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调研 | 低价竞争、跑马圈地,撕开国产数据库皇帝的新衣

责任编辑:shjiaz

作者:朱丽江

2022-03-29 15:49:10

摘自:计算机文艺复兴

在政策和庞大国内市场的培育下,未来十年有望成长出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优秀国产数据库厂商。

前言:2021年6月9号,中国邮储银行Oracle数据库标准服务单一来源采购正式落地,公告称“因我行多个核心生产系统使用Oracle数据库进行数据存储和处理,无法替换,须向甲骨文公司进行采购,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及相关业务正常开展”,邮储银行继续向Oracle采购四年期数据库原厂标准服务,合同金额1.45亿元;在此之前的5月11日成都市政务云平台也宣布继续采购三年期微软SQL server数据库场地授权服务。两则公告引发了市场的关注,为高歌猛进的国产化浇上了一盆冷水,我们也因此做了一些相关的产业调研,试图去从市场一线了解数据库国产化进展的真实面貌。

数据库的需求与业务系统数据量及应用场景密切相关。如果业务系统管理的数据量很大,一个系统就得跑多个数据库,数据量比较小,可能一个数据库就够用;不同业务系统需要的数据库也不一样,有的业务系统需要大规模并发高并发的MPP数据库,有的需要分布式的,有的是关系型数据库,有的是列存储数据库,功能各有特色,要看客户的业务场景具体需要哪一类数据库。

一般来说,OA系统需要一主一备两套数据库就够用了;业务系统方面,比如卫星应用这个场景,一颗卫星就需要一主一备两套数据库,咱们国家仅自然资源部的卫星应用中心就有三十多颗卫星,对应六十多套数据库,另外在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还有很多业务系统,如土地确权、三调、二调、自然资源普查等等,每一个系统一上线至少也得对应一主一备两套数据库。

行业客户出于安全性考虑多采用每个业务系统一主一备的方案。比如金融行业的客户不会说把多个业务系统放到一个数据库里,基本上就是一个数据量放一套业务系统,哪怕知道这个数据库只放一个业务系统有点富裕,也不会说把别的业务系统也接过来,而且还多用一主一备的方式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单个数据库对应单个业务系统的好处是出了问题好去找故障点、好去解决,对于信息管理员来说,做定期排查、出定期巡检报告也很方便,所以客户只要资金不是特别紧张,一般是会分开。

国内数据库的使用有Oracle和Postgresql(以下简称PG)两大热门路线。Oracle对国内在技术上是完全封锁的,Oracle的服务商拿不到什么东西,Oracle唯一一次是把他的Oracle10的版本拿出来向国内的四家厂商卖了,允许从他的代码基础上进行开发,但是卖给国内厂商的时候,Oracle自己的产品就升级了,所以国内厂商的产品升级速度肯定赶不上原厂,现在Oracle原厂的数据库已经出到14版本了,国内厂商还停留在10版本。

而PG在国内有两个开源社区,一个是国际的开源社区,另一个是华为的Open Gauss开源社区。华为高斯是在国际社区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很快华为又把它给开源了,对于以这个技术路线来成长的公司来说相当于有一堆人在推着这个生态走,每个社区有了新的应用都会直接公布出来,各个厂商可以互相参考,所以起步会比Oracle好很多。华为高斯开源以后把国内PG厂商的数据库能力都提高了一层,本来可能其他厂商需要三年的时间达到高斯的水平,现在开源后一两年的时间就达到了这个水平,高斯开源确实是对国内数据库行业做出了贡献。

信创目录中的五家数据库厂商,他四家公司人大金仓、神舟通用、瀚高、优炫都是走的PG路线(PG相较于MySQL更适合一些重量级的分析型业务以及交易性较强的业务,MySQL在某些互联网场景应用更广泛)。

海内外数据库在部分场景上的性能差距还比较大,难以做进核心业务系统。比如说在RAC(实时应用集群)这块,数据量大、并发量大、变化速度快,国内所有的数据库厂商做的都不如Oracle好,其他如果说兼容性、安全机制等方面国产数据库其实没什么问题,所以国产数据库应用在一些小的边缘业务系统上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核心业务系统上还是很难的。现在国家要求金融行业全替换,也是针对办公系统的数据库全替换,在业务系统层面更多的是在小业务系统上做做实验,现在去谈核心业务系统的数据库国产化还为时尚早。

