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电源企业动态 → 正文

比别人慢一拍,晶澳的困惑不只于此

责任编辑:editor005 作者:豌豆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11-23 16:38:17 本文摘自:光电新闻网

都说大浪淘沙,稳者常胜,不想做领军人物的晶澳,稳扎稳打、风生水起,但也有自己的困惑。

丰台科技园,诺德中心,一抬头“晶澳太阳能”几个字赫然入目。去年他们刚把总部搬到这里。

“我们内部也在商讨要不要改名字,太阳能总让人误会成热水器,叫光伏的话又不易传播”,晶澳执行总裁谢健对记者这样说道。

确实,这也是整个光伏行业面临的困惑与尴尬,似乎民众还没有广泛接受,加之产业接连动荡起伏,所以有时候外界有些误解。不过好在形势慢慢扭转,行业里面晶澳这些公司也在一起努力。

就像生命体,每个公司也都有自己的专属基因、行事风格,有的唯快不破,有的就趋于保守谨慎了。

“堂堂正正做人,兢兢业业做事”这是晶澳内部流传的口号。2005年成立至今,晶澳已经走过11个年头了,但似乎从未出入闪耀舞台的中心。

采访中,我们把这个问题抛给了谢健,他也坦承,晶澳就是一个比较保守的公司,“所以我们做什么都好像比别人慢一拍”。

和同行相比,他们转型进入组件慢,做电站也慢,当很多同行都风风火火跨入下游电站时,感觉他们也还是不紧不慢,今年二季度晶澳并网250MW太阳能项目。这个规模不算大。

对于下游,晶澳的思考是,一年做个200-300MW,毕竟电站还是资金密集型的,目前仍面临着补贴拖欠问题。如果民营企业打通了资金的循环,那可以进入,否则还是会有点冒险。看,这思路又带着些许“保守”的意味。

在和记者对话时,谢健说,晶澳内部也在反思自己的风格,要不要保守依旧。

谨慎有谨慎的好处,这些年光伏产业风雨飘摇、大起大伏,当年不少叱咤风云的都灰溜溜退场了,晶澳还是依旧稳扎稳打,砥砺前行。“按我们靳老板的话来讲,晶澳这么多年来,没有犯致命性的错误”。(靳老板,晶澳太阳能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靳保芳)

回望成立的这11年,从最开始做电池,到后来金融危机后产业分化,又加上公司上市有了资金,再之后工厂自动化升级,资本、技术先后推动下,遂转型组件,再到今天晶澳慢慢进入电站。他们的每一步似乎都贯穿着“低调”风格,

晶澳也曾因“保守”导致在美国市场上的出货量比同行少了个数量级。“别人都是上GW规模,我们也就200、300MW”。就是因为当年美国市场双反,税率未定,不善冒险的晶澳最后决定在这块市场少做,贻误了战机。

不过,晶澳并不是死保守。沙场狩猎,有好的机会,该上还是要激进地上。

拿领跑者举例。2015年,国家推出光伏“领跑者”计划,促进产业升级,带动整个行业朝更高的效率、更低的度电成本的方向发展。这无疑是晶澳的一个重大机会。

作为全球最大的P型单晶组件供应商,晶澳为首个光伏“领跑者”示范项目——山西省大同市采煤沉陷区国家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提供了422MW的光伏组件,其中包含303MW单晶组件。十年来,晶澳已累计出货单晶光伏产品7GW。他们也一度被媒体称为“单晶帝”。

正如谢健所说,晶澳内部也在反思自己的风格,过去这些年光伏行业大起大落,小心驶得万年船,踏实做事的晶澳没有犯致命性错误。只是我们在想,等将来行业渐趋稳定后,他们是否低调如初?行业里天合光能已走在前面抢攻储能,协鑫也在加码分布式。面临着后补贴时代乃至是今后的平价上网时代,企业是否该提前布局好技术往哪走、战略往哪走?

以下是对话部分(有删节):

━━━━━

“我们做什么都好像比别人慢一拍”

记者:在整个光伏企业当中,晶澳是怎么定位的,又或者说该怎么看待晶澳?

谢健:晶澳是一个比较保守的公司,所以我们做什么都好像比别人慢一拍,做电站我们比别人慢一点。像很多同行,不管是晶科还是协鑫,都做得很大。

我们一直跟着这个行业成长,从最早在河北一个县里面走到今天。现在来看还是比较健康的。

按我们靳老板的话来讲,晶澳这么多年,没有犯致命性的错误,虽然也犯了不少小的错误。因为这个行业波动很快,你不可能百分之百是对的,我觉得这个总结比较合适地概括了公司这么多年的发展。

但如果说有好的机会,我们也可能会稍微激进一点。

记者:那现在看来,哪些是你们觉得很兴奋、愿意激进一点的?

