会带来许多硬件的升级,这些都会增加成本。

更抗摔的屏幕?

苹果与蓝宝石玻璃制造伙伴GT Advanced Technologies(以下简称“GT”)合作建设的蓝宝石材料工厂已于8月投入生产,面向大屏幕iPhone和智能手表的蓝宝石显示屏已开始量产。

苹果和GT当前制造的是人造蓝宝石材料,用以替代当前地球上最坚硬的材料之一—蓝宝石。与玻璃相比,蓝宝石不容易被划伤或出现破损,而且蓝宝石耐高温、不易为化学产品腐蚀。

苹果早已使用人造蓝宝石玻璃来保护iPhone的摄像头和指纹识别器。不过在iPhone中大规模的似乎用人造蓝宝石玻璃,能够解决iPhone遇到的一个头痛问题:显示屏的破损。美国电子产品质保公司SquareTrade提供的数据显示,11%的iPhone用户均遇到过屏幕破损的问题。

分析师预计,蓝宝石屏幕的制造成本约为16美元,远远超过当前康宁当前为iPhone显示屏提供的大猩猩玻璃的约3美元。

消息人士透露,人造蓝宝石玻璃可能产能不足,苹果将只在更昂贵的型号中采用蓝宝石显示屏。配件成本的增加,这也是苹果新款iPhone的售价将会更高的原因。

如果蓝宝石玻璃能够让iPhone显示屏的破损减少,苹果可能会节约维修成本。

续航更持久

苹果每一次推出新款iPhone,都会交代下对续航功能的提升,这一代也不会例外。而且,手机续航问题也是消费者普遍关注的。

美国优惠券网站WalletHero在今年上半年进行了一次消费者调查。结果显示,在受访的1500位美国消费者中,97%的人表示如果新款iPhone的电池续航能力有提高的话,他们购买的可能性将增加。

电池续航能力的提升是受访者对新款iPhone的最大期望,其次消费者希望新iPhone能够有更大的显示屏,大约有85%的受访者表示,大屏的iPhone能提升其购买意愿。

人们对于新一代iPhone电池续航能力的关心,超过了对屏幕大小、摄像头以及产品价格的考量。

增加防水功能?

苹果的劲敌三星,早已在手机产品中引入了防水功能,多次在广告中强调该功能,并以此与苹果iPhone作对比。其实,苹果也一直在做着这方面的努力。

今年曝光的一个苹果专利申请文件显示,苹果未来的iPhone手机,有可能取消扬声器,做到机身全密封,大幅提高防水性。

苹果这一专利,涉及到十分专业的音频电磁技术。据称,未来苹果可以利用特殊电磁性能的封闭面板,来对外制造声波。而传统的音频技术下,扬声器必须和空气接触,产生声波震动,人耳才能听到。

根据苹果的技术,未来基于声波栅格的扬声器,可以被取消。智能手机和其他设备,可以做到完全的密闭化,这不仅可以提高防水性能,也可以给苹果设计师在设计未来的iPhone时,提供更自由的发挥空间。

但美国关注苹果公司专利情况的“Patently”网站7月份报道称,这一专利是在2012年四季度提交的,美国专利商标局尚未正式授予。

强大的手机支付功能

来自多家媒体的消息均显示,iPhone6将会配置NFC(近场通讯)芯片,苹果也将推出基于NFC的手机钱包工具。苹果也将跟随谷歌(微博),进军NFC手机支付领域。

苹果在手机支付上,已经酝酿了很长时间。在过去多年里,苹果注册了多个有关手机支付的专利,另外苹果还曾经和移动支付公司、维萨卡等信用卡公司进行接触。

苹果推出手机钱包,可谓水到渠成。目前,iTunes数字内容商城在全世界的用户超过八亿人,这些用户均已经在账号中捆绑了信用卡,他们均可以移植成为苹果手机钱包的客户。另外iPhone和iPad在全世界的流行,可以让苹果手机钱包快速推向市场。

