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计算行业动态 → 正文

数据能够撑起新浪的互联网金融之梦吗?

责任编辑:一三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3-11-26 08:25:56 本文摘自:搜狐IT

企业网D1Net导语:金融的本质是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实现价值的转移,在互联网时代,这种本质似乎变得更容易了,但是也不要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人们在心理上的安全诉求,互联网金融的能量和动力来自哪里,它有良好的根基吗?能可持续吗?靠什么来消除人们在安全上的担忧,又如何来重新建立信任度?说实在的,新浪微博的活跃度已经大不如以前了。

“随着我国金融行业的开放,一个互联网金融的时代正向我们走来。”曹国伟表示。“今年6月,余额宝以创新者的姿态展现了互联网金融蓄积已久的能量和动力,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曹国伟有一点说得没错:无论是传统金融机构主动推进的交易方式网络化和电子化,还是互联网企业推出的金融服务,或是互联网和金融机构之间合作进行新业态的探索,两个行业在商业模式、运营模式以及思维模式中的巨大差异,决定了”互联网金融”一定不是互联网和金融行业的简单累加,也不是传统金融服务在互联网平台上的简单延伸。

问题是,新浪延伸至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凭借是什么?曹国伟的答案是:互联网金融的核心将是数据。“依托新浪微博的海量用户资源及社交大数据,以及新浪网的媒体影响力,新浪愿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携手金融机构探索互联网金融的新模式,打造全新的互联网金融平台。”

当下互联网公司推出的信用支付,被视为消费者另一张虚拟信用卡。传统金融机构的信用卡个人信息很难做到及时的动态更新,信用额度也相对静态,随着社会流动的加强,消费者个人的资质和应当适用的信用额度经常需要发生变化。

而在微博上,人们的流动时很可能被即刻知道。不少人将微博视为个人工作变动消息的发布窗口,“比如用户今天在这个单位,明天可能跳槽去另外一个单位了,银行可能是不知道的,但是微博有可能知道。”戴庚说。如果掌握了这些信息,新浪支付可以动态调整对方的信用额度或相关指数。比如,在职员工和离职创业人士的风险信用额度是不一样的。

“这是我们的大数据研究的一个成果。”戴庚透露。实际上,新浪在去年成立了一个大数据分析部门,该部门负责分析微博上产生的海量数据,除了微博上的内容数据源,用户的登录设备、时间、地点等信息都被纳入进来分析。“这些数据挖掘的商业化输出结果就是能够提供我们整个信用支付的模型,让他可以给到我们去给这个用户去实现一个实时的授信。”

这意味着,在社会化媒体平台上,信用支付初期的表现形态比较接近传统的信用卡,但是其信用额度与传统信用卡最大的区别,是可以根据多个纬度调整用户的信用额度。这可能使人们获得根据各类不同适用场景的授信。大数据平台可以预测用户可能要进行的消费行为,根据用户要去往的国家实时调整额度。“比方玩一个网络游戏的时候,和买机票的时候,这两种产品下给他额度是完全不同的。”戴庚说。机票购买行为是需要实名的,交易中包含身份证信息,交易相对安全,如果出现问题,追诉也相对容易。

这已经不是支付公司可以独立完成的事情。提供信用支付的公司,需要让用户在不同的商户进行不同交易的时候获得不同的信用额度,这需要与每一家涉及到的商户联合确认用户的授信额度。这是一个巨大的O2O工程。“相当于每一个商户给用户都发行一张不同的信用卡。”戴庚这样解释其创新形态。

这难免使人将新浪的信用支付与阿里金融的信用支付做比较。因为与淘宝的合作,淘宝成为新浪的一个重要数据源。但淘宝平台上更多呈现的是用户的消费习惯等数据,一个疯狂的网购达人不一定具备与其消费额度相匹配的消费能力。此外还有不少代付行为,都给此类数据分析增加了复杂性。

“真正的信用是来自于对这个人精准的描绘,而不是来自于他的历史的购物记录。”戴庚认为。“后者只是这个人对他描绘中的一个很小的部分。”

为了完善用户信用体系,新浪支付正在通过多个途径获取整个社会体系的信用信息,不过新浪微博的媒体属性可以使其获得大量显性数据,同时可能将营销与支付行为统一起来,形成闭环。

