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森哲以自主式AI重构IT运营新格局的实战经验

责任编辑:cres

作者:Thor Olavsrud

2025-07-21 10:49:10

来源:企业网D1Net

原创

埃森哲于2023年开始研发高级技术智能体(AATA),埃森哲思考人们将如何利用这项技术创造价值,希望它尽可能地实现民主化,可以拥有一个开放标准的编排层和一个一致的提示层,让团队能够使用原生可用的智能体,插入现有自动化或GenAI流程,或者根据需要创建自定义智能体。

全球咨询公司埃森哲已搭建起一个AI集成平台,以支持其IT运营。

像埃森哲这样的全球咨询公司在IT运营方面面临的挑战之一是,公司需要运行庞大且多样化的技术组合来驱动其数字核心业务。维护和运营这一核心业务需要不断培养深度专业技能,但随着各行业在有限的人才库中竞争,这些技能正变得越来越稀缺。

埃森哲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埃森哲高级技术智能体(Accenture Advanced Technology Agent,简称AATA),这是一个智能体驱动的AI集成平台,位于公司员工和技术平台之间,为公司赢得了2025年IT卓越领域的CIO 100奖。

埃森哲全球IT、技术愿景与战略董事总经理史蒂文·考特尼(Steven Courtney)表示:“IT运营主要通过自动化进行,包括RPA、脚本或持续集成/持续交付(CICD)管道等。如果我们能在这些自动化之上添加一个编排层,作为智能体的聚合,随着智能体的可用性增加,我们可以逐一将其应用于所有IT运营,那岂不是太好了?”

核心即效率

与许多大型企业一样,埃森哲拥有高度复杂的数字核心,其中包含从办公架构、多云环境到数据架构和安全平台等多种IT解决方案,数字核心对于公司运营和快速引入新兴技术至关重要,但复杂的服务链和多层技术堆栈需要大量人力支持,这反过来又使得新技术的快速应用难以在整个业务中整合。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AATA采用了一种无偏见的开放系统架构,使IT团队和终端用户能够与核心交互,无需联系智能体或提交工单即可解决问题或提供客户解决方案。

埃森哲于2023年开始研发AATA,最初是一个概念性架构模型。考特尼表示:“然后我们开始思考人们将如何利用这项技术创造价值,所以我们希望它尽可能地实现民主化。你可以拥有一个开放标准的编排层和一个一致的提示层,然后让团队能够使用原生可用的智能体,插入现有自动化或GenAI流程,或者根据需要创建自定义智能体。”

AATA的一些具体关注领域包括AI成熟度的差异。埃森哲认识到,并非所有企业在AI方面的成熟度都相同,因此将AATA设计为开放架构,具有灵活替换模型的能力,使其能够保持模型无偏见并与市场同步。

数据可用性和准确性也至关重要,AATA不仅需要抓取埃森哲的内部内容资源和存储库,还需要根据公司实时系统中的信息执行任务,这需要安全访问正确的数据。埃森哲全球IT已经搭建了一个平台,将公司所有企业数据整合到一个架构中,因此AATA能够利用这一工作成果,获取运营决策所需的关键数据的通用日志湖。

AATA还支持嵌入埃森哲协作工具中的语音提示和文本聊天功能,其背后是一个基于云的工作流自动化平台,该平台作为各种技术和协同解决方案的编排器,根据用户的操作需求收集数据、创建代码、执行管道或提供状态信息。

追求持续改进

构建AATA并非没有遇到问题,技能提升是一个重点领域,因为使用GenAI需要埃森哲的团队改变行为和操作方式,但考特尼指出,公司持续创新的文化意味着技能提升是技术运营常规周期的一部分,另一个关注领域是数据。

考特尼表示:“我们在实地实施过程中发现的最大挑战之一是数据和数据准确性,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它是GenAI和智能体架构中所有问题的根源。”

他指出,该框架需要大量的遥测数据。

考特尼补充道:“从我们所有基础设施平台和一些软件平台提供的每一份遥测数据,我们都必须确保其质量良好、准确、合规,并且我们以负责任和安全的方式使用这些数据。”

埃森哲首席信息与资产工程官拉金德拉·普拉萨德(Rajendra Prasad)补充道,关键在于不要为了技术而实施技术。

他说:“在引入技术之前,你需要重新设计业务流程,如果你的业务流程效率很低,那么为其添加高功率的智能体技术只会让你的低效运行得更加高效。”

普拉萨德还表示,CIO应将自主式AI作为一种创新视角,重新发明和定义流程。

适应节奏

如今,AATA拥有100多个活跃的智能体,取得了一些成果,包括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准确性促进VPN连接的配置,以前,配置这些连接需要一名高技能工程师花费30分钟,而现在AATA只需两分钟即可完成,错误率降低了93%以上,该平台还为埃森哲全球约80万名员工提供故障排除支持,用户可以与AATA聊天并立即收到回复,从而促进问题的自动修复,更快地关闭工单,云工程师也将AATA作为嵌入式合作伙伴使用。

考特尼表示:“AATA的采用情况非常好,我们在配置和变更速度方面提高了约80%,目前智能体的增长率约为每周15%,我们还发现,随着人们越来越习惯于构建智能体而不是使用传统技术,事情进展得越来越快。”

企业网D1net(www.d1net.com):

国内头部to B IT门户,旗下运营国内最大的甲方CIO专家库和智力输出及社交平台-信众智(www.cioall.com)。旗下运营19个IT行业公众号(微信搜索D1net即可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为企业网D1Net编译,转载需在文章开头注明出处为:企业网D1Net,如果不注明出处,企业网D1Net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