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工智能行业动态 → 正文

金融服务技术基础设施决策的五项原则

责任编辑:cres 作者:Dave Smith |来源:企业网D1Net  2022-01-20 10:22:00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五年前,许多传统银行对所谓的“挑战者银行”在他们周围出现的速度而感到茫然无措,这些银行快速推出新功能,抢占市场份额,并以远低于现有市场参与者的价格提供服务和产品。
 
现在,对于金融服务行业来说,好消息是金融科技之战远未结束,而只是刚刚开始。金融机构无论是采取积极主动的战略希望在竞争中击败挑战者,还是被动反应并希望紧随其后,目前还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应对。
 
坏消息是这些银行必须克服一些问题才能实现。惯性是金融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金融服务业的短期安全很容易被优先考虑。毕竟,没有人希望因为停电或支付系统瘫痪而成为头条新闻。
 
其危险在于,很多金融机构致力于保持现状,以至于业务规模越来越大,但这些都是靠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过时技术来取得平衡的。但这不仅让他们置身于风险之中,还意味着付出更多努力抓住新的机会。
 
以下是金融机构在构建金融服务技术基础设施决策的五项原则:
 
1.为长期发展而构建
 
在新冠疫情发生之初,并没有多少人为应对疫情而制定长远计划,也没有人能够预测面临的巨大挑战。如果回顾10年前的发展,人们就会看到技术和消费者的态度已经彻底转变,而当时市场上的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无法预测的。人们无法为特定的未来事件制定计划,因为有太多的未知数。金融机构开始变革支付基础设施的旅程必须能够满足未来20年的业务需求。在这段时间里,唯一能确定的是不确定性。
 
2.为业务优先级和技术现实而构建
 
金融机构必须做出满足一系列决策者需求的决策。客户团队、技术团队、安全团队和业务团队很少在开始之初在构建项目时保持一致。因此,支付基础设施必须反映金融机构商业模式内的支付方面的积极性。全球银行和小型金融机构的需求截然不同。
 
3.为商业模式构建
 
如果不反映金融世界运作的商业模式,那么部署金融服务技术基础设施的成本将是不可持续的。充分预测构建、许可和运行支付基础设施的成本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因此需要制定反映这一现实的基础设施计划。
 
4.面向未来的构建
 
如果进一步展望未来,来自区块链和人工智能之类的颠覆可能会给金融行业带来进一步的变化。虽然它们仍处于开发和推出的早期阶段,但首席技术官必须能够预测这些或其他未知技术可能带来的变化,并能够做出反应以及快速适应。技术领导者必须能够跟上新产品和新服务推出的步伐。并有效地做到这一点。
 
5.满足监管要求的构建
 
金融机构需要与监管机构密切合作,尤其是随着新规则的制定以管理技术如何与消费者合作。成功构建支付基础设施的很大一部分是了解如何快速适应新的监管变化。另一部分是如何快速提取并向监管机构提供他们需要的数据。如果监管机构对金融机构提出新要求,需要确信他们已经拥有一个可以适应的系统。
 
但是,一旦金融机构设计了新系统,就不会停止工作,还需要将其部署到位。金融机构需要考虑两种选择,而采用哪个选择取决于许多因素,从当前的基础设施到预算,再到改变的意愿。
 
基础设施的建设应该爆炸式增长吗?
 
当然,金融机构一旦需要更新和构建其基础设施,就会面临如何实施的问题。这里有两种根本不同的选择。
 
首先,可以摒弃和更换。如果速度和市场机会是金融机构的首要任务,那么快速行动就是必由之路。金融机构可以快速开辟新的支付类型,引入新渠道并处理它们。微服务的发展使这种方法成为可能。将许多小型构建块结合起来以非常快地开发新的应用程序现在是公认的最佳实践。
 
当然,这不仅仅意味着今天关闭旧系统,明天就会加载新系统。在实践中,这意味着金融机构从其现有的架构逐步切换并放置新的架构。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正在运行的系统可能非常复杂,许多层次的系统交织在一起。
 
第二种选择是采用新的应用程序的过程中逐渐实施最新技术,直到原有系统不再使用为止。虽然可能会延长几年的时间,但它为谨慎的首席技术官提供了一条前进的道路,他们希望解决结构性挑战,而不是过快转向。
 
这种方法很好,因为可以引入特定的新服务、产品和收入,可以轻松地展示投资回报,并且通过一次专注于一个方面来降低项目的复杂性。缺点是时间显著延长。
 
唯一糟糕的选择就是别无选择
 
不要拖延,因为拖延时间越长,就越难以改变。继续依赖原有基础设施会更容易受到攻击。
 
虽然不知道市场的走向,也难以预测金融科技将发生什么,但金融机构需要为他们的系统提供更多的灵活性。
 
版权声明:本文为企业网D1Net编译,转载需注明出处为:企业网D1Net,如果不注明出处,企业网D1Net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关键字: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决策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x 金融服务技术基础设施决策的五项原则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人工智能行业动态 → 正文

