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CIO新闻中心 → 正文

数字化实践与探索

责任编辑:cres |来源:企业网D1Net  2023-05-10 12:22:38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5月10日,由企业网D1Net举办的2023全国CIO大会盛大召开。本届大会以“企业承压,IT怎么干?”为主题,汇集300+企业CIO及IT高管,旨在搭建CIO与同行交流的高质量交流和社交平台,通过观点与思想的激烈碰撞,可落地的实战干货分享,帮助CIO用户群化解困惑和焦虑,助力广大CIO找准数字化机遇、少走弯路,应对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诸多挑战。主论坛外,另设新安全、数据赋能、新技术增效三个分论坛。包括CIO中年职业危机应对也是本次大会的议题之一。
 
以下是现场速记。
 


理想汽车IT高级总监 王会菲
 
王会菲: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企业网D1Net和范总提供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分享和交流理想汽车数字化方面的实践和探索。刚才火山张总分享了他们的一些技术和创新,我认为是好比在自由的舞台上进行探索,理想汽车是在一个搭好的、固定的舞台,如何利用IT信息化帮助业务赋能,提高我们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理想汽车是2015年7月在北京注册成立,开启了智能电动车的规划和研发,2016年8月自建常州智能基地,8月在常州举行奠基仪式,我也是2016年加入理想汽车,成立之初就开始坚定自建工厂,确保工艺和质量,2018年10月,第一款智能电动车理想One在北京国家会展中心发布,也是国内第一家采用增程电动解决方案解决里程焦虑的问题,2019年11月,理想One在常州智能制造基地成功下线。我们创造了两个纪录:打破国产车20万魔咒,一共339800辆,以最快的速度打造1万台的交付,当时被称为现象级产品。2020年7月,我们在纳斯达克登陆,2021年8月,我们完成港交所上市,也是国内车企为数不多完成双重主板上市的汽车企业。2022年6月,理想L9正式发布,发布72小时内订单超过3万台,2022年8月,L9在常州制造基地正式下线,订单当月已经突破5万台,2022年11月L8正式下线,12月L8和L9双双过万,创造新能源企业汽车最高效率,行业戏称“理想速度”。今年2月,我们发布第一款五座新旗舰理想L7,也是在售车型。
 
我们当初开启理想One的交付,被称为现象级爆品,或许是偶然,或许是运气,但目前在售的最新L9、L8、L7整体市场表现还是得到广大用户的认可,可能背后有一定的逻辑,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
 
理想汽车有明确的、精准的市场定位和用户选择,包括技术上的精进。我们的愿景是2030年成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也成为国内新能源的旗帜和代表。
 
我们发布双能战略、智能空间+智能驾驶系统,也是重点打深打透的核心领域。AD Max已经在全国高速公路作为标配完全跑通,目前也是同行领先的,今年年底会在全国100个城市开通城市NOA。当前在售的车型采用增程式,今年年底会发布第一款纯电车型,也是国内第一款实现800伏超快充的纯电车型。到2025年,我们将形成1+5+5的产品布局。
 
刚才提到理想汽车成立之初就坚决自建智能制造基地和顶级供应链,确保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目前我们在常州有2座工厂投产,总面积达到2000多亩,支撑理想L9、L8和L7车型的量产,北京顺义的工厂今年年底投产,支撑第一款纯电车型的量产。
 
我们在商业领域也是自建直营体系,包括零售、交付和售后维修服务等等。截至3月31日,我们在全国有302家零售中心,覆盖123个城市,318家维修和授权中心,覆盖223个城市,为什么我们坚决自建自营商业体系?不管是效率、服务质量还是整体运营的效果,目前来看在同行业也是领先的。当然,我们还有很多工作,因为我们是在国内第一家完全跑通的。
 
截至上个月,我们累计交付超过33万台,几乎每年都在以翻番的速度增长,同时也是创造最快实现30万累计交付的智能电动车企业,2019年11月第一款车开始交付,超过30万用了40个月的时间,同行最快也是用了58个月的时间,创造了汽车行业的历史。
 
图中就是我们4月的交付量,接近2.6万辆,因为中汽中心4月的细分数据没有出来,这里只是展示3月,各个细分的SUV领域都是前三位,其中L9和L7排在第一,基本上没有加定语的第一。我们也是连续2个月交付超过2万台,同比增长超过500%。
 
