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CIO新闻中心 → 正文

海南一医数字医疗创始人张志强:用元宇宙思维构建未来医疗

责任编辑:shjiaz |来源:企业网D1Net  2022-07-23 13:54:15 本文摘自:企业网D1Net

7月23日,由企业网D1Net举办的全国CIO大会·新技术专场在海南博鳌召开。本届大会主题为“数字化升级转型新场景”。主要分享交流CIO在数字化工作中的经验和困惑,帮助全国各地的CIO们更好地应对后疫情时代的数字化转型,传授以多种IT手段赋能新业务并实现降本增效实战经验,内容涵盖基础架构、信息安全、协同办公、数据、新技术(AI,低代码等)等众多领域。大会同期评选和颁发“2022全国优秀CIO个人奖”。

以下是现场速记。

海南一医数字医疗创始人 张志强

张志强:各位同仁、朋友,大家下午好!演讲之前先把我的身份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我本人是CIO出身,在国企做了很多年的数字化、信息化的建设工作,2019年底,我和几个美国的同学从美国回来以后,一直在想着用一些新的技术、新的方式创建一家不一样的企业,所以才有了今天和大家汇报这几年的想法和思路。今天的汇报主题其实也比较大胆,2021年风靡国内的元宇宙,无论是从资本市场还是技术探讨都是风靡整个国内,但真正能把元宇宙讲明白、讲透,或者我们觉得能够抓得着、摸得到,其实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也是一个比较大胆的事情。

为什么要讲这些?可能跟我们在做的事情有关系,而且把我们的心得和想法拿出来跟大家探讨、拍砖。新的技术如果没有持续性的讨论和争论是不会有进步的,所以今天才用这样一个标题。标题的核心在于未来医疗,而我们这三年一直致力于智慧医疗、数字医疗、孪生医疗的研究和探索,也有推出一些小的产品,构建起一些架构之类的东西,所以跟大家说一说。

既然要用元宇宙构建未来医疗,我们先把这个逻辑拆分,探讨一下什么是元宇宙。我经常跟一些投资人、老板去讲这个事情,讲来讲去就用一个最直观的东西。我们经常谈到现在所有的新技术、老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区块链等等,这些技术的节点,每个节点都好比一个鸡蛋,元宇宙就是承载这个鸡蛋的碗。我们不是简单地把鸡蛋放在这个碗里,而是打碎、融合,形成鸡蛋羹,炒鸡蛋,卖给喜欢吃鸡蛋羹和炒鸡蛋的人。这是一种最简单的理解方式,构建了一个全新的体系。

在说元宇宙之前,我们要回顾一下这三十年来,在座的各位同行经历的几个过程:

第一阶段是Web1.0,刚才王总也说到现在已经到了Web3.0,Web1.0就是即见即得,得到的是信息,通过静态的网络协议构建出来平台,让我们得到了很多信息,原来很多网站都给我们这样的体会。

第二阶段是即荐即所得,很多从线下搬到线上的平台,线下和线上融合的平台,我们正在经历,也正在使用,这个时代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平台经济的时代。

2021年,元宇宙开始形成爆发式的概念推崇,我们探究底层的逻辑,其实就是Web3.0的很多理念,叫做价值互联网,也就是说,将来我们实行的是通证经济。

这些是我们在三十年的外围网中经历的东西,有些东西产生了很多的弊端,比如垄断、竞争、颠覆,这些词在平台经济中经常出现,而且也制约或者推崇,好坏参半,这就可能让我们思考下一代互联网究竟是什么。

我们的团队在美国硅谷有一个实验室,已经研发了三年元宇宙基础建设的东西,我们推出了“二十四点理论”,这些可能也有很多人在提,我们分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元宇宙的七层要素,有些最直白的我们正在经历,有些未来可能要达到的,我们尝试着推演一下。

体验层和发现层是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的一个过程,就是我们的游戏、社群、内容消费等等,但这个时候的体验还是处于平台经济,并没有得到真正的保护。

到了经济层才会有共享和共创的概念,就是在虚拟世界平台上创造的任何虚拟数字化产品要得到认可、要有价值,这个价值如何体现?我们要通过新的技术、新的算力,比如无限算力等等基础的东西实现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的结合。

