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CIO新闻中心 → 正文

O2O案例分享——从业务模式到落地 —— 鸿华国际医疗控股集团CIO肖鹏在中国CIO交流大会的演讲

责任编辑:cres 作者:贾世华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9-08 14:22:25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呼伦贝尔,天与地的连接地,广袤草原赋予了这片土地无与伦比的灵气;在这片充满灵气的天地里,2015全国CIO交流大会在此举办,CIO们在此碰撞思想火花,最前沿的技术厂商在此交流最新的研究成果及创新产品。科技与自然如此和谐交集在此。

以下为鸿华国际医疗控股集团CIO肖鹏在CIO交流大会上带来O2O案例分享——从业务模式到落地的演讲。

鸿华国际医疗控股集团CIO肖鹏

肖鹏:大家下午好。我去年离开顺丰回来,自己创业,做了一个医疗的O2O,就是线下开了医院,线下撮合交易,匹配患者和医生以及护士。现在顺丰嘿客成立了,有很多争议,大家对这个东西感到比较神秘,要我分享一下,因为我看了整个顺丰嘿客战略和落地的整个过程,所以我想还原一下这个过程,让大家来看看,我想从分享的PPT来看,大家可以做一个判断,到底顺丰嘿客战略是错了,还是对的,包括现在种种问题,到底是战略层面的问题,还是战术层面的问题?

最近有一篇帖子,标题党说顺丰嘿客替O2O从业者交了十亿学费,去年也给我们原来计划16个亿的,4000家店,后来缩减到2500家,这是十亿左右,然后用了四个标题:

第一,O2O的本质是消费升级,而不是线上线下的简单相加。

第二,O2O的核心是便利,而不是给用户增加麻烦。

第三,O2O的出发点是挖掘年轻用户群体的新需求,而不是把老年人变成互联网用户。

第三个有意思,当时我们提出,在社区里面,请老大妈跳广场舞,这是当时我提出的一个营销策略。

第四,O2O的落点应该是效率的提升,而不是成本的驱动。

这是最近网上的一篇文章,那就带着这四个问题,给大家简单介绍。

首先,我介绍一下对顺丰嘿客商业模式的理解,当时为什么制定这个战略?这个环境的分析是2013年做出来的,其实到2013年的时候,整个中国零售行业的格局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消费者行为发生了转变。

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出现,对零售行业格局的变化又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影响。

到2013年,除了中国,全球的经济基本上已经复苏了。

城镇化对整个消费的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原来政府提出,到2025年,城镇化要达到35%,也就是说,GDP的增长,整个中国的城市人均GDP应该在6500美金左右,消费的层次需求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这是2013年的数据,到2015年年底,中国的零售规模应该是2.5万亿左右,中国的零售总额应该是在20万亿,中国2014年GDP总量大概是60万亿,这就意味着网购规模占整个零售的10%左右,这是到今年年底,大概是这样一个数据的变化。可以从这个曲线看出,整个消费者习惯从线上逐步向线下转移。

这是移动互联网的出现,这是2013年的数据,移动互联网的网购规模大概在5个多亿,,到今年下半年七月份公布,应该在6.5亿左右,所以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尤其是社交网络的出现,以及自媒体的出现,人聚合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的聚合最好是按物理位置来发生变化的。现在和未来聚合的变化,人得适应这种所谓的乡土价值观所组合的一个个部落,这是一种部落形态,这种部落形态使得某一个部落对某一种个性化产品产生追求。

我想重点讲这个变化,90后、00后和我们这一代是有代沟的,除了文化背景不同以外,如果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讲,这种变化体现在六个方面。第一个是角色,以前我们叫做体验人,我们买了一个商品,只是被动地体验,使用商品的时候,更多是感受商品的品质。未来这个角色是体验人加创新,这种角色的变化,引起动机的变化,比如C2B定制,就是原有的创新的一种动机,希望参与成本的创新。

第二个叫外化人,所谓的外化人,就是现在我们所看到的一些,包括做市场调研的数字,比如你多大,属于什么职业,这是一种外在的表现,但是实际上有很多外界的需求是无法去调研的,举个例子,比如同性恋这个群体,是没有办法通过市场调研的方法去调研的,但是这个群体的需求也是需要得到满足的。所以如果挖掘外化人的外在的需求,他的动机,实际他有对满足外在消费需求的动机。