以上对苹果新一代iPhone新功能的猜测,需要等到9月9日苹果发布会的验证,届时腾讯科技将对此次发布会进行图文、视频直播,欢迎关注腾讯网及腾讯新闻手机客户端。

3.手机预装软件市场规模超过30亿元;

本报讯

(记者刘冉冉、李妍 实习生黄堃媛 通讯员 粤消宣)广东省消委会昨日首次发布手机预置应用软件调查结果:2013年我国智能手机销量已经超过3亿台,其中仅安卓市场就有接近30万的应用软件,全国预置软件市场的规模已经超过30亿元,但调查显示98.6%用户对手机预置应用软件“say no”。

电信研究机构专业人士透露,预置应用软件中有一部分软件非法收集用户使用习惯,甚至窃取并上传用户的联系人信息、通话记录信息等涉及个人私隐的资料,最终导致用户隐私泄露。

预置软件市场规模超过30亿元

省消委会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智能手机销量已经超过3亿台,普及率超过七成,而手机软件目前仅安卓市场就有接近30万的应用软件。在竞争日趋激烈的软件市场,越来越多软件商为了推广应用软件,会向手机厂商、运营商和各级代理商等支付一定费用,为智能手机预置相关应用软件。据有关统计,目前国内预置软件市场的规模已经超过30亿元。

为智能手机预置软件本该是为手机用户提供便利的服务,但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手机生产、销售和服务链上的部分商家盲目追逐经济利益,乘机在智能手机中植入大量软件,其中不乏一些劣质软件和恶意软件。省消委会调查发现,这些软件耗电、偷跑流量、恶意吸费、盗取个人信息,以及占用手机大量内存,且无法通过正常途径卸载,给手机用户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安全隐患,也影响了软件市场的经营秩序。

据了解,其实早在去年4月,国家工信部就发布《关于加强移动智能终端管理的通知》,要求从同年11月起手机生产商不得预置五大类恶意软件。省消委会称,手机软件预置后不能正常卸载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不仅会极大地限制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使消费者无法按照个人偏好自由选择应用软件,还会大量占用手机内存空间。

相关专业人士也表示,预置应用软件中有一部分软件非法调用手机操作系统的敏感接口(API),例如调用用户的位置信息,收集用户使用习惯,甚至窃取并上传用户的联系人信息、通话记录信息等涉及个人私隐的资料,这部分软件无法彻底卸载,对用户的使用安全构成威胁,也触犯了新《消法》和工信部《通知》关于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规定。广州日报

4.运营商补贴政策大变:手机厂商迎来大洗牌;

张昊

国产手机目前似乎都在做着同样的事情。联想今年修正了与京东(31.92, 0.48, 1.53%)的合作规模,从数十亿美元上调到了120亿美元。联想集团副总裁、MBG中国手机业务总经理张晖这几个月都在忙着十月马上启动的“互联网业务”,他不愿透露太多细节,但据说专门的电商品牌—黄金斗士上半年的两次试水非常成功,这让他们在运营商业务和公开市场业务之外,有了第三个业务部门—互联网业务。更不用提华为和中兴,他们各自上半年最火的产品也同样是新创立的品牌—荣耀和努比亚。

也许再不“挤”就晚了,“中华酷联”应该也是这么想的。近期通信业来自国家层面的两大利空改变了原有的一切:一是三大运营商从6月1日起被纳入营改增(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这使得它们必须在补贴方式上做出巨大的调整;与此同时,国资委出于对央企利润率的考虑,要求他们在三年内连续削减20%的营销费用。

中国移动的回应是,董事长奚国华在中期业绩会上公开手机补贴将从去年的340亿元削减至210亿元。而如果按照这个数字,刨去上半年已经支出的153亿元,下半年能使用的费用仅剩下57亿元!