谢健:以领跑者为例,晶澳一直把技术作为核心竞争力。过去我们人力、物力投入了很大资源。去年“领跑者”出来,对光伏行业来讲,应该是一个真正能体现企业技术实力的机会。在技术上面,晶澳之前铺垫了很多,也看到了政策的鼓励,所以我们投入很大资本扩产能、升级产线。

记者:接下来“领跑者”规则是要升级了吗?

谢健:我也看到新闻说下一步会真正扶持技术。有一些公司也在跟我们了解产品、技术。但实际怎么执行还不清楚。

导读:“我们内部也在商讨要不要改名字,太阳能总让人误会成热水器,叫光伏的话又不易传播”,晶澳执行总裁谢健对记者这样说道。确实,这也是整个光伏行业面临的困惑与尴尬,似乎民众还没有广泛接受,加之产业接连动荡起伏,所以有时候外界有些误解。不过好在形势慢慢扭转,行业里面晶澳这些公司也在一起努力。

如果接下来“超级领跑者”,偏技术而不太去考虑纯经济效益,那可能会更难些。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技术领先的首要目的就是要让成本降下来。

但我们晶澳在“领跑者”这块是有储备的。

记者:除了领跑者还会有些别的吗?比如说储能、售电这些有在布局?

谢健:储能我们内部有时候也在讨论,但目前并没有真正花太大资源来投入。如果说将来技术能再进一步,成本能再降一些,那肯定是未来必走之路。

对于售电,目前虽然是说售电侧改革,但还是没有办法对当下电力体制、架构,产生根本改变。对晶澳来说,有可能会结合自有电站去尝试一到两个。

━━━━━

核心主业还是制造

记者:对下游电站晶澳是一个怎样的思考?

谢健:晶澳今年大概并网了200MW电站。我们的思路是一年做个200-300MW。毕竟做电站还是资金密集型的,一个GW就要60 、70个亿。民营企业如果打通了资金的循环,那还是可以去做,否则就有点危险了。现在光伏补贴的问题还没有解决。

对晶澳来说,下游不是那么重要,我们的核心主业还是制造这块。

记者:想谈一下技术,晶澳是全球最大的P型单晶组件供应商,“领跑者”项目中单晶拿下不少,在你们整个业务布局中,单、多晶会有侧重吗?

谢健:我们永远都是一半、一半,一直以来也都是单、多晶并重。如果说某一年多晶有优势,那可能就会多做些,占比60 %-70%。但今年,单晶有优势,那就会反过来,重点推单晶的PERC。所以说,我们一直是在动态地调整。

毕竟从电池的工艺来讲,单、多只有两个工序不一样。所以,我们不会去偏向哪一个,技术跟成本永远是要去平衡。

记者:看有公司最近推出了全新系列黑硅片。

谢健:是的。我们的多晶黑硅片去年已经开始出货了,大约在日本市场有200MW。今年还在做一些小的技术调整,希望成本能再降低些,效率能再高些,所以没有进一步扩大,还是维持原来的规模。

━━━━━

从电池到组件到电站,资本、技术多重因素推动

记者:您到晶澳也10年了,这10年中,看到晶澳从原来的电池转型组件,现在慢慢地做电站,这每一步转型中,晶澳都是怎么考量的?

谢健:应该说,每一步转型有主动因素也有被动因素。

最早开始我们做电池,这跟公司历史有关。我们靳老板,原来做半导体硅片做了很多年,这之后往下延伸做电池。

那个时候做电池是一个非常好的生意。款到发货,款先拿来,车子再开来。周转非常快,没负债,没存货,也就没动力去做组件。

后来经历了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之后光伏产业就开始分化了。有去做垂直一体化的,有去做分工的,下游的做上游,上游的做下游。

当时我们内部讨论,如果所有人都这么走,那你也不得不这么走,否则你的客户没了,供应商也没了。

往下游做组件,刚好有个很好的时机。以前去组件工厂看,都是密密麻麻5000多工人在那工作,但大约12、13年时开始有了自动化概念,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转折点。

晶澳在上海奉贤有一个自动化的组件工厂。放以前,1GW规模的工厂得需要6000工人,现在只要几百人就好。

记者:今年上半年形势很好,下半年“630”之后市场需求快速下跌,又会有新的一轮调整吗?

