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体关键字列表
即使一个智能体的准确率达到99%,这也不总是足够好,如果它优化的是食品配送路线,那就意味着每100个订单中就有一个会被送到错误的地址,在商业环境中,这种失败率是不可接受的,它成本高昂、风险巨大,并且难以向客户或监管机构解释。
目前企业对智能体的兴趣正在激增,在本文中,来自金融、零售和医疗保健领域的CIO们讨论了他们如何看待这项技术对其企业和整个行业的影响。
丹麦制药巨头诺和诺德已将Claude集成到之前需要10周才能完成的临床报告工作流程中,现在同样的工作仅需10分钟。AI开发将变得对非技术工作者也触手可及,类似于编码能力的进步,个人不仅管理一个AI智能体,而是管理由多个专业化AI系统组成的整个组织。
成功打造智能体的一个关键部分是理解投资回报率,早期的智能体部署主要集中在降低成本上,虽然这仍然是关键因素之一,但企业领导者现在报告了更复杂的ROI模式,这需要不同的技术架构。
智能体在构建方式、运行方式以及改进方式上都“有着根本的不同”,这意味着在处理自适应系统时,需要摒弃传统的软件开发生命周期。
当智能体数量达到人类员工的10倍时,企业必须重新思考身份权限管理
传统的身份访问管理架构无法满足智能体大量增加所带来的安全需求,这些架构最初是为数千名人类用户设计的,而非为数以百万计、以机器速度运行且拥有与人类相似权限的自主智能体所设计。每个智能体在每次行动前都要经过验证,而不仅仅是在初始认证时。
OpenAI开源全新客服智能体框架——解读其在企业市场不断扩张的战略布局
OpenAI开源了一个基于Agents SDK的航空公司客服智能体演示系统,包含前后端完整代码,该系统核心展示了如何将复杂用户请求智能路由至专业子智能体(如订座、航班状态、取消处理),并融入实时决策可视化与关键安全机制(如防越狱、防无关查询)。
随着企业开始扩大其AI服务的规模并将其投入生产,构建一个可管理、可追踪、可审计且健壮的流程管道能够确保其智能体按预期运行。
沃尔玛推出深度整合进APP的AI购物助手Sparky,它能总结评论、规划场景、甚至主动预订商品与服务,用户研究显示27%的消费者已更信任AI建议而非网红推荐。
随着企业将自主式AI与较早的技术相结合以重塑业务流程,RPA将不断发展。
西门子网络安全专家指出,工业智能体的半自主决策特性带来新型网络攻击面,可能引发关键基础设施连锁瘫痪。
D1net阅闻:AI显现“失控”风险,OpenAI模型被曝拒绝执行人类指令
AI显现“失控”风险,OpenAI模型被曝拒绝执行人类指令;不止高通!谷歌也抛弃了三星:转投台积电;三部门:加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先进计算、5G-A、AI在电子信息制造业中的规模化应用……
自主式AI能提升生产力,但也可能带来重大的安全风险,对于CIO而言,依赖完善的管理政策可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D1net阅闻:微软推出GitHub智能体:可代编程并提交代码供审核
微软推出GitHub智能体:可代编程并提交代码供审核;英伟达将于第三季度推出下一代GB300人工智能系统;高通:将生产可连接英伟达芯片的数据中心处理器……
供应商们正排着队为企业提供用于创建智能体的工具,以应对大量不同的任务需求,但现在是时候考虑如何管理这些智能体了。
D1net阅闻:OpenAI发布了一个全新基于云端的写代码的智能体
OpenAI发布了一个全新基于云端的写代码的智能体;比摩纳哥还大!OpenAI拟在阿布扎比建设“巨无霸”数据中心;挑战英伟达?高通再战AI算力芯片……
未来超级智能体应与人捆绑,成为个人与企业的“认知操作系统”,助力人类突破认知边界、探索未知领域。在这场变革中,唯有坚持技术向善、伦理先行,方能让AI真正服务于人类文明的进步。
智能体正突破聊天机器人的边界,通过联动数字工具主动执行复杂任务。
D1net阅闻:Manus开放注册 用户每天可免费执行一项任务
Manus开放注册 用户每天可免费执行一项任务;苹果拟借助AI延长iPhone电池续航,新功能或随iOS 19推出;毕马威报告:中国职场AI工具使用率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企业越来越多地采用自主式AI来处理重复的安全任务,如警报分类,从而让人类分析师专注于最严重的威胁,但尽管自主式AI可能速度很快,但它并非万无一失,它天生就不了解企业独特的风险环境或安全优先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