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万豪国际的全球CIO Naveen Manga介绍,公司技术团队正同时推进高优先级的GenAI应用场景扩展,并探索未来智能体能够带来价值的方向。
“我们正深入研究智能体,”Manga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正在横向AI架构中构建一个智能体网络能力,并在寻找具体的应用场景。”
这个智能体层将使万豪能够“一次开发,多处复用”。Manga指出,这一能力是公司AI战略手册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其“模型无关”底座的一部分。
自动化高成本流程和改善客户体验,是公司当前的两大重点目标,其愿景是让员工从繁琐重复的手工任务中解放出来,更专注于为宾客提供优质服务。
“我们希望用这些能力来修复过时流程,但目前还没有进入智能体的试点阶段,”Manga说,“我们一直在尝试新兴技术,但始终保持雄心与谨慎并存。”
企业普遍对智能体寄予厚望,希望借此简化流程、改善工作流,但这项新兴技术仍存在大量未知。Gartner预测,到2027年底,超过40%的企业AI项目将被放弃。
“我们希望这项技术建立在信任之上,”Manga补充道,“我们要部署负责任的、合乎道德的、合法的技术。”
在技术基础升级的同时,大多数企业仍处于探索阶段,还未准备好大规模落地。
网络安全和技术强化是万豪的重点,该集团旗下拥有30多个酒店与分时度假品牌,包括MGM Collection、Westin和The Ritz-Carlton。
“万豪国际的网络安全战略涵盖治理、风险管理、运营与合规,使用合适的AI工具和技术是其中关键一环,”Manga表示,“AI发展极快,我们持续监测环境,并始终致力于建立教育文化,以及推动负责任、合乎道德、合法的AI应用。”
这一持续关注,源于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在去年10月结束的一项针对万豪国际数据泄露的多年调查,要求总部位于马里兰州的万豪国际在数据隐私方面做出一系列改进。
“作为与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和各州检察长和解的一部分,万豪国际将继续加强数据隐私和信息安全计划,其中许多措施已在实施或推进中。”万豪国际在去年10月的一份声明中表示。
经过数年高于历史水平的投资,万豪国际的重构与上云举措已开始显现成果。
Manga在8月底透露:“截至本周,我们已启动新技术平台的Beta测试。”这包括新的中央预订系统、物业管理系统和忠诚度系统。目前约有6家酒店接入Beta版本,未来18个月将逐步分阶段推广。
“从一开始,我们就告诉80万名将使用这些技术的员工——这不是替你们建系统,而是和你们一起建。”Manga说,“我们设立了终端用户委员会,把他们带入整个旅程。”
Manga自2021年加入万豪国际,先担任全球CTO,几个月前升任全球CIO,全面负责这项转型。
“在新的CIO角色下,我还要负责整个技术部门、更广的技术预算以及相关的战略目标。”他说,“我们没有再设CTO岗位,也没有计划设立,技术负责人就是CIO。”
在AI无处不在的时代,CIO们必须打磨项目优先级的取舍能力。
万豪国际制定了一个四部分框架来指导其AI实践,聚焦于信任、责任、优先级和以人为本的创新。
“我们一开始就确立了AI原则和治理政策,”Manga说,“我们利用公司现有的治理框架作为骨干,确保每个AI应用案例都是安全可靠的。”
公司将AI应用场景分为四类:创造、搜索、分析、自动化。每一类都能释放不同价值,服务于宾客、员工和业主或加盟商。
“我们始终先试点,再调整,再打磨,最后再将解决方案推广到全球组合。”Manga强调,“这就是无情的优先级管理。”
今年早些时候,万豪国际在约100名跨部门员工中开展了Microsoft 365 Copilot的初步试点。Manga表示,目前公司已将其推广到数千名员工,用于会议摘要、转录等场景。
万豪国际还在密切关注一款AI驱动的旅行规划工具,目前已有部分Bonvoy会员可以使用。本季度稍晚,公司计划将其推广给数百名员工。
此外,万豪国际还通过GenAI生成内容提升了官网的SEO流量,其他应用案例包括为呼叫中心坐席提供AI教练。
“过去我们在构建企业级AI应用时,会将其垂直集成到技术栈中,但我们发现,要真正加快市场交付速度——因为我们正在规划到2025年的10个应用场景——我们不能再孤立开发每个项目。”Manga说,这也是为什么公司正打造一个“模型无关”的技术架构。
指导这些努力的治理框架已经打磨了约三年——而Manga认为,它不会保持一成不变。
“它会不断变化,不断迭代。”他说。
企业网D1net(www.d1net.com):
国内头部to B IT门户,旗下运营国内最大的甲方CIO专家库和智力输出及社交平台-信众智(www.cioall.com)。旗下运营19个IT行业公众号(微信搜索D1net即可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为企业网D1Net编译,转载需在文章开头注明出处为:企业网D1Net,如果不注明出处,企业网D1Net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