还有一个机械人,机械人以前叫标准化,现在演变为个性化。价格人,就是对价格敏感,对未来价值的追求,这里所说的价值,是性价比比较好的,不是价格最低的。

还有经济人,经济人就是亚当.斯密提出来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种交换关系,在未来,人是有两面性的,经济人也是社交人,所以人有两面性,他有利己性,在经济上利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经济交换的关系。

社交人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分享的关系,所以现在比较火的是分享经济。

还有一个真实的人,一个虚拟的人,就是真实物理世界所表现的一个人,还有一种角色,虚拟的人就是互联网上的虚拟ID,现在各个社交媒体,或公用邮箱,可能每个ID是不一样的,没有和真实的人发生关联,你很难追逐到,比如说我用了网易的邮箱,用了新浪微博,用了微信,有可能我是不同ID,可能很难有关系,通过追逐式,体现出肖鹏这个人,但是未来,有了大数据分析,然后基于生物的认证技术,把虚拟的和线性的研究完全结合起来。这种结合意味着,在现实世界中,你可以藏起来,但是现在你已经离不开互联网了,在虚拟世界其实你是无法藏身的。

这种角色的变化,带来消费行为的变化。以前,厂商通过很多广告,将产品通常通过央视、报纸的方式引起消费者的注意,消费者产生兴趣,然后有了购买的动机,最后产生购买行为,这是以前的理论。

在2000年左右的时候,又看到一种理论,同样是以商品引起人的关注,然后消费者产生兴趣,但是多了一个东西,就是搜索,这个时候互联网已经出现了搜索引擎,所以消费者有了兴趣以后,他在搜索,他在比较,大家可能知道比较网,同样买一个冰箱,可以通过比较网比一下哪个便宜,可以看到网友的评价,最后产生购买行为,最重要的是,消费者已经有分享的意识了,大家现在看到很多IT系统涉及到一键分享,在这个新的时代,人的消费角色和动机发生了变化。

到了分享阶段,或者说到了未来,第一个动作是定制搜索,这种定制的搜索和之前的搜索最大的区别是能搜索商品的评价,就是积分和口碑,以后商品的差异化越来越少了,同样商品的价格差异非常小,所以谁提供的服务更好,谁的口碑更好,更容易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有了定制搜索以后,然后再关注它,最后产生购买的行为,购买以后,用过以后,有体验了,他就会去分享,他给商家去做一个信用的评价,这样,以后每个商家或者每个产品,在互联网上它就有一个标签,有一个标识,有信用评级,这种信用是商家价值最大的地方。因为同质化的商品竞争,互联网化以后,价格基本上都是成本价,他靠后续的服务来获取利润。

刚才讲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变化,实际这也导致现在营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以前的营销理论,最早有个4P理论,那是商品严重供给不足的时候,第一个P叫做产品,生产大量的成本投向市场,4P理论随着商品供给过剩,4C理论出现,4C理论,第一个叫消费者,以消费者为中心,重点强调沟通,4C理论在现在90后、00后的消费理念下,又过时了,现在又产生了4U理论,4U理论强调商品的价值,第一个是价值,第二个是信用,第三个是用户体验,第四是口碑。

我刚才介绍的东西,用这种图来表示,O2O之间连接叫关系,这叫O2O,我们叫蒸汽机式的服务设计,线下包括我们的受众媒体,微信、微博、APP,微信公众号是我们的入口,就相当于一个发动机的蒸汽的入口,线下的店、线下的物流、线下的执照,通过这样一个发动机的运转,把水变成了蒸汽,其动力来自发动机的钢铁,最核心的是价格价值分享平台,我们把分享放在核心位置,这个核心的平台,也可以认为是一个大数据的平台,把投资者、消费者以及商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这里有几个闭环,第一个是成本开发或者产品制造的闭环,就是说有了创新,创新是体验分享,就构成产品开发的一个闭环,消费者的痛点是产品开发的原点,小米是典型做的这个模式,他把消费者分享过来的痛点作为它产品研发的原点。

第二个,开放性体验式的一种分享是产品营销的闭环,通过这种体验式的分享,客户自己的分享,把你的产品、品牌的营销,信用基于这种相同的价值观和信用的分享,构成产品销售的一个闭环,所以是朋友,我们就有相同的价值观,我和你朋友圈里的人都非常熟悉,所以,构成销售的一个渠道,这种基于熟人圈的销售,是微商的一个来源。

