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变局

责任编辑:徐振

作者:徐振

2013-08-22 17:31:26

来源:企业网D1Net

原创

华为的敏捷网络正炒得沸沸扬扬。不过一款交换机而已,何能引来业界广泛热议?笔者也颇感好奇,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下面,我们就从华为的这两年的市场、技术谋划谈起,看看...

企业网D1Net 8月22日(上海)

导语:近日,华为的敏捷网络正炒得沸沸扬扬。不过一款交换机而已,何能引来业界广泛热议?笔者也颇感好奇,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下面,我们就从华为的这两年的市场、技术谋划谈起,看看华为敏捷交换机发布所带来的华为变局。

后发制人是中国的传统智慧

跟随战术,是耐力型竞技体育运动员常用的策略,有趣的是,我们中国人这种战术特别擅长。从马家军时代到最近刚刚结束的2013巴塞罗那游泳世锦赛,中国运动员无不选择了不紧不慢的跟随战术,游弋在第二、甚至三四名位置,待最后一程时骤然“图穷匕见”发力夺冠。

华为,也是跟随战术的高手。电信是典型的全球化市场,并不存在地域保护的说法,这意味着这个市场的厂商将遵循一条规则,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市场上利润的所有者只能是前几名所有。大家最熟悉的智能手机市场,更是此类市场的极端类型。苹果与三星已经多个季度联手霸占了智能手机市场的全部利润。这让没落的霸主们,Nokia、摩托罗拉、黑莓何颜以对——要么嫁作他人,要么忍辱求生。

敢把通信贵族拉入平民乱斗

在通信市场也是这一番光景。早年,爱立信高居通信市场榜首不说,诺基亚西门子、阿尔卡特朗讯也各自叱咤风云。在21世纪初的中国的电信市场,往往看到这样的场景:首先,各地运营商有钱就上爱立信的电信设备,没钱也上另外两家,哪里有别人的份额。负责系统安装的厂商或者第三方工程师,均能受到高规格的礼遇。至于三大厂商的利润,更是夸张。举例来说,如今一包十几块钱的扎带在当时甚至能卖出十几元钱一根的高价,利润可想而知。

不过自从华为的崛起,这个市场就渐渐的开始变化。

中国人有着中国人固有的聪明才智。在平均智商方面,我们世界领先。所受到的质疑也不过是创新土壤缺失以及创新能力较弱而已。而且这可是在我们强大的模仿能力对比之下的。所以,我们一度自嘲创新小果,山寨大国。可是,就是这“山寨”,让我们打出了“中国制造”的声望。现在,国际上依然有不少国家怀疑中国制造是粗制滥造的代名词,可是,这种声音已经渐渐式微,更多是对中国制造的恐慌,这“恐慌”的来源之一,就是华为。

华为的崛起之路颇为传奇。甚至可以用小作坊里敲打出来的的国际五百强和科技巨头来形容,这点已经为读者熟知。但对于竞争对手来说,世界五百强的华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华为的“中国制造”和“跟随战术”。

先说跟随战术。

从程控交换机开始,华为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上自主研发道路。使用跟随策略,在行业内技术领先厂商首先研发出新技术和新产品、证明其有商业价值的情况下,华为就会投入大量资源进行产品级的开发。而且,尽管华为每年也会投入接近10%的营业收入在研发上面,但是这些研发支出的90%都投入到应用型技术的开发,只有10%投入到基础型的研究。这样,华为的研发投入就更为稳健,更有针对性。

再说中国制造。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制造企业之所以能够异军突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拥有各种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优势。作为技术型企业的华为同样具备了这些成本上的优势,例如华为能够将低附加值的纯制造业务外包给中国国内众多非常有竞争力的制造型企业。

与很多其他制造业企业不同的是,除了利用这些共有的资源成本优势之外,华为还充分利用了人才的低成本优势。有数据现实,2004年,华为研发的人均费用(R&D Personal cost) 为2.5万美元/年,而欧洲企业研发的人均费用大概为12-15万美元/年,是华为的6倍;华为研发人员的年均工作时间(working hour) 大约为2750小时,而欧洲研发人员年均工作时间大约为1300-1400小时(注:周均35小时,但假日很多),人均投入时间之比为2:1。当时华为有1.3万名软硬件研发人员,即使研发效率比不上欧洲企业,但是由于人力成本低,工作时间长,仍然能够开发出与欧洲企业的产品相媲美,但是成本却要低得多的产品。

最终,华为这个可怕的对手,在通信设备市场排名中稳健攀升,与之相随的是,在华为低价策略压迫下,全球通信设备价格逐步降低。这直接导致了诺基亚西门子重组(诺基亚于7月1日回收西门子所持股份,新公司命名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与阿尔卡特朗讯的低迷。尽管爱立信业务中通信服务所占比重较大,受到华为的低价策略冲击较弱,但也不可避免的被华为拉下马,形成与华为在通信设备市场不分伯仲的市场格局。

