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慧城市产业动态 → 正文

成都高新区:数以为用,构建智慧城市,加速政务创新

责任编辑:zhaoxiaoqin |来源:企业网D1Net  2020-10-12 23:18:36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9年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0.60%。与此同时,城市面临的环境压力和基础设施需求愈加沉重,城市管理者逐步意识到制定智慧城市战略十分必要,“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指企业,还包括了政府——利用科技和数据优化决策,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几个世纪以前,亚当·斯密发现:如果各方都追求自身的利益,可以创造更显著的社会效益,这就是“看不见的手”所发挥的作用。然而当发生疫情、自然灾害以及“看不见的手”失灵时,政府就需要及时干预并解决,保障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与利益。近年来,中国智慧城市的建设也大张旗鼓地行动了起来,但经过几年的建设才发现无法落地、收效甚微,百姓也没有体会到获得感。


成都高新区政务服务和网络理政办公室政务大数据管理处副处长陈亮介绍高新区智慧城市建设成果

造成这样的原因,专家指出,当前我国智慧城市落地难主要有三大原因:第一,缺乏顶层设计。第二,数据难以打通,由于各方利益、各方责任、IT系统烟囱式建设等原因导致数据不能互通,发挥不出作用。第三,难以应用。不能做到服务“一体化“,形成跨部门、跨层级的系统集成,让公共服务更快捷、更均等。

然而,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服务业等协同创新,极大地促进了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政府运用大数据和数字技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意识显著提高,这次疫情更加速了政府的数字化转型的步伐。记者走访了成都高新区政务服务和网络理政中心,切身体会到用大数据抗疫,政府数字化治理给居民带来的便捷。

成都高新区政务服务和网络理政办公室副主任陶路根(图居中)、
成都高新区政务服务和网络理政办公室政务大数据管理处副处长陈亮(右一)、
新华三集团城市数字大脑研究院执行院长岳鹏(左一)接受媒体采访

成都高新区政务服务和网络理政办公室副主任陶路根介绍:“2019年11月建成了‘城市数字大脑‘实体大厅,到现在运行了9个月,是目前在成都市率先实现的数据展示大厅。实现了数据分析,在重点场景的应用,解决各个职能部门在管理工作中的痛点、难点。通过八个专题的应用场景,包括经济运行、重大项目、环保、应急智慧、政务服务等,能全面了解全区的经济、金融、城市建设、环境、疫情防控等重点城市运行现状。”

加速政府数字化转型 高新区的“四步走”

“第一步,以检测为切入点编制顶层规划;第二步,通过数据共享改革,打通数据。第三步,以’用‘为核心,构建专题应用。第四步,发布新基建构建生态体系。 ”成都高新区政务服务和网络理政办公室政务大数据管理处副处长陈亮这样表示。

首先是顶层设计,成都高新区联合国人居署和国家信息中心,共同制定了智慧城市的顶层规划和实施导则,为全区未来三年城市的规划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二,通过数据库大会战在2019年经过两个月时间充分调研、三个月数据汇集、打通了65个系统,归集整理了9亿条数据,形成了可视化的系统。

第三,通过场景化,围绕经济运行、应急指挥、环境保护等8个专题、建立了14个应用。形成了无人车、无人机、摄像头等多种数据采集手段,逐步充实各小区、院落、楼宇的数字孪生体系。并在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四,高新区为适应疫情后的常态化管理并响应国家号召,加快推进新基建项目,审批新建34个项目,涉及资金180亿元。这批新基建项目大多是智慧城市建设,出台了培训新部门的实施意见,以及加速推动成都古迹智慧城、生态圈的行动方案。高新区2020年将继续推动大气治理、河长制环保监测以及依托天府健康码,以身体健康、信用健康为新内涵,串联企业、个人、政府,构建“一网工程”管理机制。

