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移动办公业界动态 → 正文

远程办公的趋势面临拐点 众多大企业让员工重返办公室

责任编辑:editor005 作者:韦盖利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7-10-12 14:55:55 本文摘自:青年参考

随着IBM将员工召回办公室,学术界围绕远程办公的优劣再起争论。一个基本事实是:当工作质量与“交流”密切相关时,面对面沟通比发邮件、打电话更具效率。

IBM(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是引领工作模式创新的楷模。上世纪50到70年代,这家业界巨头聘请现代主义大师,建设了一批让科学家和销售人员在其中并肩工作的办公楼,促进了IT业的繁荣。1979年,IBM在其位于硅谷的圣特里萨实验室展开了大胆尝试——为缓解办公室愈发拥挤的状况,它在5名雇员家中安装了电脑终端,开远程办公之先河。

IBM相信,通过废除传统的物理办公空间,企业能节省大笔资金,员工也会更愉快。2009年,该公司骄傲地宣称,它“在173个国家有38.6万雇员,40%根本没有工位”。通过将空闲的总面积上千万平方米的办公楼出租,该公司赚了20多亿美元的外快。

如今,移动互联网的发达,更是让远程办公的理念传播到全球各地。然而,IBM最近做出了一个令人迷惑的决定。据美国“QUARTZ”网站报道,从今年春天开始,该公司的各个部门陆续要求成千上万的雇员回到办公室上班。

外界对此的评价以负面居多。有人说这是IBM经历连续20个季度收入下跌后的无奈之举,有人说该公司想通过这种方式变相裁员,还有人说IBM正在向谷歌和苹果等后起之秀屈服。美国《大西洋月刊》杂志网站援引咨询机构“全球职场分析”总裁凯特·李斯特的话说,“如果IBM的领导们想降低生产率、轰走人才,他们大概很快就会得偿所愿。”

工作类型不同,效率的定义不同

IBM并非第一家对远程办公产生怀疑的大公司。雅虎、安泰保险、百思买等企业做出类似决定时,同样饱受批评。无论如何,理性的经济学家仍有理由把IBM的改弦易辙视作一个信号;即使相关争议众多,它也可能是远程办公的趋势达到拐点的标志。

这一戏剧性转折是如何发生的?《纽约时报》今年2月曾刊发来自盖洛普的一组数据,显示43%的美国雇员有远程办公的经历,“在任何一家星巴克,你都能发现穿着商务休闲装的人在手提电脑上敲击。看上去,这些家伙效率挺高。”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也提到,一家呼叫中心允许雇员在家工作后,他们的生产率提高了至少13%。

另一方面,随着时间推移,相反的观点也浮出水面。《大西洋月刊》认为,要回答“在家工作效率高还是在办公室上班效率高”这个问题,不能忽略对“效率”的定义。

如果你关注的是个人生产率,比如成交了多少单生意、处理了多少起投诉……那么总体看来,让雇员自主决定在哪儿工作更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积极性。特别是对那些在大部分情况下需要与客户交流的工作(如咨询人员或保险销售员),以及那些根本不需要与客户交流的工作(如专栏作家),在办公室里干活,除了造成干扰,几乎不会有任何益处。

另一种效率可以称为“协同效率”,顾名思义,它出现在团队工作的场合。这时,远程办公可能危害工作质量。原因不难理解:交流是合作的基础。虽然通讯技术日益发达,但最快捷、最准确、最便宜、最高效的交流,仍然是团队成员面对面的交流。

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曾对航空业的典型场景进行研究。每架民航客机的驾驶舱相当于一个微型办公室,三名机组人员挤在里头,被各种仪器包围。这种环境不够舒适,但能确保机组人员交流的效率最大化。研究人员注意到,在模拟飞行训练中,当“燃油泄漏”的险情出现时,三人通过简单的语言和肢体交流,只用24秒就拿出了解决方案。

这个案例诠释了“协同效率”的重要性。假设机组人员是通过电子邮件沟通,同样的程序最少需要发几十条信息才能完成;在飞机燃油快速流失的情况下,这无异于灾难。

技术无法突破空间障碍

如今,经济学家们开始重新审视现代通讯手段的利弊。大多数人觉得它们是便宜且即时的,但就个人耗费的时间来讲,它们的效费比是低下的——发电子邮件最差,打电话好些,视频会议不仅能传输声音还能看到与会者的表情,算是比较理想的远程办公方式。

即便如此,依托技术的交流仍无法摆脱共同的弱点——空间障碍会削弱交流的意愿。早在1977年,麻省理工大学教授托马斯·艾伦就发现,在同一栋写字楼里,工位相距越远的人越不愿意主动沟通;如果对方在30米外,沟通的频率会趋近于零。