第五层就是要有互联网虚拟社会的自治组织、自恰组织,就是我们俗称的道。用区块链作为底层世界的技术,用元宇宙生态的系统核心构建整个适应元宇宙时代的经济系统。

再下一层就好理解了,这也是目前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就是人机交互层的东西,通过各种边缘计算的发展和算力的发展,使得很多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正在结合。我们现在正在做的心理治疗方面的微生物传感器,这是目前我们正在做的,后面会有介绍。

最后一层就是我们所说的基础层。

这些是我们总结的七层要素,每一个元宇宙的技术可能都逃不开这七层,还有四个核心的属性。刚才我认真看了开篇,开源是底层软件和原生软件的生命力,所以开源和创造是整个元宇宙的生命力,同步和虚拟只是一个连接,符合我们数字经济时代的属性,但开源和创造以及持续的周期性,这些才是元宇宙特性中的核心。最最核心的是要形成闭环的经济系统,区别于传统经济下的系统。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在虚拟世界中创造出的价值是可以转换为现实货币的,这一点我在国外深有体会,就是比特币的交换频率和频次是非常高的,现在中国也有了虚拟的数字人民币的启航、发展和未来的走向。

整个过程中形成的四大属性是奠基了整个元宇宙技术、元宇宙平台的基础。这里不谈元宇宙的游戏,就像不谈区块链如何炒币一样。元宇宙是集合,也是一个方法论,应该应用于我们在用传统科技技术和传统思维解决不了的行业,比如医疗。

八大特性从名词上都可以简简单单地体会到,这里只是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就不赘述了。

五大技术很关键:5G通信是泛指的5G通信,将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迭代还有6G和更高速的通信,这些是元宇宙通信的基础,也是新基建的基础,云计算和无限算力是计算和算力的基础,后面三个才是元宇宙技术的核心。人工智能是构建元宇宙、生成元宇宙的基础逻辑,数字孪生是构建与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连接和超连接过程中的技术基础,区块链是形成元宇宙闭环经济的技术基础。

当然,我只是做了一个小小的总结,可能在推进的过程中有这样的体会,要想讲明白确实不容易。记得早些年中央政治局开始学习区块链,到现在中央党校出来元宇宙产业指导白皮书,这些东西好像目前还真的没有一个人能够讲得很通俗。就像我们摸到阿里巴巴、京东和腾讯的平台经济一样,是能摸到,但未来可能会随着技术的进步,普通人更能够接近元宇宙世界。

回到今天的核心主题,我们对元宇宙做了一个理解,元宇宙+医疗能干什么?能突破什么?这是我们这三年一直在尝试的东西。我们这三年尝试的过程中总结出了四点,可以从大的方向区分为院内和院外,区分于治疗、诊疗和健康管理,这些是对医疗划分的四个部分。

为什么把医疗的培训作为第一部分?我们和医学院进行合作的时候,一个北京301医院的主治医师,也是副院长,跟我说过一句话“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全科医生”。因为我们都是CIO出身,可能对底层逻辑探讨原因是一个自然习惯,所以我就在追求这个东西。举个简单的例子,肝胆泌尿科的医学学生从本科五年、研究生三年,就是八年的时间,临床实习要三年的时间,就是十一年的时间,住院医生到副主任医生再到主任医生又要八年的时间。想一想,这样一个十六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过程,培养一个肝胆泌尿科的主任,现在基本上按照人类的基础常用科室疾病来算,一共有十九个科室。我们简单去乘一下这个东西就不难发现要多少年来完成全科医生,所以从理论上是不存在这个东西的,但是这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其实传统的医学培训、医学教学是师傅带徒弟,经验论为主。

