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立信关键字列表
日前,爱立信完成了收购德国凯仕林(Kathrein)天线和滤波器业务的交易,以扩大其无线系统产品组合并促进对5G天线技术的投资。
爱立信推出首个5G小蜂窝方案:最高速率2Gbps 2019年商用
爱立信推出了一款新的小蜂窝解决方案,旨在满足5G所要求的室内移动宽带性能。新解决方案也被设计用来支持新兴的5G行业应用,诸如无线工厂、无线医院和无线采矿作业。
室内覆盖一直是移动通信网络的老大难问题,在5G时代亦是如此,甚至面临的新挑战更为棘手。为此,爱立信近日面向全球发布首个5G小基站--5G无线点系统,满足5G时代室内移动宽带的需求。
在5G测试中,从2016年工信部启动5G技术研究试验以来,第一阶段测试、第二阶段测试,包括刚刚启动的第三阶段测试,爱立信都积极参与并表现出色。
从以往几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商用进程来看,建成一定规模的网络、推出相对成熟的终端、面向用户放号才可称之为正式商用。”彭俊江表示,我们将携手众多合作伙伴全面助力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三阶段的测试,并在全球助推5G早日商用。
鲍毅康表示,如果说此前的移动通信技术助力人与人之间的互联互通,那么5G就是应机器间的互联互通而生。移动网络绝不是“哑管道”,是智能、超强适应性、安全的网络,它是我们当今世界创新的主要平台,未来也必将如此。
美国达拉斯选择爱立信为其部署并管理高级交通管理系统(ATMS),该系统基于爱立信互联城市交通解决方案。· 关键绩效指标可用于监测和追踪达拉斯市的预设目标和供应商的业绩,以实现绩效与合同管理
Verizon宣布携手爱立信高通完成首次端到端Massive MIMO试验
据外媒报道,Verizon近日表示已经携手爱立信和高通成功完成了首次端到端的FDD Massive MIMO试验。爱立信的Massive MIMO产品组合预计将于明年上市,与搭载TM9兼容芯片的商用智能手机上市时间点一致,后者将于2018年上半年上市。
MTN与爱立信在AfricaCom 2017上签署了谅解备忘录(MoU),双方将合作在南非推出5G技术,这一技术合作属于非洲首例。” MTN SA首席技术和信息官Giovanni Chiarelli表示,5G将为南非和整个非洲大陆带来一个充满潜力的新世界。
据外媒报道,爱立信近日出售了其位于加拿大蒙特利尔Vaudreuil-Dorion的一个数据中心。随着爱立信执行成本削减计划,该公司此前已经宣布了将关闭这一数据中心
据Light Reading报道,德国电信(Deutsche Telekom)已经成立了一个新的边缘计算业务部门,并已任命一名前爱立信云技术执行总裁担任该部门的CEO
在今天于北京举行的“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三阶段规范发布会”上,IMT-2020(5G)推进组发布了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三阶段第一批规范。本次发布会上,爱立信东北亚区研发中心总经理彭俊江表示,爱立信5G端到端方案将全面助力中国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三阶段的测试。
2018年1月16日,IMT-2020(5G)推进组召开了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三阶段规范发布会。除了参与工信部5G测试,完成“规定动作”外,爱立信还联手业界
据外电报道,瑞典电信设备制造商爱立信周二宣布,预计需要对公司资产再减记142亿瑞典克朗(约合17 7亿美元)。该公司称,此次数字服务的资产减记为67亿瑞典克朗;媒体业务的资产减记为60亿瑞典克朗;核心的网络业务和管理服务记入5亿瑞典克朗的减记。
北京时间1月17日上午消息,爱立信周二宣布,在对业务进行减值测试后,再次进行142亿瑞典克朗(约合18亿美元)的资产减记。美国的税务改革导致爱立信需要重新评估在美国的递延税务资产,导致了10亿瑞典克朗的非现金费用。
北京时间1月17晚间消息,爱立信今日发布了首个5G小基站“5G Radio Dot”,主要用来满足5G时代室内移动宽带的性能需求,同时也将支持新兴的5G工业应用
伴随全球5G标准化进程的提速,中国5G技术研发试验在顺利完成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测试之后,近期已经正式启动了第三阶段测试。我们会携手合作伙伴进一步推进测试,同时验证各种新技术,爱立信5G端到端方案将全面助力中国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三阶段的测试。
爱立信将携手Rostelecom在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进行5G测试
爱立信将携手Rostelecom在位于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进行5G试验,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是全球最著名的艺术博物馆之一。
随着相关产业政策的持续推进,近年来智慧城市在我国如火如荼地开展。而在技术方面,3G 4G、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普及,以及5G的即将来临、物联网的不断成熟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演进,会不断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普及。
对于一直处在亏损状态的瑞典设备厂商爱立信来说,本周获得的Verizon的5G设备订单不失为一个重大利好消息。虽然Verizon目前的部署是基于其推出的标准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