金融服务技术基础设施决策的五项原则

责任编辑:cres 作者:Dave Smith |来源:企业网D1Net  2022-01-20 10:22:00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五年前,许多传统银行对所谓的“挑战者银行”在他们周围出现的速度而感到茫然无措,这些银行快速推出新功能,抢占市场份额,并以远低于现有市场参与者的价格提供服务和产品。
 
现在,对于金融服务行业来说,好消息是金融科技之战远未结束,而只是刚刚开始。金融机构无论是采取积极主动的战略希望在竞争中击败挑战者,还是被动反应并希望紧随其后,目前还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应对。
 
坏消息是这些银行必须克服一些问题才能实现。惯性是金融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金融服务业的短期安全很容易被优先考虑。毕竟,没有人希望因为停电或支付系统瘫痪而成为头条新闻。
 
其危险在于,很多金融机构致力于保持现状,以至于业务规模越来越大,但这些都是靠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过时技术来取得平衡的。但这不仅让他们置身于风险之中,还意味着付出更多努力抓住新的机会。
 
以下是金融机构在构建金融服务技术基础设施决策的五项原则:
 
1.为长期发展而构建
 
在新冠疫情发生之初,并没有多少人为应对疫情而制定长远计划,也没有人能够预测面临的巨大挑战。如果回顾10年前的发展,人们就会看到技术和消费者的态度已经彻底转变,而当时市场上的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无法预测的。人们无法为特定的未来事件制定计划,因为有太多的未知数。金融机构开始变革支付基础设施的旅程必须能够满足未来20年的业务需求。在这段时间里,唯一能确定的是不确定性。
 
2.为业务优先级和技术现实而构建
 
金融机构必须做出满足一系列决策者需求的决策。客户团队、技术团队、安全团队和业务团队很少在开始之初在构建项目时保持一致。因此,支付基础设施必须反映金融机构商业模式内的支付方面的积极性。全球银行和小型金融机构的需求截然不同。
 
3.为商业模式构建
 
如果不反映金融世界运作的商业模式,那么部署金融服务技术基础设施的成本将是不可持续的。充分预测构建、许可和运行支付基础设施的成本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因此需要制定反映这一现实的基础设施计划。
 
4.面向未来的构建
 
如果进一步展望未来,来自区块链和人工智能之类的颠覆可能会给金融行业带来进一步的变化。虽然它们仍处于开发和推出的早期阶段,但首席技术官必须能够预测这些或其他未知技术可能带来的变化,并能够做出反应以及快速适应。技术领导者必须能够跟上新产品和新服务推出的步伐。并有效地做到这一点。
 
5.满足监管要求的构建
 
金融机构需要与监管机构密切合作,尤其是随着新规则的制定以管理技术如何与消费者合作。成功构建支付基础设施的很大一部分是了解如何快速适应新的监管变化。另一部分是如何快速提取并向监管机构提供他们需要的数据。如果监管机构对金融机构提出新要求,需要确信他们已经拥有一个可以适应的系统。
 
但是,一旦金融机构设计了新系统,就不会停止工作,还需要将其部署到位。金融机构需要考虑两种选择,而采用哪个选择取决于许多因素,从当前的基础设施到预算,再到改变的意愿。
 
基础设施的建设应该爆炸式增长吗?
 
当然,金融机构一旦需要更新和构建其基础设施,就会面临如何实施的问题。这里有两种根本不同的选择。
 
首先,可以摒弃和更换。如果速度和市场机会是金融机构的首要任务,那么快速行动就是必由之路。金融机构可以快速开辟新的支付类型,引入新渠道并处理它们。微服务的发展使这种方法成为可能。将许多小型构建块结合起来以非常快地开发新的应用程序现在是公认的最佳实践。
 
当然,这不仅仅意味着今天关闭旧系统,明天就会加载新系统。在实践中,这意味着金融机构从其现有的架构逐步切换并放置新的架构。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正在运行的系统可能非常复杂,许多层次的系统交织在一起。
 
第二种选择是采用新的应用程序的过程中逐渐实施最新技术,直到原有系统不再使用为止。虽然可能会延长几年的时间,但它为谨慎的首席技术官提供了一条前进的道路,他们希望解决结构性挑战,而不是过快转向。
 
这种方法很好,因为可以引入特定的新服务、产品和收入,可以轻松地展示投资回报,并且通过一次专注于一个方面来降低项目的复杂性。缺点是时间显著延长。
 
唯一糟糕的选择就是别无选择
 
不要拖延,因为拖延时间越长,就越难以改变。继续依赖原有基础设施会更容易受到攻击。
 
虽然不知道市场的走向,也难以预测金融科技将发生什么,但金融机构需要为他们的系统提供更多的灵活性。
 
版权声明:本文为企业网D1Net编译,转载需注明出处为:企业网D1Net,如果不注明出处,企业网D1Net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关键字: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决策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