艾伦将自己的发现归纳为“艾伦曲线”理论。此后40年间,许多人寄希望于用信息技术抹平这条曲线。然而,麻省理工大学的客座教授本·韦伯2014年发布研究报告指出,信息技术原本是用来消除距离的,在现实中却往往被滥用,让员工不乐意面对面沟通。在对一群软件开发者进行跟踪调查期间,韦伯发现,针对完全相同的软件故障,身处同一个办公室内的员工进行了38次交流,而在不同的地方工作的人之间只有8次。

另一项实验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的福特汽车公司。后者邀请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的学者朱迪思·奥尔森,设计了一间让团队成员感知和理解外部信息的能力最大化的“作战室”。对比测试的结果令人吃惊:完成同样的工作,身处“作战室”内的小分队花费的时间只是常规水平的1/3。当然,在普通的工厂或写字楼里,这种理想的工作环境是难以复制的,它需要团队中的每个人专注于一个非常具体的方面,很少有组织能做到这点。

在让员工重回办公室的行动中,IBM参考了上述研究的成果。该公司培训专家罗伯·珀迪在接受《大西洋月刊》采访时表示,“以前,我们通过传递文件达成共识,那样可能要印数百页文件,太耗时。现在,我们如何利用真实的空间快速达成共识?”

具体策略依项目的性质而定。在IBM的会议室里,共通的道具是一张能坐不超过9人的桌子,四周环绕着白板,如果有什么要记下来,可以将便利贴直接贴在板上,以形成“BVC”效应(编者注:BVC是“大”、“可见”、“图标式”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从而让团队成员直观了解当前的处境。这种构造让人联想起飞机驾驶舱内的仪表板。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变量是商业活动的节奏。1979年,IBM这种大公司可以花几个月决定干什么,再化几个月研究怎么干。但2017年,在这个软件更新24小时不停歇的年代,商业活动会不断产生类似飞机漏油的意外情况,这就要求每个团队成员都能迅速判断问题,给出应急处置方案,得到回馈,修正,还得随时关注外部气候的变迁。

关键字:交流IBM效率谷歌实验发生

本文摘自:青年参考

x 远程办公的趋势面临拐点 众多大企业让员工重返办公室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移动办公业界动态 → 正文

远程办公的趋势面临拐点 众多大企业让员工重返办公室

责任编辑:editor005 作者:韦盖利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7-10-12 14:55:55 本文摘自:青年参考

随着IBM将员工召回办公室,学术界围绕远程办公的优劣再起争论。一个基本事实是:当工作质量与“交流”密切相关时,面对面沟通比发邮件、打电话更具效率。

IBM(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是引领工作模式创新的楷模。上世纪50到70年代,这家业界巨头聘请现代主义大师,建设了一批让科学家和销售人员在其中并肩工作的办公楼,促进了IT业的繁荣。1979年,IBM在其位于硅谷的圣特里萨实验室展开了大胆尝试——为缓解办公室愈发拥挤的状况,它在5名雇员家中安装了电脑终端,开远程办公之先河。

IBM相信,通过废除传统的物理办公空间,企业能节省大笔资金,员工也会更愉快。2009年,该公司骄傲地宣称,它“在173个国家有38.6万雇员,40%根本没有工位”。通过将空闲的总面积上千万平方米的办公楼出租,该公司赚了20多亿美元的外快。

如今,移动互联网的发达,更是让远程办公的理念传播到全球各地。然而,IBM最近做出了一个令人迷惑的决定。据美国“QUARTZ”网站报道,从今年春天开始,该公司的各个部门陆续要求成千上万的雇员回到办公室上班。

外界对此的评价以负面居多。有人说这是IBM经历连续20个季度收入下跌后的无奈之举,有人说该公司想通过这种方式变相裁员,还有人说IBM正在向谷歌和苹果等后起之秀屈服。美国《大西洋月刊》杂志网站援引咨询机构“全球职场分析”总裁凯特·李斯特的话说,“如果IBM的领导们想降低生产率、轰走人才,他们大概很快就会得偿所愿。”

工作类型不同,效率的定义不同

IBM并非第一家对远程办公产生怀疑的大公司。雅虎、安泰保险、百思买等企业做出类似决定时,同样饱受批评。无论如何,理性的经济学家仍有理由把IBM的改弦易辙视作一个信号;即使相关争议众多,它也可能是远程办公的趋势达到拐点的标志。