我记得一个哲学家说过一句话“实践不一定出真知”,实际上我们在医疗培训中可能也要去颠覆。我们做的尝试就会有沉浸式模拟手术,原来是戴着VR眼镜让人身临其境到手术的环境,感受一个专家手术的全过程。但我告诉大家,这不是真正提高了手术技能。一个心外的手术在主动脉上进行一个小口的开刀,进行磁悬浮心脏手术的时候要经过一万次的动物实验,加上几百次的临床实验才能成功一次,需要动手。这个动手的过程是刀口切大了还是切偏离了都会有这个问题。我们做了一些芯片的尝试,微体验感的芯片管在手上,让病人真正通过VR的同时又能够感受到手术本身的问题,要是切大了就会真的在眼前有血浆迸出。这些可以缩短在本科医疗学生对手术初级流程的训练,也是目前我们有感受的。

数字医疗就是刚才说的院内,我们并没有尝试,大家也都知道。比如伽玛刀、比如机器人手术臂等等,这些都是数字医疗。可能这个词放在这里不太准确,叫数字治疗可能更准确。我们加上元宇宙以后又会发生什么神奇的现象呢?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的脑子有一种颅内检测压力的设备,目前的医学是在脑部开一个小口,打一个针,放一条线进去,外面可以看到颅内血管的迸张程度和压力程度确定你的手术开颅位置。为了做好大手术的开颅手术,需要先做一个微创手术。现在我在美国帝国理工实验室看到过只是在标普,不用开口,植入一个扫描性的微型芯片,无线连接以后就可以扫到里面的一些压力测试。产生的数据连同数据治疗方案连接到智慧病案,再连接到数字设备就会形成整体的治疗方案,然后在治疗方案中再形成一个虚拟的、模拟开颅后场景以及术后模拟场景。这些是我在国外看到的,但我没有尝试,不知道技术弊端,但这是元宇宙医疗未来的方向之一。

虚拟医生是什么?就是刚才我们分析的这个问题,一个全科医生在现实世界是不可能有的,理论上也是不可能存在的,但如果我们增加这些技术以及数字化的理论、数字资产标签的医学经济闭环理论,是不是可以成为一个虚拟医生?这个虚拟医生可能就会成为打破和平衡现在医疗倒置的过程,包括虚拟病友社区也有案例和大家分享。

这些就是我们认为元宇宙状态下,线上线下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实现无缝连接,把这句话翻译过来,再浓缩一点就是目前国外某个创始人所说的那句话,就是人体接口。元宇宙是实现人体接口的一个必然过程,这是我们认为元宇宙医疗和元宇宙医疗解决和赋能的一些方面能够带来的积极探讨。我们正在尝试着做这件事情,接下来就向大家回报一下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

我们做了大量的实地调研,包括我在内,我是一个IT出身的人,曾经跟着省医院的专家主任做过一个月的门诊,了解整个医疗过程是什么样的,所以我们才通过大量的数据总结出来几个理论:我们统计2020年的整个消费数据以及卫生医疗支出数据,卫生总费用逐年上升,居民大健康医疗范围的付费意愿不断提升。博鳌前面有一个地方叫做乐成医疗,前一时间我去乐成医疗和他们的主任沟通,他们告诉我,2019年到现在,每年干细胞按照30%左右的数量增长,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人要培育干细胞。海南从2015年到去年为止增加475家康养疗养中心,大大小小的、全部配有远程专家诊疗的康养中心。

刚才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医生和医院的分布会出现这样一个情况,所以我们认为真正的问题来了。图中是我们通过大量的数据总结出来的,全国三甲医院有多少?2749家,就诊人数20多亿人次,试想一下,三甲医院的医生得多忙啊?但我们未定级的医院1万多家,2.1亿人次。这个完全是倒置,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去医院“三长两短”导致的问题,也是一个表面的问题。大家看医院都有这样的情况,闪进闪退,三长两短,好像门诊医生不给你开一个化验单都不能区分你是病毒性感冒还是传染性感冒。

这些就是医疗资源现状的情况,怎么解决呢?现在也有很多的APP,互联网医院等等,试问解决了吗?告诉大家一个真实的数据,不但没有解决,反而加重了处方流转的费用。我们现在一张处方流转费用大约是0.05元左右,不要小看这个处分的流转,一个慢性病一个月要使用个人处方药多少次?拿糖尿病举例,每周都要开一次处方,不然拿不到药。互联网上处方大范围流转,基数和流转量,这个费用是可想而知的。我认为并没有不能真正解决医疗平衡和匮乏的问题,就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思考。