登峰造极又怎样,烦恼才刚开始

所以说,华为的第一个巅峰是2012年~2013年间,它正是开始与爱立信轮流坐上电信设备营收季度宝座。当然,始终践行跟随战术的华为也开始面临发展的“天花板”。原因有三:

1、人口红利的结束  

近年来,我国各行各业都已经显出出人口红利结束后的增长颓势。尤其以制造业为甚。劳动力成本上涨已经成为众多企业的心头之痛。作为科技公司一员的华为,显然并不会因为廉价劳动力缺失而遭受显著影响,但不能否认的是,华为的崛起与中国的技术人员相比国际水平较低的薪金水准不无关系。而且,随着华为全球化扩张的进一步延伸,为了更好的在各地域市场立足,人才招聘往往会执行一定的本地化政策。这也意味着用人成本的进一步提高。这对于长期以来坚持以利润换市场政策的华为,实为一项重大挑战。

2、电信设备市场瓶颈

人们都喜欢浩瀚无边、潜力无限的蓝海。可惜,哪怕是地球上的水生物资源也已经出现局部枯竭,更何况一电信设备市场呢。随着华为逐渐登顶国际电信设备市场,也宣告了其首次触及电信市场的天花板。在3G与4G建设青黄不接期,运营商的电信设备采购需求降低,为继续成长华为只有在继续深挖更高价值的电信服务业务之余,转战企业网与智能终端市场。如果说华为进军智能终端市场更多是为了控制终端,完成云、管、端布局。那么,华为进军企业网市场则更多是看上了这片新的浩瀚蓝海。2011年,华为就以大魄力投入万人转战企业网市场,迄今两年后,企业级业务依然华为整体市场营收的微小部分。

3、领跑者之困

领跑者的压力只有自己才知道,特别是对于首次领跑的华为来说,领跑尤为艰难。由于之前强调注重应用的研发模式,华为在前瞻性技术与基础研发能力方面先天不足。有传言,思科的一位高管曾经半开玩笑地说过:“如果思科停止了新技术的研发,华为就会找不着方向”。由此可见,华为这位领跑者的处境并不乐观。

撞大运了?时势造英雄乎? 不管怎样,硬件时代落幕,华为的机会也来了

过去,是硬件引导用户需求的时代。领先厂商的前沿技术和基础研发非常强,甚至可以领先时代20年之久。在这种模式下,领先厂商主导技术标准,并带来其他厂商按照预定的技术升级路线推陈出新,用户则在设备厂商的不断教育下,循规蹈矩的沿着厂商提供的技术解决方案不断升级。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美好,一切都看起来那么自然而言,直到有一天,技术型用户崛起,包括Google、Facebook在内的技术型公司抛弃了设备厂商提供的硬件解决方案,拥抱更灵活的开放、分布性架构与自有技术。用户诉求得到唤醒,设备厂商规划的技术路线轰然倒塌,一切重新开始,而华为,首次可以与其他竞争对手站到同一个技术起跑线上,SDN,就是这些技术之一。

这是全新的“软件定义”时代,用户的诉求成为最优选项。更快速、更敏捷、更灵活是这个时代用户的统一诉求。相比其他竞争对手,华为确实在基础研发方面有所不足,但是更贴近用户需求的思维模式,让它在这个“重新清零”的软件定义时代可以快速反应,推出最时代当下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化、社交网络趋势挑战下的全新网络解决方案:敏捷网络。

今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5周年,华为在北京发布了全球首个以业务和用户体验为中心的敏捷网络架构及全球首款敏捷交换机S12700,旨在满足云计算、BYOD移动办公、SDN(软件定义网络)、物联网、多业务以及大数据等新应用对更高可靠、大带宽、更大规模以太网的要求。

这是首个以业务和用户体验为中心的敏捷网络架构,华为第一次把SDN引入园区网络,让网络更敏捷地为业务服务,让网络从单点尽力而为演进到全网尽在掌控。先进的新一代敏捷交换机S12700,可以支持网络部署管理自动化、全网协同安全、灵活支持业务多变、全网可编程等功能,并由此引发新一轮以太网交换技术和网络建设模式的变革。

华为企业业务BG CEO徐文伟豪言:敏捷网络,改变未来。

结语:

以前,人们会说华为面对机遇时更愿意采取保守策略,待确定时机成熟时再进入。尽管时机稍晚,却致力于做精、做透,所以往往后发先至。本次,当华为首次采取主动策略,率先迈入“敏捷网络”新领域,确是有了些领导者的味道。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