用数据决策 以应用创新

成都高新区认为,建设“城市数字大脑”的目的是为了服务民生。政府决策要有数据为依据,要在解决百姓的痛点难点上进行服务创新。陶路根表示:“因为有数据汇聚,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让群众就近、甚至在网上就可以办理各项事务,做到让百姓少跑腿甚至不跑腿,通过网上、自助终端,以及办事窗口实现全程网办。因为有数据的汇聚,各个部门的数据打通以后,可以实现部门数据共享表单,百姓就不用填更多的表单,填一次数据就可以留存、复用,提高企业、百姓的办事效率。”

“通过建立‘守信通’平台,让守信的企业和居民能享受到更多、更好、更便捷的服务。‘守信通’是政府在审批领域里创新服务,它专属政府服务的一个产品,正是因为汇聚了政府部门的数据,对来办事的企业和群众做一个精准的画像,根据信用程度做精准服务,做到‘有诚信申请即发证’,大幅缩短政务审批的时间与流程。”陶路根表示:“未来要在更多的领域实现更多的专题应用。与相关职能部门一起,解决管理工作当中的痛点、难点,如渣土车的监察、群租房、网约房的疫情防控等百姓关心的问题上要有更多创新。”

紫光股份旗下新华三集团为成都高新区的电子政务打造了以大数据为核心的政务管理平台。通过打通政府沉淀的数据,打破数据孤岛,利用AI、知识图谱等技术为政务决策提供决策支持,此外,在数据安全上也为政府解除了后顾之忧。陈亮表示:“数据安全一直依托新华三和云服务商提供的数据审计、漏洞排查,探针等服务,云上的各项目均符合等保三级标准。”

新华三集团发挥自身在计算、存储、网络、安全等数字化基础设施的能力,积极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为智慧城市构筑坚实的数字底座,并已在上海、成都、杭州、郑州、连云港等多个地区实现了交付落地。让智能化的城市服务于市民、产业,真正实现兴业惠民。

关键字:政务智慧城市构建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x 成都高新区:数以为用,构建智慧城市,加速政务创新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产业动态 → 正文

成都高新区:数以为用,构建智慧城市,加速政务创新

责任编辑:zhaoxiaoqin |来源:企业网D1Net  2020-10-12 23:18:36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9年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0.60%。与此同时,城市面临的环境压力和基础设施需求愈加沉重,城市管理者逐步意识到制定智慧城市战略十分必要,“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指企业,还包括了政府——利用科技和数据优化决策,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几个世纪以前,亚当·斯密发现:如果各方都追求自身的利益,可以创造更显著的社会效益,这就是“看不见的手”所发挥的作用。然而当发生疫情、自然灾害以及“看不见的手”失灵时,政府就需要及时干预并解决,保障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与利益。近年来,中国智慧城市的建设也大张旗鼓地行动了起来,但经过几年的建设才发现无法落地、收效甚微,百姓也没有体会到获得感。


成都高新区政务服务和网络理政办公室政务大数据管理处副处长陈亮介绍高新区智慧城市建设成果

造成这样的原因,专家指出,当前我国智慧城市落地难主要有三大原因:第一,缺乏顶层设计。第二,数据难以打通,由于各方利益、各方责任、IT系统烟囱式建设等原因导致数据不能互通,发挥不出作用。第三,难以应用。不能做到服务“一体化“,形成跨部门、跨层级的系统集成,让公共服务更快捷、更均等。

然而,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服务业等协同创新,极大地促进了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政府运用大数据和数字技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意识显著提高,这次疫情更加速了政府的数字化转型的步伐。记者走访了成都高新区政务服务和网络理政中心,切身体会到用大数据抗疫,政府数字化治理给居民带来的便捷。

成都高新区政务服务和网络理政办公室副主任陶路根(图居中)、
成都高新区政务服务和网络理政办公室政务大数据管理处副处长陈亮(右一)、
新华三集团城市数字大脑研究院执行院长岳鹏(左一)接受媒体采访

