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慧城市垂直行业智慧环保 → 正文

智慧环保: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03-31 11:09:58 本文摘自:中国经济时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进绿色发展,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环保产业将会成为新兴的支柱型产业。大数据时代,“智慧环保”将成为环保产业的重要部分,有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智慧环保是指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全面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监管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是环保产业发展的新兴模式,其本质是数字化与互联网的高度结合。

建构大数据思维

想用,会用,能用。IT产业的变革,数据成为智能化的基础,对环保工作的智慧化建设和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进一步分析、挖掘、整合、应用、预测生态环境信息,加强生态环境资源及环境科学、及时分析和评估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全面动员、全员培训、全力保障帮助人们建构大数据思维,解决不愿用、不会用、不能用的本领恐慌问题。

联通,互动,协同。大数据的使用要顶层设计,全盘考虑,打破单向度、碎片化的管理模式,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合作,以价值创造倒逼结构变革。省里做大数据,同时要考虑省、市、县各级数据的联通、互动,还要考虑与生态环境部数据的对接,同时加强与气象、土壤、水利、林业等相关行业的协同配合。充分运用立体化大数据分析提供的规律性结论,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环保治理体系,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决策支撑。

用活大数据信息

测得准、传得快、管得好。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不断推进,环境污染面临严峻的考验,“经济人”的假设使得减排项目推进难度大,传统环保手段的效果不明显。对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环境潜在风险,生态保护评估要求用精细的感知测得准,摸清环境赤字;用全面的互联传得快,促进信息交互;用深入的智能管得好,支撑决策行动。

多层次、全方位、网格化。加强环境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综合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建设完善的环境大数据资源中心,梳理和融合各项业务数据,逐步消除部门信息资源垄断,建立通畅的环境信息网络传输体系,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环境信息资源服务,推进环境自动化监测网络建设,建立天、地、空网格化的环境监测和监控数据获取体系,获取更多实时动态的环境大数据。

提升智能化管理

精准化、智能化。变事后监管为事前预警,综合运用在线监测、视频监控等物联感知设备,实时掌控污染源企业环境综合监控、污染源总体指标分析、空气质量监测、水源地修复管理等功能,系统智能化第一时间自动报警,驱动管理部门快速响应,最大限度减少环境污染。

一证化、一体化。一证化是管理模式的创新,以排污许可证为唯一载体,串联项目审批、环境监管、环境监测、环境评估等各项业务主线,通过排污许可证核发信息交互,实现污染源排放的定量考核,实现由污染物排放宏观控制向污染物排放微观控制的转变,控制范围逐步统一到企业的固定污染源。一体化是监测和管理的有机结合,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将信息串联,保证数据监测各个环节的真实性,并形成与大数据建设相适应的开放性环境管理生态、柔性环境管理组织、系统性环境管理制度,有效提升环境管理信息化水平。

关键字:建设生态环保

本文摘自:中国经济时报

x 智慧环保: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垂直行业智慧环保 → 正文

智慧环保: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03-31 11:09:58 本文摘自:中国经济时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进绿色发展,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环保产业将会成为新兴的支柱型产业。大数据时代,“智慧环保”将成为环保产业的重要部分,有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智慧环保是指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全面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监管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是环保产业发展的新兴模式,其本质是数字化与互联网的高度结合。

建构大数据思维

想用,会用,能用。IT产业的变革,数据成为智能化的基础,对环保工作的智慧化建设和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进一步分析、挖掘、整合、应用、预测生态环境信息,加强生态环境资源及环境科学、及时分析和评估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全面动员、全员培训、全力保障帮助人们建构大数据思维,解决不愿用、不会用、不能用的本领恐慌问题。

联通,互动,协同。大数据的使用要顶层设计,全盘考虑,打破单向度、碎片化的管理模式,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合作,以价值创造倒逼结构变革。省里做大数据,同时要考虑省、市、县各级数据的联通、互动,还要考虑与生态环境部数据的对接,同时加强与气象、土壤、水利、林业等相关行业的协同配合。充分运用立体化大数据分析提供的规律性结论,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环保治理体系,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决策支撑。

用活大数据信息

测得准、传得快、管得好。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不断推进,环境污染面临严峻的考验,“经济人”的假设使得减排项目推进难度大,传统环保手段的效果不明显。对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环境潜在风险,生态保护评估要求用精细的感知测得准,摸清环境赤字;用全面的互联传得快,促进信息交互;用深入的智能管得好,支撑决策行动。

多层次、全方位、网格化。加强环境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综合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建设完善的环境大数据资源中心,梳理和融合各项业务数据,逐步消除部门信息资源垄断,建立通畅的环境信息网络传输体系,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环境信息资源服务,推进环境自动化监测网络建设,建立天、地、空网格化的环境监测和监控数据获取体系,获取更多实时动态的环境大数据。

提升智能化管理

精准化、智能化。变事后监管为事前预警,综合运用在线监测、视频监控等物联感知设备,实时掌控污染源企业环境综合监控、污染源总体指标分析、空气质量监测、水源地修复管理等功能,系统智能化第一时间自动报警,驱动管理部门快速响应,最大限度减少环境污染。

一证化、一体化。一证化是管理模式的创新,以排污许可证为唯一载体,串联项目审批、环境监管、环境监测、环境评估等各项业务主线,通过排污许可证核发信息交互,实现污染源排放的定量考核,实现由污染物排放宏观控制向污染物排放微观控制的转变,控制范围逐步统一到企业的固定污染源。一体化是监测和管理的有机结合,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将信息串联,保证数据监测各个环节的真实性,并形成与大数据建设相适应的开放性环境管理生态、柔性环境管理组织、系统性环境管理制度,有效提升环境管理信息化水平。

关键字:建设生态环保

本文摘自:中国经济时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