整个嘿客当时是基于这样一个理论设计,不是一个简单的线上和线下的相加,其核心在中间的价值分享平台上,通过这个价值分享平台,把线上和线下联结在一起。前不久,阿里占了苏宁20%的股份,京东收购了永辉超市,实际上这就是线上和线下结合起来的例子,做全球的营销,任何一家单一的线上或者线下,将来不会再存在了。

实际嘿客不是一个便利店,不是711,也不是京东,所以不要跟京东比。它也不是一个万达广场,它应该是一个变卖服务的平台,因为服务是没有办法在线上完成的,一个体验的平台,体验是没有办法在线上完成的,所以我们是一个社区的入口,定位在社区上。大概有一个导向、两个基础、四大平台,我们的核心实际是设计生活管家服务+智能服务平台,这就是嘿客商业模式的一个定位,所以现在在网上看到的,媒体说的,没有一个知道嘿客商业模式的定位,都写错了。

这是大概的中长期的发展策略,实际它线下的核心体验、线下推广,就是两者互动,形成一个正反馈的机制,我们更希望99%的时间做客户,1%的时间做销售,我们从来没有宣传我们的店是卖东西的,当然可能有的店员确实没有完全理解公司的战略意图,这可能与公司有关,因为它扩张的速度太快了,当我离开的时候,是17000多名员工,不到一年的时间,从一个员工都没有,增加到17000名员工,覆盖的范围大概有十几个省市,所以培训工作还没有,跟不上,我们想了很多办法,去做在线培训,结合手机培训等,但还是跟不上。

短期的策略,选了六个品类,作为突破口,我刚才说定位在社区,设置了服务平台,所以我们围绕生活,我们把新鲜蔬菜派送到店里卖,它前期定位在家庭生活用品上,基本上是以家庭厨房为突破口。举个例子,产品怎么设计,我刚才说六大品类,粮油我们分了几个细分的品类,第一个是大米,第二个是五谷杂粮,第三是食用油,当时设计这个品类,是我亲自抓的,我跑到东北,和设计师谈,去原产地谈,我都参与了。

我们的价值主张是安心、品质、健康。去年报告了很多食品安全问题,所以我们希望传递这样一个价值主张,买嘿客的米是放心的,买嘿客的油是放心的。实际方式是我们到门店去体验,然后和品牌商合作,主要是和产地合作,我跑到黑龙江五常那边,那边是大米的生产基地,他们那个基地有全程的摄像头跟踪,所以如果你在线下,可以把摄像头直接调出来看它整个生产过程,包括在田里面生长的过程,全部可以调出来的,我们希望可追溯。

体验的方式是,在五常那边的店里有一个碾米机,新入市的米不是全黏的,拿到店里面的米,全是新米,现碾给你看,告诉用户米是新的,按照都市人大概六分或七分那样,所以你吃到米是有营养的,而且你看到的全是新的稻米。

嘿客的组织架构是这么设计的,它基于日本的稻盛和夫阿米巴的经营模式,参考了海尔和京东倒三角的模式,我们是以产品为中心来设计的,是产品经理负责制,大概所有顶部的组织架构是这样的。我当时负责两块,COO和CMO,产品经理负责大概六个产品线,所以有六个产品经理,产品经理的权力还是比较大的,利润的分配,人员的招聘、人员的组队以及利润的分配权,这一切都要管。

店里面有个携同机制的问题,因为我们有CMO和COO,有协同,我们线下有2500多家店,分很多区域,如果没有很好的协同机制的话,很难保证客户一致性的体验,所以整个的产品规划、招商采购、供应链、市场营销、客户服务,以及和下面的COO是对应的。

然后CMO和COO每个区域之间又是协同的,活动的落地,都是通过线下来完成的,所以CMO和各个区域也是协同的。

IT的战略、组织、运作机制。当时嘿客定位成为一个行业O2O的标杆,打造社区智能化生活服务平台,所以要求商业模式领先,营销服务创新,技术创新,卓越运营,整个信息系统的要求是,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前沿管理理论,推动商业模式实现和卓越运营,成为行业标杆,这是对整个信息系统的要求。

IT战略愿景是是成为移动互联网领域的领跑者,O2O行业信息化标杆,通过信息技术引领业务创新,把嘿客打造成社区智能生活服务平台,这是IT的定位。

IT的整个组织架构大概有一百多人。

IT有六大职能,首先肯定战略规划,然后运营、管理、业务开发、安全管理。整个流程大概有六大流程体系,价格管理、投资管理、业务需求管理、信息安全管理、基础架构部署、应用系统开发管理,IT规划与政策制定、IT服务管理。当时我们找老板王蔚,他不同意部署在云端,他有战略考虑,他自己有很大的数据中心,所以我们必须有自己的技术架构的人。

