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隐形传态关键字列表
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量子动力学中心找到了一种新方法,以在实验室环境之外的普通条件下观察光粒子是否存在“幽灵超距效应(Spooky Action At A Distance)”。
张文卓说:“首先得制备出一对处在量子纠缠态的光子b和c,把b交到发送者甲手里,把c给接收者乙‘拿着’。既然测量量子的状态会出现随机的结果,那么人们自然也无法对一个不知道其状态的量子进行复制,这就是量子不可复制的特性。
中国科学院10日凌晨宣布,“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用1年时间提前实现了既定2年完成的科学目标。中科院院长白春礼说,系列成果赢得巨大国际声誉,标志着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的研究在国际上达到全面领先的优势地位。
巴黎第六大学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负责人埃莱妮·迪亚曼蒂明确指出:“当前的量子计算工作让这些系统面临危险,量子密钥是一种解决方案。中国研究者们还提到与欧洲合作完成两大洲之间密钥分发的可能性。
报道称,中国在上月取得又一个研究突破,当时它的量子通信卫星——世界首创——通过量子通信通道向地球发送了一个信息。试验卫星“墨子”携带精密的光学设备,继续绕地球运行,并且向两个距离1200公里的、建立在山顶的地面站发射信号。
量子通信是指利用量子纠缠效应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新型的通讯方式。量子通信之所以安全有保证,主要是因为量子力学具有三大基本原理:测不准原理、不可克隆原理、纠缠态原理。
与阿里云的AI战略类似,阿里云也希望将量子通信变成一种基础的设施:以弹性的方式根据用户的需求分配量子密钥和信息带宽。国家层面,2016 年8 月16 日凌晨1 点40 分,中国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用于量子通信研究的“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量子隐形传态是一种传递量子状态的重要通信方式,通俗地讲,就是将编码在光子中的量子信息从一个地点远程传输到另一个地点。利用光纤网络进行长距离量子隐形传态需要独立的光源,且在长距离传输后,两个光源的光束没有差别,成为量子隐形传态的技术挑战。
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官网介绍,量子隐形传态是一种传递量子状态的重要通信方式,是可扩展量子网络和分布式量子计算的基础。
近期发射的1400磅的量子卫星搭乘长征2号丁运载火箭旨在利用量子物理的短暂属性打开安全通信新时代之门,其中包括被称为量子纠缠的神秘现象。
2016年8月中旬,我国将择机发射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近年来,我国科学家潘建伟院士带领的团队在自由空间量子纠缠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实验方面不断取得国际领先的突破性成果,为基于卫星的广域量子通信和量子力学基础原理检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8月16日凌晨,被命名为“墨子号”的中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开启星际之旅。在地面建设了科学应用系统,包括1个中心——合肥量子科学实验中心;4个站——南山、德令哈、兴隆、丽江量子通信地面站;1个平台——阿里量子隐形传态实验平台。
昨天凌晨1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二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通讯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这是我国在世界上首次进行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讯的科技实验,有利于加快构建天地一体化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
记者28日从中科院获悉,我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将于今年7月择机发射,将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构建一个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
在这个网络攻击和电子监视无处不在的时代,中国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将永久改变加密学,有效破解各个国家绞尽脑汁的通信安全难题。在这个网络攻击和电子监视无处不在的时代,中国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将永久改变加密学,有效破解各个国家绞尽脑汁的通信安全难题。
我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将于今年7月择机发射,将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构建一个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