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CIO新闻中心 → 正文

IT在工业4.0下的突破

责任编辑:cres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12-25 09:07:45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2018年12月15日下午,企业网D1net在上海举办了CIO沙龙,聚集了众多CIO在各自的领域分享自己的数字化转型的实战经验。
 
以下是现场速记。
 
主持人:在许多制造业,智能制造由生产部门主导,但是IT部门也在其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毕竟设备和方案的选型要求的是对技术和生产都熟悉的专业性。那么IT在制造方面能做哪些呢?复宏汉霖CIO唐春权在这方面有很深的理解,有请唐总和我们分享《IT在工业4.0下的突破》,掌声欢迎!


复宏汉霖复宏汉霖CIO 唐春权
 
唐春权:大家下午好!其实我今天分享的不是具体的方案应用,因为我们企业还没有达到这个程度,我个人是想就IT在工业4.0时代怎么做得更好、做怎样的突破,更多的是分享一些个人的学习和思考。
 
既然提到我们公司,我们公司叫复宏汉霖,是一家做生物制药的企业,也算是一个初创企业,现在是制药企业中间的独角兽企业。我们企业现在的产品是做单抗药物的,主要是治疗肿瘤的,我们目前也是处在信息化的过程中。因为我到公司的时间不是特别长,但是希望利用一些信息化的手段帮企业提升经营效率。
 
今天的话题是分享IT怎么在工业4.0下做得更好,这里我列了一个目录,大概是这样的结构。首先简单讲一下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因为我觉得刚才上半场讲了好多东西,其实归根结底是IT系统技术怎么实现新制造、新零售。第二是工业4.0和智能制造需要什么样的IT技术,这两个结合我们企业怎么实现转型策略,未来的IT会怎么样。最后是总结。
 
首先,信息化的作用是什么。这个应该很简单,为什么要在这里提,因为我们在跟一些公司的员工特别是管理层在交流的时候,其实他们对IT是做什么的认识不太清楚,有的认为IT做不了什么东西,我的产品是单抗药品,我要IT用来干什么,他们认为做好单抗药物就可以了。还有一些是从其它企业过来的,他认为IT很重要,他希望IT能够解决很多管理上的问题。
 
这是所有企业都碰到的问题,这个其实也是做不到的。所以这个问题要弄清楚,IT到底是干什么的。对于一个企业来讲,信息系统这个工具是对于企业的一些业务体系、销售体系、生产体系来讲,如果我们脱离这个体系单纯讲IT工具、讲信息系统是没有意义的。既然是一个工具,我们要看一下这个工具能干什么。
 
边上这张图是生产制造的一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信息系统关键是第一步记录数据,在我们生产过程中的所有数据只要上了系统都能够记下来,把它关联起来。因为在生产过程中,这里提到5个环节,每个环节的数据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每个数据之间都是有关联的,这个数据怎么进行关联也是IT系统要做的。第三个是怎么做,我记录了数据,我有把关联相关性也建立起来了,这个数据我们就可以用来做分析、做展现,让我们的工厂生产更加透明、让我们的经营决策更加透明,这是能见度的问题。第四个是固化流程,因为我们的生产过程、销售过程、研发过程等都有一些业务流,它会记录数据和工艺,通过信息系统把我们的生产过程、业务流程固定下来。最后因为我们有数据,我们的数据要关联,我们的数据在流程上也是有相互性的,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给企业的管理和企业的业务指导提供辅助决策的能力。这是信息系统对企业来讲带来的作用。
 
这张图是刚才那张图的一个延伸,是它的固化流程。我们知道在企业里面任何一个业务流程,不管是销售、还是生产、还是研发都有一个业务流,每做哪几个步骤、每个步骤需要什么样的数据,这是一个业务流,是一个天然存在的过程。我们用业务流程这个东西来描述业务流,通过IT手段把业务流程固化下来,用信息系统来承载业务流程。
 
同时我们在工艺过程中,信息也是在业务跑动的,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我们也可以通过IT的技术把数据固化下来。所以通过IT信息系统把流程和数据固化下来,达到我们应用这个数据或者流程来提升企业运作效率、提升企业的经济价值,我们的新零售也好、新制造也好,都是需要数据通过精益的流程或者透明可见的数据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的。
 
这个问题其实是第二个问题,我自己也做了十几年的IT,但是每去一家企业都发现每家企业的信息化都不是那么强,当然这个跟企业的性质本身也有关系。我想问一下在座的,大家觉得你们自己企业的信息化程度高不高,是否已经达到100%或者120%的能力,完全实现企业的信息化要求和需求。我最近看到网上的一篇文章,整体来讲中国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还是比较低的。
 