下面分享一下理想汽车的数字化实践和探索,如何支撑我们公司的高效快速发展。我们内部经常讲信任IT,希望通过IT提高生产力,传统行业一直都是我们学习的对象,我们对汽车工业心怀敬畏。怎么和国内外优秀的车企和同行竞争,提高我们的生产力?最核心的三大竞争力之一就是效率,一定是通过IT技术提高竞争力。融合新一代的信息技术,重点打造十九项核心技术,依靠五大抓手,分为四个阶段达成智能运营和数字商业目标。
 
我从2016年加入理想汽车开始,当时IT只有我一个人,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一张白纸进行整体的蓝图规划。整个节奏分为四个阶段,基本上是两年一个阶段,匹配原则就是匹配我们公司的战略和业务的发展,核心就是打造闭环流程和闭环系统。
 
我们的目标就是极致的运营效率和极致的商业效率,围绕公司的三大核心流程打造企业级的运营平台。因为我们采用创新的直营商业模式,坚定地采用自研的技术路径,打造比较完整成熟的技术体系,通过一套系统支撑整个商业效率的提升。上个月开始,我们就按周发布每周的交付量,看似非常简单的动作,目前同行业特别是在汽车行业还没有一家能够做到,要靠非常复杂的流程和非常成熟的IT闭环系统才能支撑精准的数据。作为一家上市公司,我们公布的任何一项数据都是非常严谨并且准确,公司提出按周发布我们的销量开始,用了大概三天左右的时间就准备就绪,这些就是IT技术支持商业效率的小小案例。
 
路径方面也不是闭门造车,我们希望跟同行以及优秀的企业进行对标交流、研究探讨,甚至是一些深度合作。我们希望通过行业最佳实践,结合汽车行业或者新能源智能汽车的特点进行突破创新。我们团队的能力从BT解决方案能力到IT技术能力跟业务深度融合,三方形成合力,推动支撑我们的战略和流程落地。我们以自研为主,同时解决方案主要是引入行业最佳实践,也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安全运维保障体系支撑我们系统的有效运行。
 
我们打造完整的研发技术平台,确保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就是追求研发的极致效率和敏捷快速的交付迭代,数据上建立一站式的大数据平台和自研的算法平台,特别是在算法和AI应用,组建多位博士和博士后组成的数据算法团队,目前这些也是我们重点突破的方向。
 
大家知道,现在新能源汽车市占率和发展速度超乎大家想像,去年已经突破20%,Q1达到26%,特别是4月超过32%。为什么发展得这么快?我们经常讲换道超车,新能源汽车是一个新物种,我们对新能源汽车的理解,传统的燃油车更加偏重机械性能的表现,也是一款实实在在的机械产品,但到智能电动车时代就是实实在在的电子产品,只有电气化才能变得更加智能,通过程序和应用控制。这对整车研发也是一个新的挑战,不再只是All In硬件研发,整个研发体系是有一大票人在智能空间和自动驾驶软件应用开发。做好硬件开发和协同的同时,软硬怎样匹配、怎样适配、怎样协同,这些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流程上经过比较长时间的研究,目前主要还是对标学习华为的IPT流程,能够适应智能化的研发,同时适配电子产品的研发架构,搭建整车研发领域的系统架构,结合软硬件协同的业务需求搭建研发的平台系统。
 
我们全栈自研Li-MOS智能操作系统,特别是跟智能硬件的集成互联,融入很多大数据和AI应用,从而让制造机器的机器更加智能,提高业务的生产力。大家如果有机会可以去常州基地参观,现在我们真正实现无纸化生产,每条生产线都有700多套电子工位屏,背后有完整闭环的系统和大数据的运营支撑高效率的协同。我们也有自研电检系统,传统企业电检主要是靠人工拿手持设备进行,我们的生产线全部都是无人化,通过系统调用车机能力进行自动化电检,包括拧紧参数的实时分析和强制控线确保质量,都是自研Li-MOS产生的效果。
 
设备停线对我们生产力的损失和产量的影响都会比较大,理想One开始自研制造算法系统,针对关键设备和关键工位进行预测性维护,也是通过大数据能力实现。我们这里展示的AI+智能设备集成,无人化质检方面也有取得一些成果和进展。
 
集成供应链追求OTD端到端的精益,就是从订单到交付追求极致的效率。所有订单的排产都是基于策略进行自动化,OTD全过程达到自动化,就是订单到排产到供应到交付到制造指令的下达、供应商的协同都是全过程无人干预的。举个很小的例子,MRP是所有制造业都需要的,准确率是100%,已经连续超过14个月无人干预,汽车行业也是极其稀少的。订单排产到订单交付,我们的目标要求就是小于10天,应该是优于行业平均水平18天。
 