我们组织系统规划基本上是这样,因为我们要有多渠道的会员服务能力,要有运营一体化的管理能力和共享服务的能力,所以我们基本要有三大块,就是多渠道的会员服务平台,一体化零售服务平台以及共享服务支持平台。

整体来讲,当时没有花很多时间规划,大概战略战术的业务这个层面分三个层面,业务层面,我觉得最核心的是切合在客户关系管理上,这个客户关系管理不是一个简单的一般性质上的CRM系统,应该是基于社交化的CRM,要把三方连结在一起,即客户、商家、我们,以及现在的投资者,全部在这样一个客户关系上面。这个平台要打造,刚才我说,在那个漏斗里边所看到的价值分享平台,那个平台能体现的,全部要在这上面完成,所以在现在的情况下根本没有办法买到线下的CRM系统,这是要开发的。

第一期,因为只做了两个月的时间,所以只完成了一个简单的B2B、B2C平台的上线,做了基本的订单处理、后台简单的ERP系统,物流对接。

所用到的技术架构,基本上现在互联网所用的主流的技术基本上都用到了,大概的部署架构是这样的,我们用的是网宿的CDN,我刚才找了华为和阿里,比较了两个云技术,华为因为成本比较高,华为完全基于我的要求,定制化,阿里基本满足要求,但是他们在战略和安全上很难满足我们的要求,现在市面上的云,要求比较高的安全,尤其他们都没有冷带宽,当时华为直接为我们定制一个冷带宽,那成本一下子提高了。

后来这两家我们都没有部署,当时给老板汇报的时候,希望首先我们不能学阿里云,因为可能未来有竞争关系。华为的话,成本非常高,比我自己的还要高。

整体上,比如说这里面我们有前端的CDN,我们有内容分发,我们有MySQL服务器,MongoDB,数据库表的拆分,这些技术基本上都用到了。

谢谢。

关键字:O2O中国CIO交流大会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x O2O案例分享——从业务模式到落地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CIO新闻中心 → 正文

O2O案例分享——从业务模式到落地 —— 鸿华国际医疗控股集团CIO肖鹏在中国CIO交流大会的演讲

责任编辑:cres 作者:贾世华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9-08 14:22:25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呼伦贝尔,天与地的连接地,广袤草原赋予了这片土地无与伦比的灵气;在这片充满灵气的天地里,2015全国CIO交流大会在此举办,CIO们在此碰撞思想火花,最前沿的技术厂商在此交流最新的研究成果及创新产品。科技与自然如此和谐交集在此。

以下为鸿华国际医疗控股集团CIO肖鹏在CIO交流大会上带来O2O案例分享——从业务模式到落地的演讲。

鸿华国际医疗控股集团CIO肖鹏

肖鹏:大家下午好。我去年离开顺丰回来,自己创业,做了一个医疗的O2O,就是线下开了医院,线下撮合交易,匹配患者和医生以及护士。现在顺丰嘿客成立了,有很多争议,大家对这个东西感到比较神秘,要我分享一下,因为我看了整个顺丰嘿客战略和落地的整个过程,所以我想还原一下这个过程,让大家来看看,我想从分享的PPT来看,大家可以做一个判断,到底顺丰嘿客战略是错了,还是对的,包括现在种种问题,到底是战略层面的问题,还是战术层面的问题?

最近有一篇帖子,标题党说顺丰嘿客替O2O从业者交了十亿学费,去年也给我们原来计划16个亿的,4000家店,后来缩减到2500家,这是十亿左右,然后用了四个标题:

第一,O2O的本质是消费升级,而不是线上线下的简单相加。

第二,O2O的核心是便利,而不是给用户增加麻烦。

第三,O2O的出发点是挖掘年轻用户群体的新需求,而不是把老年人变成互联网用户。

第三个有意思,当时我们提出,在社区里面,请老大妈跳广场舞,这是当时我提出的一个营销策略。

第四,O2O的落点应该是效率的提升,而不是成本的驱动。

这是最近网上的一篇文章,那就带着这四个问题,给大家简单介绍。

首先,我介绍一下对顺丰嘿客商业模式的理解,当时为什么制定这个战略?这个环境的分析是2013年做出来的,其实到2013年的时候,整个中国零售行业的格局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消费者行为发生了转变。