这里面有三个点是可以展开的,第一点是为什么低,因为信息化的应用基础是规模化的,就是企业的规模化。大家想一下,如果一个企业的规模很小,他需要信息化系统吗?其实他是不需要的。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的规模在逐渐壮大的过程中,他的人员会增加、产品会增加、相应的原材料也会增加,这些增加的东西就带来整个企业管理的复杂性。那么信息系统的一个功能是我去管理企业,解决管理的复杂度,因为我有数据、我有流程,所以我可以更好的管理好企业。目前来讲,现在在垄断行业相当于像美的或者联想这种行业的信息化程度是比较高的,因为他们的企业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很多小企业像我现在所在的企业还没有达到这种程度,所以我们现在还做信息化的建设。
 
第二点中国企业实现规模化的手段,其实跟我们的国情相关,从80年代改革开放到现在,其实我们整个经济在发展,产品的需求供不应求,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小企业在生产这种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为产品供不应求,所以企业的关注点不在于管理或者降低成本,更多关注的是开发、营销。在这个层面上小企业的规模没有达到这个层次,实现不了规模化,信息化也不会投入太多。
 
第三点是不管怎么样信息化还是要做的,但是对于小规模企业信息化怎么做才能达到最好的消费比。像我们的传统解决方案,我们要做很多系统,落地本地化的部署,它对小企业是不适合的。我们怎么样做得更好?目前来讲SaaS服务模式其实是最合适的,它对小企业来讲费用比较地,思路也比较灵活,所以我觉得SaaS的方向是我们企业的一个信息化的大方向。
 
我们现在看一下工业4.0,我相信这张图大家应该看过,四次工业革命,分别从机械化到电气化到信息化到目前的智能化阶段。其实工业4.0是智能制造第四次工业革命,它的主要战略包括利用信息通讯技术,结合信息物理系统,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大家看一下它的要点是信息通讯技术和信息物理系统,刚才美的的蔡总也提到,他们做了一个孪生工厂,其实孪生工厂就是信息物理系统,它有实体的工厂、也有数字化的工厂,这一块是我们今后要做的东西。
 
工业4.0有三个主题,第一个是智能工厂,第二个是智能生产,第三个是智能物流。智能物流这一块其实是德国工业4.0的概念没有涵盖的,是到中国以后才加上去的。不管怎么样,这三个主题是形成了工业4.0智能制造的核心要素。实现这三个要素的抓手主要是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这一块其实都跟我们在做的IT都是相关的。
 
因为工业4.0的技术基础其实还是我们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生产运营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你看这里面的信息技术提到两个,一个是传统的信息技术,相当于我们现在的ERP、CIM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指现在的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比较前沿的信息技术。
 
工业4.0的核心是智能制造,这是中国工程院对智能制造的一个概括,智能制造整体上来讲还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结合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这个汪总应该深有体会,因为他们现在正在做智能制造研究院,所以实现智能制造的三个基本抓手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中国工程院对智能制造进行了一个概括,他们认为智能制造有三个基本方式,第一个是数字化制造,第二个是数字化网络化制造,第三个是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大家看一下这三句话的组成技术基础是一样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只不过是在不同的时代或者不同的认知范围里面对应的技术理念不一样而已。
 
因为我不想展开太多工业4.0的概念,我只想给大家看一下智能制造的跟IT相关的一些技术特征,我这边总结了一下。第一代智能制造技术叫数字化制造,这个是很早在80年代、9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提出了。它的技术特征主要是这样的,我们现在知道的一些计算机辅助制造的技术,还包括我们的信息化管理系统、ERP系统、PDM系统、CIM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这些技术构成了第一代数字化制造的能力。因为这个涉及到生产技术,它和当时的数字化资产,当时在80、90年代数字化资产是很热门的话题,共同构成了数字化制造的基石。
 
第二代智能制造是数字化网络化制造,其实它是在数字化制造的基础上的一个网络化,本质上来讲其实它就是现在说的互联网+制造的概念。在这个概念上面,它更多运用的是数字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来实现与我们的消费者或者供应链的衔接,它会用到一些不同的平台,比如说工业互联网、工业物联网、工业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来实现数字化网络化的制造。
 
最后一个是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它的基本特征是认知学习能力。在这个范围下面,我们的制造系统是认知能力,这个认知能力是怎么获得的,它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里面的深度学习、增强学习等能力赋予它的认知能力。
 
这是三代智能制造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大家可以看一下,其实最底层的是信息化的概念,只不过是信息化从传统的信息技术转变成新一代信息技术,从传统的ERP、CIM等技术变成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比较新兴的技术。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最终还是要记录数据,不管是消费者数据、还是产线上的数据。流程包括我们的消费流程、工艺流程,通过信息化把它固化下来,再通过系统的分析产生我们的智能应用。
 
