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光南关键字列表
倪光南表示:由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当前世界各国都在作出重大部署,将人工智能领域作为提升国家竞争的科创高地。
2021年4月25日下午,以“创新合作,共同发展”为主题的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丝路暨中国—东盟智慧城市国际合作分论坛在福州中庚喜来登酒店隆重召开。在主旨发言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以“信创工作推动中国体系发展”为题发表了讲话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快速发展,我国网络安全威胁的范围和内容不断扩大和演化,网络安全形势与挑战日益严峻复杂,如何切实维护好人民利益和国家安全, 确保我国的网信事业安全可靠、可控已经迫在眉睫。为此,就我国网络安全自主可控的有关话题,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
据记者了解,在其他国家市场,微软的类似条款确实早已存在,而且不只微软,苹果等其他公司的服务协议中也有类似内容。但在如今的中美局势下,美国公司“断供”谣言背后的“最坏可能性”引发担忧并不意外。
在网信领域,国产自主可控替代是要追求用先进替代落后。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我国的北斗导航系统替代GPS,国产桌面系统替代Wintel,国产超级数据库替代“IOE”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借鉴北斗经验,打造自主安全可控的网信体系
今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北京元心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倪光南说,“北斗的经验,要发扬我们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整合资源,发扬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精神,自主创新,建立我们的自主体系。
今年5月23日,微软在新品发布会上宣布,将发布专门针对中国定制的Windows 10政府版。倪光南:现在国家网络安全法和《网络产品和服务安全审查办法》都已经生效了,我认为Win 10要进入政府采购就应该通过网络安全审查。
信息和网络安全问题在互联网大发展的当下显得尤为重要,其基石是软硬件的自主可控,但考虑到我国历史背景和现状,重点领域国产化率100%仍需要时间。
6月1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出席工业互联网高峰论坛。近年来,倪光南致力于在中国推进开放源代码的Linux操作系统,以及基于国产CPU和 Linux的网络计算机等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产品。
“在网络信息领域,需要处理好大数据产业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倪光南分析称,目前大数据产业在互联网、金融、批发与零售、交通与物流方面成熟度较高,在制造业、金融、医疗等方面应用价值较高。
在今天召开的“2017中国通信行业物联网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再次重申,我国是个网络大国,但不是网络强国,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而且不要指望能够买到核心技术。
据媒体报道,在今天召开的“2017中国通信行业物联网大会”上,倪光南再次重申,Windows 10不列入政府采购项目是例证。倪光南表示,我国是个网络大国,但不是网络强国,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而且不要指望能够买到核心技术。
倪光南大声疾呼:高度关注Win10政府版 希望不列入采购目录
在日前某公开场合,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国网络与信息技术领域最大的隐患。” 倪光南举了中兴通讯的例子,“我们性价比是领先的,但是我们有些芯片、元器件受制于人,我们只能接受,这就表明了我们在核心技术方面必须下功夫。
此外,倪光南还指出,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各自为政,合作意识很差”。” 倪光南认为,游戏规则决定了中国不能依赖安卓操作系统,“我们要发展自主可控的、本地化或者定制化操作系统,还是要考虑自主创新”。
倪光南这样解释抵制Win10:技术存后门很正常 对于国产操作系统,倪光南院士依然充满信心。最后,倪光南还重申,这所有的一切,还是要集中精力做好国产自主操作系统,安全的同时且可控。倪光南这样解释抵制Win10:技术存后门很正常
如果说,今天中国在信息领域挨打,那么主要是因为我们用的外国技术还比较多,是技术受制于人挨打而不是技术落后挨打。习主席说要建设网络强国,只做网络大国是不够的,为了建设网络强国,必须掌握核心技术,强调安全可控,这是增强网络安全的目标。
近期《21世纪经济报道》发表的一篇文章《Win10无缘政府采购,微软中国合资公司或将难产》,或许给希望进军中国政府机构的微软浇了一盆冷水。现在,倪光南院士继续发扬持久战精神否定Windows 10,那么谁又将是下一个永中或者红旗呢?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昨天以“自主可控的大数据安全”为题,在中国智慧城市数据安全与产业合作高峰论坛上发表了演讲。” 倪光南指出,要实现全系统的自主可控、安全可控,要求有点高,但“我们需要从一些事件开始做起”。
倪光南表示,在信息领域想通过引进仿制实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比一般领域更难,而且往往是引进了垄断而未真正引进技术。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