运营商没钱了!“过去我们脑子里全是运营商,以后运营商的超低端定制机,我们是不打算玩了。”数天前,华为消费业务集团CEO余承东再一次向运营商“放炮”,他还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华为下半年机型总量减少80%,非运营商渠道占比将提升至80%。

“紧箍咒”

运营商也无可奈何,就在他们暂时性地停止原有的补贴政策之后,各项数据下滑得非常明显。“我们上个月到营业厅去促销,和以前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比如在北京地区,营业厅的销量落差大概有一半以上。”中国移动终端公司客户经理韩永旭称。

他们并没有太好的对策。实际上,若是要同时满足“营改增”和国资委减少营销费用的要求,这在短时间内几乎就是不可能完成的工程。

应对“营改增”的方法就是把“购话费送手机”转变成“购手机送话费”,因为如果手机作为赠品,运营商就无法对采购手机时所缴纳的增值税进行抵扣。

国资委的要求则更致命,中国移动只能“一刀切”,市场部副总经理陆文昌最近表示,在加强4G补贴的情况下,逐步取消2G和3G的手机补贴。但其实非4G的产品已经完全停掉了补贴,而4G产品也不是所有的都能进入补贴序列,只有支持五模的4G产品才能拿到“充话费送手机”这样的优惠政策。其余的三模产品只有“购手机送话费”,这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市场吸引力。

所以,在现有的补贴体系里,没有一家是受益者。中高端手机受到的冲击最大,中国联通(17.73, 0.55, 3.20%)集团客户部高级总监方刚称:“在很多公司里,话费是可以报销的,而买手机是要计入公司固定资产的,根本没办法报销,只能是按期算报废,这群人是高端手机很重要的消费群体。”如果真如业界传说的那样,对三星和苹果(102.5, 0.25, 0.24%)的补贴变为“购手机送话费”,那对两家公司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今年6月,原三星大中华区移动通信事业部总裁李镇仲被紧急调回韩国总部,新上任的王彤最近高密度地拜访运营商,正是为了希望拿到运营商特殊的补贴政策。苹果公司CEO库克也在最近表示,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将iPhone运营商渠道的销量从80%降低到50%。

而“中华酷联”比三星要危险得多,因为它们更加依仗于中低端产品,这些完全不在运营商的补贴范围之内。中国移动内部人士曾私下里向经济观察报记者称:“今年宁愿以亏损收尾,也要把所有的遗留问题解决掉,就是不再补贴超低端机器,以599元作为"容忍"的底限。”

所以,余承东才会炮轰运营商,而且并不是他一个人是这样,中兴高级副总裁曾学忠也曾提到要至少减少一半的运营商定制机型。

头疼的运营商

最近一段时间,运营商都在尝试着去激发手机厂商的积极性,但效果并不明显。

运营商只好在4G起势的重要关头,有些冒险地开启了自身的改革。一个重要的改变就是三大运营商都在搭建全国统一的销售系统。“现在只有系统里有的产品,才能卖。”方刚说。而以前是每个省份自己制定套餐,产品非常零碎,这使得运营商根本无法统计一分钟语音或者1KB的流量究竟是多少成本。

这将是运营商重新设定补贴政策的基础。在“充话费送手机”几乎不可能再被大面积使用的情况下,三大运营商内部如今都把APRU(用户每月贡献的业务收入)值当成是最重要的指标。因为但凡推行“买手机送话费”的补贴模式,最好的办法就是让用户多消费,运营商再把挣到的钱反哺给手机厂商,这会相对地让他们愿意投入资源。

但这非常困难,由于以前的销售体系并不是全国联网,运营商总部根本无法考核一些具体的业务细节,他们甚至只能模糊地去推测一些数据。时间长了,他们就不再关注像APRU这种需要长期观察的数据,而是只考核新增用户等浅显的指标。尤其是到了地方市场,对销售人员在APRU值上的考核几乎没有。

现在运营商刻意地提高了APRU的权重。中国移动以前对渠道的补贴政策是渠道商卖出多少产品,就可以直接拿到相应的酬金。但现在不同了,APRU值才是最重要的补贴标准,用户若是每月的消费不足,渠道商就可能没有补贴了。

这让一些分公司很“难受”,“现在就是整天地开会,分公司天天吵着要政策,可是总公司的压力很大,这个事情要考虑的问题太多了。”上述中国移动内部人士称,他们显然还不太习惯于去更精细化地使用手里的补贴款项。