这里面还有一个话题,在往工业4.0转型的过程中,为什么所有企业都会成为科技企业。其实我刚才忘了讲一点,工业4.0的概念更多的是从工业智能转型的角度讲的,但是我个人认为,工业4.0不仅仅是对我们的制造产生变化,其实它会影响我们整个社会体系的变革。
 
为什么会这么讲?因为工业4.0会改变的不仅是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方式,其实它更大的是改变了我们怎么生产产品、怎么服务消费者,它会改变我们的整个供应链结构。比如说新零售,以前是没有新零售概念的,现在怎么以人为中心改变传统的销售模式。它还会改变我们和消费者互动的方式,通过新零售、不同的设备、不同的场景怎么跟消费者更好的互动。所以在工业4.0的转型中,任何企业特别是传统企业更应该要往这个方向去靠,如果你不靠迟早会被淘汰。
 
回到这张片子来讲,我们现在的大型科技企业是一些先进技术的先驱代表,同时在商业价值上他们也占据了很大的份额。这里列出了8家企业,5家是美国的,3家是中国的BAT。有一个数据是这8家上市企业的市场总值已经超过新兴市场即日本所有上市公司的市值。其实大家可以看到仅仅是一个新技术能产生多么大的市场,对传统企业来讲我们怎么做?因为我是来自制药行业的,我们是不是不要做了,我们只要做自己的产品就可以了?事实上不是的。
 
我们怎么做?我们也不是说直接跟这些企业叫板,他做人工智能,我也做人工智能,这不是我们想做的。对于传统企业来讲,我们怎么样利用关键的工具,在数字化时代找到我们的机遇。这里面有两点是比较重要的:
 
第一是技术,其实技术这个东西有很多不同之处,我们怎么把这个技术运用到自己企业的业务里面,通过这个技术能够产生一个新的价值,比如说一个新的技术可以产生一个新的产品或者新的服务。
 
第二是思维模式,企业应该要培养一种变革的思维模式,这种模式可以让企业树立雄心壮志,就是怎么样利用新技术改变企业的面貌,它会让企业更直接、更大胆的尝试新的想法、尝试新的技术,而且不要怕失败,要能够承担试错的成本。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够利用新的技术,以客户为中心,去了解消费者在想什么,他们想要什么东西,我们通过新的技术来生产或者提供新的服务、新的产品,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服务好我的消费者,同时也提高自身企业的经营利润,这是一个转变的方式。
 
转型怎么做?对于IT从业人员在企业中应该做什么?这里我先放一张制造业的曲线,这个大家应该也看过了,也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曲线。其实这张图是分三大类,前端是制造行业的研发设计采购材料,中间是加工制造生产环节的,后端是品牌销售物流。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有前端研发、中间生产、后端销售,在制造环节价值是最低的,在工业4.0的氛围下,这个价值的差距是更大的。所以对于一般企业来讲,如果他想更好地发展,要向前端和后端去发展,而不是说只做制造这可环节。
 
这个例子很明显,大家都知道苹果,苹果是做前端的后端,中间是外包给富士康来做,富士康也能赚钱,但是他赚的钱没有苹果多。其实这张图和微笑曲线的图是比较类似的,如果我们把IT或者企业做数字化的过程当成一个整体的价值链去看,其实会有一个类似的相关的模式。我们知道在企业内部做信息化的需求主要是管理需求,管理需求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精益管理、二是流程管理。
 
这个相当于是我们的制造研发设计阶段,中间是IT实现,企业IT拿到了企业的业务信息化需求,我去做一个项目,我把这个系统或者方案做好给到企业和业务方去用,最后是在产品研发、生产制造,我的产品给到下游去使用了。其实我们IT是在中间这一块,在工业4.0时代这个差距也会越来越大,为什么?因为以前相对来说IT进入的门槛是比较高的,IT是专门的技术。
 
但是现在在工业4.0智能制造有很多新的IT技术,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等都出来了。所以企业获取IT的服务或者价值方式越来越容易,因为我们的社会化企业有很多,比如提供云平台的、提供云服务的和其它服务的。像今天的欧电云给零售企业提供电子商务解决方案,这个离开IT也做不到了。但是社会化的IT可以提供这个能力,所以企业获取IT的成本越来越低,门槛越来越低。这个对企业来讲是好事情,但是对于我们IT从业人员不是好事情,因为我们的地位受到挑战。
 