这一戏剧性转折是如何发生的?《纽约时报》今年2月曾刊发来自盖洛普的一组数据,显示43%的美国雇员有远程办公的经历,“在任何一家星巴克,你都能发现穿着商务休闲装的人在手提电脑上敲击。看上去,这些家伙效率挺高。”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也提到,一家呼叫中心允许雇员在家工作后,他们的生产率提高了至少13%。

另一方面,随着时间推移,相反的观点也浮出水面。《大西洋月刊》认为,要回答“在家工作效率高还是在办公室上班效率高”这个问题,不能忽略对“效率”的定义。

如果你关注的是个人生产率,比如成交了多少单生意、处理了多少起投诉……那么总体看来,让雇员自主决定在哪儿工作更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积极性。特别是对那些在大部分情况下需要与客户交流的工作(如咨询人员或保险销售员),以及那些根本不需要与客户交流的工作(如专栏作家),在办公室里干活,除了造成干扰,几乎不会有任何益处。

另一种效率可以称为“协同效率”,顾名思义,它出现在团队工作的场合。这时,远程办公可能危害工作质量。原因不难理解:交流是合作的基础。虽然通讯技术日益发达,但最快捷、最准确、最便宜、最高效的交流,仍然是团队成员面对面的交流。

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曾对航空业的典型场景进行研究。每架民航客机的驾驶舱相当于一个微型办公室,三名机组人员挤在里头,被各种仪器包围。这种环境不够舒适,但能确保机组人员交流的效率最大化。研究人员注意到,在模拟飞行训练中,当“燃油泄漏”的险情出现时,三人通过简单的语言和肢体交流,只用24秒就拿出了解决方案。

这个案例诠释了“协同效率”的重要性。假设机组人员是通过电子邮件沟通,同样的程序最少需要发几十条信息才能完成;在飞机燃油快速流失的情况下,这无异于灾难。

技术无法突破空间障碍

如今,经济学家们开始重新审视现代通讯手段的利弊。大多数人觉得它们是便宜且即时的,但就个人耗费的时间来讲,它们的效费比是低下的——发电子邮件最差,打电话好些,视频会议不仅能传输声音还能看到与会者的表情,算是比较理想的远程办公方式。

即便如此,依托技术的交流仍无法摆脱共同的弱点——空间障碍会削弱交流的意愿。早在1977年,麻省理工大学教授托马斯·艾伦就发现,在同一栋写字楼里,工位相距越远的人越不愿意主动沟通;如果对方在30米外,沟通的频率会趋近于零。

艾伦将自己的发现归纳为“艾伦曲线”理论。此后40年间,许多人寄希望于用信息技术抹平这条曲线。然而,麻省理工大学的客座教授本·韦伯2014年发布研究报告指出,信息技术原本是用来消除距离的,在现实中却往往被滥用,让员工不乐意面对面沟通。在对一群软件开发者进行跟踪调查期间,韦伯发现,针对完全相同的软件故障,身处同一个办公室内的员工进行了38次交流,而在不同的地方工作的人之间只有8次。

另一项实验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的福特汽车公司。后者邀请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的学者朱迪思·奥尔森,设计了一间让团队成员感知和理解外部信息的能力最大化的“作战室”。对比测试的结果令人吃惊:完成同样的工作,身处“作战室”内的小分队花费的时间只是常规水平的1/3。当然,在普通的工厂或写字楼里,这种理想的工作环境是难以复制的,它需要团队中的每个人专注于一个非常具体的方面,很少有组织能做到这点。

在让员工重回办公室的行动中,IBM参考了上述研究的成果。该公司培训专家罗伯·珀迪在接受《大西洋月刊》采访时表示,“以前,我们通过传递文件达成共识,那样可能要印数百页文件,太耗时。现在,我们如何利用真实的空间快速达成共识?”

具体策略依项目的性质而定。在IBM的会议室里,共通的道具是一张能坐不超过9人的桌子,四周环绕着白板,如果有什么要记下来,可以将便利贴直接贴在板上,以形成“BVC”效应(编者注:BVC是“大”、“可见”、“图标式”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从而让团队成员直观了解当前的处境。这种构造让人联想起飞机驾驶舱内的仪表板。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变量是商业活动的节奏。1979年,IBM这种大公司可以花几个月决定干什么,再化几个月研究怎么干。但2017年,在这个软件更新24小时不停歇的年代,商业活动会不断产生类似飞机漏油的意外情况,这就要求每个团队成员都能迅速判断问题,给出应急处置方案,得到回馈,修正,还得随时关注外部气候的变迁。

关键字:交流IBM效率谷歌实验发生

本文摘自:青年参考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