谢健:应该说,7到9月份进入了非常快速的调整期,产品价格跌掉20-30%。但9月份以后就进入了平稳阶段,而且会持续一段时间,因为现在产品已经跌到了很低的价格。

对于组件厂来讲,毛利非常低。虽然整体而言,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但跟之前几次比,还是小的。毕竟现在的单价比原来降了很多。前几次行业调整时,单价很高,绝对金额也大,往往一下子就能跌20、30个亿。

不过,最近新出来电力“十三五”规划,光伏目标比预期下调了些。我估计今年的这些项目做完,到明年下半年可能还会有个小的波动。

记者:说到新出的电力“十三五”规划,我看里面把分布式目标调到60GW,那以后地面电站还有发展空间吗?还是说之后就是分布式时代了?

谢健:我觉得,国家规划更多是传递一个政策信号,接下来重点会放在分布式上。

如果真按实际情况算,恐怕现在累计地面电站规模已经超过50GW了。按这个来控制,是不是从今天开始所有地面电站都不要再建了?五大电力集团如果按照它们的清洁能源比重要求,还要补多少地面电站?

━━━━━

分布式增长速度极快

记者:晶澳对分布式有什么打算?

谢健:目前还没有直接地大量地做分布式项目。但是从销售角度来说,我们铺垫了很久,基本上覆盖全国了。现在是采取招商的模式,在每个地区都有合作伙伴。我们提供产品和一部分技术支持,他们负责分布式推广。

记者:分布式业务在整个业务板块当中占多少?

谢健:目前比重还是很小。从出货量看,没有精确算,可能几个点。但增长速度非常快,特别是区域的扩展,最早在工厂周边,现在已经覆盖到全国中东部,每个市我们都会有合作伙伴

记者:今年组件出货量预计能到多少?

谢健:预计5GW。去年4GW,前年3GW,这应该也算个台阶了。

记者:今年的情况是海外比重多些?

谢健:也不一定。我们还是跟着全球市场走,不过主场在中国。

海外市场,我们在南美占了20%的市场份额,其中最大的两个项目,一个是巴西的、一个是智利的,今年都是我们供的。

关键字:晶科

本文摘自:光电新闻网

x 比别人慢一拍,晶澳的困惑不只于此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电源企业动态 → 正文

比别人慢一拍,晶澳的困惑不只于此

责任编辑:editor005 作者:豌豆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11-23 16:38:17 本文摘自:光电新闻网

都说大浪淘沙,稳者常胜,不想做领军人物的晶澳,稳扎稳打、风生水起,但也有自己的困惑。

丰台科技园,诺德中心,一抬头“晶澳太阳能”几个字赫然入目。去年他们刚把总部搬到这里。

“我们内部也在商讨要不要改名字,太阳能总让人误会成热水器,叫光伏的话又不易传播”,晶澳执行总裁谢健对记者这样说道。

确实,这也是整个光伏行业面临的困惑与尴尬,似乎民众还没有广泛接受,加之产业接连动荡起伏,所以有时候外界有些误解。不过好在形势慢慢扭转,行业里面晶澳这些公司也在一起努力。

就像生命体,每个公司也都有自己的专属基因、行事风格,有的唯快不破,有的就趋于保守谨慎了。

“堂堂正正做人,兢兢业业做事”这是晶澳内部流传的口号。2005年成立至今,晶澳已经走过11个年头了,但似乎从未出入闪耀舞台的中心。

采访中,我们把这个问题抛给了谢健,他也坦承,晶澳就是一个比较保守的公司,“所以我们做什么都好像比别人慢一拍”。

和同行相比,他们转型进入组件慢,做电站也慢,当很多同行都风风火火跨入下游电站时,感觉他们也还是不紧不慢,今年二季度晶澳并网250MW太阳能项目。这个规模不算大。

对于下游,晶澳的思考是,一年做个200-300MW,毕竟电站还是资金密集型的,目前仍面临着补贴拖欠问题。如果民营企业打通了资金的循环,那可以进入,否则还是会有点冒险。看,这思路又带着些许“保守”的意味。

在和记者对话时,谢健说,晶澳内部也在反思自己的风格,要不要保守依旧。

谨慎有谨慎的好处,这些年光伏产业风雨飘摇、大起大伏,当年不少叱咤风云的都灰溜溜退场了,晶澳还是依旧稳扎稳打,砥砺前行。“按我们靳老板的话来讲,晶澳这么多年来,没有犯致命性的错误”。(靳老板,晶澳太阳能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靳保芳)