国产数据库厂商要先争取拿到小业务系统的备份系统机会,不要急着喊“国产替代”。存在即合理,Oracle、IBM DB2现在能在金融等行业广泛使用,客户还要接着续购,一定是有原因的。但如果客户愿意在小业务系统上试用国产数据库,那国产数据库厂商可以从备选系统的国产化上先入手。也就是以前的业务系统和海外数据库继续作为主系统使用,在旁边用国产数据库搭一个备选系统来应用,两个系统同时跑看看有没有问题;如果跑一段时间没问题的话就把两个系统切换一下,用国产当主应用,海外当备应用继续跑;这样跑一段还没问题的话,再切回最初的样子,以后两个系统就一直跑下去了;未来一旦海外的主系统出现问题的时候,20s内会自动切换到国产备系统上运行。

做这样的工作并不是一刀切的“国产替代”,只是在海外产品旁边预备一个国产数据库,就足够让国产数据库成长起来。对于客户来说,一方面备选系统采购国产数据库满足了国家对国产化的考核要求,另一方面海外的产品还能维持不动继续使用,满足业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而且备系统用国产也比主备都用海外产品的开销更低,降低成本压力。

信创环境下国产数据库价格战激烈,厂商生存压力大。由于性能上确实和海外有较大差距,本身国产数据库厂商在信创投标时价格就会报低一点,Oracle的分析型数据库过去在央采里卖三四十万一套,而国产数据库在信创上报价就只报十几万一套,中标价折扣加上集成商一分到手也就五万块,客户采购数量一多再打个折就只能三四万块一套,后续还要去做三年的运维实施,成本压力很大。

国产数据库非良性的竞争下价格越来越低,最后每家公司当年挣的钱只能够支撑当年的运营,如果拿不到项目挣不了钱就难以继续运营,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保证当年有钱挣,不管项目是挣多还是挣少,只要有收入就干,有项目发标就去低价抢。这种过度的低价竞争下如果厂商单卖数据库一款产品目前很难实现盈利,也逼退了像华为这样的公司在信创数据库市场的发力,因为投入产出比达不到公司的预期。

另一方面就是跑马圈地现象严重。20年作为信创规模化采购的第一年,厂商都想先占坑抓住客户,所以就降价竞争,有些厂商甚至签的是五年的长期运维合同,这意味着未来五年都是一个低价运维的状态,但一个很核心的问题是后续的业务系统替换国产数据库厂商到底能不能搞定?如果搞定不了,那其实之后是不会有新的利润点出来的,现在占的坑也是白占。

国产信创数据库市场正处于发展早期。根据我们的产业调研,2020年党政信创电子公文系统的数据库市场几乎被人大金仓和达梦瓜分,我们估计二者合计约6个亿收入。目前信创数据库的市场机会在于党政信创电子公文系统的持续替换以及各大央企的OA办公系统的全替换,今年金融、能源、电信等重要行业在信创政策的驱动下已经开始在OA系统和小业务系统上进行国产信创数据库的测试。后续如果信创数据库的试用表现良好,国产数据库将在电子政务系统和重要行业的业务系统上迎来更大的市场发展机会。

过去有些行业客户直接使用开源数据库,之后可能转去采购商业发行版数据库,这也是国产数据库厂商的机遇。根据我们的产业调研,过去我国自然资源行业60%的地理信息系统公司都在使用PG开源数据库,他们自己养十几个人的IT团队去写、去维护自己的PG数据库,但随着国家监管政策的加强,继续使用自研的数据库是需要去进行一系列的测评并拿到相应的证书,客户进行数据库投入的成本会越来越大,而且随着技术的迭代,跟上开源进步的节奏难度也在加大,在第三方专业的数据库厂商发展壮大之后,客户会更愿意去采购商业发行版数据库,这样也能降低自己的成本,让自己更专注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研发,像超图软件、航天宏图这样的上市公司已经开始与第三方数据库厂商进行兼容性测试,对于走PG技术路线的数据库厂商来说可以无缝兼容,这块未来会成为一个重要的业务拓展场景。

小结:当前信创政策的启动为国产信创数据库带来了难得的市场机会,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去推动信创环境的适配工作,客户也给了国产数据库厂商去做到业务系统中的机会,都是希望国产数据库能够逐步发展壮大。但由于数据库技术壁垒高,且直接关系到客户业务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目前国产数据库性能相比海外还有较大差距,还很难做进核心业务系统中,这是产业发展的正常现象。

国产数据库厂商应该抓住政策机遇和客户的信任,多跑客户做案例落地试用,少去论坛空谈技术前景;从小系统的备份先做起,不要急于在核心系统上做一刀切的“替换”,在小系统上经过长时间的验证后再去考虑切入核心场景;加强产业自律与合作,避免过度的价格战对产业长期发展带来伤害,将战略重心放在产品性能和竞争力的提升上。数据库行业没有弯道超车,只有脚踏实地的发展,数据库的国产化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认为在政策和庞大国内市场的培育下,未来十年有望成长出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优秀国产数据库厂商。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