通信行业专家项立刚跟很多运营商地方分公司的销售人员沟通过这方面的问题。他们还找不到特别好的办法,但一些规则的确改变了。手上的费用不多,所以相比于补贴一部iPhone,运营商更倾向于去补贴五部千元智能手机,一是有用户数,二是流量收入更多了。

运营商的心态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比如在外部资源的问题上,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61.51, 1.77, 2.96%)两家就表现得非常积极。这也算是个无奈之举,因为相比于中国移动,两家的任务更重。中国移动的补贴只占到净利润的21.6%,中国联通去年的净利润为104.1亿元,终端补贴就用去了78亿元;中国电信,净利润为175亿元,终端补贴则高达228亿元。

跟以往不同的是,现在很多时候,都是中国电信、手机厂商和京东三家共同首发一款产品。就在今年的“天翼手机订货会”上,中国电信请来了市面上所有主流的渠道商,极力促成他们跟手机厂商的直接采购。于是,在6200万部的采购规模里,90%都来自于社会化采购,而非中国电信的直接采购。“这给运营商省了不少钱,有渠道报销,他们两方各出一部分钱就可以了。”有参会的经销商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

中国联通也尝试着跟联想推进所谓的“渠道双向进入策略”,联想的上万家门店都接入了中国联通的销售系统,从某种角度上讲,联想庞大的渠道成了运营商的“第二门店”。

到开放市场去

但这些对于“中华酷联”来说,都是“空头支票”,因为这四家都已经达到了千万级别的季度出货量。在运营商不能短期地解决补贴问题的情况下,他们只有大力发展公开市场渠道。“2012年起,我们就预期运营商的补贴会降低,而我们要保持市场份额,只能往公开渠道里钻。”酷派副总裁曹井升说。

张晖在今年3月一接手联想中国区的手机业务,就非常坚决地“淡化”运营商业务,把运营商渠道减少到50%成了很重要的业务目标。于是,联想在上半年把很多重磅产品的首发权都放在了苏宁、迪信通等重要客户卖场上,而且还乐于租用卖场里最好的位置,所以渠道商也反哺了很多资源,销量增加明显。

根据赛诺监测的数据表明,2014年1月以来,运营商渠道的份额就一直低于 50%,4月为 47%,5月为49%。而与此相反的是电商的占比节节攀升,今年1月已经达到了15%,到了年底有望达到18%以上。

手机厂商态度的转变非常明显,他们不想再为利润微薄的合约机耗费太多的资源,而且正是因为前几年缺乏在公开市场上的探索,使得“中华酷联”虽然市场份额巨大,但却极度缺乏像小米这样的明星产品。

张晖说联想下半年的产品会更具时尚感和个性化,“之前大部分的机器长得都差不多,因为你必须得满足运营商的要求。”“运营商每个分公司的套餐定价都不同,所以手机厂商就要做出好多产品,这非常耗费精力。现在没有补贴,这生意完全做不了,"中华酷联"改走精品化路线也是必然的。”上述中国移动内部人士称。

四家公司策略出奇的一致,这也意味着他们原来在低端产品上的争夺会平移到中高端市场上。根据经济观察报记者从中国电信拿到的数据来看,400-700元出货量前五名的厂商拥有的市场份额仅为 35%,700-1000元约为55%,1000-2000元约为45%,而在2000元以上,集中度则高达80%。

很有可能半年之后,这一系列数字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联想和华为在三季度主打的4G产品都定价在2000元以上,最近一段时间,他们都在琢磨如何去运营一款产品。而此前的生意要简单得多,有运营商固定的订单,他们甚至不需要去思考用户的感受。