回望成立的这11年,从最开始做电池,到后来金融危机后产业分化,又加上公司上市有了资金,再之后工厂自动化升级,资本、技术先后推动下,遂转型组件,再到今天晶澳慢慢进入电站。他们的每一步似乎都贯穿着“低调”风格,

晶澳也曾因“保守”导致在美国市场上的出货量比同行少了个数量级。“别人都是上GW规模,我们也就200、300MW”。就是因为当年美国市场双反,税率未定,不善冒险的晶澳最后决定在这块市场少做,贻误了战机。

不过,晶澳并不是死保守。沙场狩猎,有好的机会,该上还是要激进地上。

拿领跑者举例。2015年,国家推出光伏“领跑者”计划,促进产业升级,带动整个行业朝更高的效率、更低的度电成本的方向发展。这无疑是晶澳的一个重大机会。

作为全球最大的P型单晶组件供应商,晶澳为首个光伏“领跑者”示范项目——山西省大同市采煤沉陷区国家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提供了422MW的光伏组件,其中包含303MW单晶组件。十年来,晶澳已累计出货单晶光伏产品7GW。他们也一度被媒体称为“单晶帝”。

正如谢健所说,晶澳内部也在反思自己的风格,过去这些年光伏行业大起大落,小心驶得万年船,踏实做事的晶澳没有犯致命性错误。只是我们在想,等将来行业渐趋稳定后,他们是否低调如初?行业里天合光能已走在前面抢攻储能,协鑫也在加码分布式。面临着后补贴时代乃至是今后的平价上网时代,企业是否该提前布局好技术往哪走、战略往哪走?

以下是对话部分(有删节):

━━━━━

“我们做什么都好像比别人慢一拍”

记者:在整个光伏企业当中,晶澳是怎么定位的,又或者说该怎么看待晶澳?

谢健:晶澳是一个比较保守的公司,所以我们做什么都好像比别人慢一拍,做电站我们比别人慢一点。像很多同行,不管是晶科还是协鑫,都做得很大。

我们一直跟着这个行业成长,从最早在河北一个县里面走到今天。现在来看还是比较健康的。

按我们靳老板的话来讲,晶澳这么多年,没有犯致命性的错误,虽然也犯了不少小的错误。因为这个行业波动很快,你不可能百分之百是对的,我觉得这个总结比较合适地概括了公司这么多年的发展。

但如果说有好的机会,我们也可能会稍微激进一点。

记者:那现在看来,哪些是你们觉得很兴奋、愿意激进一点的?

谢健:以领跑者为例,晶澳一直把技术作为核心竞争力。过去我们人力、物力投入了很大资源。去年“领跑者”出来,对光伏行业来讲,应该是一个真正能体现企业技术实力的机会。在技术上面,晶澳之前铺垫了很多,也看到了政策的鼓励,所以我们投入很大资本扩产能、升级产线。

记者:接下来“领跑者”规则是要升级了吗?

谢健:我也看到新闻说下一步会真正扶持技术。有一些公司也在跟我们了解产品、技术。但实际怎么执行还不清楚。

导读:“我们内部也在商讨要不要改名字,太阳能总让人误会成热水器,叫光伏的话又不易传播”,晶澳执行总裁谢健对记者这样说道。确实,这也是整个光伏行业面临的困惑与尴尬,似乎民众还没有广泛接受,加之产业接连动荡起伏,所以有时候外界有些误解。不过好在形势慢慢扭转,行业里面晶澳这些公司也在一起努力。

如果接下来“超级领跑者”,偏技术而不太去考虑纯经济效益,那可能会更难些。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技术领先的首要目的就是要让成本降下来。

但我们晶澳在“领跑者”这块是有储备的。

记者:除了领跑者还会有些别的吗?比如说储能、售电这些有在布局?

谢健:储能我们内部有时候也在讨论,但目前并没有真正花太大资源来投入。如果说将来技术能再进一步,成本能再降一些,那肯定是未来必走之路。

对于售电,目前虽然是说售电侧改革,但还是没有办法对当下电力体制、架构,产生根本改变。对晶澳来说,有可能会结合自有电站去尝试一到两个。

━━━━━

核心主业还是制造

记者:对下游电站晶澳是一个怎样的思考?

