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巨头Visa的新应用:AI竟能替你花钱!这意味着什么?

责任编辑:cres

作者:Michael

2025-09-05 15:27:21

来源:企业网D1Net

原创

Visa宣布向智能体开放其庞大支付网络,通过新开发者工具实现“智能体商业”,AI可根据消费者偏好和消费限额,从商品发现到结账全程自主完成。

Visa正在向智能体开放其庞大的支付网络,这些智能体能够代表消费者进行购物和支付,这标志着AI在4.6万亿美元全球支付产业中的重大扩展。

这家金融服务巨头周四宣布推出新的开发者工具,使智能体能够直接接入Visa的支付基础设施,从而实现公司所称的“智能体商业”——一种AI机器人可以根据消费者偏好和消费限额,从商品发现到结账全程自主完成的系统。

此举让Visa站在了可能彻底改变人们在线购物方式的技术变革前沿。消费者无需再浏览网站或手动下单,而是设定参数,由智能体在多个商家之间自主寻找、评估并购买商品。

Visa全球增长主管Rubail Birwadker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很快,人们将拥有智能体替他们浏览、挑选、购买并管理交易。这些智能体必须获得信任,不仅要赢得用户信任,还要获得银行和商家的认可。”

此次公告也加剧了与竞争对手万事达卡的竞争。万事达卡今年4月推出了自己的智能体支付系统Agent Pay。分析师预计,随着智能体变得更成熟和普及,这一数字商务领域将迅速增长。

开发者工具:从数周集成缩短到数小时

Visa的新产品主要包括两项关键技术:

1. 模型上下文协议(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服务器——提供对Visa支付API的安全访问。

2. Visa Acceptance Agent Toolkit(接受智能体工具包)——允许技术和非技术用户使用自然语言命令部署AI支付流程。

MCP服务器是技术突破,为智能体提供标准化方式与Visa网络通信,无需为每个应用单独定制集成。Visa表示,开发者现在可以“从创意到功能原型只需数小时,而非数天或数周”。

对于每年处理超过3000亿笔交易、覆盖200个国家的Visa来说,进军AI商业既是防御也是进攻。公司面临来自金融科技初创企业、实时支付网络以及科技巨头的压力,他们都希望重塑传统支付通道。

Birwadker解释:“过去30年,商业的运作方式是你在商家实体环境——如Sephora或Best Buy——购物,或者在线上商家环境购物,但在智能体商业环境中,消费者将停留在AI平台上,并希望购买商品或服务。”

安全与信任:防止智能体滥用支付

AI驱动的商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安全和信任挑战。当消费者将购买决策委托给软件时,传统的反欺诈方法需要显著调整。

Visa实施了多层防护,包括:

• 卡信息即时令牌化

• 设备专属认证

• Birwadker所称的“支付信号”和“支付指令”,确保智能体操作符合消费者原始意图

他强调:“你的个人身份信息(PII)或主账户号(PAN)永远不会被暴露。我们几乎立即将PAN转换为令牌,并对其进行认证,绑定到特定设备和应用上。”

此外,Visa还开发了匹配流程,确保交易在确认智能体的购买意图与消费者原始请求一致后才完成。这有效防止了AI“幻觉”(生成错误或无意义输出)带来的风险。

但Birwadker也承认,并非所有风险都能预见:“我们不声称解决了所有问题,这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许多情况可能会发生,这是我们未曾预见的。我们正在缓慢放水,让AI逐步运行,同时学习其实际运作方式。”

与万事达卡的竞争加剧

Visa的公告时机显示出支付行业对AI未来的紧迫感。消费者对AI平台的采用迅速加速,ChatGPT、Perplexity等平台已吸引数亿用户,越来越多用于商品调研和推荐。

2025年3月Salesforce的调研显示,66%的消费者希望使用智能体在商品售罄前抢购高需求商品;65%的消费者希望智能体能在目标价格达到时自动购买商品。

万事达卡的Agent Pay系统在Visa宣布智能商业计划前一天上线,显示出行业竞争激烈。两家公司都与OpenAI、Microsoft、Anthropic和Stripe等AI巨头合作,共同构建生态系统。

Birwadker表示:“这不仅仅是另一个产品。我们与领先AI平台合作,将其落地,同时帮助整个生态系统构建安全交易的智能体。”

PayPal也与AI搜索引擎Perplexity合作,实现自动购买,Amazon正测试“Buy for Me”功能,让智能体代表用户下单。

Visa的商业逻辑:交易越多,收入越高

尽管技术复杂,Visa的AI商业模式简单明了:更多交易通过其网络使用Visa卡,即意味着更多收入。

Birwadker表示:“只要使用Visa卡,我们就达成目标。我们的核心目标始终是让消费者和开发者在我们的API上创新迭代,最终Visa卡成为他们使用的支付工具。”

Visa作为网络运营商,而非直接商家,不承担库存或客户服务风险,而是促进交易双方完成支付。早期测试显示成效良好,目前已有30多个合作伙伴在沙箱环境中进行“朋友和家人”测试,Visa也在与商户和收单机构合作,确保后台基础设施能够承载AI生成的交易。

智能体在商业流程中的应用

Visa Acceptance Agent Toolkit展示了技术的直接应用:企业可用自然语言命令自动化常规支付任务。

Birwadker举例:“一个简单例子是,你可以让智能体查看我所有已付发票、收到的款项,生成收入总结,找出缺口,并为未支付项创建发票。”

工具包还可从Excel支付信息文件中自动生成发票,利用自然语言处理将数据转化为格式化账单,减少中小企业行政负担,加速Visa商户伙伴的采用。

消费者信任与监管挑战

AI支付扩展提出了监管问题:各地对支付认证、数据本地化及消费者保护要求不同,这些都必须纳入智能体系统。

Birwadker表示:“每个市场都有本地监管细节,智能体支付系统可以覆盖这些差异,无论消费者或商户位于何处,支付都能正常进行。”

消费者信任可能是长期挑战。尽管AI采用率上升,调查显示对自动化财务决策的接受度仍有限。2024年12月eMarketer的研究显示,美国仅24%的消费者愿意将数据分享给AI购物助手。

Visa拥有数十年的反欺诈经验,每年阻止约400亿美元欺诈交易,但AI商业引入了传统安全模型未覆盖的新变量。

对Visa而言,挑战巨大。在建立了三十年传统数字支付主导地位后,随着商业向AI自动化转型,公司需维持领导力。成功将巩固Visa作为下一代数字交易骨干的地位;失败可能让更敏捷的竞争者重塑支付格局。

随着消费者越来越多地将购物决策交给AI,有一点可以确定:能够让交易既安全又便捷的公司,将书写数字商业的新篇章。目前,Visa押注其网络效应和反欺诈专业能力,在AI时代将继续发挥核心价值,就像塑料卡和POS终端时代一样。

企业网D1net(www.d1net.com):

国内头部to B IT门户,旗下运营国内最大的甲方CIO专家库和智力输出及社交平台-信众智(www.cioall.com)。旗下运营19个IT行业公众号(微信搜索D1net即可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为企业网D1Net编译,转载需在文章开头注明出处为:企业网D1Net,如果不注明出处,企业网D1Net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AI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