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CIO新闻中心 → 正文

地产公司信息化转型——如何建设智慧园区(社区)

责任编辑:cres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9-08-19 10:29:26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2019年8月10日,由企业网D1Net举办的CIO夏季沙龙在深圳召开。本次沙龙邀请大中型知名企业信息高管出席,聚焦政企数字化转型难点,探寻当代政企在数字化转型道路上的挑战和解决之道。
 
以下为现场速记。
 
陈新胜:去未来中心,安全的是在监控中心、消防的是在消防控中心,把这些系统也放在一起。
 
第三,把它变成标准的流程,最终实现标准的流程,让它变成流程化,最后自动化。
 
下一步是信息数据化,所有的信息都变成数据,业务的数据、资产的数据、管理的数据、流程的数据,等等都是数据,形成数据,同时这种数据也会变成资产。这种数据资产有什么价值?刚才大家都讲了,这个数据会产生价值,就看怎么挖掘了。
 
传统的社区变成智慧社区要怎么建呢?我觉得对地产公司来讲,从整个效率来分析,重新树立了公司的品牌树,原来大家都在做一些增值服务,除了传统的地产公司,地段、学校等等,最早万科做物业,碧桂园做景观等等,我觉得这也是下一个能够作为公司的品牌树。
 
管理的收益,通过平台化、集中化、标准化的管理,整个效率提升达到30-50%,大概能够节约20-30%的人员。我们测算了,深圳的物业管理人员人均一年的费用是15万,如果是15万平的项目,每年能够节约多少,我觉得大家都能够算一下。
 
同时,他也是一种资产,社区的这些信息变成资产的时候,带动的是社区的增值服务,当然这个是我们的一个设想,我们现在做的还比较浅,我也和一些同行做了交流,包括碧桂园的风华会、万科、保利、金地的同时也进行了交流,其实整体做这块的服务,没有赚钱的,但我相信将来是能够赚钱的。
 
那这个怎么做呢?传统的业务系统加上一个出口,再整合成大数据,变成新的智慧社区管理平台。这是智慧社区的1.0,我们把智慧社区命名为1.0,智慧园区是做了3.0的,今天主要讲智慧社区1.0。
 
这都是一些功能性的,物联网是什么概念?下面我们会有比较详细的介绍。这是我们已经做了一个项目,这个项目落地了,我觉得这也不算广告,我们在这个项目上,包括市政、园区、酒店、工地、展厅等等,这些场景都做了尝试,也算是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包括梁振英、广东省省委副秘书长任小铁、中国城市规划院的院长杨保军、清华大学的尹志、韩国的国会员,韩国的这个没有写名字,因为我也不知道怎么写,日本的两个名字写上的,日本三菱的已经去看了四次。我认为我们在这个地方做的应该算是园区2.0的,社区是1.0的。
 
社区,列了一些简单的功能,比如说智慧社区的在线缴费、社区的智慧可视对讲、语音呼叫电梯,老人、儿童的定位,包括家庭终端,家庭安全,智能家居、智能马桶、无感支付、月卡的在线开卡,一位多车,这在深圳不是特别明显,但是在车位售卖的地方,家里有三台车,但你买了车位,三个车都可以轮流停,车位共享,峰时短租的,如果你有三天不停或者是一周不停,你可以租出去,给其他人停车,包括无人化值守的解决方案,包括智慧的灯杆、垃圾筒、水质监测,社区的云机房的方式,包括机器人,社区服务,我们社区服务现在做了一些尝试,这是我们的一个平台,架构大同小异。
 
重点说说物联网平台,我们做了一个物联网平台,我们不是推我们的物联网平台,是给大家一个启发。我们认为物联网平台是什么东西呢?刚开始我们做物联网平台的时候,其实也没有想清楚物联网平台是什么样的东西。昨天看了华为的发布会,看他采用的是微内核的架构,其实当时我们也提了大概差不多的,我们提的是微服务的方式。这种微架构的方式也是中国物联网的一种方式,我们把它比喻成类似的操作系统,针对社区的,也是类似的操作系统,原来我们传统的老客,兑奖的、停车的、监控的,各个线条的。就像我们2000年左右出门的时候,带一个手机、照相机、CD机等等一堆,现在我们只要带一个智能手机就ok了,差不多类似这样的东西。
 
这是社区的管理平台,其实就是支撑前端APP业务系统,包括管理信息系统,这是跟物联网,包括大数据的平台,统一打通,形成社区整体的平台。这主要包括社区管四类平台、基本的信息、政务的平台,能打通的就打通。
 