成都高新区政务服务和网络理政办公室副主任陶路根介绍:“2019年11月建成了‘城市数字大脑‘实体大厅,到现在运行了9个月,是目前在成都市率先实现的数据展示大厅。实现了数据分析,在重点场景的应用,解决各个职能部门在管理工作中的痛点、难点。通过八个专题的应用场景,包括经济运行、重大项目、环保、应急智慧、政务服务等,能全面了解全区的经济、金融、城市建设、环境、疫情防控等重点城市运行现状。”

加速政府数字化转型 高新区的“四步走”

“第一步,以检测为切入点编制顶层规划;第二步,通过数据共享改革,打通数据。第三步,以’用‘为核心,构建专题应用。第四步,发布新基建构建生态体系。 ”成都高新区政务服务和网络理政办公室政务大数据管理处副处长陈亮这样表示。

首先是顶层设计,成都高新区联合国人居署和国家信息中心,共同制定了智慧城市的顶层规划和实施导则,为全区未来三年城市的规划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二,通过数据库大会战在2019年经过两个月时间充分调研、三个月数据汇集、打通了65个系统,归集整理了9亿条数据,形成了可视化的系统。

第三,通过场景化,围绕经济运行、应急指挥、环境保护等8个专题、建立了14个应用。形成了无人车、无人机、摄像头等多种数据采集手段,逐步充实各小区、院落、楼宇的数字孪生体系。并在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四,高新区为适应疫情后的常态化管理并响应国家号召,加快推进新基建项目,审批新建34个项目,涉及资金180亿元。这批新基建项目大多是智慧城市建设,出台了培训新部门的实施意见,以及加速推动成都古迹智慧城、生态圈的行动方案。高新区2020年将继续推动大气治理、河长制环保监测以及依托天府健康码,以身体健康、信用健康为新内涵,串联企业、个人、政府,构建“一网工程”管理机制。

用数据决策 以应用创新

成都高新区认为,建设“城市数字大脑”的目的是为了服务民生。政府决策要有数据为依据,要在解决百姓的痛点难点上进行服务创新。陶路根表示:“因为有数据汇聚,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让群众就近、甚至在网上就可以办理各项事务,做到让百姓少跑腿甚至不跑腿,通过网上、自助终端,以及办事窗口实现全程网办。因为有数据的汇聚,各个部门的数据打通以后,可以实现部门数据共享表单,百姓就不用填更多的表单,填一次数据就可以留存、复用,提高企业、百姓的办事效率。”

“通过建立‘守信通’平台,让守信的企业和居民能享受到更多、更好、更便捷的服务。‘守信通’是政府在审批领域里创新服务,它专属政府服务的一个产品,正是因为汇聚了政府部门的数据,对来办事的企业和群众做一个精准的画像,根据信用程度做精准服务,做到‘有诚信申请即发证’,大幅缩短政务审批的时间与流程。”陶路根表示:“未来要在更多的领域实现更多的专题应用。与相关职能部门一起,解决管理工作当中的痛点、难点,如渣土车的监察、群租房、网约房的疫情防控等百姓关心的问题上要有更多创新。”

紫光股份旗下新华三集团为成都高新区的电子政务打造了以大数据为核心的政务管理平台。通过打通政府沉淀的数据,打破数据孤岛,利用AI、知识图谱等技术为政务决策提供决策支持,此外,在数据安全上也为政府解除了后顾之忧。陈亮表示:“数据安全一直依托新华三和云服务商提供的数据审计、漏洞排查,探针等服务,云上的各项目均符合等保三级标准。”

新华三集团发挥自身在计算、存储、网络、安全等数字化基础设施的能力,积极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为智慧城市构筑坚实的数字底座,并已在上海、成都、杭州、郑州、连云港等多个地区实现了交付落地。让智能化的城市服务于市民、产业,真正实现兴业惠民。

关键字:政务智慧城市构建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