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出现,对零售行业格局的变化又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影响。

到2013年,除了中国,全球的经济基本上已经复苏了。

城镇化对整个消费的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原来政府提出,到2025年,城镇化要达到35%,也就是说,GDP的增长,整个中国的城市人均GDP应该在6500美金左右,消费的层次需求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这是2013年的数据,到2015年年底,中国的零售规模应该是2.5万亿左右,中国的零售总额应该是在20万亿,中国2014年GDP总量大概是60万亿,这就意味着网购规模占整个零售的10%左右,这是到今年年底,大概是这样一个数据的变化。可以从这个曲线看出,整个消费者习惯从线上逐步向线下转移。

这是移动互联网的出现,这是2013年的数据,移动互联网的网购规模大概在5个多亿,,到今年下半年七月份公布,应该在6.5亿左右,所以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尤其是社交网络的出现,以及自媒体的出现,人聚合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的聚合最好是按物理位置来发生变化的。现在和未来聚合的变化,人得适应这种所谓的乡土价值观所组合的一个个部落,这是一种部落形态,这种部落形态使得某一个部落对某一种个性化产品产生追求。

我想重点讲这个变化,90后、00后和我们这一代是有代沟的,除了文化背景不同以外,如果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讲,这种变化体现在六个方面。第一个是角色,以前我们叫做体验人,我们买了一个商品,只是被动地体验,使用商品的时候,更多是感受商品的品质。未来这个角色是体验人加创新,这种角色的变化,引起动机的变化,比如C2B定制,就是原有的创新的一种动机,希望参与成本的创新。

第二个叫外化人,所谓的外化人,就是现在我们所看到的一些,包括做市场调研的数字,比如你多大,属于什么职业,这是一种外在的表现,但是实际上有很多外界的需求是无法去调研的,举个例子,比如同性恋这个群体,是没有办法通过市场调研的方法去调研的,但是这个群体的需求也是需要得到满足的。所以如果挖掘外化人的外在的需求,他的动机,实际他有对满足外在消费需求的动机。

还有一个机械人,机械人以前叫标准化,现在演变为个性化。价格人,就是对价格敏感,对未来价值的追求,这里所说的价值,是性价比比较好的,不是价格最低的。

还有经济人,经济人就是亚当.斯密提出来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种交换关系,在未来,人是有两面性的,经济人也是社交人,所以人有两面性,他有利己性,在经济上利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经济交换的关系。

社交人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分享的关系,所以现在比较火的是分享经济。

还有一个真实的人,一个虚拟的人,就是真实物理世界所表现的一个人,还有一种角色,虚拟的人就是互联网上的虚拟ID,现在各个社交媒体,或公用邮箱,可能每个ID是不一样的,没有和真实的人发生关联,你很难追逐到,比如说我用了网易的邮箱,用了新浪微博,用了微信,有可能我是不同ID,可能很难有关系,通过追逐式,体现出肖鹏这个人,但是未来,有了大数据分析,然后基于生物的认证技术,把虚拟的和线性的研究完全结合起来。这种结合意味着,在现实世界中,你可以藏起来,但是现在你已经离不开互联网了,在虚拟世界其实你是无法藏身的。

这种角色的变化,带来消费行为的变化。以前,厂商通过很多广告,将产品通常通过央视、报纸的方式引起消费者的注意,消费者产生兴趣,然后有了购买的动机,最后产生购买行为,这是以前的理论。

在2000年左右的时候,又看到一种理论,同样是以商品引起人的关注,然后消费者产生兴趣,但是多了一个东西,就是搜索,这个时候互联网已经出现了搜索引擎,所以消费者有了兴趣以后,他在搜索,他在比较,大家可能知道比较网,同样买一个冰箱,可以通过比较网比一下哪个便宜,可以看到网友的评价,最后产生购买行为,最重要的是,消费者已经有分享的意识了,大家现在看到很多IT系统涉及到一键分享,在这个新的时代,人的消费角色和动机发生了变化。