“在运营商终端补贴逐年递减,乃至可能消失的情况下,手机厂商都意识到单纯依靠模仿和低价很难活下去,产品研发和生产必须围绕最终客户的需求,终端创新的空间会被再度打开。”中国移动业务支撑系统部副经理宁宇称。“目前看来,运营商很难在短期内做出应对,那么京东、苏宁就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当然,更关键的是,中国的手机行业会迎来一次大洗牌,那些原来依赖运营商的"中华酷联"会不会被小米、OPPO这些公司吃掉份额。”不少受访人都表达了类似的观点。现实情况也的确有这样的迹象,根据易观提供的数据,小米上个季度的市场份额从5.8%迅猛蹿升到了12.4%,OPPO也从3.5%上升到了4.2%。“去运营商化”似乎被定性了,更直接的是,一些咨询机构已经调整了它们对国内手机市场的预期,“未来运营商渠道市场份额会持续降低,最终保持在30%-40%之间。”赛诺称。经济观察报

5.IDC:联想超越华硕跃居平板电脑第三名;

英特尔聘用高通高管加强移动芯片业务;新iPhone六大猜想

根据IDC 2014年第2季全球平板电脑追踪季报显示,虽然今年第2季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比起第1季衰退了1.5%,不过与2013年第2季相比,则成长了11%,反映过去1年长期成长力道强。

IDC平板电脑研究总监Jean Philippe Bouchard表示,平板电脑整体市场仍受大萤幕智慧型手机影响,而企业采用平板电脑的速度也逐渐趋缓,不过,尽管如此,IDC仍然认为,平板电脑在2014年下半年还是有强大的商用需求。

以品牌来看,苹果在2014年第2季的iPad出货量虽然下滑至1,330万台,但仍然稳坐平板电脑市场龙头宝座,市场占有率达26.9%。在度过第1季激烈的竞争后,三星在第2季努力维持第2名的成绩,不过,三星平板的市占率从上一季的22.3%下滑至17.2%,出货量850万台。

报告中值得注意的是,联想平板市占率在今年第2季的排名攀升至第3名,以市占率4.9%超越华硕的4.6%市占率。

除了前5名的厂商外,其他厂牌的比重愈来愈高,也逐渐侵蚀平板电脑的市场,从2013年第2季,其他厂商合计的市占率达37%,到2014年第2季已经成长至44.4%。IDC全球平板电脑追踪季报研究分析师Jitesh Ubrani表示,苹果和三星仍维持平板电脑市场的顶端。现在全球许多小型厂商逐渐成长,市场进入新阶段。ithome

6.4K TV超威!Q2单季出货量超越2013全年总和;

友达(2409)、群创(3481)总座不约而同喊出面板缺货应非喊假的,市调机构NPD DisplaySearch 28日发表最新报告指出,4K超高解析度(UHD)电视今年第二季单季出货量已超越去年全年总和,由此可推知面板市况热络程度。

NPD统计数据显示,第二季全球UHD TV出货量来到210万台,远远高过2013年全年160万台的出货纪录,细究原因是,电视制造商原来有志一同,均将4K高画质列为当季上市新机种必备规格。

另外,4K电视由大陆市场独霸一方的状况也出现变化,大陆去年包下近8成的出货量,今年第二季则缩小至6成左右,这意味着其它市场对UHD TV的需求已开始慢慢提升,尤其是西欧市场进步的幅度最为明显。

尽管如此,NPD欧洲部研究主管Paul Gray认为,市场必须提供更多高画质数位内容,才能进一步增加UHD TV的市场渗透率。

全球4K TV出货分布图

资料来源:NPD DisplaySearch 精实新闻

资料来源:NPD DisplaySearch 精实新闻

7.IDC下调今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预期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8月30日凌晨消息,市场研究机构IDC周五下调了今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预期,原因是预计北美和西欧市场的出货量增长将陷入停滞。

IDC表示,目前预计今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将增长6.5%,至2.331亿台;此前的预期为增长12.1%,至2.454亿台。在去年增长25%之后,北美和西欧市场今年的出货量预计将出现零增长。

IDC表示,平板电脑出货量的增长将主要来自在发展中市场出售的屏幕小于8英寸的设备,预计此类设备的价格将平均下跌10%。北美和西欧以外市场的出货量预计将增长12%,较2013年的88%大幅减速。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