到家服务的,快服务的。
 
社区文化建设的,包括医养的。
 
最末端是物业管理平台。
 
这是把所有的信息集中出来,然后做成大数据,也可以做成可视化的,当然可视化的,我认为更多的是看的东西、展示的功能,大家真正用的不一定需要这么多的东西,做成表单的,可能就会比较直观了。
 
我们认为下一步尤其是针对家庭,类似这种家庭泛服机器人应该是一个方向,尤其是智能音响的普及,家里对智能音响是比较了解的,互联网这种资源是非常多的,同时他可以连接社区,包括社区的兑奖、家庭的库车房,包括呼叫他们管理中心,这些都是可以实现的。
 
智能家居,我觉得是一个主要的方向,也是控制职能专家。
 
这是我们做的一个方案,包括跟物业的管理系统打通,跟CRM打通,跟公关系统打通,可以实现物业的保修、社区广播、通话、包括生活缴费、水电费查询等等,都是场景化的内容。比如说修空调,你可以预约什么时候来修空调。比如说社区停水停电,你可以把这个展示在屏,什么时候要做停水停电的情况,大家可以这么看。如果你不在家,你回到家可以查看今天广播的情况,包括你如果有希望,可以呼叫管理中心。当然不仅仅是管理中心,如果是其他的地方,如果打通了也是可以的。
 
还有一些提醒,社区关怀类的,都可以放在上面。我们用这个代替了传统的可视对讲,他的部署方式比较简单。整个布线成本基本上就不用了。同时他也是可以控制家庭与安全相关的,包括燃气在测的,如果有这样的东西,杭州保姆的纵火案就不会发生了,如果他发生燃气泄露,大家花的钱多,做的多了,他检测到燃气泄露了,把这个窗户可以直接打开。如果没有做的话,他可以通知到你的手机上,也可以通知到物业管理中心,人马上就可以处理了,我觉得这就是他的价值所在。
 
家居类的,现在也比较热,我就提了一些个性化的需求,比如说有床垫,可以监测人的睡眠情况,包括你的呼吸、深睡、浅睡、心境的准备。如果发生紧急情况的话,可以把相关的信息发到个人和管理中心,甚至医院。现在我就有几个朋友,他们已经买了这样的床,给家里的老人,老人晚上睡觉的时候,有突发状况,马上就可以通知了。
 
智能家居,可能大家的比较多了,我们对智能家居的研究,它主要分了两个大方向,第一是从设备管理上来讲,如果大家需求最强烈的是单设备的控制,比如说我让他开灯、开孔、或者是让他打开一些东西,就是关灯、关窗户、关门等等,这种单点的控制需求是最强烈的,就像原来按面板是一样的。第二种是无感的控制,晚上起床上厕所,进到卫生间的时候,自动亮了,我走的时候,它自动灭了,都不用管,我们叫它无感控制。第三种是场景化的控制,我们认为它就是群控,把所有的东西组合起来,组合成一个场景,做到场景化的控制。
 
我们和合作单位,要求他们做一些近场、中场、远场的控制,近场,我就按,然后让他灯开或者灯灭了。中场,我给他讲,天猫精灵,把那个灯打开,或者是小爱同学,把那个灯打开。远场,我在这儿,我大概6点就到家了,我手机打开,一按,空调打开,我到家里的时候,空调已经开了,家里已经很凉快了。这是我们做的一些尝试。
 
这是停车的,包括无人值守停车场,这都已经基本普及了,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做了深度的思考,比如说一个车位多台车,车位的共享,包括一键锁车、一键挪车,和交警的系统打通,如果有人占了你的车位,你可以让他来挪。
 
双向通行,这在很多地方已经启用,在上海已经用的基本上非常好了。
 
这是云对讲的方案,大家都比较熟悉了,用这个代替家里可视对讲的室内机,其实它更多的服务是其他的服务,不只是对讲的服务。
 
视频巡逻,代替人来巡逻。原来保安要到小区里巡逻,现在做成GIS地图,把每个地方标注出来,摄像头在哪个地方,最后形成巡逻路线,看小区里面是否安全。这是监控的。
 
自动浇灌的,不用人浇水,它可以联动天气预报,能够检测土壤的湿度、湿度,自动浇灌。比如说今天的天气,我们发现明天天气可能就要下雨了,尽管今天天气干一点,但也不去浇水了,它会明天去浇水。整个下来,比人工浇水节水达到30-50%。我们从未来的数据,广东这边社区浇水量大概是0.4立方米/平方米。
 