到了分享阶段,或者说到了未来,第一个动作是定制搜索,这种定制的搜索和之前的搜索最大的区别是能搜索商品的评价,就是积分和口碑,以后商品的差异化越来越少了,同样商品的价格差异非常小,所以谁提供的服务更好,谁的口碑更好,更容易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有了定制搜索以后,然后再关注它,最后产生购买的行为,购买以后,用过以后,有体验了,他就会去分享,他给商家去做一个信用的评价,这样,以后每个商家或者每个产品,在互联网上它就有一个标签,有一个标识,有信用评级,这种信用是商家价值最大的地方。因为同质化的商品竞争,互联网化以后,价格基本上都是成本价,他靠后续的服务来获取利润。

刚才讲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变化,实际这也导致现在营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以前的营销理论,最早有个4P理论,那是商品严重供给不足的时候,第一个P叫做产品,生产大量的成本投向市场,4P理论随着商品供给过剩,4C理论出现,4C理论,第一个叫消费者,以消费者为中心,重点强调沟通,4C理论在现在90后、00后的消费理念下,又过时了,现在又产生了4U理论,4U理论强调商品的价值,第一个是价值,第二个是信用,第三个是用户体验,第四是口碑。

我刚才介绍的东西,用这种图来表示,O2O之间连接叫关系,这叫O2O,我们叫蒸汽机式的服务设计,线下包括我们的受众媒体,微信、微博、APP,微信公众号是我们的入口,就相当于一个发动机的蒸汽的入口,线下的店、线下的物流、线下的执照,通过这样一个发动机的运转,把水变成了蒸汽,其动力来自发动机的钢铁,最核心的是价格价值分享平台,我们把分享放在核心位置,这个核心的平台,也可以认为是一个大数据的平台,把投资者、消费者以及商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这里有几个闭环,第一个是成本开发或者产品制造的闭环,就是说有了创新,创新是体验分享,就构成产品开发的一个闭环,消费者的痛点是产品开发的原点,小米是典型做的这个模式,他把消费者分享过来的痛点作为它产品研发的原点。

第二个,开放性体验式的一种分享是产品营销的闭环,通过这种体验式的分享,客户自己的分享,把你的产品、品牌的营销,信用基于这种相同的价值观和信用的分享,构成产品销售的一个闭环,所以是朋友,我们就有相同的价值观,我和你朋友圈里的人都非常熟悉,所以,构成销售的一个渠道,这种基于熟人圈的销售,是微商的一个来源。

整个嘿客当时是基于这样一个理论设计,不是一个简单的线上和线下的相加,其核心在中间的价值分享平台上,通过这个价值分享平台,把线上和线下联结在一起。前不久,阿里占了苏宁20%的股份,京东收购了永辉超市,实际上这就是线上和线下结合起来的例子,做全球的营销,任何一家单一的线上或者线下,将来不会再存在了。

实际嘿客不是一个便利店,不是711,也不是京东,所以不要跟京东比。它也不是一个万达广场,它应该是一个变卖服务的平台,因为服务是没有办法在线上完成的,一个体验的平台,体验是没有办法在线上完成的,所以我们是一个社区的入口,定位在社区上。大概有一个导向、两个基础、四大平台,我们的核心实际是设计生活管家服务+智能服务平台,这就是嘿客商业模式的一个定位,所以现在在网上看到的,媒体说的,没有一个知道嘿客商业模式的定位,都写错了。

这是大概的中长期的发展策略,实际它线下的核心体验、线下推广,就是两者互动,形成一个正反馈的机制,我们更希望99%的时间做客户,1%的时间做销售,我们从来没有宣传我们的店是卖东西的,当然可能有的店员确实没有完全理解公司的战略意图,这可能与公司有关,因为它扩张的速度太快了,当我离开的时候,是17000多名员工,不到一年的时间,从一个员工都没有,增加到17000名员工,覆盖的范围大概有十几个省市,所以培训工作还没有,跟不上,我们想了很多办法,去做在线培训,结合手机培训等,但还是跟不上。

短期的策略,选了六个品类,作为突破口,我刚才说定位在社区,设置了服务平台,所以我们围绕生活,我们把新鲜蔬菜派送到店里卖,它前期定位在家庭生活用品上,基本上是以家庭厨房为突破口。举个例子,产品怎么设计,我刚才说六大品类,粮油我们分了几个细分的品类,第一个是大米,第二个是五谷杂粮,第三是食用油,当时设计这个品类,是我亲自抓的,我跑到东北,和设计师谈,去原产地谈,我都参与了。

