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高度复杂的行业中,制药公司、医院体系、保险公司和药品福利管理机构常被批评数据割裂,技术创新远落后于银行、电信等领域。虽然AI被寄望于解决医疗体系的核心难题,但业内普遍认为,在AI和其他数字化投资方面仍缺乏充足的资源与规划。
联合健康集团首席数字与技术官Sandeep Dadlani坦言体系确有缺陷:“我理解所有对医疗体系不满的人。修复系统需要多方共同努力,而不仅仅是我们一家。”
这家在《财富》500强中排名第四的保险巨头,已在生产环境中部署约1000个AI应用,带来显著的生产力提升和业务采用率。这些涵盖生成式与传统AI的应用包括:超过6000万行AI生成代码,已被约2万名工程师接纳,2024年AI聊天机器人接听了6500万次客户来电,仅2025年第一季度,AI驱动的医生搜索就达1800万次。
今年稍晚,联合健康集团与Optum子公司应用中还将上线一款面向消费者的生成式对话机器人,可帮助客户寻找医生、预约就诊或查看化验结果,该工具先在公司内部员工中测试,随后对外发布。
Dadlani形容客户在医疗、保险和实验室服务之间的体验如同“迷宫”:“能帮助穿越其中、提供端到端无障碍体验的工具,正是我们的梦想。”
Dadlani接受《财富》采访是在5月初,当时CEO Andrew Witty的意外辞职尚未公布。联合健康集团目前正处于艰难时期:2024年12月,联合健康集团CEO Brian Thompson在曼哈顿遇害;4月公司发布的首份财报不及华尔街预期,并下调全年盈利目标,此外,公司据报还面临美国司法部关于潜在刑事医保欺诈的调查。
公司还面临一宗集体诉讼,指控其利用AI非法拒绝理赔。Dadlani否认此说:“AI从未被用于拒赔。如果理赔不符合条件,会提交人工审核,由人工做最终裁定。”
他透露,大约90%的理赔由系统自动处理,其余10%需额外审核,多数问题仅为资料缺失或录入错误。人工复核后,98%的理赔获批,其余2%被拒主要因不符合保险福利或基于临床安全考虑。
Dadlani表示,今年晚些时候计划推出新的AI产品,以进一步提高自动批准率:“我们早期实验表明,AI可以补全理赔所缺信息。”
联合健康集团的庞大AI组合每月由各业务部门审查,CIO每季度联合评估全公司的AI使用情况。公司还成立了“负责任的AI”委员会,成员包括内部外部的技术专家、临床医生、法律顾问等,每月审查数百个AI应用,决定哪些可投入生产。
Dadlani强调,联合健康集团监控AI的安全性、公平性、偏差与合规性,且不会用AI进行临床诊断。“我们不认为AI会取代医生或临床人员,”他说,“AI只是工具。”
为推动员工共同成长,公司于3月初推出高级AI培训课程,已有超万人报名,并建立了名为“United AI Studio”的专用平台,让员工安全使用大型AI超大模型,以及基于专有数据集自研的小型语言模型。
目前公司还有约六个基于自主式AI的应用在生产环境中,主要用于重复性行政任务。Dadlani表示,在将其扩展到临床等更复杂领域之前,这项技术仍需成熟:“当我们进入更多临床场景和使用自主式智能体时,我们会非常谨慎。”
企业网D1net(www.d1net.com):
国内头部to B IT门户,旗下运营国内最大的甲方CIO专家库和智力输出及社交平台-信众智(www.cioall.com)。旗下运营19个IT行业公众号(微信搜索D1net即可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为企业网D1Net编译,转载需在文章开头注明出处为:企业网D1Net,如果不注明出处,企业网D1Net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