植物的复绿的费用会降低一部分,我们物业的数据复绿的费用是3元/平米,保洁人员,大概是1万平米能够节约一个保洁人员。
 
灯改,这个都是自己画的。我们提出方案之后,市场上找了一圈,没有人做。我就找了我们的工程师画了这个图,画了六七种样式,放到上面去了,结果发现效果还可以。我们重新做了测算,每根杆的成本是3000块钱左右,我们按传统的设计,5-7米一根杆,现在是8-10米一根杆,现在5G设备,也有很多单位找我们谈,想挂在上面,挂一个的话,大概补贴300还是500块钱,记不太清了。
 
这是我们的设备管理,针对水电气等等的设备管理,把它都放到线上来。
 
我今天讲的是偏应用的,不仅是信息化。运营中心,我们认为按这个建筑规范来讲,一个10万平以下的项目,公共建设用房的面积大概是4%,不少于4%,最低不能少于50平,如果是一个10万平以上的项目,公共用房的面积是2%。所以这种公共用房的面积是占一个项目可售的容积率是比较高的,如果通过整合,把它变成更有商业价值的空间,同时也可以减少很多人力成本。
 
我们主要的思路是让这个地方变成一个体验中心或者是运营中心,因为这个地方是人进出密度最大的,所以商业价值是最大的。
 
第一个是我们和英国的一个公司联合研究的送东西的机器人,昨天我看到广州也有一个单位在做,这个还没有用。这个机器人,比如说我送快递,送到门口了,我直接扔到里面去,他就可以送到家里去。
 
第二个是扫地+垃圾回收的机器人,这个在将来成本降下来之后,完全可以替代人,替代人去清理地下室,包括公共场所的清洁工作,这是其他的都可以连接到社区的平台上来。
 
这是整个社区的功能,拿出来给大家参考。
 
最后用廖局的一张图纸,前两天看到比较火,就是一个社群的商业模式设计图。如果大家有需要的话,我有原图,可以分享给大家。所以我觉得将来社区的定位,包括BAT的定位,我觉得它还是有区别的,社区服务就是快服务和快响应的服务,比如说我买一瓶酱油,马上就能送过来。但我如果找阿里、京东买瓶酱油,明天才能送给我。所以这种商业模式是快零售、快服务,所以我觉得社区的运营可能是我们CIO、CTO以及相关的朋友们要研究的一个方向。我就用“得社区、得未来”的题目讲这些,谢谢!

关键字: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x 地产公司信息化转型——如何建设智慧园区(社区)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CIO新闻中心 → 正文

地产公司信息化转型——如何建设智慧园区(社区)

责任编辑:cres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9-08-19 10:29:26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2019年8月10日,由企业网D1Net举办的CIO夏季沙龙在深圳召开。本次沙龙邀请大中型知名企业信息高管出席,聚焦政企数字化转型难点,探寻当代政企在数字化转型道路上的挑战和解决之道。
 
以下为现场速记。
 
陈新胜:去未来中心,安全的是在监控中心、消防的是在消防控中心,把这些系统也放在一起。
 
第三,把它变成标准的流程,最终实现标准的流程,让它变成流程化,最后自动化。
 
下一步是信息数据化,所有的信息都变成数据,业务的数据、资产的数据、管理的数据、流程的数据,等等都是数据,形成数据,同时这种数据也会变成资产。这种数据资产有什么价值?刚才大家都讲了,这个数据会产生价值,就看怎么挖掘了。
 
传统的社区变成智慧社区要怎么建呢?我觉得对地产公司来讲,从整个效率来分析,重新树立了公司的品牌树,原来大家都在做一些增值服务,除了传统的地产公司,地段、学校等等,最早万科做物业,碧桂园做景观等等,我觉得这也是下一个能够作为公司的品牌树。
 
管理的收益,通过平台化、集中化、标准化的管理,整个效率提升达到30-50%,大概能够节约20-30%的人员。我们测算了,深圳的物业管理人员人均一年的费用是15万,如果是15万平的项目,每年能够节约多少,我觉得大家都能够算一下。
 
同时,他也是一种资产,社区的这些信息变成资产的时候,带动的是社区的增值服务,当然这个是我们的一个设想,我们现在做的还比较浅,我也和一些同行做了交流,包括碧桂园的风华会、万科、保利、金地的同时也进行了交流,其实整体做这块的服务,没有赚钱的,但我相信将来是能够赚钱的。
 
那这个怎么做呢?传统的业务系统加上一个出口,再整合成大数据,变成新的智慧社区管理平台。这是智慧社区的1.0,我们把智慧社区命名为1.0,智慧园区是做了3.0的,今天主要讲智慧社区1.0。
 