智慧商业系统打造的信息化就是追求极致的商业效率,平台的架构支撑三端的运营,技术上追求的是数据闭环、技术闭环、平台一体化,通过完整的帐号体系、完整的全价值链流程设计支撑整个交付效率、交付体验,达到电商级的体验。传统车企在商业体系,直营是大家都在做,我们的差异是什么?三端直营保证的是质量和效率,线上线下严格一体化,包括配套机制和流程闭环设计流程管理,实现的效果就是二十四小时不打烊,通过渠道、通过批发对用户隔离的问题得到解决,商业上线实现突破。系统高效运行离不开安全保障体系,信息安全领域也有建立信息安全技术体系和配套技术,理想汽车智能电动车对信息安全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有专业的团队确保车技信息安全的同时跟IT一起深度合作,确保整个IT体系的信息安全。截至到目前,信息安全都是零事故。我们也有运维监控平台和运维管理平台,要求就是年度连续业务中断,不允许超过5分钟。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是能够做到的,当然这是持续努力和迭代的过程。
 
最后就是持续推动智能化的技术研究和工业化应用,也是在不断探索和努力,利用3D视觉包括跟智能设备的集成,其实我们也有一些场景落地应用,包括数字孪生、工艺、物流和生产、产业建设领域得到应用,理想作为智能电动车天然具备高机辅助驾驶能力,现在我们正在常州基地试点,调用高机智能辅助驾驶实现无人移车,生产线下来到内部检测工位的移动,再到外部试车厂试车最后进入VDC成品车库,全过程无人位干预。目前试点还是非常顺利,包括利用车机内部的麦克风采集噪音,利用振动的传感器采集车机的振动,通过技术推动IT技术的探索和创新落。上个月我们也有注册MindGPT,现在有专业团队研究,特别是商业领域和智能制造领域的实践和探索。AR和VR的应用也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目前我们应用比较好的还是员工的自助培训,已经产生了一些效果。
 
最后借用马云老师的一句话对我的分享做一个简单的总结:我们希望对IT技术提早探索、提早部署、提早研究,因为现在已经进入了从一到十的阶段,公司正在快速发展,IT信息化、数字化的应用也慢慢进入无人区,前方没有成熟案例可以参考,需要我们自己的团队进行探索,避免被时代抛下,同时也要有效地支撑公司的战略落地和快速发展。

关键字:数字化转型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x 数字化实践与探索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CIO新闻中心 → 正文

数字化实践与探索

责任编辑:cres |来源:企业网D1Net  2023-05-10 12:22:38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5月10日,由企业网D1Net举办的2023全国CIO大会盛大召开。本届大会以“企业承压,IT怎么干?”为主题,汇集300+企业CIO及IT高管,旨在搭建CIO与同行交流的高质量交流和社交平台,通过观点与思想的激烈碰撞,可落地的实战干货分享,帮助CIO用户群化解困惑和焦虑,助力广大CIO找准数字化机遇、少走弯路,应对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诸多挑战。主论坛外,另设新安全、数据赋能、新技术增效三个分论坛。包括CIO中年职业危机应对也是本次大会的议题之一。
 
以下是现场速记。
 


理想汽车IT高级总监 王会菲
 
王会菲: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企业网D1Net和范总提供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分享和交流理想汽车数字化方面的实践和探索。刚才火山张总分享了他们的一些技术和创新,我认为是好比在自由的舞台上进行探索,理想汽车是在一个搭好的、固定的舞台,如何利用IT信息化帮助业务赋能,提高我们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理想汽车是2015年7月在北京注册成立,开启了智能电动车的规划和研发,2016年8月自建常州智能基地,8月在常州举行奠基仪式,我也是2016年加入理想汽车,成立之初就开始坚定自建工厂,确保工艺和质量,2018年10月,第一款智能电动车理想One在北京国家会展中心发布,也是国内第一家采用增程电动解决方案解决里程焦虑的问题,2019年11月,理想One在常州智能制造基地成功下线。我们创造了两个纪录:打破国产车20万魔咒,一共339800辆,以最快的速度打造1万台的交付,当时被称为现象级产品。2020年7月,我们在纳斯达克登陆,2021年8月,我们完成港交所上市,也是国内车企为数不多完成双重主板上市的汽车企业。2022年6月,理想L9正式发布,发布72小时内订单超过3万台,2022年8月,L9在常州制造基地正式下线,订单当月已经突破5万台,2022年11月L8正式下线,12月L8和L9双双过万,创造新能源企业汽车最高效率,行业戏称“理想速度”。今年2月,我们发布第一款五座新旗舰理想L7,也是在售车型。
 