这些数据带来几个我们总结出来的理论:医疗行业的本质区分于其它行业的本质,医疗行业的本质是供给端决定需求端,好的医生在哪里,患者就去哪里。医生才是医疗供给端的核心,所以我们需要构建一个全新的品质医生,线上线下结合,才能解决供需端平衡的问题。

我们再看政策层面,不用一一去念,大家细心的话可能会发现这个问题。不只是医疗行业,但医疗行业相对比较明显,永远是技术革新在前、制度在后。促进互联网+医疗产业发展措施是2019年出现的,我记得是在2017年在乌镇就看过互联网医院,所以会有这种技术和制度的壁垒。每次谈到新技术对医疗的革命,不可能回避的有两个问题:政策层面的问题、数据的问题,后面会具体说我们是怎么解决的。美国和中国两大阵营从来都没有形成这样的技术探讨,所以在技术在革新和进步。

图中是投资市场规模,拿出来是说明这还是目前投资的风口。

这些就是基于基础数据分析出来的大胆设想,未来的医疗格局在哪里?50%的医疗健康问题在家里解决,20%的医疗问题从治疗向预防转变,15%的疑难杂症和15%的就医问题才到我们的医疗机构。我们认为单点突破的东西可能是人工智能+区块链,做出这个结论的时候,元宇宙的概念还没有风靡,这是一个老的结论。

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对健康的逻辑推演,为什么医生才是我们的重中之重。因为我们构建了全科虚拟医生,会有越来越多的病患跟它实现对接,越来越多的患者跟它对接就会有越来越多的用药数据,我们就可以打破智慧病案数据的院内使用,也会形成看病数据+算法,形成AI健康,然后跟健康机构进行合题,形成AI慢性病管理共性生态。以家庭医生构建AI健康,形成AI家庭未来社区的数字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患者还有用药数据+算法,形成AI医药,AI医药和药厂结合形成药品的研发与销售的数字形态。

院内越来越多算法的成熟和医生之间的合并,催化的就是传统的CDSS,我们叫做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变成AICDSS,初始医院从信息化角度向数字化甚至更高的阶层转变的强烈欲望,最后形成这样的医院。有了AI医生,有了大数据构建,我们就可以跟越来越多的医生建立联系,形成线下线上结合的社区概念。

这些就是我们构建的元宇宙医疗生态截图,目前我们正在做的就是沉浸式问诊的专科场景,也有心理疾病诊室,针对抑郁症患者构建个人创造的场景。

图中就是个人健康帐本逻辑,患者端形成个人数据和资产帐本,形成智能合约,形成分布式的联盟链,最后形成个人健康数据的确权。

这些方面形成一个基础架构,就是目前我们已有的基础架构,我们正在不停地研发迭代,目前的两个中台以及上面的所有产品情况都已经在疗养中心、心理学的诊疗所,包括癌症专科医院尝试使用,我们对整个医生实现以后有几个价值穿透。

任何产品不能脱离商业逻辑,而我们为医生创建的是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结合的东西。我们建立AI医生,同时又有AI医生收益帐本。举个例子,××专家教授经过在世和我们AI学习的过程和训练,快速总结诊疗经验、治疗经验、知识储备等等,形成AI虚拟医生。医生不在世的情况下,AI医生仍然继续工作,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收益仍然存于他的帐本。这个不是假的,而是完全现实透明的东西,我们已经构建起这个体系,目前有170多个医生在跟我们进行这样的共同探讨和尝试。

以上就是今天我跟大家汇报的基础核心的东西,由于时间原因,有些内容没有展开。但一个元宇宙的东西不是大企业的游戏,也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概念炒作,不仅仅是创业企业的一个机会。我们是想努力解决医疗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过程面临的所有问题,推动传统医疗扎实地走出每一步,用医疗元宇宙的小起点推动整个大的元宇宙概念的推行。

关键字:元宇宙医疗数字医疗

本文摘自:企业网D1Net

x 海南一医数字医疗创始人张志强:用元宇宙思维构建未来医疗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CIO新闻中心 → 正文