对于IT人员来讲,我们怎么去做,其实像微笑曲线是一样的,向两端扩展,向上进入需求环节。我们怎么跟企业的经营管理、流程管理的业务方案整合,把IT的思维绑在经营管理、流程管理的方案上面,让他们知道按照IT的一些好的方式做事情。向下是我们怎么样在企业内部打通从决策层到现场控制层的数据,形成企业内部的纵向之层。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IT不再仅仅是做一个项目的实施,而更多的是作为业务的合作伙伴,这是一个突破的方向,我们不能局限于是一个内部的小部门。
 
在这个浪潮下,我们还会有一些任务上的改变。说到IT,我们都知道最初是帮企业建信息化,但是在智能制造工业4.0的氛围下,其实我们会有一些变化,这个变化是从信息化转变成数字化。同时我们知道现在有很多高端的设备,它本身具有自动化的能力或者自动化的流程,这个自动化和数字化要融合,形成一个深度融合,形成一个智能化的能力,帮企业实现整个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转型。
 
从另外一方面来讲,在传统的企业信息化阶段,我们做的更多是业务需求,业务他们要做什么,IT就帮他们去寻找技术解决方案做成项目、实施、完成、给到业务去使用。所以我们更多的是被动的获取,帮企业实现技术方案的合作伙伴。但是在新的模式下,智能制造和工业4.0的情况下有很多新的技术,这些新的技术不要说业务,可能IT自己也不一定很容易理解怎么使用。但是这里带来一个好的因素,我们可以跟业务去谈,去启发、去催生新的业务场景、新的业务模式。我相信现在的新制造也好、新零售也好,这些东西不完全是业务驱动的,更多的是通过技术驱动的,这个模式对IT来讲是一条比较好的路子。
 
所以在未来的IT或者未来的时代,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数据怎么产生、怎么处理的,数据是如何被收集、如何被提供的,数据在不同的系统或者不同的场景中怎么被快速的转化。所以在未来的IT有三个主要的技术,分别是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其实物联网最终的用途是数据生成,因为它更多的是一个终端,它怎么连接消费者或者连接机器去获取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进入云计算平台,在里面进行数据处理,云计算平台更多提供的是平台能力和存储能力,当然还有一些边缘计算的能力。另外数据运用主要是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通过把数据转化成信息、产生应用、形成决策,这些信息应用又会传回到互联网终端跟消费者或者机器产生互动。所以这就形成了一个闭环,从数据的产生、处理、到应用、到反馈的闭环。
 
我在做PPT的时候正好看到一则消息,中科院成立了一个人工智能研究院。其实我之前也了解到很多大学已经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包括这里列出的几家,像上海外贸大学已经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我们这一代人正好赶上信息化的时代,所以我们正在做IT,想通过IT来改变企业的经营效率,创造利润。但是对我们的下一代来讲,他们更多的可能是关注人工智能层面,虽然人工智能从大的方面讲也是IT的一部分,但是它的底层技术或者应用层面跟传统IT是完全不一样的。现在整个社会都在往这个方向转型,我们的IT包括我们的下一代要往这个方向去发展。这是我这张片子想表达的一个想法。
 
今天前面上半场大家都提到数字化和数据,我看过一则报道,现在中国企业超过8成企业不知道怎么用数字化的东西解决企业的问题,或者说当成一个新的业务模式创造新的价值,只有4%的企业实现了数字化的能力,帮助企业产生价值,这里的百联我相信是4%里面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三驾马车”,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后的企业要么是数字化原生企业,要么是数字化重生企业,如果你不往这条路上靠,这个企业是迟早会被淘汰掉的。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数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资产,而且这个数据不像我们以前的使用,我们以前使用数据可能只是出一个报表,大家看看这个决策。所以它会从证明过去到驱动现在进而到决定未来,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趋势。
 
这是最后一张片子,这张片子我想表达一个想法。我们作为IT,不管是甲方IT,还是乙方的供应商,他在帮助企业做数字化转型或者智能化转型的时候,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
 
左边这张图实际上是一张星空图,这张图是关乎我们做数字化转型的一个梦想、愿景、方向和战略。因为我们在转型过程中有很多不同的技术、很多不同的方向、很多不同的解决方案,我们怎么样制定好自己的战略、制定好自己的方向,来帮助企业真正的实现转型。所以我们要找到一个自己企业的北极星,往这个方向前进。
 
右边这张图是一个实施的过程,它关乎的是我们的成长过程和实现的结果。因为在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不是一帆风顺的,大家需要去摸索,甚至可能要去填坑。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脚踏实地,才能够真正实现我们的梦想。
 
这是我的学习心得。

关键字:CIO数字化转型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x IT在工业4.0下的突破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CIO新闻中心 → 正文

IT在工业4.0下的突破

责任编辑:cres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12-25 09:07:45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2018年12月15日下午,企业网D1net在上海举办了CIO沙龙,聚集了众多CIO在各自的领域分享自己的数字化转型的实战经验。
 
以下是现场速记。
 
主持人:在许多制造业,智能制造由生产部门主导,但是IT部门也在其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毕竟设备和方案的选型要求的是对技术和生产都熟悉的专业性。那么IT在制造方面能做哪些呢?复宏汉霖CIO唐春权在这方面有很深的理解,有请唐总和我们分享《IT在工业4.0下的突破》,掌声欢迎!