我们当初开启理想One的交付,被称为现象级爆品,或许是偶然,或许是运气,但目前在售的最新L9、L8、L7整体市场表现还是得到广大用户的认可,可能背后有一定的逻辑,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
 
理想汽车有明确的、精准的市场定位和用户选择,包括技术上的精进。我们的愿景是2030年成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也成为国内新能源的旗帜和代表。
 
我们发布双能战略、智能空间+智能驾驶系统,也是重点打深打透的核心领域。AD Max已经在全国高速公路作为标配完全跑通,目前也是同行领先的,今年年底会在全国100个城市开通城市NOA。当前在售的车型采用增程式,今年年底会发布第一款纯电车型,也是国内第一款实现800伏超快充的纯电车型。到2025年,我们将形成1+5+5的产品布局。
 
刚才提到理想汽车成立之初就坚决自建智能制造基地和顶级供应链,确保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目前我们在常州有2座工厂投产,总面积达到2000多亩,支撑理想L9、L8和L7车型的量产,北京顺义的工厂今年年底投产,支撑第一款纯电车型的量产。
 
我们在商业领域也是自建直营体系,包括零售、交付和售后维修服务等等。截至3月31日,我们在全国有302家零售中心,覆盖123个城市,318家维修和授权中心,覆盖223个城市,为什么我们坚决自建自营商业体系?不管是效率、服务质量还是整体运营的效果,目前来看在同行业也是领先的。当然,我们还有很多工作,因为我们是在国内第一家完全跑通的。
 
截至上个月,我们累计交付超过33万台,几乎每年都在以翻番的速度增长,同时也是创造最快实现30万累计交付的智能电动车企业,2019年11月第一款车开始交付,超过30万用了40个月的时间,同行最快也是用了58个月的时间,创造了汽车行业的历史。
 
图中就是我们4月的交付量,接近2.6万辆,因为中汽中心4月的细分数据没有出来,这里只是展示3月,各个细分的SUV领域都是前三位,其中L9和L7排在第一,基本上没有加定语的第一。我们也是连续2个月交付超过2万台,同比增长超过500%。
 
下面分享一下理想汽车的数字化实践和探索,如何支撑我们公司的高效快速发展。我们内部经常讲信任IT,希望通过IT提高生产力,传统行业一直都是我们学习的对象,我们对汽车工业心怀敬畏。怎么和国内外优秀的车企和同行竞争,提高我们的生产力?最核心的三大竞争力之一就是效率,一定是通过IT技术提高竞争力。融合新一代的信息技术,重点打造十九项核心技术,依靠五大抓手,分为四个阶段达成智能运营和数字商业目标。
 
我从2016年加入理想汽车开始,当时IT只有我一个人,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一张白纸进行整体的蓝图规划。整个节奏分为四个阶段,基本上是两年一个阶段,匹配原则就是匹配我们公司的战略和业务的发展,核心就是打造闭环流程和闭环系统。
 
我们的目标就是极致的运营效率和极致的商业效率,围绕公司的三大核心流程打造企业级的运营平台。因为我们采用创新的直营商业模式,坚定地采用自研的技术路径,打造比较完整成熟的技术体系,通过一套系统支撑整个商业效率的提升。上个月开始,我们就按周发布每周的交付量,看似非常简单的动作,目前同行业特别是在汽车行业还没有一家能够做到,要靠非常复杂的流程和非常成熟的IT闭环系统才能支撑精准的数据。作为一家上市公司,我们公布的任何一项数据都是非常严谨并且准确,公司提出按周发布我们的销量开始,用了大概三天左右的时间就准备就绪,这些就是IT技术支持商业效率的小小案例。
 
路径方面也不是闭门造车,我们希望跟同行以及优秀的企业进行对标交流、研究探讨,甚至是一些深度合作。我们希望通过行业最佳实践,结合汽车行业或者新能源智能汽车的特点进行突破创新。我们团队的能力从BT解决方案能力到IT技术能力跟业务深度融合,三方形成合力,推动支撑我们的战略和流程落地。我们以自研为主,同时解决方案主要是引入行业最佳实践,也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安全运维保障体系支撑我们系统的有效运行。
 
我们打造完整的研发技术平台,确保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就是追求研发的极致效率和敏捷快速的交付迭代,数据上建立一站式的大数据平台和自研的算法平台,特别是在算法和AI应用,组建多位博士和博士后组成的数据算法团队,目前这些也是我们重点突破的方向。
 