海南一医数字医疗创始人张志强:用元宇宙思维构建未来医疗

责任编辑:shjiaz |来源:企业网D1Net  2022-07-23 13:54:15 本文摘自:企业网D1Net

7月23日,由企业网D1Net举办的全国CIO大会·新技术专场在海南博鳌召开。本届大会主题为“数字化升级转型新场景”。主要分享交流CIO在数字化工作中的经验和困惑,帮助全国各地的CIO们更好地应对后疫情时代的数字化转型,传授以多种IT手段赋能新业务并实现降本增效实战经验,内容涵盖基础架构、信息安全、协同办公、数据、新技术(AI,低代码等)等众多领域。大会同期评选和颁发“2022全国优秀CIO个人奖”。

以下是现场速记。

海南一医数字医疗创始人 张志强

张志强:各位同仁、朋友,大家下午好!演讲之前先把我的身份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我本人是CIO出身,在国企做了很多年的数字化、信息化的建设工作,2019年底,我和几个美国的同学从美国回来以后,一直在想着用一些新的技术、新的方式创建一家不一样的企业,所以才有了今天和大家汇报这几年的想法和思路。今天的汇报主题其实也比较大胆,2021年风靡国内的元宇宙,无论是从资本市场还是技术探讨都是风靡整个国内,但真正能把元宇宙讲明白、讲透,或者我们觉得能够抓得着、摸得到,其实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也是一个比较大胆的事情。

为什么要讲这些?可能跟我们在做的事情有关系,而且把我们的心得和想法拿出来跟大家探讨、拍砖。新的技术如果没有持续性的讨论和争论是不会有进步的,所以今天才用这样一个标题。标题的核心在于未来医疗,而我们这三年一直致力于智慧医疗、数字医疗、孪生医疗的研究和探索,也有推出一些小的产品,构建起一些架构之类的东西,所以跟大家说一说。

既然要用元宇宙构建未来医疗,我们先把这个逻辑拆分,探讨一下什么是元宇宙。我经常跟一些投资人、老板去讲这个事情,讲来讲去就用一个最直观的东西。我们经常谈到现在所有的新技术、老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区块链等等,这些技术的节点,每个节点都好比一个鸡蛋,元宇宙就是承载这个鸡蛋的碗。我们不是简单地把鸡蛋放在这个碗里,而是打碎、融合,形成鸡蛋羹,炒鸡蛋,卖给喜欢吃鸡蛋羹和炒鸡蛋的人。这是一种最简单的理解方式,构建了一个全新的体系。

在说元宇宙之前,我们要回顾一下这三十年来,在座的各位同行经历的几个过程:

第一阶段是Web1.0,刚才王总也说到现在已经到了Web3.0,Web1.0就是即见即得,得到的是信息,通过静态的网络协议构建出来平台,让我们得到了很多信息,原来很多网站都给我们这样的体会。

第二阶段是即荐即所得,很多从线下搬到线上的平台,线下和线上融合的平台,我们正在经历,也正在使用,这个时代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平台经济的时代。

2021年,元宇宙开始形成爆发式的概念推崇,我们探究底层的逻辑,其实就是Web3.0的很多理念,叫做价值互联网,也就是说,将来我们实行的是通证经济。

这些是我们在三十年的外围网中经历的东西,有些东西产生了很多的弊端,比如垄断、竞争、颠覆,这些词在平台经济中经常出现,而且也制约或者推崇,好坏参半,这就可能让我们思考下一代互联网究竟是什么。

我们的团队在美国硅谷有一个实验室,已经研发了三年元宇宙基础建设的东西,我们推出了“二十四点理论”,这些可能也有很多人在提,我们分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元宇宙的七层要素,有些最直白的我们正在经历,有些未来可能要达到的,我们尝试着推演一下。

体验层和发现层是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的一个过程,就是我们的游戏、社群、内容消费等等,但这个时候的体验还是处于平台经济,并没有得到真正的保护。

