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将AI引入到电信网络中?8月28日,在通信世界全媒体主办的“蓝戈沙龙第十六期——电信行业如何引入AI技术?”上,多位业界大咖共同探讨电信行业引入AI的价值与意义,为运营商下一步网络建设和场景部署提供参考。
AI为电信网络插上腾飞的翅膀
电信网络需要引入AI技术,这是与会专家们达成的共识。AI能够为运营商带来多方面价值。
首先AI可以帮助运营商降本增效。在中国移动设计院副院长崔海东看来,AI+电信网络是未来的必然走向,电信行业面临提速降费的压力,因此需要优化现网,实现保值增值,同时建设未来的5G网络,而AI则能够助力运营商网络解决上述问题。同时,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人工智能开放实验室主任孙静博表示,在基于AI的客服机器人、无人机基站巡检方面,AI可以替代传统劳动力来降低成本,而在增效上如何利用AI与大数据技术提升网络价值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其次AI可以帮助运营商提升个性化服务水平。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专家赵强表示,通过对用户每天的行为和数据进行分析,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北京邮电大学教授牛凯表示,对于普通用户而言,目前AI使得运营商的服务变得智能化,未来有可能出现AI服务助理,让运营商的资费更贴近用户。
再次,AI可以助力垂直行业转型升级,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人工智能总监廖军表示,5G和智能化成为基础通信网络的新发展和升级路径,二者的结合将带来整个互联网行业乃至实体经济的重新洗牌。
最后,AI可以发挥数据的巨大优势。人工智能最大的优势便是可以从海量的数据中挖掘人们难以发现的价值。运营商的网络每天都在不断产生海量的数据,因此人工智能在运营商大数据挖掘方面很有潜力。华为SoftCOM AI解决方案总裁韩雨发表示,AI+网络可实现“故障发生前规避故障”“质量劣化前优化质量”“网络拥塞前调整流量”等功能,进而让网络成为自动、自优、自愈、自治的永不发生故障的自动驾驶网络。
AI引入电信网络阻力重重
在具体的AI实践方面,中国移动走在了前列。中国移动研究院人工智能和智慧运营研发中心邓超表示,中国移动目前推出了九天人工智能平台,面向客服、网络、市场、管理和衍生业务领域实现了落地。不过在电信网络具体引入AI技术方面,还有很多挑战。
挑战一,机器学习的能力有待提升。机器学习需要经历学习的过程,AI赋能并解决问题也需要渐进迭代的过程。此外,如果在现有已经标准化、固化的网络体系下,AI的作用不会特别明确,所以业界要加强设计并形成电信网络AI化的共识。
挑战二,AI人才如何引入有待探讨。中国联通网研院无线网AI研究负责人李一喆表示,目前缺乏能帮助电信网络引入AI技术的人才。单纯的AI公司存在技术壁垒,不能很好地理解运营商网络需求。而从运营商内部来看,同样对AI技术缺乏深刻理解,所以建立合理、创新的人才机制创建迫在眉睫。
挑战三,AI目前的应用场景有待探讨。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网络技术与规划部总工杨鑫表示,AI作为使能技术,目前看来,更易于解决符合以下特点商业问题:行业存在痛点;商业流程本身具备数字化的信息输入,问题可以细分并且清晰界定;商业流程存在重复,较少受外部商业环境的复杂影响。网络是否成为一个适合AI解决的商业问题还有待细分场景探索。
挑战四,提升AI能力的数据资源有待优化。华为2012服务实验室主任夏文鑫表示,AI是一个“吃货”,大数据是“食品”,“食品”准备的好不好,决定着AI的成长速度。如何提取优质数据需要技巧,能否提取出过去没有收集到的数据,包括已有的状态、工程参数等,把有源的数据从中间状态识别出来,将是很重要的过程。
挑战五,AI还将对行业岗位带来冲击。对此,SA高级分析师杨光表示,全行业应该要秉承开放的态度努力创新,引领行业发展。虽然AI发展对行业的某些岗位带来了冲击,但电信运营商不仅是技术公司,也属服务业,服务对象是消费者。未来如何发挥人服务人的优势,体现人的独有价值,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