复宏汉霖复宏汉霖CIO 唐春权
 
唐春权:大家下午好!其实我今天分享的不是具体的方案应用,因为我们企业还没有达到这个程度,我个人是想就IT在工业4.0时代怎么做得更好、做怎样的突破,更多的是分享一些个人的学习和思考。
 
既然提到我们公司,我们公司叫复宏汉霖,是一家做生物制药的企业,也算是一个初创企业,现在是制药企业中间的独角兽企业。我们企业现在的产品是做单抗药物的,主要是治疗肿瘤的,我们目前也是处在信息化的过程中。因为我到公司的时间不是特别长,但是希望利用一些信息化的手段帮企业提升经营效率。
 
今天的话题是分享IT怎么在工业4.0下做得更好,这里我列了一个目录,大概是这样的结构。首先简单讲一下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因为我觉得刚才上半场讲了好多东西,其实归根结底是IT系统技术怎么实现新制造、新零售。第二是工业4.0和智能制造需要什么样的IT技术,这两个结合我们企业怎么实现转型策略,未来的IT会怎么样。最后是总结。
 
首先,信息化的作用是什么。这个应该很简单,为什么要在这里提,因为我们在跟一些公司的员工特别是管理层在交流的时候,其实他们对IT是做什么的认识不太清楚,有的认为IT做不了什么东西,我的产品是单抗药品,我要IT用来干什么,他们认为做好单抗药物就可以了。还有一些是从其它企业过来的,他认为IT很重要,他希望IT能够解决很多管理上的问题。
 
这是所有企业都碰到的问题,这个其实也是做不到的。所以这个问题要弄清楚,IT到底是干什么的。对于一个企业来讲,信息系统这个工具是对于企业的一些业务体系、销售体系、生产体系来讲,如果我们脱离这个体系单纯讲IT工具、讲信息系统是没有意义的。既然是一个工具,我们要看一下这个工具能干什么。
 
边上这张图是生产制造的一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信息系统关键是第一步记录数据,在我们生产过程中的所有数据只要上了系统都能够记下来,把它关联起来。因为在生产过程中,这里提到5个环节,每个环节的数据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每个数据之间都是有关联的,这个数据怎么进行关联也是IT系统要做的。第三个是怎么做,我记录了数据,我有把关联相关性也建立起来了,这个数据我们就可以用来做分析、做展现,让我们的工厂生产更加透明、让我们的经营决策更加透明,这是能见度的问题。第四个是固化流程,因为我们的生产过程、销售过程、研发过程等都有一些业务流,它会记录数据和工艺,通过信息系统把我们的生产过程、业务流程固定下来。最后因为我们有数据,我们的数据要关联,我们的数据在流程上也是有相互性的,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给企业的管理和企业的业务指导提供辅助决策的能力。这是信息系统对企业来讲带来的作用。
 
这张图是刚才那张图的一个延伸,是它的固化流程。我们知道在企业里面任何一个业务流程,不管是销售、还是生产、还是研发都有一个业务流,每做哪几个步骤、每个步骤需要什么样的数据,这是一个业务流,是一个天然存在的过程。我们用业务流程这个东西来描述业务流,通过IT手段把业务流程固化下来,用信息系统来承载业务流程。
 
同时我们在工艺过程中,信息也是在业务跑动的,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我们也可以通过IT的技术把数据固化下来。所以通过IT信息系统把流程和数据固化下来,达到我们应用这个数据或者流程来提升企业运作效率、提升企业的经济价值,我们的新零售也好、新制造也好,都是需要数据通过精益的流程或者透明可见的数据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的。
 
这个问题其实是第二个问题,我自己也做了十几年的IT,但是每去一家企业都发现每家企业的信息化都不是那么强,当然这个跟企业的性质本身也有关系。我想问一下在座的,大家觉得你们自己企业的信息化程度高不高,是否已经达到100%或者120%的能力,完全实现企业的信息化要求和需求。我最近看到网上的一篇文章,整体来讲中国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还是比较低的。
 