到了经济层才会有共享和共创的概念,就是在虚拟世界平台上创造的任何虚拟数字化产品要得到认可、要有价值,这个价值如何体现?我们要通过新的技术、新的算力,比如无限算力等等基础的东西实现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的结合。

第五层就是要有互联网虚拟社会的自治组织、自恰组织,就是我们俗称的道。用区块链作为底层世界的技术,用元宇宙生态的系统核心构建整个适应元宇宙时代的经济系统。

再下一层就好理解了,这也是目前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就是人机交互层的东西,通过各种边缘计算的发展和算力的发展,使得很多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正在结合。我们现在正在做的心理治疗方面的微生物传感器,这是目前我们正在做的,后面会有介绍。

最后一层就是我们所说的基础层。

这些是我们总结的七层要素,每一个元宇宙的技术可能都逃不开这七层,还有四个核心的属性。刚才我认真看了开篇,开源是底层软件和原生软件的生命力,所以开源和创造是整个元宇宙的生命力,同步和虚拟只是一个连接,符合我们数字经济时代的属性,但开源和创造以及持续的周期性,这些才是元宇宙特性中的核心。最最核心的是要形成闭环的经济系统,区别于传统经济下的系统。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在虚拟世界中创造出的价值是可以转换为现实货币的,这一点我在国外深有体会,就是比特币的交换频率和频次是非常高的,现在中国也有了虚拟的数字人民币的启航、发展和未来的走向。

整个过程中形成的四大属性是奠基了整个元宇宙技术、元宇宙平台的基础。这里不谈元宇宙的游戏,就像不谈区块链如何炒币一样。元宇宙是集合,也是一个方法论,应该应用于我们在用传统科技技术和传统思维解决不了的行业,比如医疗。

八大特性从名词上都可以简简单单地体会到,这里只是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就不赘述了。

五大技术很关键:5G通信是泛指的5G通信,将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迭代还有6G和更高速的通信,这些是元宇宙通信的基础,也是新基建的基础,云计算和无限算力是计算和算力的基础,后面三个才是元宇宙技术的核心。人工智能是构建元宇宙、生成元宇宙的基础逻辑,数字孪生是构建与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连接和超连接过程中的技术基础,区块链是形成元宇宙闭环经济的技术基础。

当然,我只是做了一个小小的总结,可能在推进的过程中有这样的体会,要想讲明白确实不容易。记得早些年中央政治局开始学习区块链,到现在中央党校出来元宇宙产业指导白皮书,这些东西好像目前还真的没有一个人能够讲得很通俗。就像我们摸到阿里巴巴、京东和腾讯的平台经济一样,是能摸到,但未来可能会随着技术的进步,普通人更能够接近元宇宙世界。

回到今天的核心主题,我们对元宇宙做了一个理解,元宇宙+医疗能干什么?能突破什么?这是我们这三年一直在尝试的东西。我们这三年尝试的过程中总结出了四点,可以从大的方向区分为院内和院外,区分于治疗、诊疗和健康管理,这些是对医疗划分的四个部分。

为什么把医疗的培训作为第一部分?我们和医学院进行合作的时候,一个北京301医院的主治医师,也是副院长,跟我说过一句话“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全科医生”。因为我们都是CIO出身,可能对底层逻辑探讨原因是一个自然习惯,所以我就在追求这个东西。举个简单的例子,肝胆泌尿科的医学学生从本科五年、研究生三年,就是八年的时间,临床实习要三年的时间,就是十一年的时间,住院医生到副主任医生再到主任医生又要八年的时间。想一想,这样一个十六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过程,培养一个肝胆泌尿科的主任,现在基本上按照人类的基础常用科室疾病来算,一共有十九个科室。我们简单去乘一下这个东西就不难发现要多少年来完成全科医生,所以从理论上是不存在这个东西的,但是这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其实传统的医学培训、医学教学是师傅带徒弟,经验论为主。

