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移动办公业界动态 → 正文

在BYOD2.0模式下,实现技术公司与其两大客户的三方共赢

责任编辑:editor009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3-10-12 12:10:54 本文摘自:赛迪网

在Google中搜索“BYOD”,结果将令你大吃一惊。在过去一年中,似乎所有的技术公司都发布了新的BYOD解决方案,或对现有产品进行重新定位,以跟上“自带移动设备”(BYOD)的潮流。事实上,在2012年福布斯成长最快科技企业25强榜单中,有一半的企业都是这么做的。然而BYOD的市场机遇不仅仅是为那些有进取心的人,这也是一个潜在的大蛋糕。在2012年福布斯全球2000强榜单中每15家科技公司就有1家从BYOD业务中获得收益。

第一代BYOD解决方案仅针对这一新技术趋势对企业安全带来的风险。但是,如果要长期保持BOYD的活力,则需要采取更有效的解决方案——既要保护公司的数据与网络安全,又不能影响高级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用户的隐私保护与高级可用性。这听起来很简单,但是第一代解决方案却收效甚微。

Gartner近期将BYOD称为在PC问世之后企业客户端计算机的最根本改变 。借助BYOD,员工可以使用自己的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收发工作邮件、应用与数据,而无需使用公司统一发放的移动设备。从消费者视角来看,可以灵活选择设备并使用同一个设备进行工作与生活,也将使其从中收益。

然而对于IT经理而言,这可能会带来巨大的风险。正因如此,很多技术公司正致力于帮助IT经理解决由于允许外部移动设备访问公司系统而产生的安全与管理挑战。第一代BYOD解决方案的一个典型用例为,员工必须接受其个人设备至少在某种程度上被雇主管控,从而牺牲了自我选择权与便利性。

以下提示信息通常会在安装用于BYOD管理的设备管理(EMDM)软件时出现在员工的移动设备上:

“安装此功能将会允许管理员远程管理您的iPhone。管理员可能会收集个人数据、应用列表、添加/移除帐户与限制,或将数据从您的iPhone中远程清除。”

消费者越来越意识到,这意味着个人隐私权将会受到影响。Fiberlink在大约2500名美国工人中发起了一项Harris互动调查(Harris Interactive Survey),结果表明80%的员工对雇主访问其个人设备上的隐私信息心存顾虑,如他们的位置、应用软件所访问的网站以及下载的应用等。

在BYOD时代,没有任何人会否认确保企业安全的必要性,但这不能以牺牲雇员的隐私为代价。此外,IT管理者可能会遇到雇员抵触IT管控或抵触BYOD的情况。技术公司可以将雇员隐私作为BYOD价值主张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不仅仅是在原则上,更可以从商业角度满足这两种需求。

排名福布斯前15强的大多数技术公司,如苹果、三星、微软、谷歌、鸿海精密(富士康)、戴尔、高通与松下等,都直接或间接从移动设备消费者处获得了巨大收益。如果BYOD的定位是消费者购买的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可以同时用于工作,则首要目标是创造消费者希望购买的移动设备,其次是消费者与其雇主都认为此设备可以可靠地用于工作用途。

正因如此,移动行业内众多从业者正致力于寻找从一开始就“适合企业使用”的新一代大众市场设备。在移动设备制造商与网络运营商中越来越流行的方法是打造一个具备双重身份(即双重用户)、可以在两个不同操作系统下运行的智能手机。其中一个系统用于用户的私人手机,另一个则作为用户的工作手机使用。这种类型的解决方案使用了VMware、Red Bend 等公司的虚拟化技术对操作系统进行隔离。此方法的优点在于,工作手机与个人手机分离,确保了企业安全。但更重要的是,从隐私角度出发,IT经理无法查看或管控个人手机。

当今消费者选择智能手机通常基于操作系统、4G能力以及应用软件的选择。在这个BYOD的新时代,不久以后,“隐私保护”将成为消费者购买的新标准。其中的特性必须包括:

仅在设备用于工作目的时才应用相关策略,而不对雇员个人手机的用户体验产生强制控制。

防止IT经理了解设备在私人用途下所访问的网站或应用。

在设备遗失的情况下,防止雇员的个人数据(如照片、文件等)被误擦除。

在BYOD2.0模式下,实现保护客户隐私的价值,并同时满足企业对安全性与控制性的需求,将会是技术公司与其两大客户(企业与消费者)三方共赢的结果。不要忘记,BYOD仅是IT消费化大趋势的一个方面。随着雇员在企业中选择技术的权利日益增大,即便是B2B技术公司也必须更为严肃地考虑其消费者的消费者——雇员——的需求。归根结底,无论是购买下一部智能手机还是平板电脑,在BYOD时代消费者才是首先做出购买决定的决策者。

关键字:共赢技术客户

本文摘自:赛迪网

x 在BYOD2.0模式下,实现技术公司与其两大客户的三方共赢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移动办公业界动态 → 正文