这里面有三个点是可以展开的,第一点是为什么低,因为信息化的应用基础是规模化的,就是企业的规模化。大家想一下,如果一个企业的规模很小,他需要信息化系统吗?其实他是不需要的。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的规模在逐渐壮大的过程中,他的人员会增加、产品会增加、相应的原材料也会增加,这些增加的东西就带来整个企业管理的复杂性。那么信息系统的一个功能是我去管理企业,解决管理的复杂度,因为我有数据、我有流程,所以我可以更好的管理好企业。目前来讲,现在在垄断行业相当于像美的或者联想这种行业的信息化程度是比较高的,因为他们的企业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很多小企业像我现在所在的企业还没有达到这种程度,所以我们现在还做信息化的建设。
 
第二点中国企业实现规模化的手段,其实跟我们的国情相关,从80年代改革开放到现在,其实我们整个经济在发展,产品的需求供不应求,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小企业在生产这种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为产品供不应求,所以企业的关注点不在于管理或者降低成本,更多关注的是开发、营销。在这个层面上小企业的规模没有达到这个层次,实现不了规模化,信息化也不会投入太多。
 
第三点是不管怎么样信息化还是要做的,但是对于小规模企业信息化怎么做才能达到最好的消费比。像我们的传统解决方案,我们要做很多系统,落地本地化的部署,它对小企业是不适合的。我们怎么样做得更好?目前来讲SaaS服务模式其实是最合适的,它对小企业来讲费用比较地,思路也比较灵活,所以我觉得SaaS的方向是我们企业的一个信息化的大方向。
 
我们现在看一下工业4.0,我相信这张图大家应该看过,四次工业革命,分别从机械化到电气化到信息化到目前的智能化阶段。其实工业4.0是智能制造第四次工业革命,它的主要战略包括利用信息通讯技术,结合信息物理系统,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大家看一下它的要点是信息通讯技术和信息物理系统,刚才美的的蔡总也提到,他们做了一个孪生工厂,其实孪生工厂就是信息物理系统,它有实体的工厂、也有数字化的工厂,这一块是我们今后要做的东西。
 
工业4.0有三个主题,第一个是智能工厂,第二个是智能生产,第三个是智能物流。智能物流这一块其实是德国工业4.0的概念没有涵盖的,是到中国以后才加上去的。不管怎么样,这三个主题是形成了工业4.0智能制造的核心要素。实现这三个要素的抓手主要是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这一块其实都跟我们在做的IT都是相关的。
 
因为工业4.0的技术基础其实还是我们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生产运营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你看这里面的信息技术提到两个,一个是传统的信息技术,相当于我们现在的ERP、CIM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指现在的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比较前沿的信息技术。
 
工业4.0的核心是智能制造,这是中国工程院对智能制造的一个概括,智能制造整体上来讲还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结合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这个汪总应该深有体会,因为他们现在正在做智能制造研究院,所以实现智能制造的三个基本抓手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中国工程院对智能制造进行了一个概括,他们认为智能制造有三个基本方式,第一个是数字化制造,第二个是数字化网络化制造,第三个是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大家看一下这三句话的组成技术基础是一样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只不过是在不同的时代或者不同的认知范围里面对应的技术理念不一样而已。
 
因为我不想展开太多工业4.0的概念,我只想给大家看一下智能制造的跟IT相关的一些技术特征,我这边总结了一下。第一代智能制造技术叫数字化制造,这个是很早在80年代、9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提出了。它的技术特征主要是这样的,我们现在知道的一些计算机辅助制造的技术,还包括我们的信息化管理系统、ERP系统、PDM系统、CIM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这些技术构成了第一代数字化制造的能力。因为这个涉及到生产技术,它和当时的数字化资产,当时在80、90年代数字化资产是很热门的话题,共同构成了数字化制造的基石。
 
第二代智能制造是数字化网络化制造,其实它是在数字化制造的基础上的一个网络化,本质上来讲其实它就是现在说的互联网+制造的概念。在这个概念上面,它更多运用的是数字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来实现与我们的消费者或者供应链的衔接,它会用到一些不同的平台,比如说工业互联网、工业物联网、工业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来实现数字化网络化的制造。
 
最后一个是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它的基本特征是认知学习能力。在这个范围下面,我们的制造系统是认知能力,这个认知能力是怎么获得的,它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里面的深度学习、增强学习等能力赋予它的认知能力。
 
