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AI项目失败的五大常见原因

责任编辑:cres

作者:Lindsey Wilkinson

2025-07-17 10:33:08

来源:企业网D1Net

原创

研究显示,超过半数的企业的GenAI项目以失败告终。CIO们误解了技术的成熟度,未能关联业务价值,以及缺乏投入,这些都会导致项目失败。

根据Gartner的研究,如果CIO误解了技术的成熟度,未能关联业务价值,就可能会遇到问题。

企业看到了GenAI的潜力,但也面临着诸多障碍。从技术缺陷到规划初期的失误,技术领导者们有诸多原因导致项目滞后。

“在企业内部,必须坚定不移地优先选择正确的应用场景,”Gartner杰出副总裁分析师阿伦·钱德拉塞卡兰(Arun Chandrasekaran)在6月的一次网络研讨会上表示,“我确信,总有人不断上门,提出各种使用GenAI的绝妙点子,但我们显然既没有资金,也没有精力去实现所有这些想法。”

即使企业推进GenAI项目,也会遇到问题。Gartner的研究显示,超过半数的企业的GenAI项目以失败告终。CIO们误解了技术的成熟度,未能关联业务价值,以及缺乏投入,这些都会导致项目失败。

企业不能坐视不管,CIO们也面临着交付成果的压力。Snowflake的一项调查发现,企业和IT领导者承认,错误应用该技术会损害公司的市场地位,危及自身工作安全。面对市场波动,企业也正依赖这项技术来缓解部分压力。

IT领导层可以通过降低风险、加强规划流程和让利益相关者参与其中来应对挑战。

以下是GenAI项目失败的五个常见原因——以及CIO们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

1. 缺乏业务价值

CIO们需要尽早将业务目标与技术创新联系起来。

“项目失败的首要原因是未能在企业内部创造业务价值,”钱德拉塞卡兰说。他补充说,如果企业没有明确的选择和优先排序应用场景的框架,或者没有明确的衡量成功的标准,就可能会遇到这个问题。

钱德拉塞卡兰建议企业制定个性化的优先级指标,一旦确定,CIO们就能更好地了解如何筛选潜在的应用场景,以及业务支持的方向。

需要考虑的问题包括:数据是否准备就绪、执行概率如何以及会出现哪些风险。

“最终目标是,你要追求那些价值相对较高且技术上可行实施的应用场景。”钱德拉塞卡兰说。

2. 误解了技术的能力或成熟度

GenAI并非解决所有业务问题的最佳方案,有时,更传统的AI技术、基础自动化或混合方法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GenAI只是你工具箱中的众多工具之一,”钱德拉塞卡兰说,“你真的需要开始考虑为正确的应用场景选择正确的工具,或为正确的应用场景采用正确的技术。”

即使GenAI是正确的解决方案,企业也应在大量投资之前,对供应商的工具和服务进行测试和验证。

“如今,所有供应商都在大肆宣传AI产品的成熟度。”钱德拉塞卡兰说。

确保GenAI工具值得信赖并能产生高质量的响应,对于实现有意义的采用至关重要。

3. 忽视对员工的投入

企业在追求AI收益的同时,若忽视对员工的投入,只会延长痛苦。

部署并不等同于采用,钱德拉塞卡兰说。员工需要对如何使用这些工具有深入的了解,才能看到效益,无论是提高生产力还是更轻松地收集信息。创建并开展信息素养计划和个性化培训,可以缓解员工对工作安全的担忧。

“地球上的每一位员工都开始思考AI的影响,他们都担心AI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取代自己的工作。”钱德拉塞卡兰说。

钱德拉塞卡兰还建议企业举办透明坦诚的会议,解决员工的担忧,并提供技能培训路线图。

“解决员工心中的恐惧、不确定性和疑虑,是领导者必须采取的关键步骤。”钱德拉塞卡兰说。

4. 流程变革管理不足

钱德拉塞卡兰表示,流程变革管理是GenAI项目中常被低估的一个方面。

如果工具不易获取且难以融入工作流程,员工就会避免使用它们,此外,如果员工感到被迫通过自动化使自己失业,采用也会停滞不前。

“我们必须想办法确保员工真正采用这些工具,而不仅仅是我们部署了它们,”钱德拉塞卡兰说。创建同理心地图(钱德拉塞卡兰将其定义为一种将AI使用映射到特定角色的技术)可能会有所帮助。

在设计方案和推广过程中寻求用户反馈也可能有益。

5. 未能优先采用负责任的AI

钱德拉塞卡兰表示,企业不应将负责任的做法视为事后考虑,这样做可能会导致幻觉、偏见和安全问题的高发,从而引发灾难性后果,项目失败只是其中最轻的一种。

“我们需要确保这些系统是可解释的,我们需要管理模型的全生命周期,并防止任何敌对攻击的发生。”钱德拉塞卡兰说。

CIO们可以通过定义并宣传一个愿景,将公平、偏见缓解、伦理、风险管理、隐私、可持续性和合规性等负责任的做法和政策纳入其中,从而帮助企业规避风险并建立信任。

“我们希望在各自团队内部有内部倡导者,能够推广培训计划并传播负责任的AI框架。”钱德拉塞卡兰说。

企业网D1net(www.d1net.com):

国内头部to B IT门户,旗下运营国内最大的甲方CIO专家库和智力输出及社交平台-信众智(www.cioall.com)。旗下运营19个IT行业公众号(微信搜索D1net即可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为企业网D1Net编译,转载需在文章开头注明出处为:企业网D1Net,如果不注明出处,企业网D1Net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