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认为,机器人之所以诞生,主要是两个原因,一个是懒惰,一个是怕死;机器人为人类主要做两件事情,即人类不能做和不愿做的事情。例如抢险救灾、地震火灾、核辐射这些危险的地方,用机器人替代人去做这样工作。还有一些人不愿意做的,例如重复性劳动很高的事情。
扬子认为,机器人的成长必定是进化的结果,“智者生存”,如同人类的进化。机器人进化史经历了4个过程,首先是单向控制时代,其次是自动化时代,第三是协作化时代,第四是智能化时代。
机器人的个体智能包含行走、学习、交互和安全。在一个环境里,一个机器人必须要能持续定位导航,然后自己计算路径和避障,而且同时要有准确和很高的效率。在这个过程中,他还要交互信息,提供很好的反馈。在这个过程中,机器人要保证它自身的安全,同时还有他和其他设备的安全,以及这个完成任务的安全,当然最重要的是保证人类的安全。在这个过程中他也是不断的学习,比如说他要学习路径,学习坐电梯,学习这条路径上是不是会有一些障碍物出现。
杨子指出,Gartner公司在2017年底发布趋势报告,预测到2020年,人工智能将“干掉”180万个工作岗位,创造230万个工作岗位,带来工作岗位增长,到2025年“净”工作岗位将达到200万。到2020年,55%的大企业将已经部署至少一款机器人或聊天机器人。扬子预测,未来可能会新增机器人司机的教练,人和机器人的律师,训练机器人的清洁家政辅导员,人和机器人的HR等人类新岗位。
机器人是最有价值的生产工具,据统计,机器人比人工操作平均节省工时50%-70%,生产效率提高30%-50%,产品合格率提高20%。杨子最后表示,人类塑造了机器人,而之后机器人也将塑造人类,人类将继续决定机器人的能力,在未来,将会是人和机器人协作的智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