这是三代智能制造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大家可以看一下,其实最底层的是信息化的概念,只不过是信息化从传统的信息技术转变成新一代信息技术,从传统的ERP、CIM等技术变成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比较新兴的技术。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最终还是要记录数据,不管是消费者数据、还是产线上的数据。流程包括我们的消费流程、工艺流程,通过信息化把它固化下来,再通过系统的分析产生我们的智能应用。
 
这里面还有一个话题,在往工业4.0转型的过程中,为什么所有企业都会成为科技企业。其实我刚才忘了讲一点,工业4.0的概念更多的是从工业智能转型的角度讲的,但是我个人认为,工业4.0不仅仅是对我们的制造产生变化,其实它会影响我们整个社会体系的变革。
 
为什么会这么讲?因为工业4.0会改变的不仅是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方式,其实它更大的是改变了我们怎么生产产品、怎么服务消费者,它会改变我们的整个供应链结构。比如说新零售,以前是没有新零售概念的,现在怎么以人为中心改变传统的销售模式。它还会改变我们和消费者互动的方式,通过新零售、不同的设备、不同的场景怎么跟消费者更好的互动。所以在工业4.0的转型中,任何企业特别是传统企业更应该要往这个方向去靠,如果你不靠迟早会被淘汰。
 
回到这张片子来讲,我们现在的大型科技企业是一些先进技术的先驱代表,同时在商业价值上他们也占据了很大的份额。这里列出了8家企业,5家是美国的,3家是中国的BAT。有一个数据是这8家上市企业的市场总值已经超过新兴市场即日本所有上市公司的市值。其实大家可以看到仅仅是一个新技术能产生多么大的市场,对传统企业来讲我们怎么做?因为我是来自制药行业的,我们是不是不要做了,我们只要做自己的产品就可以了?事实上不是的。
 
我们怎么做?我们也不是说直接跟这些企业叫板,他做人工智能,我也做人工智能,这不是我们想做的。对于传统企业来讲,我们怎么样利用关键的工具,在数字化时代找到我们的机遇。这里面有两点是比较重要的:
 
第一是技术,其实技术这个东西有很多不同之处,我们怎么把这个技术运用到自己企业的业务里面,通过这个技术能够产生一个新的价值,比如说一个新的技术可以产生一个新的产品或者新的服务。
 
第二是思维模式,企业应该要培养一种变革的思维模式,这种模式可以让企业树立雄心壮志,就是怎么样利用新技术改变企业的面貌,它会让企业更直接、更大胆的尝试新的想法、尝试新的技术,而且不要怕失败,要能够承担试错的成本。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够利用新的技术,以客户为中心,去了解消费者在想什么,他们想要什么东西,我们通过新的技术来生产或者提供新的服务、新的产品,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服务好我的消费者,同时也提高自身企业的经营利润,这是一个转变的方式。
 
转型怎么做?对于IT从业人员在企业中应该做什么?这里我先放一张制造业的曲线,这个大家应该也看过了,也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曲线。其实这张图是分三大类,前端是制造行业的研发设计采购材料,中间是加工制造生产环节的,后端是品牌销售物流。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有前端研发、中间生产、后端销售,在制造环节价值是最低的,在工业4.0的氛围下,这个价值的差距是更大的。所以对于一般企业来讲,如果他想更好地发展,要向前端和后端去发展,而不是说只做制造这可环节。
 
这个例子很明显,大家都知道苹果,苹果是做前端的后端,中间是外包给富士康来做,富士康也能赚钱,但是他赚的钱没有苹果多。其实这张图和微笑曲线的图是比较类似的,如果我们把IT或者企业做数字化的过程当成一个整体的价值链去看,其实会有一个类似的相关的模式。我们知道在企业内部做信息化的需求主要是管理需求,管理需求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精益管理、二是流程管理。
 
这个相当于是我们的制造研发设计阶段,中间是IT实现,企业IT拿到了企业的业务信息化需求,我去做一个项目,我把这个系统或者方案做好给到企业和业务方去用,最后是在产品研发、生产制造,我的产品给到下游去使用了。其实我们IT是在中间这一块,在工业4.0时代这个差距也会越来越大,为什么?因为以前相对来说IT进入的门槛是比较高的,IT是专门的技术。
 
但是现在在工业4.0智能制造有很多新的IT技术,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等都出来了。所以企业获取IT的服务或者价值方式越来越容易,因为我们的社会化企业有很多,比如提供云平台的、提供云服务的和其它服务的。像今天的欧电云给零售企业提供电子商务解决方案,这个离开IT也做不到了。但是社会化的IT可以提供这个能力,所以企业获取IT的成本越来越低,门槛越来越低。这个对企业来讲是好事情,但是对于我们IT从业人员不是好事情,因为我们的地位受到挑战。
 