新浪page的推出成为社会化电商的重要动作。今年5月,新浪向外展示了移动端新产品“page页面”。这一看起来很有O2O性质的举措未来很可能延展至纯线上的电商业务。无论是初期还是未来向线上电商的延展,都可能为新浪支付储备足够多的商户、培育用户消费习惯,以及打通营销工具与支付的通道。

当人们在微博谈论或者自发搜索《小时代》的时候,用户页面上可能出现相关的广告信息,但更重要的是:相关商品的购买链接,包括郭敬明的小说原著套餐、影院电影票等商品。对某类话题感兴趣的用户可以直接在新浪微博平台上完成话题讨论、信息检索、购买等行为。

一直以来困扰新浪微博的盈利难题至少找到了可能的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是各类支付牌照的获得与支付工具的完善。新浪已推出微银行业务。微银行即银行在微博社会化平台上的“支行”,连接分属两端的银行和用户。同时,微博新发布的Page和Card也被纳入这一体系。通过建立银行Page,聚合Feed流、通信系统、大数据挖掘、趋势判断、社交关系、LBS地理位置、开放平台等,新浪微银行希望形成一个丰富的微柜台,方便微博用户在线上完成开户、转账、信用卡还款、汇款、投资理财等服务。

这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在投入阿里怀抱之后,新浪微博一度有成为大号美丽说的嫌疑,这一困扰至今依然影响着用户体验。在数据挖掘方面似乎也面临困难。一位用户购买了垃圾桶之后,之后的一个月里她的新浪微博页面上就被各种垃圾桶攻陷,而不是向她推荐可能需要购买的相关产品。

而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数据挖掘,显然比简单的导购要复杂得多。但互联网金融也是新浪微博目前为数不多的选择,它有可能打破门户与微博广告收益左手换右手的魔咒,也是转变盈利模式的契机。留给新浪微博的机会不多,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新浪微博将会推出更为严厉的用户真实数据采集政策,而这将进一步考验用户活跃度。

作者:沈青瞳

关键字:互联网金融大数据

本文摘自:搜狐IT

x 数据能够撑起新浪的互联网金融之梦吗?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云计算行业动态 → 正文

数据能够撑起新浪的互联网金融之梦吗?

责任编辑:一三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3-11-26 08:25:56 本文摘自:搜狐IT

企业网D1Net导语:金融的本质是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实现价值的转移,在互联网时代,这种本质似乎变得更容易了,但是也不要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人们在心理上的安全诉求,互联网金融的能量和动力来自哪里,它有良好的根基吗?能可持续吗?靠什么来消除人们在安全上的担忧,又如何来重新建立信任度?说实在的,新浪微博的活跃度已经大不如以前了。

“随着我国金融行业的开放,一个互联网金融的时代正向我们走来。”曹国伟表示。“今年6月,余额宝以创新者的姿态展现了互联网金融蓄积已久的能量和动力,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曹国伟有一点说得没错:无论是传统金融机构主动推进的交易方式网络化和电子化,还是互联网企业推出的金融服务,或是互联网和金融机构之间合作进行新业态的探索,两个行业在商业模式、运营模式以及思维模式中的巨大差异,决定了”互联网金融”一定不是互联网和金融行业的简单累加,也不是传统金融服务在互联网平台上的简单延伸。

问题是,新浪延伸至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凭借是什么?曹国伟的答案是:互联网金融的核心将是数据。“依托新浪微博的海量用户资源及社交大数据,以及新浪网的媒体影响力,新浪愿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携手金融机构探索互联网金融的新模式,打造全新的互联网金融平台。”

当下互联网公司推出的信用支付,被视为消费者另一张虚拟信用卡。传统金融机构的信用卡个人信息很难做到及时的动态更新,信用额度也相对静态,随着社会流动的加强,消费者个人的资质和应当适用的信用额度经常需要发生变化。

而在微博上,人们的流动时很可能被即刻知道。不少人将微博视为个人工作变动消息的发布窗口,“比如用户今天在这个单位,明天可能跳槽去另外一个单位了,银行可能是不知道的,但是微博有可能知道。”戴庚说。如果掌握了这些信息,新浪支付可以动态调整对方的信用额度或相关指数。比如,在职员工和离职创业人士的风险信用额度是不一样的。

