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网关键字列表
OTN to CO,助力运营商构建单bit成本最优城域承载网
随着5G、4K 8K视频、VR AR、DCI、IoT等业务类型的不断丰富,网络流量激增,运营商期待未来承载网具备超大容量来应对海量连接与流量洪水。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有网络架构,在业务种类繁多、个性需求不断出现、用户不断增多、带宽日益扩张的情况下,其网络容量的扩展性和体系架构的灵活性都非常有限,已经难以满足未来业务持续高速发展的要求,也无法给用户提供差异化的业务体验。
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提出了5G网络的无线接入网(RAN)和核心网的新架构,与LTE网络有较大的区别,RAN网络的功能重新划分及部署方式对承载网络的架构将产生较大影响,而5G网络的三大应用场景对网络性能要求的巨大差异,推动核心网切片及分布式部署,也对承载网的架构和性能有较大影响。
在武汉当天的会议中,EXFO多次提到了“5G建设、承载先行”这一概念,短短八个字,却让人印象特别深刻。目前,行业内外都存在着对5G未来的种种畅想,这些畅想多半是一些情景化的应用。可回归到当下的现实状况,承载网的建设才是现阶段该重点关注的核心工作。
中国联通集对5G承载新技术和方案进行了大量探索和研究,6月初,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联合华为在北京率先启动5G承载用IPRAN2 0规范功能验证,为后续5G现网试点及规模商用进行了实验室摸底。
日本软银(Softbank)携手华为,日前在东京完成了5G承载实验室测试,为后续正式启动5G承载网络部署奠定坚实基础。华为X-Haul解决方案以Segment Routing EVPN实现弹性连接架构,简化了IP组网协议,有效匹配软银的企业、移动、家庭等全业务承载诉求。
承载网络作为5G时代的基石,运营商和各大设备厂商在5G承载网络上已经在积极发力和布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中国电信发布的白皮书提出了基于OTN WDM的5G综合承载方案:通过演进可以满足宽带和专线承载网的OTN和WDM网络这类需求。
在近日举办的“2017光通信技术和发展论坛”上,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光通信研究中心主任李俊杰详细介绍了5G时代的光传送网,他认为,5G承载网是5G网络和业务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近日,中兴通讯与中国移动研究院合作,成功完成业界首个5G承载网OTN端到端低时延传输测试,为超高可靠超低时延通信(uRLLC)业务的承载带来了新的曙光。
在刚刚结束的MWC上,5G无疑成为展会中最为抢眼的亮点,同时5G也是各大厂商展示的重中之重。在MWC 2017上,华为发布了系列5G承载解决方案,包含分片路由器、微波承载、云化架构等。
近日,华为在用户大会上发布《面向4 5G的最佳体验移动承载网白皮书》,针对电信运营商热切关注面向4 5G时代的用户体验、运维、网络演进等问题,提出了以体验驱动的4 5G移动承载网络架构以及细分场景演进方案。
华为敏捷交换机的创新能力和敏捷网络解决方案,为长沙地铁1号线CCTV系统建立了安全可靠、易管易维的承载网络平台,保障地铁视频监控系统业务7*24小时流畅清晰的运行。
2、低时延:物联网的应用对时延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S1接口延时<2ms,X2接口延时<1ms,而4G的S1时延要求<10ms, X2时延要求<20ms。
从2G、3G到4G的应用,移动通信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但人们对更高性能移动通信的追求从未停止
2016年亚洲宽带论坛期间,中兴通讯承载网CTO甄子峰接受了来自Informa的采访,就承载网未来发展趋势发表了看法,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中兴通讯始终坚持以创新的产品和方案服务全球运营商,以应对万物互联时代数据业务井喷的挑战。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