我记得一个哲学家说过一句话“实践不一定出真知”,实际上我们在医疗培训中可能也要去颠覆。我们做的尝试就会有沉浸式模拟手术,原来是戴着VR眼镜让人身临其境到手术的环境,感受一个专家手术的全过程。但我告诉大家,这不是真正提高了手术技能。一个心外的手术在主动脉上进行一个小口的开刀,进行磁悬浮心脏手术的时候要经过一万次的动物实验,加上几百次的临床实验才能成功一次,需要动手。这个动手的过程是刀口切大了还是切偏离了都会有这个问题。我们做了一些芯片的尝试,微体验感的芯片管在手上,让病人真正通过VR的同时又能够感受到手术本身的问题,要是切大了就会真的在眼前有血浆迸出。这些可以缩短在本科医疗学生对手术初级流程的训练,也是目前我们有感受的。

数字医疗就是刚才说的院内,我们并没有尝试,大家也都知道。比如伽玛刀、比如机器人手术臂等等,这些都是数字医疗。可能这个词放在这里不太准确,叫数字治疗可能更准确。我们加上元宇宙以后又会发生什么神奇的现象呢?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的脑子有一种颅内检测压力的设备,目前的医学是在脑部开一个小口,打一个针,放一条线进去,外面可以看到颅内血管的迸张程度和压力程度确定你的手术开颅位置。为了做好大手术的开颅手术,需要先做一个微创手术。现在我在美国帝国理工实验室看到过只是在标普,不用开口,植入一个扫描性的微型芯片,无线连接以后就可以扫到里面的一些压力测试。产生的数据连同数据治疗方案连接到智慧病案,再连接到数字设备就会形成整体的治疗方案,然后在治疗方案中再形成一个虚拟的、模拟开颅后场景以及术后模拟场景。这些是我在国外看到的,但我没有尝试,不知道技术弊端,但这是元宇宙医疗未来的方向之一。

虚拟医生是什么?就是刚才我们分析的这个问题,一个全科医生在现实世界是不可能有的,理论上也是不可能存在的,但如果我们增加这些技术以及数字化的理论、数字资产标签的医学经济闭环理论,是不是可以成为一个虚拟医生?这个虚拟医生可能就会成为打破和平衡现在医疗倒置的过程,包括虚拟病友社区也有案例和大家分享。

这些就是我们认为元宇宙状态下,线上线下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实现无缝连接,把这句话翻译过来,再浓缩一点就是目前国外某个创始人所说的那句话,就是人体接口。元宇宙是实现人体接口的一个必然过程,这是我们认为元宇宙医疗和元宇宙医疗解决和赋能的一些方面能够带来的积极探讨。我们正在尝试着做这件事情,接下来就向大家回报一下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

我们做了大量的实地调研,包括我在内,我是一个IT出身的人,曾经跟着省医院的专家主任做过一个月的门诊,了解整个医疗过程是什么样的,所以我们才通过大量的数据总结出来几个理论:我们统计2020年的整个消费数据以及卫生医疗支出数据,卫生总费用逐年上升,居民大健康医疗范围的付费意愿不断提升。博鳌前面有一个地方叫做乐成医疗,前一时间我去乐成医疗和他们的主任沟通,他们告诉我,2019年到现在,每年干细胞按照30%左右的数量增长,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人要培育干细胞。海南从2015年到去年为止增加475家康养疗养中心,大大小小的、全部配有远程专家诊疗的康养中心。

刚才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医生和医院的分布会出现这样一个情况,所以我们认为真正的问题来了。图中是我们通过大量的数据总结出来的,全国三甲医院有多少?2749家,就诊人数20多亿人次,试想一下,三甲医院的医生得多忙啊?但我们未定级的医院1万多家,2.1亿人次。这个完全是倒置,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去医院“三长两短”导致的问题,也是一个表面的问题。大家看医院都有这样的情况,闪进闪退,三长两短,好像门诊医生不给你开一个化验单都不能区分你是病毒性感冒还是传染性感冒。

这些就是医疗资源现状的情况,怎么解决呢?现在也有很多的APP,互联网医院等等,试问解决了吗?告诉大家一个真实的数据,不但没有解决,反而加重了处方流转的费用。我们现在一张处方流转费用大约是0.05元左右,不要小看这个处分的流转,一个慢性病一个月要使用个人处方药多少次?拿糖尿病举例,每周都要开一次处方,不然拿不到药。互联网上处方大范围流转,基数和流转量,这个费用是可想而知的。我认为并没有不能真正解决医疗平衡和匮乏的问题,就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思考。