“这是我们的大数据研究的一个成果。”戴庚透露。实际上,新浪在去年成立了一个大数据分析部门,该部门负责分析微博上产生的海量数据,除了微博上的内容数据源,用户的登录设备、时间、地点等信息都被纳入进来分析。“这些数据挖掘的商业化输出结果就是能够提供我们整个信用支付的模型,让他可以给到我们去给这个用户去实现一个实时的授信。”

这意味着,在社会化媒体平台上,信用支付初期的表现形态比较接近传统的信用卡,但是其信用额度与传统信用卡最大的区别,是可以根据多个纬度调整用户的信用额度。这可能使人们获得根据各类不同适用场景的授信。大数据平台可以预测用户可能要进行的消费行为,根据用户要去往的国家实时调整额度。“比方玩一个网络游戏的时候,和买机票的时候,这两种产品下给他额度是完全不同的。”戴庚说。机票购买行为是需要实名的,交易中包含身份证信息,交易相对安全,如果出现问题,追诉也相对容易。

这已经不是支付公司可以独立完成的事情。提供信用支付的公司,需要让用户在不同的商户进行不同交易的时候获得不同的信用额度,这需要与每一家涉及到的商户联合确认用户的授信额度。这是一个巨大的O2O工程。“相当于每一个商户给用户都发行一张不同的信用卡。”戴庚这样解释其创新形态。

这难免使人将新浪的信用支付与阿里金融的信用支付做比较。因为与淘宝的合作,淘宝成为新浪的一个重要数据源。但淘宝平台上更多呈现的是用户的消费习惯等数据,一个疯狂的网购达人不一定具备与其消费额度相匹配的消费能力。此外还有不少代付行为,都给此类数据分析增加了复杂性。

“真正的信用是来自于对这个人精准的描绘,而不是来自于他的历史的购物记录。”戴庚认为。“后者只是这个人对他描绘中的一个很小的部分。”

为了完善用户信用体系,新浪支付正在通过多个途径获取整个社会体系的信用信息,不过新浪微博的媒体属性可以使其获得大量显性数据,同时可能将营销与支付行为统一起来,形成闭环。

新浪page的推出成为社会化电商的重要动作。今年5月,新浪向外展示了移动端新产品“page页面”。这一看起来很有O2O性质的举措未来很可能延展至纯线上的电商业务。无论是初期还是未来向线上电商的延展,都可能为新浪支付储备足够多的商户、培育用户消费习惯,以及打通营销工具与支付的通道。

当人们在微博谈论或者自发搜索《小时代》的时候,用户页面上可能出现相关的广告信息,但更重要的是:相关商品的购买链接,包括郭敬明的小说原著套餐、影院电影票等商品。对某类话题感兴趣的用户可以直接在新浪微博平台上完成话题讨论、信息检索、购买等行为。

一直以来困扰新浪微博的盈利难题至少找到了可能的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是各类支付牌照的获得与支付工具的完善。新浪已推出微银行业务。微银行即银行在微博社会化平台上的“支行”,连接分属两端的银行和用户。同时,微博新发布的Page和Card也被纳入这一体系。通过建立银行Page,聚合Feed流、通信系统、大数据挖掘、趋势判断、社交关系、LBS地理位置、开放平台等,新浪微银行希望形成一个丰富的微柜台,方便微博用户在线上完成开户、转账、信用卡还款、汇款、投资理财等服务。

这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在投入阿里怀抱之后,新浪微博一度有成为大号美丽说的嫌疑,这一困扰至今依然影响着用户体验。在数据挖掘方面似乎也面临困难。一位用户购买了垃圾桶之后,之后的一个月里她的新浪微博页面上就被各种垃圾桶攻陷,而不是向她推荐可能需要购买的相关产品。

而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数据挖掘,显然比简单的导购要复杂得多。但互联网金融也是新浪微博目前为数不多的选择,它有可能打破门户与微博广告收益左手换右手的魔咒,也是转变盈利模式的契机。留给新浪微博的机会不多,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新浪微博将会推出更为严厉的用户真实数据采集政策,而这将进一步考验用户活跃度。

作者:沈青瞳

关键字:互联网金融大数据

本文摘自:搜狐IT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