这都是一些功能性的,物联网是什么概念?下面我们会有比较详细的介绍。这是我们已经做了一个项目,这个项目落地了,我觉得这也不算广告,我们在这个项目上,包括市政、园区、酒店、工地、展厅等等,这些场景都做了尝试,也算是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包括梁振英、广东省省委副秘书长任小铁、中国城市规划院的院长杨保军、清华大学的尹志、韩国的国会员,韩国的这个没有写名字,因为我也不知道怎么写,日本的两个名字写上的,日本三菱的已经去看了四次。我认为我们在这个地方做的应该算是园区2.0的,社区是1.0的。
 
社区,列了一些简单的功能,比如说智慧社区的在线缴费、社区的智慧可视对讲、语音呼叫电梯,老人、儿童的定位,包括家庭终端,家庭安全,智能家居、智能马桶、无感支付、月卡的在线开卡,一位多车,这在深圳不是特别明显,但是在车位售卖的地方,家里有三台车,但你买了车位,三个车都可以轮流停,车位共享,峰时短租的,如果你有三天不停或者是一周不停,你可以租出去,给其他人停车,包括无人化值守的解决方案,包括智慧的灯杆、垃圾筒、水质监测,社区的云机房的方式,包括机器人,社区服务,我们社区服务现在做了一些尝试,这是我们的一个平台,架构大同小异。
 
重点说说物联网平台,我们做了一个物联网平台,我们不是推我们的物联网平台,是给大家一个启发。我们认为物联网平台是什么东西呢?刚开始我们做物联网平台的时候,其实也没有想清楚物联网平台是什么样的东西。昨天看了华为的发布会,看他采用的是微内核的架构,其实当时我们也提了大概差不多的,我们提的是微服务的方式。这种微架构的方式也是中国物联网的一种方式,我们把它比喻成类似的操作系统,针对社区的,也是类似的操作系统,原来我们传统的老客,兑奖的、停车的、监控的,各个线条的。就像我们2000年左右出门的时候,带一个手机、照相机、CD机等等一堆,现在我们只要带一个智能手机就ok了,差不多类似这样的东西。
 
这是社区的管理平台,其实就是支撑前端APP业务系统,包括管理信息系统,这是跟物联网,包括大数据的平台,统一打通,形成社区整体的平台。这主要包括社区管四类平台、基本的信息、政务的平台,能打通的就打通。
 
到家服务的,快服务的。
 
社区文化建设的,包括医养的。
 
最末端是物业管理平台。
 
这是把所有的信息集中出来,然后做成大数据,也可以做成可视化的,当然可视化的,我认为更多的是看的东西、展示的功能,大家真正用的不一定需要这么多的东西,做成表单的,可能就会比较直观了。
 
我们认为下一步尤其是针对家庭,类似这种家庭泛服机器人应该是一个方向,尤其是智能音响的普及,家里对智能音响是比较了解的,互联网这种资源是非常多的,同时他可以连接社区,包括社区的兑奖、家庭的库车房,包括呼叫他们管理中心,这些都是可以实现的。
 
智能家居,我觉得是一个主要的方向,也是控制职能专家。
 
这是我们做的一个方案,包括跟物业的管理系统打通,跟CRM打通,跟公关系统打通,可以实现物业的保修、社区广播、通话、包括生活缴费、水电费查询等等,都是场景化的内容。比如说修空调,你可以预约什么时候来修空调。比如说社区停水停电,你可以把这个展示在屏,什么时候要做停水停电的情况,大家可以这么看。如果你不在家,你回到家可以查看今天广播的情况,包括你如果有希望,可以呼叫管理中心。当然不仅仅是管理中心,如果是其他的地方,如果打通了也是可以的。
 
还有一些提醒,社区关怀类的,都可以放在上面。我们用这个代替了传统的可视对讲,他的部署方式比较简单。整个布线成本基本上就不用了。同时他也是可以控制家庭与安全相关的,包括燃气在测的,如果有这样的东西,杭州保姆的纵火案就不会发生了,如果他发生燃气泄露,大家花的钱多,做的多了,他检测到燃气泄露了,把这个窗户可以直接打开。如果没有做的话,他可以通知到你的手机上,也可以通知到物业管理中心,人马上就可以处理了,我觉得这就是他的价值所在。
 
家居类的,现在也比较热,我就提了一些个性化的需求,比如说有床垫,可以监测人的睡眠情况,包括你的呼吸、深睡、浅睡、心境的准备。如果发生紧急情况的话,可以把相关的信息发到个人和管理中心,甚至医院。现在我就有几个朋友,他们已经买了这样的床,给家里的老人,老人晚上睡觉的时候,有突发状况,马上就可以通知了。
 