这些数据带来几个我们总结出来的理论:医疗行业的本质区分于其它行业的本质,医疗行业的本质是供给端决定需求端,好的医生在哪里,患者就去哪里。医生才是医疗供给端的核心,所以我们需要构建一个全新的品质医生,线上线下结合,才能解决供需端平衡的问题。

我们再看政策层面,不用一一去念,大家细心的话可能会发现这个问题。不只是医疗行业,但医疗行业相对比较明显,永远是技术革新在前、制度在后。促进互联网+医疗产业发展措施是2019年出现的,我记得是在2017年在乌镇就看过互联网医院,所以会有这种技术和制度的壁垒。每次谈到新技术对医疗的革命,不可能回避的有两个问题:政策层面的问题、数据的问题,后面会具体说我们是怎么解决的。美国和中国两大阵营从来都没有形成这样的技术探讨,所以在技术在革新和进步。

图中是投资市场规模,拿出来是说明这还是目前投资的风口。

这些就是基于基础数据分析出来的大胆设想,未来的医疗格局在哪里?50%的医疗健康问题在家里解决,20%的医疗问题从治疗向预防转变,15%的疑难杂症和15%的就医问题才到我们的医疗机构。我们认为单点突破的东西可能是人工智能+区块链,做出这个结论的时候,元宇宙的概念还没有风靡,这是一个老的结论。

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对健康的逻辑推演,为什么医生才是我们的重中之重。因为我们构建了全科虚拟医生,会有越来越多的病患跟它实现对接,越来越多的患者跟它对接就会有越来越多的用药数据,我们就可以打破智慧病案数据的院内使用,也会形成看病数据+算法,形成AI健康,然后跟健康机构进行合题,形成AI慢性病管理共性生态。以家庭医生构建AI健康,形成AI家庭未来社区的数字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患者还有用药数据+算法,形成AI医药,AI医药和药厂结合形成药品的研发与销售的数字形态。

院内越来越多算法的成熟和医生之间的合并,催化的就是传统的CDSS,我们叫做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变成AICDSS,初始医院从信息化角度向数字化甚至更高的阶层转变的强烈欲望,最后形成这样的医院。有了AI医生,有了大数据构建,我们就可以跟越来越多的医生建立联系,形成线下线上结合的社区概念。

这些就是我们构建的元宇宙医疗生态截图,目前我们正在做的就是沉浸式问诊的专科场景,也有心理疾病诊室,针对抑郁症患者构建个人创造的场景。

图中就是个人健康帐本逻辑,患者端形成个人数据和资产帐本,形成智能合约,形成分布式的联盟链,最后形成个人健康数据的确权。

这些方面形成一个基础架构,就是目前我们已有的基础架构,我们正在不停地研发迭代,目前的两个中台以及上面的所有产品情况都已经在疗养中心、心理学的诊疗所,包括癌症专科医院尝试使用,我们对整个医生实现以后有几个价值穿透。

任何产品不能脱离商业逻辑,而我们为医生创建的是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结合的东西。我们建立AI医生,同时又有AI医生收益帐本。举个例子,××专家教授经过在世和我们AI学习的过程和训练,快速总结诊疗经验、治疗经验、知识储备等等,形成AI虚拟医生。医生不在世的情况下,AI医生仍然继续工作,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收益仍然存于他的帐本。这个不是假的,而是完全现实透明的东西,我们已经构建起这个体系,目前有170多个医生在跟我们进行这样的共同探讨和尝试。

以上就是今天我跟大家汇报的基础核心的东西,由于时间原因,有些内容没有展开。但一个元宇宙的东西不是大企业的游戏,也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概念炒作,不仅仅是创业企业的一个机会。我们是想努力解决医疗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过程面临的所有问题,推动传统医疗扎实地走出每一步,用医疗元宇宙的小起点推动整个大的元宇宙概念的推行。

关键字:元宇宙医疗数字医疗

本文摘自:企业网D1Net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