我们的价值主张是安心、品质、健康。去年报告了很多食品安全问题,所以我们希望传递这样一个价值主张,买嘿客的米是放心的,买嘿客的油是放心的。实际方式是我们到门店去体验,然后和品牌商合作,主要是和产地合作,我跑到黑龙江五常那边,那边是大米的生产基地,他们那个基地有全程的摄像头跟踪,所以如果你在线下,可以把摄像头直接调出来看它整个生产过程,包括在田里面生长的过程,全部可以调出来的,我们希望可追溯。

体验的方式是,在五常那边的店里有一个碾米机,新入市的米不是全黏的,拿到店里面的米,全是新米,现碾给你看,告诉用户米是新的,按照都市人大概六分或七分那样,所以你吃到米是有营养的,而且你看到的全是新的稻米。

嘿客的组织架构是这么设计的,它基于日本的稻盛和夫阿米巴的经营模式,参考了海尔和京东倒三角的模式,我们是以产品为中心来设计的,是产品经理负责制,大概所有顶部的组织架构是这样的。我当时负责两块,COO和CMO,产品经理负责大概六个产品线,所以有六个产品经理,产品经理的权力还是比较大的,利润的分配,人员的招聘、人员的组队以及利润的分配权,这一切都要管。

店里面有个携同机制的问题,因为我们有CMO和COO,有协同,我们线下有2500多家店,分很多区域,如果没有很好的协同机制的话,很难保证客户一致性的体验,所以整个的产品规划、招商采购、供应链、市场营销、客户服务,以及和下面的COO是对应的。

然后CMO和COO每个区域之间又是协同的,活动的落地,都是通过线下来完成的,所以CMO和各个区域也是协同的。

IT的战略、组织、运作机制。当时嘿客定位成为一个行业O2O的标杆,打造社区智能化生活服务平台,所以要求商业模式领先,营销服务创新,技术创新,卓越运营,整个信息系统的要求是,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前沿管理理论,推动商业模式实现和卓越运营,成为行业标杆,这是对整个信息系统的要求。

IT战略愿景是是成为移动互联网领域的领跑者,O2O行业信息化标杆,通过信息技术引领业务创新,把嘿客打造成社区智能生活服务平台,这是IT的定位。

IT的整个组织架构大概有一百多人。

IT有六大职能,首先肯定战略规划,然后运营、管理、业务开发、安全管理。整个流程大概有六大流程体系,价格管理、投资管理、业务需求管理、信息安全管理、基础架构部署、应用系统开发管理,IT规划与政策制定、IT服务管理。当时我们找老板王蔚,他不同意部署在云端,他有战略考虑,他自己有很大的数据中心,所以我们必须有自己的技术架构的人。

我们组织系统规划基本上是这样,因为我们要有多渠道的会员服务能力,要有运营一体化的管理能力和共享服务的能力,所以我们基本要有三大块,就是多渠道的会员服务平台,一体化零售服务平台以及共享服务支持平台。

整体来讲,当时没有花很多时间规划,大概战略战术的业务这个层面分三个层面,业务层面,我觉得最核心的是切合在客户关系管理上,这个客户关系管理不是一个简单的一般性质上的CRM系统,应该是基于社交化的CRM,要把三方连结在一起,即客户、商家、我们,以及现在的投资者,全部在这样一个客户关系上面。这个平台要打造,刚才我说,在那个漏斗里边所看到的价值分享平台,那个平台能体现的,全部要在这上面完成,所以在现在的情况下根本没有办法买到线下的CRM系统,这是要开发的。

第一期,因为只做了两个月的时间,所以只完成了一个简单的B2B、B2C平台的上线,做了基本的订单处理、后台简单的ERP系统,物流对接。

所用到的技术架构,基本上现在互联网所用的主流的技术基本上都用到了,大概的部署架构是这样的,我们用的是网宿的CDN,我刚才找了华为和阿里,比较了两个云技术,华为因为成本比较高,华为完全基于我的要求,定制化,阿里基本满足要求,但是他们在战略和安全上很难满足我们的要求,现在市面上的云,要求比较高的安全,尤其他们都没有冷带宽,当时华为直接为我们定制一个冷带宽,那成本一下子提高了。

后来这两家我们都没有部署,当时给老板汇报的时候,希望首先我们不能学阿里云,因为可能未来有竞争关系。华为的话,成本非常高,比我自己的还要高。

整体上,比如说这里面我们有前端的CDN,我们有内容分发,我们有MySQL服务器,MongoDB,数据库表的拆分,这些技术基本上都用到了。

谢谢。

关键字:O2O中国CIO交流大会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