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触手可及 中船瓦锡兰的数字化实践路

责任编辑:hxy

2017-12-25 08:58:30

来源:企业网D1Net

原创

在朝智能制造进军的路上,中船瓦锡兰的也不甘落后。“我们的发展模式是从数字化、网络化,最终走向智能化。数字化是一个基础,就像造房子一样,相当于一个坚实的底座。网络化是一个手段,实现万物互联、互联互通。信息化和自动化也很关键,这些都为智能化的最终实现提供基础和方案。”

智能化正成为制造业大势,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企业正铆足了劲争抢未来智能制造的商机和主导权。

“智能制造离我们其实并不那么远。” 中船瓦锡兰发动机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船瓦锡兰”)IT主管郑熠表示。

中船瓦锡兰由中船集团和瓦锡兰公司联合设立的合资公司,面向中国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发动机产品。作为一家闻名于世界船舶制造行业的企业,瓦锡兰公司的业务遍及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分布式发电厂、船舶动力系统、船舶维修服务等。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则是全球最大的造船集团,在中国拥有十家造船厂,约占中国新造船产能的25%。

在朝智能制造进军的路上,中船瓦锡兰的也不甘落后。“我们的发展模式是从数字化、网络化,最终走向智能化。数字化是一个基础,就像造房子一样,相当于一个坚实的底座。网络化是一个手段,实现万物互联、互联互通。信息化和自动化也很关键,这些都为智能化的最终实现提供基础和方案。”

六大智能化目标

郑熠指出,中船瓦锡兰的智能化分为六大目标,分别为产品智能化、设备智能化、生产智能化、设备智能化、服务智能化、物流智能化和管理智能化。

“不同的企业、不同的行业对于智能制造的理解或许是不一样的,而我们对于智能制造设定的6个目标是结合了自身的实际。从在最底层的智能装备生产线,通过物联网、人机协同以及开放接口,打造坚实的基础。接着对于车间的部署以及智能物流,建设智能仓库仓储管理系统。

最后真正的智能工厂让数据说话。让数据告诉我们如何借鉴历史经验,如何对未来做出判断,如何进行信息化的决策,实现服务和管理的智能化。”

目前,中船瓦锡兰的母公司瓦锡兰集团已经成功实施了服务智能化。郑熠举了个例子,比如在船舶的发动机上面部署一个传感器,通过海事卫星可以把发动机的关键数据集中体现在服务中心的大屏幕上,并通过安装预警装置。当参数到达一定的警戒级时,就会自动报警,化解风险防患于未然。

积极推进数据可视化

智能制造以及中国制造2025正在改变机械制造行业,加快研发、生产、管理、服务等模式变革,打造中国制造竞争新优势。

“为什么要上智能制造系统呢?是为了保障产品质量,提升核心竞争力,是让我们更充分地运用资源,让产品运营服务更加完善,让供应链、装配、测试、服务、质量等等环节可追溯,为客户和供应商提升价值。”

目前中船瓦锡兰智能制造系统正在通过可视化手段提升数据使用体验,通过各种各样的设备接口,以及ERP、WMS系统把数据汇集到数据仓库里,把各类数据相互打通,经过计算、过滤、筛选,最终达到数据可视化。

郑熠指出,ERP在智能制造的体系中十分重要,属于企业数字化的基础。

“10年前有句很流行的话,不上ERP就是等死,上了ERP就是找死。10年的今天,我认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已经离不开ERP作支撑。”

相比很多企业的ERP系统的建设周期非常长。中船瓦锡兰秉持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原则,只花了三个半月就完成了ERP系统上线。

“现在我们智能制造体系的很多数据资源都是来自于ERP,包括销售数据、供应链、采购、订单、仓储、质量等等。”

郑熠表示,瓦锡兰集团的内部,CIO的汇报名称已经变为CDO,即首席数字数字官,未来将以客户为核心,继续推动数字化转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制造。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