谢健:晶澳今年大概并网了200MW电站。我们的思路是一年做个200-300MW。毕竟做电站还是资金密集型的,一个GW就要60 、70个亿。民营企业如果打通了资金的循环,那还是可以去做,否则就有点危险了。现在光伏补贴的问题还没有解决。

对晶澳来说,下游不是那么重要,我们的核心主业还是制造这块。

记者:想谈一下技术,晶澳是全球最大的P型单晶组件供应商,“领跑者”项目中单晶拿下不少,在你们整个业务布局中,单、多晶会有侧重吗?

谢健:我们永远都是一半、一半,一直以来也都是单、多晶并重。如果说某一年多晶有优势,那可能就会多做些,占比60 %-70%。但今年,单晶有优势,那就会反过来,重点推单晶的PERC。所以说,我们一直是在动态地调整。

毕竟从电池的工艺来讲,单、多只有两个工序不一样。所以,我们不会去偏向哪一个,技术跟成本永远是要去平衡。

记者:看有公司最近推出了全新系列黑硅片。

谢健:是的。我们的多晶黑硅片去年已经开始出货了,大约在日本市场有200MW。今年还在做一些小的技术调整,希望成本能再降低些,效率能再高些,所以没有进一步扩大,还是维持原来的规模。

━━━━━

从电池到组件到电站,资本、技术多重因素推动

记者:您到晶澳也10年了,这10年中,看到晶澳从原来的电池转型组件,现在慢慢地做电站,这每一步转型中,晶澳都是怎么考量的?

谢健:应该说,每一步转型有主动因素也有被动因素。

最早开始我们做电池,这跟公司历史有关。我们靳老板,原来做半导体硅片做了很多年,这之后往下延伸做电池。

那个时候做电池是一个非常好的生意。款到发货,款先拿来,车子再开来。周转非常快,没负债,没存货,也就没动力去做组件。

后来经历了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之后光伏产业就开始分化了。有去做垂直一体化的,有去做分工的,下游的做上游,上游的做下游。

当时我们内部讨论,如果所有人都这么走,那你也不得不这么走,否则你的客户没了,供应商也没了。

往下游做组件,刚好有个很好的时机。以前去组件工厂看,都是密密麻麻5000多工人在那工作,但大约12、13年时开始有了自动化概念,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转折点。

晶澳在上海奉贤有一个自动化的组件工厂。放以前,1GW规模的工厂得需要6000工人,现在只要几百人就好。

记者:今年上半年形势很好,下半年“630”之后市场需求快速下跌,又会有新的一轮调整吗?

谢健:应该说,7到9月份进入了非常快速的调整期,产品价格跌掉20-30%。但9月份以后就进入了平稳阶段,而且会持续一段时间,因为现在产品已经跌到了很低的价格。

对于组件厂来讲,毛利非常低。虽然整体而言,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但跟之前几次比,还是小的。毕竟现在的单价比原来降了很多。前几次行业调整时,单价很高,绝对金额也大,往往一下子就能跌20、30个亿。

不过,最近新出来电力“十三五”规划,光伏目标比预期下调了些。我估计今年的这些项目做完,到明年下半年可能还会有个小的波动。

记者:说到新出的电力“十三五”规划,我看里面把分布式目标调到60GW,那以后地面电站还有发展空间吗?还是说之后就是分布式时代了?

谢健:我觉得,国家规划更多是传递一个政策信号,接下来重点会放在分布式上。

如果真按实际情况算,恐怕现在累计地面电站规模已经超过50GW了。按这个来控制,是不是从今天开始所有地面电站都不要再建了?五大电力集团如果按照它们的清洁能源比重要求,还要补多少地面电站?

━━━━━

分布式增长速度极快

记者:晶澳对分布式有什么打算?

谢健:目前还没有直接地大量地做分布式项目。但是从销售角度来说,我们铺垫了很久,基本上覆盖全国了。现在是采取招商的模式,在每个地区都有合作伙伴。我们提供产品和一部分技术支持,他们负责分布式推广。

记者:分布式业务在整个业务板块当中占多少?

谢健:目前比重还是很小。从出货量看,没有精确算,可能几个点。但增长速度非常快,特别是区域的扩展,最早在工厂周边,现在已经覆盖到全国中东部,每个市我们都会有合作伙伴

记者:今年组件出货量预计能到多少?

谢健:预计5GW。去年4GW,前年3GW,这应该也算个台阶了。

记者:今年的情况是海外比重多些?

谢健:也不一定。我们还是跟着全球市场走,不过主场在中国。

海外市场,我们在南美占了20%的市场份额,其中最大的两个项目,一个是巴西的、一个是智利的,今年都是我们供的。

关键字:晶科

本文摘自:光电新闻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