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也不是中兴通讯第一次遭遇美国禁令。2016 年 3 月 8 日,美国商务部就指控中兴通讯涉嫌违反美国对伊朗的出口管制政策,对中兴实行禁运,并被美方列入“特别审查名单”。中兴通讯认罚,根据双方签署的协议交付罚金,同时内控整改,解雇了多位公司高层。各界的判断来看,美国政府“禁令”的原因远非“违反对伊朗贸易协议”这么简单,中美在科技领域的争端似乎已经浮出水面。那么,下一步可是AI领域的“高墙壁垒”?
被过度依赖的国外AI开源,是很傻很天真的谎言
根据媒体的消息传闻,在面临供应商和芯片等技术供应“断供”后,似乎美国政府还有意要求 Google 公司禁止中兴使用 Android 手机操作系统,恐慌瞬间蔓延到各大手机厂商。“禁售7年”正是2025年,美国的用意昭然若揭。如《纽约时报》此前指出,“美国的真正考量是要遏制中国制造业升级,拖慢‘中国制造2025’这一强国战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可以预见中美在科技领域的争端“烧”至AI,迟早难免。但试想, caffe、Python还有 TensorFlow 等AI基础技术在某一天突然“被闭源”,将是如何局面?
2017年末,国务院已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人工智能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AI开发者不能每开发一个模型就从最底层重新来过,所以,作为“开发框架”的开源开发平台在AI技术布局中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谷歌TensorFlow的AI开源平台一骑绝尘。TensorFlow正用尽各种“排他”方式将开发者引导至自己的开发平台上,并坚决不兼容其他开发框架。作为一款开源人工智能开发工具,它可能是目前使用范围最广的AI框架。据悉,Ebay、Airbnb、Twitter、Uber等国际企业都在使用TensorFlow进行AI模型训练和开发,在中国,小米、中兴、京东等公司也在使用TensorFlow的开源框架。如果美政府复制“中兴之危”,如果TensorFlow开始封禁中国企业,一首“凉凉”很有可能将就此送给这些中国企业,“正中美国下怀地”拖慢“AI中国制造”好几年。
被过度信任的国外AI开源,是很悬很不安的危险
据媒体报道,去年12月TensorFlow首个安全风险被开发者发现。利用该风险,攻击者可以生成TensorFlow的恶意模型文件,对AI用户进行攻击,并对使用者自身的AI应用进行窃取或篡改、破坏。Google官方已经确认了该漏洞,并表示TensorFlow官网将在网站创建安全公告页面,及时披露和修复安全漏洞。而今年年初,国内多家媒体又纷纷报道了TensorFlow被滥用制造色情视频的新闻。
TensorFlow由于自身机制,一旦漏洞被攻击,其在PC端和移动端的最新版本均会受到影响。当AI模型被窃取篡改,必将造成AI失控,其后果难以想象。参照目前局面,未来很有可能还有更多更重要的中国AI项目在TensorFlow等平台上进行训练部署,当这些东西暴露在黑客攻击的面前,甚至控制权掌握在别国手中,其带来的风险无法估量。
去年7月,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贝尔弗科学与国际事务中心曾发布《人工智能与国家安全》报告,分析人工智能(AI)对美国家安全的巨大影响,为美政府AI政策提供建议。AI的每一种技术都能为国家安全机构的战略、组织、优先事项和资源分配带来重大变革,由此可见,AI安全与自主性,对于国家战略层面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被过度使用的国外AI开源,是很大很不对的误区
我国对人工智能的安全问题需持谨慎态度。《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中曾指出,人工智能发展的不确定性带来新挑战。在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挑战,最大限度降低风险,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地发展。
观中国国内,随着国内团队研发能力不断提升和国内大规模应用的磨练,在基础软件方面,国内如巨杉、青云、阿里 OceanBase 等在技术上达到了领先,并在企业级市场取得了成功。AI框架方面,百度从2013年开始研发自己的深度学习框架PaddlePaddle,2016年正式将其进行开源,成为继谷歌、Facebook、IBM之后,全球第四家、中国第一家开源深度学习开发框架的AI科技公司。
此外,值得期待的是,PaddlePaddle深度学习平台,目前已经开始与各大高校积极拓展合作项目,从课程设置到学科建设,从课堂教学到科研应用,PaddlePaddle将与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进行更加深度的融合,确保为中国未来AI科技发展之路不断输送人才。
“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过份依赖国外供应商,是经济全球化创造的机遇和威胁,独立自主的技术发展之路,是未来企业都应该审慎的重点。中国经济发展的下半场,AI基础核心技术不可不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