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关键字列表
《指南》提出总体目标,规划到2019年实现传感器产业取得明显突破,智能传感器产业规模达到260亿元,其中主营业务超过10亿元的企业达到5家,超过1亿元的企业实现20家。
《指南》在充分考虑可操作性、务实性、实施便利性等基础上,提出了11大项、30小项工控安全防护措施,为相关单位开展工控安全防护工作提供了有效参考。
条工控安全应急技术机构负责具体开展工控安全风险监测、态势研判、威胁预警、事件处置等工作。八条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督促事发企业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必要时派出工作组赴现场指挥协调应急处置工作,协调应急技术机构提供技术支援。
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左晓栋透露,为落实《网络安全法》中对个人信息保护的原则和要求,国家标准《个人信息安全规范》已经报批,即将出台。
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彭红兵日前透露,《智能传感器产业三年行动指南(2017-2019》已获部长办公会正式审议通过。建设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进一步完善技术研发、标准、知识产权、检测及公共服务能力,助力产业创新发展。
坚持需求导向 完善集成电路产业生态——《信息产业发展指南》解读
编者按: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近期正式印发了《信息产业发展指南)》(简称《指南》)。2014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发布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
经过“十二五”期间各方的共同努力,我国云计算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加速产业转型的重要力量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了《信息产业发展指南》(工信部联规〔2016〕453号,以下简称《指南》)。大数据正在加速信息技术与各行业的交叉融合,孕育形成大数据服务新型业态,进一步拓展信息产业发展空间。
前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在京组织召开《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宣贯会议。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28号),保障工业企业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工信部近日制定并印发了《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指南》(简称《指南》)。
《指南》坚持企业的主体责任及政府的监管、服务职责,聚焦系统防护、安全管理等安全保障重点,提出了11项防护要求,具体解读如下:解读:工业企业需要建立工业控制系统防病毒和恶意软件入侵管理机制,对工业控制系统及临时接入的设备采用必要的安全预防措施。
作为网络中立的先行者,欧盟立法具有典型的双重特质,一边是声明立场,举出中立旗帜,宣称要扶植互联网产业成为经济新引擎,造成欧洲各大电信公司实质利益尚未受损,士气先跌了一大截。
除了产品开发环节外,《指南》还对汽车厂商研究、调查、测试和实施网络安全方法给出了指导建议和最佳实践案例。《指南》指出:网络安全水平已经是汽车行业领导力的第一要素。
6月1日,腾讯公司安全团队、腾讯儿童联合科普中国推出《数字小公民安全成长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该指南参照国际经验,结合中国儿童易遭遇的网络风险,向儿童、学校和家长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
美国国土安全部近日发布了关于私营企业和联邦机构如何与联邦政府共享网络安全威胁信息的指南——《网络威胁指标共享和防御措施指南》。不愿意加入自动化共享指标系统的组织或个人仍可通过电子邮件或网页共享网络威胁指标及防御措施。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