大家知道,现在新能源汽车市占率和发展速度超乎大家想像,去年已经突破20%,Q1达到26%,特别是4月超过32%。为什么发展得这么快?我们经常讲换道超车,新能源汽车是一个新物种,我们对新能源汽车的理解,传统的燃油车更加偏重机械性能的表现,也是一款实实在在的机械产品,但到智能电动车时代就是实实在在的电子产品,只有电气化才能变得更加智能,通过程序和应用控制。这对整车研发也是一个新的挑战,不再只是All In硬件研发,整个研发体系是有一大票人在智能空间和自动驾驶软件应用开发。做好硬件开发和协同的同时,软硬怎样匹配、怎样适配、怎样协同,这些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流程上经过比较长时间的研究,目前主要还是对标学习华为的IPT流程,能够适应智能化的研发,同时适配电子产品的研发架构,搭建整车研发领域的系统架构,结合软硬件协同的业务需求搭建研发的平台系统。
 
我们全栈自研Li-MOS智能操作系统,特别是跟智能硬件的集成互联,融入很多大数据和AI应用,从而让制造机器的机器更加智能,提高业务的生产力。大家如果有机会可以去常州基地参观,现在我们真正实现无纸化生产,每条生产线都有700多套电子工位屏,背后有完整闭环的系统和大数据的运营支撑高效率的协同。我们也有自研电检系统,传统企业电检主要是靠人工拿手持设备进行,我们的生产线全部都是无人化,通过系统调用车机能力进行自动化电检,包括拧紧参数的实时分析和强制控线确保质量,都是自研Li-MOS产生的效果。
 
设备停线对我们生产力的损失和产量的影响都会比较大,理想One开始自研制造算法系统,针对关键设备和关键工位进行预测性维护,也是通过大数据能力实现。我们这里展示的AI+智能设备集成,无人化质检方面也有取得一些成果和进展。
 
集成供应链追求OTD端到端的精益,就是从订单到交付追求极致的效率。所有订单的排产都是基于策略进行自动化,OTD全过程达到自动化,就是订单到排产到供应到交付到制造指令的下达、供应商的协同都是全过程无人干预的。举个很小的例子,MRP是所有制造业都需要的,准确率是100%,已经连续超过14个月无人干预,汽车行业也是极其稀少的。订单排产到订单交付,我们的目标要求就是小于10天,应该是优于行业平均水平18天。
 
智慧商业系统打造的信息化就是追求极致的商业效率,平台的架构支撑三端的运营,技术上追求的是数据闭环、技术闭环、平台一体化,通过完整的帐号体系、完整的全价值链流程设计支撑整个交付效率、交付体验,达到电商级的体验。传统车企在商业体系,直营是大家都在做,我们的差异是什么?三端直营保证的是质量和效率,线上线下严格一体化,包括配套机制和流程闭环设计流程管理,实现的效果就是二十四小时不打烊,通过渠道、通过批发对用户隔离的问题得到解决,商业上线实现突破。系统高效运行离不开安全保障体系,信息安全领域也有建立信息安全技术体系和配套技术,理想汽车智能电动车对信息安全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有专业的团队确保车技信息安全的同时跟IT一起深度合作,确保整个IT体系的信息安全。截至到目前,信息安全都是零事故。我们也有运维监控平台和运维管理平台,要求就是年度连续业务中断,不允许超过5分钟。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是能够做到的,当然这是持续努力和迭代的过程。
 
最后就是持续推动智能化的技术研究和工业化应用,也是在不断探索和努力,利用3D视觉包括跟智能设备的集成,其实我们也有一些场景落地应用,包括数字孪生、工艺、物流和生产、产业建设领域得到应用,理想作为智能电动车天然具备高机辅助驾驶能力,现在我们正在常州基地试点,调用高机智能辅助驾驶实现无人移车,生产线下来到内部检测工位的移动,再到外部试车厂试车最后进入VDC成品车库,全过程无人位干预。目前试点还是非常顺利,包括利用车机内部的麦克风采集噪音,利用振动的传感器采集车机的振动,通过技术推动IT技术的探索和创新落。上个月我们也有注册MindGPT,现在有专业团队研究,特别是商业领域和智能制造领域的实践和探索。AR和VR的应用也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目前我们应用比较好的还是员工的自助培训,已经产生了一些效果。
 
最后借用马云老师的一句话对我的分享做一个简单的总结:我们希望对IT技术提早探索、提早部署、提早研究,因为现在已经进入了从一到十的阶段,公司正在快速发展,IT信息化、数字化的应用也慢慢进入无人区,前方没有成熟案例可以参考,需要我们自己的团队进行探索,避免被时代抛下,同时也要有效地支撑公司的战略落地和快速发展。

关键字:数字化转型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