对于IT人员来讲,我们怎么去做,其实像微笑曲线是一样的,向两端扩展,向上进入需求环节。我们怎么跟企业的经营管理、流程管理的业务方案整合,把IT的思维绑在经营管理、流程管理的方案上面,让他们知道按照IT的一些好的方式做事情。向下是我们怎么样在企业内部打通从决策层到现场控制层的数据,形成企业内部的纵向之层。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IT不再仅仅是做一个项目的实施,而更多的是作为业务的合作伙伴,这是一个突破的方向,我们不能局限于是一个内部的小部门。
 
在这个浪潮下,我们还会有一些任务上的改变。说到IT,我们都知道最初是帮企业建信息化,但是在智能制造工业4.0的氛围下,其实我们会有一些变化,这个变化是从信息化转变成数字化。同时我们知道现在有很多高端的设备,它本身具有自动化的能力或者自动化的流程,这个自动化和数字化要融合,形成一个深度融合,形成一个智能化的能力,帮企业实现整个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转型。
 
从另外一方面来讲,在传统的企业信息化阶段,我们做的更多是业务需求,业务他们要做什么,IT就帮他们去寻找技术解决方案做成项目、实施、完成、给到业务去使用。所以我们更多的是被动的获取,帮企业实现技术方案的合作伙伴。但是在新的模式下,智能制造和工业4.0的情况下有很多新的技术,这些新的技术不要说业务,可能IT自己也不一定很容易理解怎么使用。但是这里带来一个好的因素,我们可以跟业务去谈,去启发、去催生新的业务场景、新的业务模式。我相信现在的新制造也好、新零售也好,这些东西不完全是业务驱动的,更多的是通过技术驱动的,这个模式对IT来讲是一条比较好的路子。
 
所以在未来的IT或者未来的时代,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数据怎么产生、怎么处理的,数据是如何被收集、如何被提供的,数据在不同的系统或者不同的场景中怎么被快速的转化。所以在未来的IT有三个主要的技术,分别是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其实物联网最终的用途是数据生成,因为它更多的是一个终端,它怎么连接消费者或者连接机器去获取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进入云计算平台,在里面进行数据处理,云计算平台更多提供的是平台能力和存储能力,当然还有一些边缘计算的能力。另外数据运用主要是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通过把数据转化成信息、产生应用、形成决策,这些信息应用又会传回到互联网终端跟消费者或者机器产生互动。所以这就形成了一个闭环,从数据的产生、处理、到应用、到反馈的闭环。
 
我在做PPT的时候正好看到一则消息,中科院成立了一个人工智能研究院。其实我之前也了解到很多大学已经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包括这里列出的几家,像上海外贸大学已经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我们这一代人正好赶上信息化的时代,所以我们正在做IT,想通过IT来改变企业的经营效率,创造利润。但是对我们的下一代来讲,他们更多的可能是关注人工智能层面,虽然人工智能从大的方面讲也是IT的一部分,但是它的底层技术或者应用层面跟传统IT是完全不一样的。现在整个社会都在往这个方向转型,我们的IT包括我们的下一代要往这个方向去发展。这是我这张片子想表达的一个想法。
 
今天前面上半场大家都提到数字化和数据,我看过一则报道,现在中国企业超过8成企业不知道怎么用数字化的东西解决企业的问题,或者说当成一个新的业务模式创造新的价值,只有4%的企业实现了数字化的能力,帮助企业产生价值,这里的百联我相信是4%里面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三驾马车”,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后的企业要么是数字化原生企业,要么是数字化重生企业,如果你不往这条路上靠,这个企业是迟早会被淘汰掉的。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数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资产,而且这个数据不像我们以前的使用,我们以前使用数据可能只是出一个报表,大家看看这个决策。所以它会从证明过去到驱动现在进而到决定未来,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趋势。
 
这是最后一张片子,这张片子我想表达一个想法。我们作为IT,不管是甲方IT,还是乙方的供应商,他在帮助企业做数字化转型或者智能化转型的时候,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
 
左边这张图实际上是一张星空图,这张图是关乎我们做数字化转型的一个梦想、愿景、方向和战略。因为我们在转型过程中有很多不同的技术、很多不同的方向、很多不同的解决方案,我们怎么样制定好自己的战略、制定好自己的方向,来帮助企业真正的实现转型。所以我们要找到一个自己企业的北极星,往这个方向前进。
 
右边这张图是一个实施的过程,它关乎的是我们的成长过程和实现的结果。因为在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不是一帆风顺的,大家需要去摸索,甚至可能要去填坑。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脚踏实地,才能够真正实现我们的梦想。
 
这是我的学习心得。

关键字:CIO数字化转型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