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聊天机器人到协作伙伴:智能体如何重塑企业工作模式

责任编辑:cres

作者:Michael

2025-07-01 11:15:52

来源:企业网D1Net

原创

丹麦制药巨头诺和诺德已将Claude集成到之前需要10周才能完成的临床报告工作流程中,现在同样的工作仅需10分钟。AI开发将变得对非技术工作者也触手可及,类似于编码能力的进步,个人不仅管理一个AI智能体,而是管理由多个专业化AI系统组成的整个组织。

Scott White仍然对AI从一种新奇事物迅速转变为真正的工作伙伴感到惊叹。就在一年多前,Anthropic公司的Claude AI产品负责人White还见证着早期的AI编码工具几乎无法完成一行代码,而如今,尽管他并非专业程序员,却也在亲自构建可用于生产的软件功能。

“我不再将自己的工作视为编写产品需求文档(PRD)并试图说服他人去做某事,”White表示,“我首先做的是,能否在我们的预发布服务器上构建一个可行的原型,然后分享一个它实际工作的演示。”

这一转变代表了企业在采用AI方面的更广泛变革,从简单的问答聊天机器人迈向能够自主工作的复杂“智能体”系统。White的经历为数百万其他知识工作者揭示了未来可能发生的情景。

从代码补全到自主编程:AI的飞速进化

这一进化过程异常迅速。当White加入Anthropic时,公司的Claude 2模型还能只能处理基本的文本补全。Claude 3.5 Sonnet的发布使得创建整个应用程序成为可能,进而催生了如Artifacts这样的功能,让用户能够生成自定义界面。现在,Claude 4在SWE-bench编码基准测试中取得了72.5%的成绩,该模型能够胜任White所说的“完全远程的智能体软件工程师”角色。

Claude Code是该公司最新的编码工具,能够分析整个代码库,搜索互联网上的API文档,发起拉取请求,回应代码审查评论,并迭代解决方案——所有这些都能异步工作数小时。White指出,Claude Code本身的90%都是由这个AI系统编写的。

“这就像是一个完整的智能体流程在后台运行,这在六个月前还是不可能的。”White解释道。

企业巨头利用智能体将工作时间从数周缩短至数分钟

这一影响远远超出了软件开发领域。丹麦制药巨头诺和诺德已将Claude集成到之前需要10周才能完成的临床报告工作流程中,现在同样的工作仅需10分钟。GitLab利用该技术处理从销售提案到技术文档的所有事务。Intuit则部署Claude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税务建议。

White区分了AI集成的不同层次:回答问题的简单语言模型、配备网络搜索等增强工具的模型、将AI融入业务流程的结构化工作流,以及能够使用多种工具和迭代推理自主追求目标的全智能体。

“我认为智能体是有目标的,然后它可以做很多事情来实现这个目标,”White说。关键在于他所说的模型智能与新产品能力之间“不可避免的”关系。

基础设施革命:构建AI协作者网络

一项关键的基础设施发展是Anthropic的模型上下文协议(MCP),White将其描述为“集成的USB-C接口”。与其让每家公司为每个数据源或工具建立单独的连接,MCP为AI系统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的方式来访问企业软件,从Salesforce到内部知识库。

“这真正实现了数据访问的民主化,”White说,并指出通过这一开源协议,一家公司建立的集成可以被其他公司共享和重用。

对于希望实施AI智能体的组织,White建议从小处着手,逐步构建。“不要试图从头开始构建一个完整的智能体系统,”他建议道,“先构建其中的一个组件,确保该组件工作正常,然后再构建下一个组件。”

他还强调了评估系统的重要性,以确保AI智能体按预期执行。“评估就是新的产品需求文档,”White说,他指的是产品需求文档,强调公司必须开发新的方法来评估AI在特定业务任务上的表现。

从AI助手到AI组织:下一个劳动力前沿

展望未来,White设想AI开发将变得对非技术工作者也触手可及,类似于编码能力的进步。他想象了一个未来,个人不仅管理一个AI智能体,而是管理由多个专业化AI系统组成的整个组织。

“每个人如何成为自己的迷你首席产品官(CPO)或首席执行官(CEO)?”White问道。“我并不完全清楚那会是什么样子,但这就是我醒来并想要实现的目标。”

White所描述的转变反映了更广泛的行业趋势,随着公司应对AI不断扩展的能力,早期采用主要集中在实验性用例上,而企业现在正越来越多地将AI集成到核心业务流程中,从根本上改变了工作的完成方式。

随着AI智能体变得更加自主和有能力,挑战从教授机器执行任务转变为管理能够长时间独立工作的AI协作者。对White来说,这个未来已经在到来——每次生产一个功能特性。

企业网D1net(www.d1net.com):

国内头部to B IT门户,旗下运营国内最大的甲方CIO专家库和智力输出及社交平台-信众智(www.cioall.com)。旗下运营19个IT行业公众号(微信搜索D1net即可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为企业网D1Net编译,转载需在文章开头注明出处为:企业网D1Net,如果不注明出处,企业网D1Net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