智能家居,可能大家的比较多了,我们对智能家居的研究,它主要分了两个大方向,第一是从设备管理上来讲,如果大家需求最强烈的是单设备的控制,比如说我让他开灯、开孔、或者是让他打开一些东西,就是关灯、关窗户、关门等等,这种单点的控制需求是最强烈的,就像原来按面板是一样的。第二种是无感的控制,晚上起床上厕所,进到卫生间的时候,自动亮了,我走的时候,它自动灭了,都不用管,我们叫它无感控制。第三种是场景化的控制,我们认为它就是群控,把所有的东西组合起来,组合成一个场景,做到场景化的控制。
 
我们和合作单位,要求他们做一些近场、中场、远场的控制,近场,我就按,然后让他灯开或者灯灭了。中场,我给他讲,天猫精灵,把那个灯打开,或者是小爱同学,把那个灯打开。远场,我在这儿,我大概6点就到家了,我手机打开,一按,空调打开,我到家里的时候,空调已经开了,家里已经很凉快了。这是我们做的一些尝试。
 
这是停车的,包括无人值守停车场,这都已经基本普及了,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做了深度的思考,比如说一个车位多台车,车位的共享,包括一键锁车、一键挪车,和交警的系统打通,如果有人占了你的车位,你可以让他来挪。
 
双向通行,这在很多地方已经启用,在上海已经用的基本上非常好了。
 
这是云对讲的方案,大家都比较熟悉了,用这个代替家里可视对讲的室内机,其实它更多的服务是其他的服务,不只是对讲的服务。
 
视频巡逻,代替人来巡逻。原来保安要到小区里巡逻,现在做成GIS地图,把每个地方标注出来,摄像头在哪个地方,最后形成巡逻路线,看小区里面是否安全。这是监控的。
 
自动浇灌的,不用人浇水,它可以联动天气预报,能够检测土壤的湿度、湿度,自动浇灌。比如说今天的天气,我们发现明天天气可能就要下雨了,尽管今天天气干一点,但也不去浇水了,它会明天去浇水。整个下来,比人工浇水节水达到30-50%。我们从未来的数据,广东这边社区浇水量大概是0.4立方米/平方米。
 
植物的复绿的费用会降低一部分,我们物业的数据复绿的费用是3元/平米,保洁人员,大概是1万平米能够节约一个保洁人员。
 
灯改,这个都是自己画的。我们提出方案之后,市场上找了一圈,没有人做。我就找了我们的工程师画了这个图,画了六七种样式,放到上面去了,结果发现效果还可以。我们重新做了测算,每根杆的成本是3000块钱左右,我们按传统的设计,5-7米一根杆,现在是8-10米一根杆,现在5G设备,也有很多单位找我们谈,想挂在上面,挂一个的话,大概补贴300还是500块钱,记不太清了。
 
这是我们的设备管理,针对水电气等等的设备管理,把它都放到线上来。
 
我今天讲的是偏应用的,不仅是信息化。运营中心,我们认为按这个建筑规范来讲,一个10万平以下的项目,公共建设用房的面积大概是4%,不少于4%,最低不能少于50平,如果是一个10万平以上的项目,公共用房的面积是2%。所以这种公共用房的面积是占一个项目可售的容积率是比较高的,如果通过整合,把它变成更有商业价值的空间,同时也可以减少很多人力成本。
 
我们主要的思路是让这个地方变成一个体验中心或者是运营中心,因为这个地方是人进出密度最大的,所以商业价值是最大的。
 
第一个是我们和英国的一个公司联合研究的送东西的机器人,昨天我看到广州也有一个单位在做,这个还没有用。这个机器人,比如说我送快递,送到门口了,我直接扔到里面去,他就可以送到家里去。
 
第二个是扫地+垃圾回收的机器人,这个在将来成本降下来之后,完全可以替代人,替代人去清理地下室,包括公共场所的清洁工作,这是其他的都可以连接到社区的平台上来。
 
这是整个社区的功能,拿出来给大家参考。
 
最后用廖局的一张图纸,前两天看到比较火,就是一个社群的商业模式设计图。如果大家有需要的话,我有原图,可以分享给大家。所以我觉得将来社区的定位,包括BAT的定位,我觉得它还是有区别的,社区服务就是快服务和快响应的服务,比如说我买一瓶酱油,马上就能送过来。但我如果找阿里、京东买瓶酱油,明天才能送给我。所以这种商业模式是快零售、快服务,所以我觉得社区的运营可能是我们CIO、CTO以及相关的朋友们要研究的一个方向。我就用“得社区、得未来”的题目讲这些,谢谢!

关键字: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