在BYOD2.0模式下,实现技术公司与其两大客户的三方共赢

责任编辑:editor009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3-10-12 12:10:54 本文摘自:赛迪网

在Google中搜索“BYOD”,结果将令你大吃一惊。在过去一年中,似乎所有的技术公司都发布了新的BYOD解决方案,或对现有产品进行重新定位,以跟上“自带移动设备”(BYOD)的潮流。事实上,在2012年福布斯成长最快科技企业25强榜单中,有一半的企业都是这么做的。然而BYOD的市场机遇不仅仅是为那些有进取心的人,这也是一个潜在的大蛋糕。在2012年福布斯全球2000强榜单中每15家科技公司就有1家从BYOD业务中获得收益。

第一代BYOD解决方案仅针对这一新技术趋势对企业安全带来的风险。但是,如果要长期保持BOYD的活力,则需要采取更有效的解决方案——既要保护公司的数据与网络安全,又不能影响高级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用户的隐私保护与高级可用性。这听起来很简单,但是第一代解决方案却收效甚微。

Gartner近期将BYOD称为在PC问世之后企业客户端计算机的最根本改变 。借助BYOD,员工可以使用自己的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收发工作邮件、应用与数据,而无需使用公司统一发放的移动设备。从消费者视角来看,可以灵活选择设备并使用同一个设备进行工作与生活,也将使其从中收益。

然而对于IT经理而言,这可能会带来巨大的风险。正因如此,很多技术公司正致力于帮助IT经理解决由于允许外部移动设备访问公司系统而产生的安全与管理挑战。第一代BYOD解决方案的一个典型用例为,员工必须接受其个人设备至少在某种程度上被雇主管控,从而牺牲了自我选择权与便利性。

以下提示信息通常会在安装用于BYOD管理的设备管理(EMDM)软件时出现在员工的移动设备上:

“安装此功能将会允许管理员远程管理您的iPhone。管理员可能会收集个人数据、应用列表、添加/移除帐户与限制,或将数据从您的iPhone中远程清除。”

消费者越来越意识到,这意味着个人隐私权将会受到影响。Fiberlink在大约2500名美国工人中发起了一项Harris互动调查(Harris Interactive Survey),结果表明80%的员工对雇主访问其个人设备上的隐私信息心存顾虑,如他们的位置、应用软件所访问的网站以及下载的应用等。

在BYOD时代,没有任何人会否认确保企业安全的必要性,但这不能以牺牲雇员的隐私为代价。此外,IT管理者可能会遇到雇员抵触IT管控或抵触BYOD的情况。技术公司可以将雇员隐私作为BYOD价值主张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不仅仅是在原则上,更可以从商业角度满足这两种需求。

排名福布斯前15强的大多数技术公司,如苹果、三星、微软、谷歌、鸿海精密(富士康)、戴尔、高通与松下等,都直接或间接从移动设备消费者处获得了巨大收益。如果BYOD的定位是消费者购买的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可以同时用于工作,则首要目标是创造消费者希望购买的移动设备,其次是消费者与其雇主都认为此设备可以可靠地用于工作用途。

正因如此,移动行业内众多从业者正致力于寻找从一开始就“适合企业使用”的新一代大众市场设备。在移动设备制造商与网络运营商中越来越流行的方法是打造一个具备双重身份(即双重用户)、可以在两个不同操作系统下运行的智能手机。其中一个系统用于用户的私人手机,另一个则作为用户的工作手机使用。这种类型的解决方案使用了VMware、Red Bend 等公司的虚拟化技术对操作系统进行隔离。此方法的优点在于,工作手机与个人手机分离,确保了企业安全。但更重要的是,从隐私角度出发,IT经理无法查看或管控个人手机。

当今消费者选择智能手机通常基于操作系统、4G能力以及应用软件的选择。在这个BYOD的新时代,不久以后,“隐私保护”将成为消费者购买的新标准。其中的特性必须包括:

仅在设备用于工作目的时才应用相关策略,而不对雇员个人手机的用户体验产生强制控制。

防止IT经理了解设备在私人用途下所访问的网站或应用。

在设备遗失的情况下,防止雇员的个人数据(如照片、文件等)被误擦除。

在BYOD2.0模式下,实现保护客户隐私的价值,并同时满足企业对安全性与控制性的需求,将会是技术公司与其两大客户(企业与消费者)三方共赢的结果。不要忘记,BYOD仅是IT消费化大趋势的一个方面。随着雇员在企业中选择技术的权利日益增大,即便是B2B技术公司也必须更为严肃地考虑其消费者的消费者——雇员——的需求。归根结底,无论是购买下一部智能手机还是平板电脑,在BYOD时代消费者才是首先做出购买决定的决策者。

关键字:共赢技术客户

本文摘自:赛迪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